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缅怀叶圣老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ng7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了,“三十而立”,是该好好纪念。
  我这辈子从事语文教育40余年,多半时间,都是在“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过来的。
  中国当代语文的巨擘叶圣老,是中国语文的大纛、“全国中语会”的创始人和掌门人之一(历任荣誉会长)。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为“全国中语会”学术思想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是全国中语会宝贵的精神财富。
  我们把目光稍稍聚集到上个世纪70年代。70年代的关键词是“正本清源”、“拨乱反正”。
  1977年12月,湖北省的《中学语文》复刊(《中学语文》,湖北大学主办,1958年创刊,1977年复刊),叶圣老为复刊欣然题词:
  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
  我的想法是否得当,敬请广大语文教师指正。
  为中学语文复刊题词叶圣陶
  一九七七年十二月
  十年动乱,语文被糟蹋殆尽,动乱过后,语文教育界一片迷茫,对于语文这样一门至关重要的学科,到底该如何教学,没了绳墨。叶圣老的“题词”,敏锐地把住了当时语文的脉搏,开出了“正本清源”的处方。
  “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这里,“教任何功课”,是教育的普适手段和基本过程。不论是在教育的传统意义或是现代意义上,“任何功课”都必须有一个“教”的过程,这是教育的法则,语文当然也不例外。而其“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恰是教育的“终极关怀”。对于怎样的“不需要教”,叶圣老也给出了一个需要达到的“境界”,即“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这“三自一得”,正是“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这一“最终目的”的实现,除去“教”以外,至关重要的还有学生的“要学”与“要练”。“教”、“学”、“练”,构成了教学的整体。
  那么,什么是“教”呢?叶圣老说,“教”就是“给指点”、“给讲说”,明确地对“教”作出了原则性的规范,这是教学的方法论。叶圣老的教学方法论的指引,是对当时极盛行的“满堂灌”、“注入式”、“一言堂”、“填鸭式”的根本否定,而倡导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法则。叶圣老还描述了整个教学的过程,即“给指点,给讲说”→“少指点,少讲说”→“不指点,不讲说”。从“给”到“少”到“不”,反映了老师的会“教”以及学生的会“学”的全过程。这均给经历了十年动乱的中国语文界以清晰、清新、清朗的引导。
  叶圣老为《中学语文》的题词,写在语文有全国性的“组织”的前两年(全国中语会成立的前两年,两年后的1979年,叶圣老出任全国中语会首任荣誉会长)。我以为,叶圣老的题词,为全国中语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以及学术基础。在思想上,指出了语文教学最根本的价值及其实现的过程。在学术上,阐明了语文研究最基本的方向和探究的思路。几十年来,尤其在八届中语会年会(2003年武汉年会)陈金明理事长提出学会为基础服务、为基层服务、为语文老师服务的宗旨后,叶圣老所构思的“教”,始终是全国中语会研究的重要方向。
  1978年,亦即全国中语会成立的前一年,叶圣老发表了著名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宏文。在这篇讲话中,叶圣老又明确指出:
  “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了,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事物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这是在极短的时间内,叶圣老反复谈到的话题,说明叶圣老的思考之深以及思考的问题之重要。
  叶圣老语重心长: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用心地使用才能练成熟练技能的,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而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倾筐倒箧容易,画龙点睛艰难,确是事实,可是为了学生的长远利益,似乎不应该怕难而去走容易的途径。这就需要研究。”
  这里,叶圣老对语文学科“工具性”的思想,语文教材“例子说”的思想,语文教学“精要地‘讲’”的思想,语文学习“训练”的思想等,都做了精当的阐释。这是更进一步地为全国中语会的成立,在“研究”的主导上指明了方向。
  我自己也正是按照叶圣老的指引,从那个时候起,开始对“语文”进行系统思索的。
