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介绍了宿迁学院非英语专业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包括: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和教学要求、分级教学对象及选拔办法、分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分级教学考试目标和奖励办法。提出了基于分模块分组分级法的班级划分方法和分模块分组分级定时间段排课法。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班级划分 课表编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59-02分级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为依据,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开展个性化教学,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使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精神,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201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
1 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和教学要求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现状和本科生(本二批次招生)培养目标,采用两分培优法进行分层教学[1],培优就是将优秀的学生从大众中分离出来,组成一个新的班级群体,对他们进行适合这个群体水平的英语教学。我院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按照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A、B两个层次,A、B级分别对应教育部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更高要求”和“较高要求”,A、B级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约为20%和80%。每个层次又分为4个级别,即A级分为:A1、A2、A3、A4;B级分为:B1、B2、B3、B4。各个级别对应的教学要求如表1。
这种分级方法有利于优秀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上可有所创新,满足同学们不同的学习需要。对B级的学生按正常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运用精读、听说课、自主学习等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A级的学生以综合提高为主。
参加分级教学的本科学生必须达到A4或B4级要求。所有学生两年内不得免修,这是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院校英语教学要四年不断线)。
2 分级教学对象及选拔办法
2.1 分级教学对象
本科新生,其中英语、音乐、美术等专业不参加分级教学。
2.2 分级选拔办法
以新生入学后分级考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作为分级依据,其中分级考试成绩占70%,高考成绩占30%,综合评定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修A级,其余的修B级。
分级考试按大学英语二级要求,由大外部负责命题,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考务工作。
3 分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3.1 班级划分
班级划分采用分模块分组分级法,允许跨自然班、跨专业、跨系进行分级与编班,我院共有七个系,其中,二、三、四、五、七为理科系,一、二、五、六为文科系(二、五系文理兼有)。七个系共分为4个理科组、4个文科组,每个组由不同系的班级组成,每个班可能由不同系的专业学生组成,分班时尽量将同一系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自然班学生分在同一组,每个自然班的学生必须分在同一个组,这样,既能方便学生学习,又能减轻排课、考试、登分等教学管理压力。我院2010级共有学生3500人、大外教师34人,每位教师带两个班,因此,共分15个A班、53个B班,具体情况见表2。
4个理科组和4个文科组又组合成4个模块,理科1与文科1为模块1、理科2与文科2为模块2、理科3与文科3为模块3、理科4与文科4为模块4,每个模块都是文理搭配,分模块分组分级法的这种特点满足了教师教学和教师考核的需要,也为学生调级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后期留级的学生也可很方便的插入到相应组、相应级别的英语教学班。
教务处负责将分班情况及学生名单下发大外部及各系(部)。
3.2 课表编排
我院在前一学期安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编排新生课表时尚未进行分级分班。这种情况下,学校根据拟实施分级教学的新生总数、标准班容量、各级别比例、教师数、语音教室数计算出各组、各级别英语教学班数,然后进行课表编排。由于学生是随英语班上英语课、随自然班上其它课程,排课时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避免学生所隶属的英语教学班和自然班在同一时间都有课[2]。
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先于其它课程进行排课[3],排课采用分模块分组定时间段法,即“分模块排课法+分组排课法+定时间段排课法”。每位教师只在一个模块带课,且文理组各带一个班(可能A、B各一个班或两个B班)。我院大学英语每班每周安排3次6小节课(4小节理论课、2小节听力课),排课时同一个模块的理科组或文科组班级在同一时间上课(听力课在语音教室上,我院只有12个语音教室,因此,每组的班级数最多为12个),在此期间除英语课外不再安排其它课程,其它课程安排在其它时间,二者互不干扰。理论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由于我院多媒体教室较多,因此,不同模块的班级理论课可以安排在同一时间段。
