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babyyej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改革实践中,我研究导创教学已有30年了。实践证明,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教学生探索、创新,是当今语文教学的紧迫任务,也是现代语文教学改革的理想追求。重庆语文界经过30年的探索,不懈地在语文学科领域研究“导创”的规律,形成了一个流派,建立了一门学说,这就是“语文导创学”的教学论。它在引领当今教育改革的潮流中,越来越发挥着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照亮改革先行者的心灯,鼓舞他们冲破险滩,为达到真理的彼岸而勇敢前进。语文导创学发出的改革最强音是什么?它要唤醒中国教师的改革意识和创造意识,激励他们充分发挥自己改革课堂、创造课堂的潜在能力。这种声音在说:放课堂教学一条生路,让教师创造性地自由教书,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读书,共同培养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共同培养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创造性人才。
  一、导创教学的发展轨迹
  导创教学这一思想理论,伴随我30年的语文教改实践产生,并逐渐走向成熟。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许多学校受仓库理论的影响,语文教学主要是以封闭、单向、趋同的传统思维方式,向学生灌输统一的固定内容,考试按固定的内容和格式照答,满堂灌、满堂问、满堂练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教法僵化呆板,培养出来的人才必然缺乏创造性和进取精神。1978年春天,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中肯、尖锐的批评,指出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现状令人担忧。就在这一年,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已经拉开,思想解放的浪潮开始冲击封闭型的语文教学领地。
  1978年年初,作为重庆市语文学科代表,我有幸参加了四川省第一届语文教学研讨会。在大会上,我获得了刚刚传入我国的世界著名教育家赞科夫、布鲁纳、根舍因等教育改革理论的资料,耳目一新。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着力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创造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被国际誉为“现代教学论”典型代表之一的美国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倡广泛使用“发现法”,培养学生的探索创造能力。这为我的改革思路注入新的活力。此次研讨会,奠定了我改革语文教学、研究导创教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1980年,我总结了过去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四自教学”(自读、自查、自写、自改)的主张,着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探索创新能力,并在我所在的学校(重庆203中学)进行了教改实验。1982年高考,我任教的班级,85%的学生考上了大学,复旦大学中文系在四川省招收两名新生,被我班学生独占。实践教育了我:语文教学不走改革的路,是没有前途的。
  20世纪80年代初期,重庆一中的黎见明老师提出了“语文导读”的教学思想和方法,很快在全市乃至全国树立起一面“导读派”的教改旗帜。导读思想理论,影响了一批立志改革者。在黎先生的指引下,我进行了以“让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为核心内容的第二轮教改实践。重庆市中语会拍摄了我讲的《林黛玉进贾府》一课录像,在四川省交流时受到普遍赞赏。在这轮教改实验中,我创造了以阅读和写作同步训练的高效率的“双导同步教学法”,进行了“作文教学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并在重庆电视台展示和讲解了这一实验成果。
  1985年,我应邀在四川省语文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学,首次确立了“中学语文导创教学”的讲课内容,首次提出了“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的改革命题,把教材内容、教学观念、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引向提高教师本身创造素质的改革上。要知道,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只会“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考学生做”的没有个性特长、没有自由探索精神的书呆子,而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宏伟事业期望他们去创造”的新型人才。
  接着,我进一步从理论上研究我国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的教育思想,深深感到,引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需要遵循语文教育规律,需要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不断探索创新。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致力于结合改革实践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论的研究,邀约研究導创教学的同行编撰语文导创教学系列丛书,先后任主编出版了《中学语文自主创新学习》《中学语文活动设计精编》《中学语文教育的曙光》《百部中外教育理论专著导读》《语文导创学探索》《思维模块案例导学》《新世纪的“教学论”:语文导创学》等专著。从此,导创教学从实践到理论才奠定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重庆乃至全国,越来越多的语文界同行接受了导创教学和思想理论。
  二、导创教学的精髓
  导创教学的精髓是“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教师要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素质和创造精神,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学习和思考。
