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情感”的诗意情结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geng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电影《色·戒》,将已经销声匿迹很多年的张爱玲,重又唤回了人间,侵蚀着观众的心灵。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对于张爱玲小说形象的完美诠释,使人们再度近距离的接近张爱玲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世界,使得张爱玲这篇原本不被很多人熟知的小说由尘封的文学史中走进了新时期的影像消费时代。也许在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历史的痕迹,我们会欣然一笑却内心充满敬意的想到:《色·戒》是张爱玲的时代,更是今天的隐喻和社会生活变种。
  关键词 《色·戒》 李安 张爱玲
  
  《色·戒》是李安导演的第十部作品。它荣获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使得李安在三年内两度登顶金狮,成为中国电影史上除张艺谋外又一位两度获此殊荣的华人导演。为华语电影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李安的《色·戒》之前,从没有过一个人能把他对张爱玲的心理形态通过电影这门艺术如此形象的反映出来。但李安做到了。翻阅张爱玲《色·戒》的原著,我们会发现字里行间充满了隐忍、缠倦和挣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张爱玲的政治意识是最淡薄的,其小说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她是用中性的笔法去刻画小人物。去描写人性的真实。张爱玲对所处时代有着刻骨铭心的悲剧性体认。她始终把自己所处的时代已经发生和将要发生的“破坏”作为大背景,由此开掘个人的情感世界,特别是乱世男女孤注一掷的爱情世界。然而结果却多半是被冷酷的时代现实所嘲弄。在电影《色·戒》中,正是李安的深刻演绎,才让我们看到了一部以特务为题材的电影的另外一面——小人物身上所散发出的人性的璀璨光辉。表面上看起来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场反政府性质的特务阴谋,但爱情的成分却贯穿始终,影片的主题其实就是爱情。纵览整部影片,可以说爱情不仅是主题,而且爱情击败阴谋的曲折过程又成为了影片的暗含叙事线索。爱情的本质就是超功利化和超政治化的,往往只注重内心真实的情感。即便为此负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辞。影片中汤唯所饰演的王佳芝这一女性角色,可以说淋漓尽致地将这种爱情所演绎的至上的情感和盘托出,并成功地实现了演员自身第一角色与演出中第二角色的高度合一,完成了对张爱玲小说形象的完美诠释。
  在《色·戒》中,叙事的第一个代码可以说是麻将。影片开头打麻将这一段落也可谓电影中展示打麻将这样一种场景的经典解读了。麻将桌上的人各怀心事,镜头迅速从一个人的脸切换到另一个人,又迅速切换到白得晃眼的麻将。而紧接着,镜头又由麻将切换到了珠光四射的戒指。从而引出了整部影片的另一个叙事代码——戒指。反观影片的前后故事结局与脉络,正是以戒指拉开了爱情渲染的序幕。后又以戒指结束了这场“另类”而轰轰烈烈的情感大戏。
  影片的故事情节主要是以倒叙的笔法来完成的。在闪回中,四年前的王佳芝还是一个大一的学生,偶然的机会认识了同在一个学校的抗日热血青年邝裕民,他的阳光外表和救国赤诚赢得了她的爱慕。可悲的是正是对他的爱慕逼迫她一步步走向了死亡的深渊。片中谋杀易先生是邝裕民的主意。凭着一腔沸腾的热血和头脑发热的幼稚,同在一个剧社的六个青年男女都加入了这项计划。摆脱小说和电影,我们看到现实中的张爱玲与王佳芝是如此的相似。她曾一片痴心的对胡兰成,可胡兰成却不知道珍惜,而是用张爱玲的钱包养了情人。即便是这样,单纯的张爱玲还是一厢情愿的迎合他,爱着他,直到生命的很长轨迹。