  比如,我用了比较集中的时间和精力,研究语文教材的方方面面,写下了如《高中语文新教材探“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实验课本评述》《中学语文单元教学的范本——评〈国文百八课〉》《台湾国民中学〈国文〉教科书评述》《台湾〈国文〉与人教版〈语文〉相同选文编者设计之比较》《台湾〈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评述》《两种〈文言读本〉的比较分析》等文章,从“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的角度,探究了语文教材编写及使用的相关问题。
  顺插一句,在纪念叶圣老《大力研究语文教学 尽快改进语文教学》发表30周年的文章里,我还写道:
  1934年代,叶老与夏丏尊合编《国文百八课》,为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突破,它是我们现在所说“单元教学”的发轫。“五四”以后的“语文”教材,也并非没有语文知识的内容,如傅东华、宋文瀚等编的语文教材。但这些教材一则知识内容繁琐,脱离学生实际;一则知识与选文脱节,缺乏紧密联系;一则重知识轻训练。因此,教学效果不甚理想。《国文百八课》扬弃了旧教材的缺点,它以知识、选文、训练三位一体的新格局,使全书结构为一个弥合无隙的整体。
  当然还有更多的旁及语文其他方面的诸多问题。
  “‘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是叶圣老一以贯之的语文教育思想。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这是上个世纪60年代初,叶圣老在一封教育书简中说的话。
  “须能读书”,“须能作文”,“须”是应该、必要、一定,反映为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普遍诉求。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自”,则是已然、达成、实现,是“须能”的最终目的。由“须”而“自”,是“应然”到“已然”,这个“自能”的过程,就是语文实际训练的过程。
  应该说,叶圣老为全国中语会搭建起了学术、研究、工作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思路。
  上世纪90年代末,语文遭遇前所未有的挞伐,包括叶圣老的一系列语文教育思想也遭遇质疑。当然,正常的学术研究,应该允许,也应该宽容。
  时任全国中语会理事长的刘国正先生,率队来湖北宜昌,考察语文教育的状况(时任全国中语会秘书长张定远,人教社中语室主任顾振彪,以及中语室编辑王本华、张德平,湖北省中语会雷秋山、史绍典等随行)。考察历时半月。
  刘国正先生分析了困扰语文的因由,指出,第一,脱离学生的思想和生活,把语文课变成了纯技术的训练。第二,教学程式化、刻板化、枯燥乏味。第三,题海战术,学生苦不堪言。这实际上是用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对当时语文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严肃反思。刘国正先生所诉三点,正是对语文教学不能由“须能”到“自能”的批评。语文教育的这三点困扰,是对语文教学不能由“须能”的自求走向“自能”的自省。
  刘国正先生强调了渗透在《文心》中的叶圣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强调了语文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指出“展开双翼才能腾飞”。
  刘国正先生,把学生的“须能”到“自能”,扩展到语文教学的课内与课外,指出:“打个比方,课内和课外,是语文教学的双翼,只张开一翼,自然飞行无力,只有双翼并举,才能自由飞翔,才能如大鹏那样,‘其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这里是探究了实现“须能”到“自能”,“教”到“不需要教”,“讲”到“用不着讲”的途径,为过程充盈了新的活力。
  考察期间,刘国正先生还时时称赞于漪、钱梦龙、宁鸿彬、魏书生等老师的教学,赞扬他们的教学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是语文教师“教学之成功”的典范,号召广大教育者向他们学习。在给学校题词时,国正先生写道:“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东坡先生此语实为语文教学之至高境界。”那该是语文的“万顷”之上,“一苇”自主、自在、自为,师生入于教学之自由境界。这一境界,也正是叶圣老所企求的学生“自能”、“不需要教”、“用不着讲”的境界(我曾经例举一个“讲”和“用不着讲”的生动事例,录于此:西南联大的刘文典教授开设《文选》课。刘先生讲课不拘常规,常常乘兴随意,别开生面。一天,他讲了半小时课,就突然宣布要提前下课,改在下星期三晚上七点半继续上课。原来那天是阴历五月十五,他要在月光下讲《月赋》——不妨想象一下:校园草地上,学生们围成一圈,老师端坐其间,俨如《世说新语》里的魏晋人物,这是怎样的一番情景,这是钱理群先生描述的具有“自我生命承担”的一堂课!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刘先生是在“营造”讲课的氛围,“唤起”讲课时学生的自我体验,而进入到讲课中师生共同的“感悟”。这样的“讲”,是何等高妙!——学生沐浴在月光之下,进入到《月赋》的境界,人与月融为一体,当然就用不着“讲”,用不着“教”了)。