  教师“为创造而教”,学生“为创造而学”,已成为当今国际范围内学校教育的主要目标。现代教育理论研究指出,未来教师的基本素质,除了具有自觉献身和深广的科学文化素质外,还需要具有超前的能力素质:创新的思想意识、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创造性活动的能力。语文教学本身就是富有创造性的艺术与科学。教改要冲出当今语文教学效率低下的困境,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师要敢于解放自己的教学个性,敢于在实践中探索创造。爱因斯坦曾经对教育发表过精辟的见解,他说:“一个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社会。相反地,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育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维的个人。”他认为,尊重个体的独创性,必然导向对群体创造性的充分的尊重和认定。由此看来,教育必须首先注重发掘教师个体的创造潜力,才能激发学生群体的创造潜力。这是被历史证明了的真理。
  教育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有才华的学生能否既获得优秀的学业成绩,又能养成创造才能,并且在日后充分施展出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创造才能的高低。如果教师自己处在“创造才能标尺”的下端,那么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就会获得较好的成绩,树立学习信心。在这种情况下,才华出众的学生会被埋没,不能发挥自己的才能。教师必须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我们提倡教师角色的现代化转变,即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到“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再现型教师”转到“创造型教师”。实践证明,一个教师树立了“教育者必须是创造者”这一现代教育观念,就能自觉地和封闭、单向、趋同等反创造思维划清界限,在整体的教学计划和每课的教学设计中,充分发挥自己探索创新的才能,把学生引向思维活跃的新天地。   三、导创教学的教学方法
  1.自主实践教学法
  这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读、写、听、说的实践的教学方法。心理学告诉我们,技能是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心智活动方式,一切技能只能在相应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这是掌握技能的规律。“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教师的本领在于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使学生由观众和听众转变为课堂的演员和文章的直接对话者,而教师则要由知识信息的负载者,变为真正意义上的导师。
  2.发现问题教学法
  这是一种鼓励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分析思考问题、探索如何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可以发现,它不只是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是寻求人类尚未知晓事物的积极行为。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有了研究的兴趣,自然就会提出疑问。教师不应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生,而应将学生“逼上梁山”,总要发现一点问题。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道:“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3.信息辐射教学法
  这是一种引进信息、增大课堂信息量的教学方法。或者说,是课内信息点辐射到与之相关的课外信息点,两者排列组合构成新的兴奋点的教学方法。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法,能在解决“学习时间有限而知识无限”的矛盾中,用令人兴奋的新方法吸收信息,拓展视野,为发散性创造思维的形成奠定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识字课本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室的四堵墙壁把他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离开来,因为在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因此,在课堂上创设多元信息组合的广阔语文环境,比单一枯燥的课文朗读,效果要好 得多。
  4.个性诱导教学法
  这是一种设置形象有趣的创造环境气氛、启发诱导学生塑造良好个性心理品格、让智力与个性和谐发展的教学方法。当今,一些教育家正在研究一种新的学科,叫“诱导工程学”。它巧妙地让青少年置身于五彩缤纷、矛盾尖锐而复杂的客观环境中,使之既感到习以为常,又能比较、体察、认识事物的特点。其目的是鼓励青少年的创造个性得到和谐发展,思想自由驰骋在科学无垠的大地上。因此,个性诱导方法离不开和谐创造环境的设置,如质疑诱导、对比诱导、图饰诱导、逆向诱导、线索诱导,故事诱导等。
  5.思维创新教学法
  这是一种促进脑力冲击、激励创造因素萌芽、创新思维活动的教学方法。导创教學培养的创造思维能力,主要不是指高层次的填补科学空白的独创性的天才创造能力,而是指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一些探索研究,激励创造因素的萌芽。对个人来说,是指前所未有的思维活动能力。应转变“教师奉送真理,学生接受真理”的观念,树立师生相互促进、教学相长的观念。现在提倡一种“油灯精神”,即学生是油灯,教师是灯芯,学生为教师提供不断充实知识的动力(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的智慧也会照亮学生,但愿他“青胜于蓝”(使学生有一缸水)。这种“油灯精神”比之“蜡烛精神”(只注重输出,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显出从学生处不断输入以充实自己的双向交流的教学新观念。这种新观念解决了思维创新的一个前提:形成平等、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以上这些教学方法,要在教学实践中灵活地综合运用,并努力增强自己的专业本领。教学、学法,都要利用已知去探索未知。头脑空空如也,谈不上什么方法,正所谓“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 无力”。
  导创教学的研究,伴随我国改革开放的步伐已经30多年了,初步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这仅仅是一个新起点。为了迎接21世纪我国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大发展,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教育必须运用新的教学理论,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改革,引导学生不断去探索、创新,培养社会主义的创造性人才。导创教学坚信:最不完美的创新,要比完美的守成伟大 100倍!
