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深处见“禅房”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禅房花木深”是一句很妙的唐诗,它是说奇花异木的幽深之处,藏匿着的是参差错落的禅房。若以此为喻来看散文,是不是可以说,语言是“花木”。而在语言的“花木”深处,藏匿的是思想、感情的“禅房”。读散文。最终就是为了读出这个东西。
  散文一般分为托物言志类、借景抒情类、即事明理类等等。在读者眼中,物、景、事往往是比较表象的、外在的,是容易看出来的。但也正因为物、景、事的惹眼,才使我们常常不易洞见被这些“花木”遮住的东西——思想和情感。大量的物象、景观、事例,如同“帘幕无重数”,使思想、情感存在于“青草更青处”,于是思想、情感变成了“庭院深深”。比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阅读材料《夕照透入书房》中出现了衰败的藤草、玻璃灯罩、苏格拉底的小雕像、一丛笔杆、四方的镇尺、泥公鸡等大量似乎非常散乱的“形”,使人难以把握文章之“神”,作者的思想、感情藏匿得真是太深了,只有可数的两处文字“这个混沌而荒谬的商品世界”、“如今这里已经变为日用小商品的集散地”在闪烁着思想之光,所以读者难以轻易看出来;但经过几番找寻。一旦这两个思想闪烁之处扑入我们的眼帘,文本的“深度”便会被我们把握住:在商品大潮中,文化和精神的失落令人心痛。
  
  见山非山,见水非水
  
  深度阅读,首先要养成一种习惯:悬置散文之“形”,悬置起物、景、事等。我说“悬置”,是为了区别于无视、忽视的情形。无视、忽视,是不善于阅读:真正善于阅读的人,自然能抓住散文之“形”。但更习惯于把它们暂时搁置起来,而联系到社会现实、人生状况。
  有一句禅语叫“见山是山,见水是水;见山非山,见水非水;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就是说参禅有三重境界:看到表象;洞见本质;综合表象和本质。其中,“见山非山,见水非水”是一个关键性的认知活动。其实在散文阅读中,也有这样的认知活动。不过,这里的“山”、“水”,是指散文之“形”,是物、景、事等。深度阅读,就要力求进入见物非物、见景非景、见事非事、见形非形的境界。2000年全国高考卷有一则阅读材料《长城》,“长城”只不过是“形”,其深层含义是:既象征民族封闭,标志文化愚钝,也显示中华民族的伟大、自豪和自信。2001年全国高考卷阅读材料是《门》,它写了那么多关于“门”的文字。其实都是为了比喻人生各个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一叶而知天下秋
  
  文章的秘密往往藏匿在物、景、事的背后。但也“偶尔露峥嵘”。题目精深,但往往在字里行间有点题之处:为了突出中心,往往有点睛之笔;全篇含蓄。但往往有文眼;场景之后,往往有升华意义的文字;画面之间,往往有过渡性的段落,以揭示它们的共同意味:文本之外,有的有注释,以供分析时参考。
  文眼,常常由主观性强的词语充当,如1993年全国高考卷阅读材料是《青菜》,文章的开头是“请用你朴素的光辉照耀我”,其中“朴素”一词就是文眼。从表达方式上来看,过渡段、点题点睛之笔、意义升华处。一般使用议论兼抒情的句子。对于一篇大多数由物象、景观、事例构成的散文来说,它们只是“叶”,但这“叶”从阅读方法来看,显得更加重要,因为“叶”可以让我们知“天下秋”,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可以让我们更快、更准确地把握散文之“神”——大意、中心、思想、情感。
  如果不善于抓住文本中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是根本谈不上深度阅读的。换句话说,深度阅读,应具备这样一种强烈的意识:抓住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
  譬如,2007年山东高考卷《灯火的温情》开头两段是这样写的:“小时候怕黑,怕一个人呆在家里。怕窗外那些与神怪故事相连的响动。这种恐惧不是对黑暗本身,而是对藏在黑夜里的鬼怪的敬畏。长大了,常走夜路,在乡间,一次又一次地强化了我对黑暗的印象。天地浑然于漆黑的夜幕之中,天上无星无月,有时飘洒一些无端的雨丝,黑影幢幢,或是浓云或是山影或是树阴,黑暗在你面前悄然分开,又在你背后迅速合拢,只有路面上的水洼是亮的。这时候,我往往疾走如飞,目光朝着前方茫然地搜索,直至一盏灯像萤火飞进心田,猛地点燃温暖全身的火——一种热爱和感激之情。”在这里,“热爱和感激”属于主观性强的词语,而接这一段话“人生之旅。总会经常穿行于荒野无灯的境界,如火车会钻进漆黑的隧洞……”属于议论兼抒情的句子,它们是我们走进文本世界和作者内心世界的重要“抓手”。
  