正是分模块分组分级法这种极强的灵活性,使得新生入学后分级分班的各种潜在变数能够得到充分化解,使实际分级分班结果和排课时预设的各组、各级别英语教学班达到一致。
3.3 教材使用
所有学生使用统一教材,但A、B两级采用不同级别教材,A级教学从大学英语第三册开始,B级教学从大学英语第一册开始。A级学生第三、四学期要开设五、六级教学内容。
3.4 期末考核
英语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期末A级和B级分别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结束后由大外部组织教师统一评定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并按分级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3.5 滚动方式
分级教学实行动态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微调,允许个别学生调换教学层次。滚动方式采用学生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和系部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审批同意后方可调整到相应的班级。 4 分级教学考试目标和奖励办法
为了实现分层教学目标,我院建立了奖惩机制,把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4.1 等级考试目标(如表3,4)
4.2 激励办法
(1)对任课教师的奖励。
到第4学期末,任课教师所任教班级CET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学院预定目标线(表1)者,一次性奖励500元,每超过目标线1个百分点,另奖励100元;累计及格率低于目标线3个百分点以内的,不作扣款处理,低于目标线3个百分点以下的,每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对学生所在系的奖励。
到第8学期末,全系CET-4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学院预定目标线(表2)(既有文科又有理工科学生的系),其目标线为:(文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90%+(理工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80%,累计及格率为:(文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文科学生累计及格率+(理工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理工科学生累计及格率)者,奖励20000元;此外,每超过目标线1个百分点,另奖励2000元。主要用于奖励在组织和督促学生加强英语学习方面成效显著的人员。
(3)对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奖励。
到第4学期末,全院非艺术专业学生CET-4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80%,奖励20000元;每超过1个百分点,另奖励2000元。
5 结论
(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现了教学的科学化和个性化,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从教学管理来讲,分级教学的实施给教务管理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分级教学的教务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探索、改进和完善。
(2)本文提出的分模块分组分级法较好的兼顾了教师教学和教师考核的需要,操作起来也有较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施建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微[J].大学英语,2012,9(1):72-75.
[2] 张国辉.分组分级法和分组定时间段排课法—— 规模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解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2):125.
[3] 周莲芳.课表编排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发挥初探—— 以宿迁学院为例[J].课程、教材与教法,2010(15):35-38.
关键词:大学英语 分级教学 班级划分 课表编排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2)11(b)-0059-02分级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为依据,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原则开展个性化教学,目的在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并使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文件精神,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进一步提高我院大学英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从2010级本科生开始,实行大学英语分级教学改革。
1 分级教学层次划分和教学要求
按照《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结合我院教学资源现状和本科生(本二批次招生)培养目标,采用两分培优法进行分层教学[1],培优就是将优秀的学生从大众中分离出来,组成一个新的班级群体,对他们进行适合这个群体水平的英语教学。我院把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按照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A、B两个层次,A、B级分别对应教育部对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更高要求”和“较高要求”,A、B级占学生总数的比例分别约为20%和80%。每个层次又分为4个级别,即A级分为:A1、A2、A3、A4;B级分为:B1、B2、B3、B4。各个级别对应的教学要求如表1。