  责任编辑:孙建辉
  sunjh@zgjszz.cn
其他文献
郑州市郑东新区坚持“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战略,打造河南省教育高地,构建“面向国际,国内一流”的教育服务体系。在学校建设数量、质量上取得了显著成绩,形成打造学校特色文化,促进学校特色发展,错位竞争的学校发展路径。时代特征和中原文化相结合与教育互为依托,让郑东新区的教育于荒芜中肆意生长,正欲芬芳绽放。  从零开始的一切  历时3小时40分钟,列车跨越华北平原,将北京的旅客带到695千米之外的中原腹
尼尔·波兹曼(Neil Postman,1931—2003),世界著名的媒体文化研究者和评论家,生前曾在纽约大学任教,并首创媒体生态学专业。作为美国媒体文化研究的著名学者,他以对后现代工业社会及媒介文化的深刻预见、尖锐批评、深刻洞察而享有盛名。他的代表作有《娱乐至死》《童年的消逝》《技术垄断》《教学:一种颠覆性的活动》《如何看电视》,其中《娱乐至死》和《童年的消逝》是对西方媒介体制转型进行深刻反思
云南“移动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项目是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在2011—2015年开展的师资培训项目。该项目在云南省景洪市和腾冲市实施,旨在依托“导师制”,建立可推广的“县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同时通过教学尝试,探索实践一套语言与文化适切的教育学理论与方法,促进民族地区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学业成绩。  2011年12月的对景洪市教育状况的基线调研发现,尽管执教于多民族地
曾经多次听人介绍,美国的小学数学内容实在太简单了,中国的孩子到了美国,简直就是数学天才,小学生可以解出中学生的题。也曾在互联网上读到过关于数学教育的一篇文章,文中提到美国小学数学教学大纲的识数部分:在美国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数到100,二年级的孩子数到1 000,三年级的孩子数到10 000,四年级的孩子数到100 000。关于加减乘除等运算,美国小学一年级时学加减法,三年级时学小数和乘除法,五年级
初为人师时,我不太清楚怎样才能教好数学,当时的想法是设法让学生感到数学有趣,数学“好玩”,后来发现,仅仅“好玩”层次低了些,还要尽力“玩好”。如何才能让学生“玩好”数学呢?在数学教育被异化的当时,许多教师的做法相对简单,那就是强化训练,“题海”无边。我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但又无法回避“一定训练量”这一数学教学现实,于是在“题根”上进行探索,取得明显的成效。但数学的学习,远不只是“做题”,还涉及数学概
本刊讯 9月23-24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主办,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与社会发展研究院共同承办的第六届世界比较教育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成功举办。来自40多个国家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3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参加了此次论坛。  1817年,法国教育家朱利安发表了《关于比较教育的工作纲要和初步意见》,标志着比较教育学科的诞生。今年恰逢比较教育诞生200周年。本届论
以美术学科核心素养为美术教育目标的新常态下,美术课程不仅要反映和传递人类的能力与品质,还必须反映现实社会的问题。美术教学要在现实情境中使学生发现问题、明确任务,以自主、合作、研究的方式获取知识与技能,并运用其解决问题、完成任务,进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参与知识的创新。  如何做到让学生既收获知识与技能,又在真实生活中获得对美术的切身体验,从而发展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呢?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是,美
美国著名的成人教育学家诺尔斯1967年提出“成人教育学”概念,他认为,成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的经验为成人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成人学习目的指向直接应用知识。教师作为成人,其学习是主动建构实践知识的过程,是基于现实问题的学习,他们往往会主动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遭遇到的问题作为研究对象,并力求在学习中解决或改进它们,教师学习也是一个知识创造的过程。教师学习要遵循成人学习理论,遵循成人学习的特点,如,独立的
如果说课上得精彩,甚至把课堂教学演绎为一门艺术,是程翔老师职业生涯中最丰富、最富感染力的一种表情,那么,他的另一种由读书与写书两个元素构成的表情,则显得沉静、睿智与深刻。  程翔老师说自己的人生经历是:读书、教书、写书。他认为,教书须建立在读书的基础之上,不读书就不能成为合格的语文教师。他在散文《书情》中抒发了对读书的特殊感情:“我家里最多的就是书。看到这些书,心里就踏实,就感到充实。深夜,我孤灯
一、研究对象及方法    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动物形象生动有趣,深受学生喜爱。教科书中的童话故事用大量的篇幅讲述动物之间的关系,动物之间的关系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些对象寄予了人们深刻的道德判断与价值定位。按照课程社会学的观点,作为在教育领域中人类的思想、价值和意义乃至思维方式之主要载体的课程内容,与社会控制之间存在着深深的内在关联。[1]涉及动物的课文类型可以分为两类,即以介绍动物生活习性为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