  张爱玲说过。“通往女人灵魂的通道是阴道。”这句话可以说成为了她的小说中一道永远挥之不去的伤痕和情感记忆的符码,伴随着老易与王佳芝的每一次情感过程。在片中,很轻易地王佳芝就取得了易太太的信任,后来王佳芝这个冒牌的“麦太太”竟然已经与易太太有了三年多的友谊,因为是故交,她就轻易地住进了易先生守卫森严的府邸。来到易先生的府邸,便是日夜麻将。易先生的偶尔出现,以及偶尔异样的眼神支撑着王佳芝在这里继续坚持下去,而更多的时间里看到的是易先生的消失以及她和易太太一起打麻将。直到一个雨天,司机把王佳芝送到了一个隐蔽的寓所,在寓所布满厚厚灰尘的床上。她与易先生发生了第一次交欢。灵魂得以实现了第一次从性欢所获得的慰藉与快感。对于一个有着末世情绪的女人,社会的现实不禁让人觉得残酷和苍凉。世俗欲望对人心灵的扭曲让女人很容易便迷失了自己。她大概也只是有这样一点要求了,希望自己喜欢的男人能够好好对自己,弥漫在自己内心的深处,犹如身体内的“灵魂”。
  在电影中,有一个叙事场景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一个日式娱乐场所里,王佳芝给老易唱起了周璇的《天涯歌女》一“天涯呀海角,觅呀觅知音,小妹妹唱歌郎奏琴。郎呀咱们俩是一条心……小妹妹似线郎似针,郎呀穿在一起不离分……”。老易抬头时双眼竟然充满着泪水,这是他的第一次落泪。而正是这第一次落泪,可以说这首歌的歌词和意境道出了易先生的心声,也道出了影片的另一层深刻含义。第一段似乎还像情歌,天涯海角觅知音,第二段马上说的就是国破山河在的哀伤,家山北望泪沾襟,第三段更联想到人生短暂。青春如此的悲凉。中国有首古诗。“劝君未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人生谁不珍惜大好青春呢?王佳芝质朴的唱着,单纯而又楚楚堪怜。从心底发出的动情声音,表达了自己对易先生的爱。也许《天涯歌女》这首《马路天使》的插曲,正是那个时代张爱玲内心的一种最真实的反映吧。她在某种意义上既是一个才女,不可避免地在许多方面绝对是多愁善感的。歌由心生,词为心曲,已经离我们而去的张爱玲牵系一生的生命插曲,似乎在述说着难以完全言明的千古惆怅和岁月恋曲。
  钻戒是定情的信物。也是一颗心钻入另外一颗心的利器。在《色·戒》里面,三次交欢之后,易先生递给王佳芝一个信封,叫她去某地找一个印度人。她当时心里还以为可能是自己的身份被暴露了。于是便怀着不安的心去了。去了才知道,原来是易先生要送她一枚钻戒。并要她自己挑选。正是通过这枚钻戒,易先生套住了王佳芝的心,她也因而更坚定的爱上易先生。她第一时间内把这件事情汇报给了老吴和邝裕民,于是他们决定了刺杀行动。离开下楼梯的时候,邝裕民忽然抱住她吻了她,她推开了他,低低地说了一句,“三年前为什么你不来?”她的眼神充满了冷漠。如果三年前邝裕民能勇敢的站出来,或许就不会有今天她深爱上易先生的悲剧发生了,进而也就不会有他们六个之后被捕杀害的悲剧。生命与爱情有时也许就是一个巧合和轮回,花开花落,年复一日。逝去的和得到的有时只是过眼烟云,但拥有绝不是简单的埋葬,必将在生命的坟墓中折射出有意义的片段。影片中的老易与王佳芝、王佳芝与邝裕民实际上就是两种生命状态的代表和象征,一个代表现在,一个代表过去和未来:现在是真实的,过去和未来是充满回忆和遐想的,确许多情况是非真实的,邝裕民的“理智”、老易与王佳芝的“感性”,实际上 仍逃脱不出李安电影的一贯主题之一——感情方面的“理性”与“感性”。
  影片中最后面的段落之一,按照王佳芝的意愿,易先生和她一起去取戒指。然而那时那个地方周围已经布下了老吴的人。在进入房子的过程中她又一次看到了曾经一起战斗过的五个同学。形势犹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眼看四年前的计划就要实现了。她戴着易先生送她的钻戒想要摘下却又被他制止,看着面前这个曾触摸到自己内心的男人。此时他的眼神感性的带有一种温柔,平日里的阴暗和杀气都不见了,只剩下温暖和疼爱。她的心理忽然又复杂起来。顿时她的脸色惨白,眼睛深情的看着易先生,嘴唇发抖的说出“快走”。在这一刹那,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她完全不顾自己作为一个“特务”的谋杀任务,而是顺从了自己内心的感觉,选择了忠于自己的爱情,不惜牺牲了自己,为心爱的人创造了一次生还的机会。在这场爱与谋杀阴谋的较量中,最终是爱情战胜了阴谋,继而情感战胜了生命,实现了电影最大意义层面的升华——诗意抑或诗意情结。