这种分级方法有利于优秀生的英语学习,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式上可有所创新,满足同学们不同的学习需要。对B级的学生按正常的教学思路循序渐进,运用精读、听说课、自主学习等模式综合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对A级的学生以综合提高为主。
参加分级教学的本科学生必须达到A4或B4级要求。所有学生两年内不得免修,这是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基本要求(按照教育部要求,有条件的院校英语教学要四年不断线)。
2 分级教学对象及选拔办法
2.1 分级教学对象
本科新生,其中英语、音乐、美术等专业不参加分级教学。
2.2 分级选拔办法
以新生入学后分级考试成绩和高考英语成绩作为分级依据,其中分级考试成绩占70%,高考成绩占30%,综合评定成绩达到一定要求的学生修A级,其余的修B级。
分级考试按大学英语二级要求,由大外部负责命题,教务处统一协调安排考务工作。
3 分级教学的组织与管理
3.1 班级划分
班级划分采用分模块分组分级法,允许跨自然班、跨专业、跨系进行分级与编班,我院共有七个系,其中,二、三、四、五、七为理科系,一、二、五、六为文科系(二、五系文理兼有)。七个系共分为4个理科组、4个文科组,每个组由不同系的班级组成,每个班可能由不同系的专业学生组成,分班时尽量将同一系相同或相近专业的自然班学生分在同一组,每个自然班的学生必须分在同一个组,这样,既能方便学生学习,又能减轻排课、考试、登分等教学管理压力。我院2010级共有学生3500人、大外教师34人,每位教师带两个班,因此,共分15个A班、53个B班,具体情况见表2。
4个理科组和4个文科组又组合成4个模块,理科1与文科1为模块1、理科2与文科2为模块2、理科3与文科3为模块3、理科4与文科4为模块4,每个模块都是文理搭配,分模块分组分级法的这种特点满足了教师教学和教师考核的需要,也为学生调级提供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后期留级的学生也可很方便的插入到相应组、相应级别的英语教学班。
教务处负责将分班情况及学生名单下发大外部及各系(部)。
3.2 课表编排
我院在前一学期安排下一学期的课表,编排新生课表时尚未进行分级分班。这种情况下,学校根据拟实施分级教学的新生总数、标准班容量、各级别比例、教师数、语音教室数计算出各组、各级别英语教学班数,然后进行课表编排。由于学生是随英语班上英语课、随自然班上其它课程,排课时要解决的最大难题是避免学生所隶属的英语教学班和自然班在同一时间都有课[2]。
我院大学英语课程先于其它课程进行排课[3],排课采用分模块分组定时间段法,即“分模块排课法+分组排课法+定时间段排课法”。每位教师只在一个模块带课,且文理组各带一个班(可能A、B各一个班或两个B班)。我院大学英语每班每周安排3次6小节课(4小节理论课、2小节听力课),排课时同一个模块的理科组或文科组班级在同一时间上课(听力课在语音教室上,我院只有12个语音教室,因此,每组的班级数最多为12个),在此期间除英语课外不再安排其它课程,其它课程安排在其它时间,二者互不干扰。理论教学全部安排在多媒体教室,由于我院多媒体教室较多,因此,不同模块的班级理论课可以安排在同一时间段。
正是分模块分组分级法这种极强的灵活性,使得新生入学后分级分班的各种潜在变数能够得到充分化解,使实际分级分班结果和排课时预设的各组、各级别英语教学班达到一致。
3.3 教材使用
所有学生使用统一教材,但A、B两级采用不同级别教材,A级教学从大学英语第三册开始,B级教学从大学英语第一册开始。A级学生第三、四学期要开设五、六级教学内容。
3.4 期末考核
英语考试实行教考分离制度,期末A级和B级分别统一命题、统一考试,考试结束后由大外部组织教师统一评定学生期末总评成绩,并按分级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3.5 滚动方式
分级教学实行动态管理,在教学过程中,学院每学期初进行一次微调,允许个别学生调换教学层次。滚动方式采用学生个人申请,任课教师和系部同意后,报教务处审批,审批同意后方可调整到相应的班级。 4 分级教学考试目标和奖励办法
为了实现分层教学目标,我院建立了奖惩机制,把工作落实到相关部门和责任人。
4.1 等级考试目标(如表3,4)
4.2 激励办法
(1)对任课教师的奖励。
到第4学期末,任课教师所任教班级CET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学院预定目标线(表1)者,一次性奖励500元,每超过目标线1个百分点,另奖励100元;累计及格率低于目标线3个百分点以内的,不作扣款处理,低于目标线3个百分点以下的,每低1个百分点,扣100元。
(2)对学生所在系的奖励。
到第8学期末,全系CET-4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学院预定目标线(表2)(既有文科又有理工科学生的系),其目标线为:(文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90%+(理工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80%,累计及格率为:(文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文科学生累计及格率+(理工科学生数/全系学生数)×理工科学生累计及格率)者,奖励20000元;此外,每超过目标线1个百分点,另奖励2000元。主要用于奖励在组织和督促学生加强英语学习方面成效显著的人员。
(3)对大学英语教学部的奖励。
到第4学期末,全院非艺术专业学生CET-4考试累计及格率达到80%,奖励20000元;每超过1个百分点,另奖励2000元。
5 结论
(1)大学英语分级教学体现了教学的科学化和个性化,实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但是从教学管理来讲,分级教学的实施给教务管理增加了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因此,分级教学的教务管理工作需要不断的探索、改进和完善。
(2)本文提出的分模块分组分级法较好的兼顾了教师教学和教师考核的需要,操作起来也有较大的灵活性。
参考文献
[1] 施建华.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探微[J].大学英语,2012,9(1):72-75.
[2] 张国辉.分组分级法和分组定时间段排课法—— 规模院校大学英语分级教学解难[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29(2):125.
[3] 周莲芳.课表编排在提升高校教学质量中的作用发挥初探—— 以宿迁学院为例[J].课程、教材与教法,2010(15):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