  扯动荷花带动藕
  
  文本中那些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显然是接近文本深度的一个重要通道,但这通道本身。并不总是透明得一览无余,也有黯淡的时候。就是说,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有时意味深长,值得我们反复涵泳。深度阅读散文,就要善于在主观性强的词语、议论兼抒情的句子中。找出意味深长的地方。意味深长的地方如何看出?
  第一,那些无严密推理的见解句。往往意味深长。如2002年全国高考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第三段中“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就属于典型的见解句,很值得我们玩味,难怪命题人要问“‘香格里拉发现了洛克’的含意是什么?”“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意是什么?”
  第二,那些未直接诠释的名词术语。往往意味深长。如2007年全国高考卷Ⅱ《海南杂忆》第八段中“他们的祖辈或父辈万里投荒。为人作嫁,现在他们回到祖国的这个南海大岛安家立业,却不是‘道旁石’。而是真正的补天手了!”这里涉及的两个概念“道旁石”、“补天手”应该引起我们思考。所以命题人就设置了“怎样理解‘道旁石’‘补天手’在文中的含义”的问题。
  第三,那些包孕性强的词句。往往意味深长。如2006年高考广东卷《夕照透入书房》开头写道:“我常常在黄昏时分。坐在书房里。享受夕照穿窗而入带来的那一种异样的神奇。”因为“神奇”一词富有包孕性,所以命题人便这样设问道:“从全文看,这里所说的‘神奇’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第四,那些形象性强的含蓄句,往往意味深长。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说村落》开头是“村落在今年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其中“符号-,一词使用得非常形象、生动,值得我们揣摩,于是命题人要求考生说明其含意。如果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也善于找出文本中那些意味深长的地方,那么对文本的理解也就成功了一半。
  如果说意味深长之处是人眼的“荷花”,那么又如何发现它的迷人之处。发现其中深长的意味呢?有一句俗语,叫“扯动荷花带动藕”。这说明荷花与藕是“互动”的。这不禁给我们一个启示:推敲那些无严密推理的见解句、未直接诠释的名词术语、包孕性强的词句、形象性强的含蓄句时,要善于“带动藕”——联系广泛的语境。
  前后段落可为“藕”。如2006年高考重庆卷《说村落》第15题问:“如何理解‘村落在今年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的含义”?读来读去,就着本段是找不到什么感觉的。只有在读到第四段时。才会发现一句揭示性的话:“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于是答案出来了:村落的真正意义在今天被许多人淡忘了,似乎仅仅只是农民居住的地方。
  题目和注释可为“藕”。如1991年全国高考卷《世间最美的坟墓——记1928年的一次俄国旅行》第34题问:“作者为什么说是‘特殊的日子”’?答案在文本中根本找不着,只有在看了文后的注释“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再把题目中“1928年”与注释中“1828”进行有机的联系后,才会得出正确的答案: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
  “荷花”动,“藕”动,在它们的“互动”过程中,我们对文本的理解才能融会贯通。也就是说,只有既善于在文章中发现意味深长的词句,又善于为之寻找广泛的语境联系,才能真正地走进迷宫般的语言世界,真正地完成一次深度阅读。
其他文献
新课改提出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世界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来说,鼓励说真话、感情真挚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成为取得写作高分的要素之一。“生活即教育”,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想要换发知识素养的灵性,需要真切地踏入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发现语文,学习语文,从而自然而润泽的写作。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阐释与初中作文
创作是情感与思维共同作用的活动,而并非简单的遣词造句,一篇优秀的作品不仅包含了创作者对客体的认知,同时也浸染了创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所谓“触景生情”并非是直接通过事物或者情境生情,而是通过特定的事物或者情境唤醒学生相关的记忆,从中收获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将个人感受融入到创作当中。所谓“触笔生花”就是促使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情境画面,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多的感悟,激发学生
