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哲学的转向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qw_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哲学从雏形发展到成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从古代到现代,它是呈阶段性的发展态势的。期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古代本体论阶段,二是近代认识论阶段,三是近代人类学阶段。伴随着从本体论到后来的人类学的转变,哲学也相应地经历了三种转向,分别是认识论转向,语言学转向以及技术转向。这里是通过对技术工具论、技术实体轮、技术建构论以及综合技术观进行简要分析来理解技术哲学的转向,并进一步去分析技术哲学转向后,技术哲学在新时代下的发展。
  【关键词】 技术哲学;技术转向;本质;反本质
  【中图分类号】N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14-0049-02
  对于技术,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技术发展之初,人们对它的态度以及应用并不是大开方便之门的态度,相反,技术哲学面临着诸多反对和压制,有来自上层统治者的,也有来自社会公众的。古希腊的学者们对于技术的研究并不少,但是当时的人们更偏重于思考人的问题。在中国古代亦是如此,君子往往有着家国天下的情怀,坚持“学而优则仕”,学习技术的往往是一些匠人的后代,他们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所会的技艺也被认为是“奇淫巧就”。随着历史的巨轮不断向前推进,原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要求,为了方便人们的生活,解决一些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视技术。在这种趋势下,社会对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加强,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社会对技术的包容度也越来越强。直到现代社会,技术已经彻底融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出现了对技术的依赖。面对这种现状,人们越发重视对技术活动进行深度反思。
  一、对技术的态度及相关理论研究
  马克思,和韦伯对于技术的态度并不是彻底性的批判,马克思更多的是强调技术在资本的运作下,技术成为了与劳动者势力相对的一种武器。韦伯则是认为,在大的社会关系在,人们由于“物化”这一普遍特征,导致人们被控制。不同于前面二人,海德格尔明确地提出技术是一种“解蔽”。学界也往往将海德格尔看作技术悲观主义的代表人物。与海德格尔的态度不同,弗朗西斯培根对于技术本身,是充满希望的,但是他也有意识到技术另一方面潜在的威胁。他曾利用一个古希腊神话中以主人公的故事试图来隐喻技术,体现出技术的双重性以及在技术发展下与对人类命运的影响。众所周知,技术是有双重性的,一方面它为人类社会提供了众多的物质储备,也使得当下社会不断发展,文化有层次性的提升,可以用于医疗,军事,交通,等各方面。另一方面,它对人类社会的安定和谐也存在着威胁,化学毒品的出现,现代化战争等,这些对人类社会的创伤是非常大的。培根式的担忧其实是对人类是否会重蹈伊卡洛斯的命运的担忧。
  关于技术理论的研究有很多,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技术的本质、根源与意义,第四王国理论,实用主义技术论,技术文明论,存在技术观,技术批判理论,技术系统论,技术行动学,装置范式论,自主技术论,建构主义技术论,实现技术论等。诸多的理论形成的重要理论基础,使得技术哲学作为一门学科得以出现。而它在理论构架完整后,技术观也有了几次转向。技术观是人们在进行技术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深入研究,在这一过程中,原有着分歧的研究者们对研究的问题产生的基本共識,并对这一技术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反思。期间,主要经历了三个转向(1)经验转向。新海德格尔主义者,新批判理论家,后现象学针对的是具体的技术或问题。面向社会和面向工程是他们的一个主要依据。技术哲学关注的是社会成果。(2)实用主义转向。鲁莱特,唐娜,哈拉维,布鲁诺,拉图尔,他们研究的主要是具体的技术和实践。(3)伦理学转向。卡尔马克思为代表的第一个人物。着重关注技术如何将人从技术中解放出来。奥特加,海德格尔,是第二代技术理论发展着,呼吁人类要注意技术创造出新的方式。尤纳斯 杜尔宾,试图在解放与约束中找到新的方向。荷兰技术哲学增加的影响力与工程哲学的兴起。
  二、不同时期下形成的技术观
  本质主义的技术观。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就有针对性的阐释对技术的认识。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技术本身并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人的生存是有局限性的,人并不是无所不能的,而技术的出现刚好是人类对自身有限性的回应。对于技术的研究,最初人们是将其作为一种工具,这种观点是很普遍的。在物言物,技术不分好与坏,它是中性的。对于技术工具论者来说,技术是人用以改造和控制自然的一种操作系统,无关于善恶,仅仅是人类目的的工具。这些理论在古希腊时期是可以考证的。工具论技术观有两个基本的特征:一是技术本身与价值不相关。二是人作为有价值与否的判断者,技术与价值中,人的地位更为重要。在18世纪时,人们的技术实践规模不断扩大。自工业革命至20世纪中叶,工具论是当时关于技术的流行观念。这种观点也常面临挑战,因而有对这一观点的批判反思。