  秉着叶圣老的教诲,我进行了自己的语文教育实践。我以为,就语文来说,应该回归它的本色,即叶圣老告诫的,由“须能读书”、“须能作文”而“自能读书”、“自能作文”,这是语文教育的铁的法则。基于此,我提出了“语文永远是语文”的观点,从语文的“变与不变”、“理念与行为”、“传统与创新”、“继承与发展”的角度,努力探求语文“生态课堂”的建设途径。
  而检索我省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叶圣老和全国中语会的旗帜下,在无数语文教师群众性的语文教育实践的洋洋大观之中,斐然而有成绩者,即有:
  洪镇涛“语感训练”:从着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强调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应该是教学生学习祖国语言,为此,他提出,要确立一个“固本、立标、通用”的全方位战略,要遵循“感受——领悟——积累——运用”的途径,要把语感训练放在重要位置。
  胡明道“学长式”教学:从努力创新和谐师生关系的角度,强调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主性、问题性、互动性、人本性。
  余映潮教学艺术实践:从提高语文课堂效应的角度,孜孜不倦于教学层面的语文教学研究、教艺层面的语文课堂艺术研究、操作层面的课堂板块结构研究。
  余蕾“语文课内外衔接”,从语文与生活联系的角度,打造语文课外活动的“四大支柱”(阅读课、收视课、社团活动、社会调查),开阔学生人文视野,丰富学生语文积累。
  ……
  这样一些体现着“教学之成功”的语文教育实践,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价值,正是为着实践叶圣老的“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正是为着实现叶圣老的语文教育的“最终目的”,让学生“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全国中语会成立30年,“三十而立”,该说的话太多太多,无论是于我个人、于湖北省中语界、于全国语文教育界,都是如此。可以这样说,全国中语会在以叶圣老为代表的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奠定的基石上,30年开创的,是中国语文教育的崭新篇章。本篇文章所及,只谈到叶圣老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侧面,只能说是浮光掠影的谈论,要深入地探求叶圣老等老一辈语文教育家与全国中语会,还需更努力的工作。但从我不完备的叙述中,还是可以看到他们对全国中语会的巨大影响。
  谨以此文纪念全国中语会成立30周年,并以此深深缅怀敬爱的叶圣老。
  [作者通联: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魏书生老师的学法指导原则
  魏书生老师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原则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如下两条原则:
  1.实事求是的原则。魏书生老师要求学生首先要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知识占有的水平,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来确定自学内容。他说: “我不要求学生的‘齐步走’,而要求他们‘各自为战’”。
  2.循序渐进的原则。魏书生老师从不要求学生在知识的占有和能力的发挥上“整齐划一”,而是经常鼓励学生要“目有所得,循序渐进”。尤其是教育那些学习落后的学生,在与同学做横向比较看不出成绩时,要做自我纵向比较。“新我一定要战胜旧我”,做经常性的自我竞赛,这样久而久之,自我强化意识自然形成,自学能力也就不断提高。
  (资料来源:http://blog.163.com/wangdaqun2@126/blog)
其他文献
目前信息技术在我国的各个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极为广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信息技术、多媒体教学、授课PPT、微课等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语文这门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是一个重要学科、关键学科,而且语文学科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中占据着较大的分数比例,在教育教学的创新过程中信息技术以及微课教学模式的合理应用是课改的一个重要标志。   一、微课的教学作用分析   1.提升教学成果   微课的教学融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则”。他以“冰山”为喻,认为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就可以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而后两者则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  无法勾勒出“外貌”的老人
