文学的“摄影想象”—以法国现当代文学为例

来源 :当代外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25237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摄影文学"已成为全球化的文化现象,"现代之象"—摄影在文学场域的介入促使我们以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文学、文学性以及文字表达的界限。但国内研究过多关注数字时代下本体的"象",而忽略了以想象或者隐喻形式存在的、仅仅依靠文字媒介建构的"象",忽略了摄影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影响文学的历史性过程。诞生于19世纪法国的摄影术不断改变着人们观察、理解世界的方式,主导着视阈的变迁,并在感知、记忆、审美等层面上成为现当代文学文本潜意识的参照。
其他文献
马奇家的四个女儿性格迥异,构筑着各自的“空中楼阁”:稳重端庄,梦想成为贤妻良母的梅格,热爱艺术,独立自由的乔,娴静乖巧,喜爱弹琴的贝思,甜美开朗,渴望进入上流社会的艾美。女孩们会争吵,会嫉妒,会有负气的泪水;有各自的小秘密,却也是彼此亲密的同谋。
1990年代既见证了所谓“理论的终结”,又见证了白人性研究的迅速崛起。“白人性”是指以白人肤色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种族制度或神话。它无处不在却又隐而不见,被视为种族主义问题的根结所在。白人性研究从1960年代以来的批评理论中借鉴批评方法和话语资源,把批判的武器对准自认为没有问题的白人一方,去反思和批判以白人性为中心的诸多问题,包括白人性的社会建构、白人特权与霸权以及无知作为种族主义同谋的方式等。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不公正的等级制度被制造、维系和再生的深层机制,为实现真正的种族正义和平等创造条件。同时,白
法国理论家罗兰·巴尔特始终致力于对片段式书写的实践与研究。他在日本文化当中发现了一种逼近语言零度的书写形式即俳句并将其确立为写作幻想式。俳句因其以瞬间呈现一种确信而被巴尔特视为接近于摄影意识对象的“这个曾经是”。为了超越零度造成的纯文学的死亡困境,巴尔特融合西方术语中的“圣显”与东方禅道哲学的“顿悟”重新阐释瞬间诗学的可能性。他受列维纳斯伦理学的启发将俳句对真实瞬间的触动命名为“真实时刻”,并借助绘画理论与戏剧理论在一种建基于与他者的社会关系从而超越现在的时间观中设想写作。巴尔特通过“真实时刻”的叠加构想
认知叙事学关注读者的阐释过程,读者通过“叙事判断”对某一文类所遵循的叙事规约做出辨认,进而提出相应的认知策略。本文以此框架来探讨回忆录的认知模式,归纳了回忆录遵循的两种文类规约语境:“史化规约”语境强调叙事的客观性,使叙事在最大程度近于历史原貌;“忆化规约”语境则关注作者的主观体验,蕴含作者的价值判断。回忆录作者对两种规约的不同选择,影响读者叙事判断的结果,使读者决定采取何种阅读模式。本文选取普利莫·莱维的《这是不是个人》以及里戈贝尔塔·门楚的《我,里戈贝尔塔·门楚:一个圭地马拉的印第安女人》两部回忆录,
本文将分析伊恩·麦克尤恩的《只爱陌生人》中由于注视的物化作用而导致的一场虐杀悲剧,考察注视这一微小动作如何催化并异化两位具有双性同体特质的男性人物的内心欲望,并最终导致本应如柏拉图《会饮篇》中双性同体般顺利“合体”的两者以虐杀告终。通过分析视线下的“合体”悲剧,本文认为麦克尤恩借这一极端案例剖析了人类内心深处可能只因某一细节而变质的欲望,进而探测了人类的道德底线。
期刊
2019年12月28—31日,“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当代外国文学研究高端论坛暨《当代外国文学》评审会”在河北大学成功举办。此次论坛由南京大学《当代外国文学》编辑部主办,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河北省高等学校外语教学研究会协办。来自国内50余所高校的180位专家、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厦门大学外文学院冯寿农教授有效地综合了东方的“文学通史”与西方的“重写文学史”的不同旨趣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法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9)。该书历经七载编写(2004—2011),而后再经八年打磨(2012—2019),梳理、阐释、评介了法国自16世纪至20世纪由大量典籍著述所构筑的文学批评史,填补了国内学术界缺乏法国文学批评史论述的学术空白,成为“一部开创性的文学批评史论著”(吴岳添ii)。
当代法国诗人博纳富瓦早年学习哲学后投身诗歌创作和文艺批评,“在场”逐步成为其思想探寻与阐述的核心,并形成以“在场”为内核的诗学体系。他承继克尔凯郭尔、舍斯托夫等思想家关于生命与存在问题的哲学衣钵,却强烈批判瓦莱里操控人的智力凌驾于真实存在之上的行为;他对语言和存在关系的思考与海德格尔具有某些相通之处,在有限性与死亡之思中显露出反对概念和意象的立场及其叩问并反诘哲学的雄心。“在场”是博纳富瓦诗学的显著特征,“诗高于哲学”则是其诗学的深刻内涵,对后者的探讨有助于进一步发掘“在场”诗学的整体性和丰富性。
"哈斯卡拉"运动是犹太社会从传统迈向现代的转折点。索尔·贝娄在其中篇小说《抓住时日》中对犹太人的现代化"旅行"进行了客观书写与反思。本文运用现代性理论,结合犹太教的宗教、文化语境,对小说标题的内蕴进行多重阐释。通过分析在现代性"宏大叙事"下断裂的"时间之矢",以及犹太人因此遭遇的"失根"之痛,揭示贝娄在犹太教现代转型问题上的立场:犹太人内心的终极需要不仅立足于现代性,还深植于历史经验与传统中,"旅行"着的犹太人要"抓住时日"重铸"时间之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