  认知是不断推进的,研究者们在对工具论技术观进行批判反思的过程中,越发认识到技术也并非是“中性的”,它同时拥有“目的”“手段”。在现代技术的实践活动中,技术与应用不可分,由此,技术价值论应运而生,也被人们称为技术实体论。这一理论在批判技术中性论的前提下,也强调技术相对于人的独立性。他们认为技术不仅仅是一种工具,而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主张技术就主次关系上并非仅是作为一个工具附属于人。在实体论者看来,技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力量,更是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特征。总的来说,持技术本质论的学者偏重从技术本体论着手不断进行追问,在本质不变的前提下,坚持理论发展的规律性。且社会制度本身对技术也承包容态度。
  反本质主义技术观。技术建构论在芬伯格是批判理论中的重要人物。他对当下的技术理论进行分类“工具类”和“实体类”。这两种理论就“技术是否价值中立”产生分歧。“工具论”重视技术的内在价值,而“实体论”则是相反。但都属于本质主义,主张所有事物通过观察他们的变化的表象及规律,可以找出他们的实质。   技术建构论兴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西欧兴起后发展到全世界。研究内容主要是技术的形成,以及影响技术形成的因素。技术建构主义者认为技术服务的目的并不单纯,它也包含着政治偏见以及可预见性的价值。技术建构论倡导技术研究的经验转向。对芬伯格而言,他既不将技术看作工具,也不将技术当城市独立于社会的外在力量。技术设计既与社会有关,又与公众参与有着密切联系。芬伯格秉承着对工具论和实体论的批判,提出了他的工具化理论,分别是“初级工具论”和“次级工具论”。从最基础的认识到实际的应用技术,这是区别技术实体论和技术批判理论的重要分界线。
  综合的技术观。技术哲学在经验转向中发展成了技术建构论。在此之后,又对技术有新的理解方式,就是从实践的方面来理解技术。戈德曼、麦金、佩斯都有提出相关概念。戈德曼认为技术是一种由决策支配的行动,麦金则是指出,技术是人类活动的一种形式。佩斯在《技术文化》这本书中,明确地从技艺、组织和文化等三个维度进行描述。辛普森也通过时间的维度来撕开座位实践的技术。他发现技术已经被实体化了。总的来说,走向实践的技术观的意义在于(1)由抽象转为围观,(2)以实践去研究整合技术工具论和实体论。(3)为后来的研究者提出了问题,学会区分“技术”和“技术的”。技术伦理也逐渐兴起。对技术的应用伦理在20世纪70和80年代开始兴起,主要针对应用伦理学和职业伦理学。社会必须处理技术引进社会后由此带来的伦理问题,因而,应用伦理学对技术的关注度与日俱增。除了上述提到的伦理学的两个领域之外,近年来,工程伦理也开始逐渐兴起。其内容聚焦于系统的描绘普遍伦理规则和职业规则。
  三、新时代下技术哲学的发展
  通过对本质主义观和反本质主义观,技术建构论以及综合技术观的分析,来了解技术哲学的转向是很有必要的。人们对技术研究的态度由最初的积极乐观转为消极悲观,一直到后来的辩证看待,这些都是对技术态度转变的过程。对于现阶段的我们,需要明确技术哲学现今专注的三个问题:(1)技术到底是什么?(2)如何看待和评价技术对当下社会中人类以及未来生存情况的影响?(3)明确与技术的关系后,作为人类,应该怎么做?这三个基本问题可以清晰地界定技术哲学。只有明确了基本问题,才能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把握好方向。现阶段的技术哲学是由许多不同的观念支撑起来的,除了一些基本的哲学论和方法论之外,技术哲学往往站在与社会相反的自然界的角度去探討一些在社会发展中,在技术应用下产生的新问题,但就这一研究方向,学界也有学者质疑其本应属于科学哲学,这就需要技术哲学研究中更加注重对自然界领域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索,去总结。只有建立起足够的理论框架和基础,才能去面对外在的质疑,用理论研究的事实和实践作为最好的回应。另外,也要注意技术哲学研究领域的多样性,在加强基础逻辑性完善的同时,以具体科学问题为基础,进行更加复杂的技术哲学研究。最初的技术哲学,多是以国外流行的思想为主导研究内容的,而现如今的技术哲学充斥着中国特色。国内的学者在研究技术哲学问题时,也结合国内技术发展形势,及时针对一些新的技术问题开展针对性的技术反思,做到了结合实际,进行与时俱进的研究。这种研究成果既是对国内研究人员自身研究水准的一种提升,思想上得到了丰富的同时,伴随着出现的新问题,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会更加的广泛。除此之外,在分析技术时,我们要把握好技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从现实生活出发去系统分析技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差异的社会环境中产生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要注意这些对技术的反制约性。这样,才能便于我们对技术以及技术与社会关系进行相关课题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成岗.西方技术观的历史嬗变与当代启示[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3,50(04):
  60-67+158-159.