课堂评价一直都是教学关注的重要领域,有效发挥课堂评价在语文课堂中的作用是建设高效课堂的必然趋势。程翔是全国著名的语文特级教师,数十年执教生涯所积累的深厚专业素养造就了“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的语文课堂。《将进酒》一课是程翔精心打磨的一件作品,课堂中蕴含着丰富的教学理念,对评价方法的有效运用是本节课的一大亮点。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将进酒》课例中运用的评价方法,并分析背后的评价理念。   一、安置性前
【背景】2011年4月,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培训班在江苏师范大学举办,我邀请董旭午老师执教《老王》;2011年11月,旭午又在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活动中再次执教《老王》。两次教《老王》,我都在现场听课评课。旭午教学生用生活经验解读文本,效果极佳。  【课例回放】:  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老王》。同学们都读过课文了。这堂课,我们就解决两个问题:(出示课件,展示教读目标)第一个,我们一起来认识
《陈情表》自入选昭明太子所编《文选》后,因其不衰的艺术魅力,为历代的散文选本所选用(如《古文辞类纂》《古文观止》等),也先后被选入人教版、苏教版等高中语文教材。对《陈情表》的赏析,历来是赞语有加,历数此文之感天动地。笔者以为,在诸家评述中,要数清人林云铭的点评最为中肯。他在《古文析义》中说道:“(《陈情表》)纯是一片至性语,不事雕饰,惟见天真烂漫。”清人过珙亦有类似的评点:“斯文历叙生平辛苦,亦呜
近年来,中国自杀人数占世界自杀总人数的1/3。这是一个严酷的事实,也是一个让人值得深思的问题。中国正处于变革剧烈的时期,许多人特别是许多青少年呈现出迷惘、彷徨、浮躁、脆弱、偏颇的心态,这往往容易引发自杀倾向。面对这种状况,我们不得不引出哈姆雷特式的发问:“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结合教材,引导学生探讨生存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从探究这一问题的角度看,史铁生的
新课改提出写作教学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评价世界的能力。对于青少年期的中学生来说,鼓励说真话、感情真挚是写作的基本要求,“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也成为取得写作高分的要素之一。“生活即教育”,是一切知识的源头,想要换发知识素养的灵性,需要真切地踏入社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里发现语文,学习语文,从而自然而润泽的写作。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阐释与初中作文
创作是情感与思维共同作用的活动,而并非简单的遣词造句,一篇优秀的作品不仅包含了创作者对客体的认知,同时也浸染了创作者的情感,这样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所谓“触景生情”并非是直接通过事物或者情境生情,而是通过特定的事物或者情境唤醒学生相关的记忆,从中收获情感体验,从而使学生将个人感受融入到创作当中。所谓“触笔生花”就是促使学生将情感体验转化为情境画面,加深对事物本质的认识,从而产生更多的感悟,激发学生
文本细读的倡导与研讨,对语文教学的深入发展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所谓“细读”就是仔细地阅读。“像煲骨头汤一样,慢慢煨,细细炖,不温不火,熬出文本的味道和营养。”但是,文本如何细读?该从哪里入手呢?细读需要寻找一个“切入点”,找到一个“突破口”。例如从某一关键词句、某一结构特点等角度入手。一小步一小步轻轻迈进文本,然后仔细推敲、细细琢磨,品味言语背后的内涵,发掘文本的核心价值。  一、从语言入手,抓住
有时侯觉得真的有一个上帝存在。它主宰着这个世界的公平,而且它公平得很苛刻。上帝总是把人类分为两类,一类是凡人,一类是天才。而且他让凡人与天才的存在又显得那么得合理,他让凡人享受着世俗的幸福,同时它让天才承担着深刻的苦难。  也许没有人不知道凡高,这个几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画家,在他死后许多年,他的一幅作品曾在3分钟内以8250万美元震惊世界的价格拍卖,创下了至今为止艺术品拍卖价格的世界最高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