  时间退回到几十年前,在那个错乱复杂的年代,一场场战斗打响着,在一场暗无硝烟的感情斗争中,张爱玲用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实现着最宝贵的人生巡礼,缅怀着“戒色”的纯真年代。
  裴多菲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情感是生命意义升华至一定阶段最华美的篇章,然而生命却是情感存在的天堂之柱。正如那首歌所吟唱的一样,“万世沧桑唯有爱是永远的神话,你是我心中永远美丽的神话”。张爱玲曾说“生命就像一袭华美的袍,上面长满了虱子。”人生短短数十寒暑,在这样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和权利的欲望充斥着人们的内心,很容易使人迷失自我,走入漆黑的森林。许多人在不知不觉中忍受着难以言明的孤独与沧桑。唯有情感的充实才能让人内心多一份慰藉、多一份光明,才能找到人活着的真正意义所在。人生皆如戏。无情亦有情。在影片《色·戒》中,情感与生命的诗意情结贯穿始终,王佳芝用生命诠释着爱情的伟大,用爱情谱写着一曲看似另类的生命畅想曲。在这首畅想曲中,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时代,在三十年代的大上海,张爱玲在孤独着战斗着情与爱的世俗世界,用真正的生命诠释着时代的物语、人情和大海的排浪。
  张爱玲是一个站在时代的边缘看风景的人,她以虚无的人生观静静地审视着这个大千世界。纵观她的作品,其大多都是以悲剧告终。比如《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以及《金锁记》等。而正是由于她的一篇小说《封锁》,被当时汪伪政府文化部的官员胡兰成所欣赏,借着小说之媒,两人从相知到相许。也因此便有了“才女爱上汉奸”。也许女人终是逃脱不了情感的束缚的,即使是像张爱玲这样一位超凡脱俗的女人也不能幸免。当张爱玲深深爱着胡兰成到不能自拔的时候,滥情的胡兰成背叛了他,一次次的肆意的挑战着张爱玲爱情的尊严。他不顾张爱玲的感受,用张爱玲的钱保养着情人。可张爱玲还是一厢情愿的爱着胡兰成。电影《色·戒》,将已经销声匿迹很多年的张爱玲,重又唤回了人问,侵蚀着观众的心灵。李安在电影《色·戒》中对于张爱玲小说形象的完美诠释,使人们再度近距离的接近张爱玲的内心最深处的情感世界,使得张爱玲这篇原本不被很多人熟知的小说由尘封的文学史中走进了新时期的影像消费时代。也许在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历史的痕迹,我们会欣然一笑却内心充满敬意的想到《色·戒》是张爱玲的时代,更是今天的隐喻和社会生活变种。“把文化融入自己骨髓的李安,选择张爱玲是一种必然。这种必然一方面来自生长于台湾的李安和具有‘香港传奇’之称的张爱玲的文化的共通性:另一方面,更来源于当今时代对逝去的百年尘封的解读和诠释。”
  电影《色·戒》在电影审查方面的界定以及媒体可谓铺天盖地式的“情色”宣传与评介,很大程度使其已经很难摆脱“色情”的范宥,然而突破时代之局限和内容之癫狂。《色·戒》仍是一部有关感情的电影,仍在述说着有关生命、情感的对话,仍在实现着人之初,性本何物的探讨,也在思考着从李安的《喜宴》、《饮食男女》以来的有关“食色,性欲”的追问。影片《色·戒》不仅还原了另一个张爱玲,也实现了李安导演自身的又一嬗变和艺术升华。我们呼唤着在国际华语电影界,李安能够继续以文化为旗,创作出更多的有关“中国”的原生态名作。
其他文献
摘要 诗与画可以相互借鉴、相互沟通,因为它们在主题内容和艺术效果方面存在着一致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化静为动,画可以跨越自身的局限,适应诗所特有的摹仿媒介和审美特征。但是,这一转化过程需要融会诗人的真实的社会生活感受,需要执着于艺术与人生真谛的探索。英国诗人济慈的名作《希腊古瓮颂》就是诗画沟通的优秀范例,既巧妙地契合了原画空间物象的静态美,又创造出了纯净优美的新意境。  关键词 诗画沟通 济慈 希腊古
[摘要]本文从《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的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入手,从视觉和美学的完美结合这个角度来解构这部电视文献艺术片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意象的运用 空白艺术的借鉴 意境的完美诠释    《独领风骚——诗人毛泽东》这部二十集的大型电视文献艺术片精品,一反常规的拍摄思路,以毛泽东数十年来的诗歌代表作为经,以与这些诗歌精品有关的大事件为纬,运用高度概括的,充满诗歌意境的解说词和精