  [2]马金良.新时代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趋势研究[A].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对接京津——战略实施协同融合论文集[C].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廊坊市应用经济学会,2019:9.
  [3]李嘉琛.新时代科学技术哲学发展趋势研究[J].山西青年,2020,(03):77-78.
  [4]高海青.从物化批判到技术批判[D].中共中央党校,2012.
其他文献
【摘要】 习总书记十分重视延安精神的价值与传承,2009年在陕西调研时讲:“伟大的延安精神教育和滋养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开拓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2020年总书记再到陕西考察,重温延安精神时指出:“要坚持不懈用延安精神教育广大党员、干部,用以滋养初心、淬炼灵魂。”而新时代如何有效地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是延安精神研究的重大课题。陕北红色民间艺术文化是以陕北民间艺术为载体、是展
期刊
【摘要】 壮士歌和童话是俄罗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种体裁的文本中道路这一概念都占有重要的位置,道路不仅是行为发生的地点,也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因素,道路在壮士歌和童话中被赋予了不同的象征意义和符号色彩,分析比较两类文本中道路概念的异同,会对作品产生新的解读和理解。  【关键词】 道路;壮士歌;童话  【中图分类号】I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
期刊
【摘要】 和林格尔民间剪纸文化历史悠久,已成为内蒙古地区重要的文化基因,是当地老百姓的情感信仰,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发展较为传统且缓慢。在新的社会以旧为根,以新为养,让传统的和林格尔剪纸文化以各种新形式展现在大众面前。因此通过大量调研与策划,为和林格尔剪纸策划了文创品牌——“剪呀哇”潮剪生活。从市场和广告策略决策;表现策略;媒介策略;活动设计等几部分进行阐述。  【关键词】 和林格尔剪纸;文创品
期刊
【摘要】 卞之琳一生钟情于诗。他写诗、论诗、译诗,译诗伴随了他整个的文学翻译生涯。其所译诗歌包括玄学派、古典派、墓园派、浪漫派、现代派等流派的诗歌,译诗忠实准确、自然传神。除了翻译外,卞之琳还撰文评论其中一些重要的诗人及诗作,他的不少译诗也附有或长或短的介绍与随想,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欣赏外国诗歌。其高质量的翻译以及新颖独到的评介为外国诗歌在中国的译介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卞
期刊
【摘要】 群众性文化活动在近年来的发展是十分迅速的,新的活动策划、新的活动内容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为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創意需求奠定了良好的基调。作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更应当从实际情况出发为群众文化活动策划的创新以及实践活动发挥积极作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需要提出更多的创新性建议和策略,立足于文化活动开发的实际状况,同时解决问题改良现状。在本文中针对现阶段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创新与实践工作的现状进行
期刊
【摘要】 中国画与西画的区别,在于在画面中造型设色绘画技法的体现,中国画主要以线造型,自古有书画同源之理,注重线条的疏密、急缓、粗细等,可以说线条是中国画最基本的造型手段,也是中国画的精髓筋骨,它不仅是塑造造型的载体,也是画家对描绘对象、环境、个人情感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中国画;西画;造型;线条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
期刊
【摘要】 词长、词频是影响阅读过程中眼动控制的两个最为重要的因素,然而这种影响在不同语言文字系统中的表现还存在着争议。本文将从注视时间和注视位置这两个方面全面梳理拼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中词长、词频影响眼动控制的研究成果,以期为未来藏语中的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词长;词频;注视时间;注视位置;眼动  【中图分类号】G4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
期刊
【摘要】 鲁道夫·阿恩海姆指出运动视觉经验的三个因素,分别是物理运动、眼睛运动和知觉运动,其中,这种知觉运动表现在绘画欣赏者的视觉观看中,本文所谈到的运动正是知觉运动。虽然视觉的知觉没有物理中位移或运动的知觉表现的明显,但是它在绘画这类静态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将以宋代摹本《虢国夫人游春图》作为研究文本,将视觉空间运动表现从四个方面进行探析,分别是观看方式、知觉形状、平面与深度和知觉力,旨在探究
期刊
【摘要】 为了更好地贯彻全民阅读的发展目标,大幅度提升社会大众的文化素养,各地的公共图书馆要及时更新理念,担当阅读推广的重大使命。由此,本文将在强调公共图书馆进行全民阅读推广的必要性、阅读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前提下,结合实际探讨全民阅读视角下的公共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  【关键词】 全民阅读;公共图书馆;推广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
期刊
【摘要】 《林泉高致》是北宋时期山水画创造的重要专著,全书分为六个部分,详细的介绍山水画的鉴赏方法、创作过程、对自然的审美等。读完此书之后,联系到郭熙的代表作《早春图》,从作品入手是对理论理解的直接表现。本文将书中的理论与画作相融合,更为深入的探寻郭熙画中所想、画中所表达。  【关键词】 郭熙;《早春图》;林泉高致;山水论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