文本细读的倡导与研讨,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细细炖,不温不火,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但是,文本如何细读?该从哪里入手呢?细读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突破口”。例如从某一关键词句、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一小步一小步轻轻迈进文本,然后仔细推敲、细细琢磨,品味言语背后的内涵,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一、从语言入手,抓住
有时侯觉得真的有一个上帝存在。它主宰着这个世界的公平,而且它公平得很苛刻。上帝总是把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凡人,一类是天才。而且他让凡人与天才的存在又显得那么得合理,他让凡人享受着世俗的幸福,同时它让天才承担着深刻的苦难。  也许没有人不知道凡高,这个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家,在他死后许多年,他的一幅作品曾在3分钟内以8250万美元震惊世界的价格拍卖,创下了至今为止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是该好好纪念。  我这辈子从事语文教育40余年,多半时间,都是在“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过来的。  中国当代语文的巨擘叶圣老,是中国语文的大纛、“全国中语会”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之一(历任荣誉会长)。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全国中语会”学术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是全国中语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把目光稍稍聚集到上个世纪70年代。70年代的关键词是“正本清源”、“
后现代课程观是后现代理念渗透入课程领域后的产物。美国课程专家小威廉·E·多尔在《后现代课程观》一书中对正在形成的后现代课程框架做了基本的勾勒和描述。“后现代思想家对人之个性与多元论的认同,决定了他们对‘对话’的推崇。”[1]多尔所设想的后现代课程正是一个能够为学生和教师提供更多对话机会以获得更为丰厚的收获的开放系统。我国语文新课程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对后现代课程观的积极成分做了本土化的吸收,它使语文教
通常情况下艺术是相通的,文学与绘画也不例外。对三幅名画的欣赏,给了我们在文本解读方面的诸多启示。  一、当识庐山真面目:《清明上河图》的玄机与文本解读  《清明上河图》这幅画家喻户晓,它是一幅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风俗长卷,画家成功地描绘出汴京城内及近郊在清明时节社会上各阶层的生活景象,主要表现的是劳动者和小市民对人物、建筑物、交通工具、树木、水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处理,非常巧妙,整体感很强,具有极大的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作文教学是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要求尽量写出自己的独特的体察和感悟。其中有三项活动要求学生讨论交流:   一是关爱每个伙伴。假如在你的伙伴中,有人或者因学习方法不当而考试分数偏低,或者因家庭环境不好而内心痛苦,或者因外形不佳而自惭形秽,你怎样针对这些伙伴的具体情况给予切实的帮助?怎样使每个人都感到集体的温暖,与大家一起快乐地成长?  二
《社戏》在鲁迅小说中别具一格,是他一生孤寂、冷漠的心灵里唯一的安慰,充满着美妙的诗情,它与《故乡》互相映照,互为补充,是鲁迅小说抒情艺术的双璧。《社戏》语言精练、深刻,富有浮雕性和传神性,不仅有诗一样的韵味,而且还具有风清骨峻的内在力量,这也是鲁迅加进民族语言的重要因素。  《社戏》渗透着双喜、阿发们真挚友情的喜悦。随着平桥村那只有说有笑的航船的前进,豆麦水草的清香,山影月色的秀丽,依稀歌吹的迷人
【课文说明】  新课改以后编写的语文教材,其最大的变化恐怕是选入不少新课文,多了一些新作者。余华及其成名作《十八岁出门远行》就属于这种情况。这篇小说写的是一个十八岁的青年“我”在某一天出门远行的经历、感受。它打破了以往文学写实的风格,广泛吸取西方现代派的表现手法,在内容与形式方面都进行了大胆的创新。比如,小说中的人物没有鲜明的个性,但富有象征性或寓言性;语言很有特色,主观化色彩特别浓厚等。  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