摘要 《太阳照常升起》一段关于命运的寓言,是姜文的货真价实的梦。既然是梦,那么其中的逻辑性自然禁不起过细的推敲。与其说那是一个具有完整情节、线性发展的故事,不如说它是一个半开放式的童话。人们声称看不懂,其实不过是选择了错误的视角来对待姜文。  关键词 解码 寓言 男女关系 唐诗结构 表达的困境    有人说《太阳照常升起》是三对男女的三个故事,讲述了母子、情人、夫妻间的关系,是标准的女性主义影片,
[摘要]电影对白是一种艺术化的语言,与笼统模糊和抽象的书面英语不同,它强调语言的感染力和生动性,实现电影对白形象生动的两种手段——具体与夸张,如使用得当它们能增加语言的表现力,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对白 夸张表达 生动表达 英文电影    电影是一门集故事、场景、音乐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向观众提供全方位的听觉和视觉的享受。电影对白虽然算不上电影的主角,但作为一种经过加工的艺术语言,它
[摘要] 意大利导演帕索里尼的绝笔之作《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用带着距离感的冰冷静默的镜像符号,对法西斯主义极权统治下战争的残酷、纳粹的黑暗、丑恶扭曲的人性进行了另类的控诉。剖析影片中权势语言和丧失了话语权的“他者”语言表述的变形,我们可寻绎到帕索里尼通过肉身语言的表征对他的叙事机器的彻底翻转。  [关键词] 《萨罗,或索多玛的120天》变形 权势语言 肉身语言    像帕索里尼所有最好的作品
摘要 在“我消费故我所在”的狂欢时代,作为人导流欲望、获致认同、超越当下之栖居方式的幻象性精神诉求艺术又一次从幽灵中显影,凸现在人的悲剧性生命历程中。因为它瞩望着既彰显异质性又彼此成就的和合共生之境。  关键词 幻象 内圣 交往 和合    在“我消费故我所在”的狂欢时代,艺术深陷于无力排拒的他律性缠绕之中,一部分开始自卸去父亲之名,碎化出哗众取宠、肉欲宣泄、柔化感官的泡沫镜城,演绎成任人玩转的快
[摘要]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了很多不同风格和题材的影片,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讨论了其艺术性和思想性结合较好的几部影片的主题思想的展示手法,解读了其要表达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电影语言 折射 隐喻 泛英雄主义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电影可以被评说的地方很多,如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光与影的巧妙组合,绝佳的拍摄角度等,这些都很恰当的渲染了气氛,突出了主题。回顾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的作品,如
【摘要】实践教学是广播电视艺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遵循艺术教育规律和特点设计实施实践教学,怎样有效发挥专业实践教学作用,增强学生实践能力。本文重点介绍了阶段性实践教学中大型综合性竞赛类课程和学年性竞赛类课程的安排设计,并阐述了竞赛类课程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竞赛 教学 实践    为适应一线发展对人才知识技能构成的需要,我们在保证落实播音主持专业核心课的同时,加强摄像、编导、制作等课程,并
[摘要]舞剧总是与音乐共生共存,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舞剧是音乐的回声,舞剧音乐与舞剧存在密切的关系,它有着与其他音乐不同的美学特征,进而成为舞剧创作的基石。  [关键词]音乐 舞剧 灵魂    舞剧是综合性的艺术,它与音乐共生存。舞剧界甚至有这样的说法:“音乐是舞剧的灵魂,舞剧是音乐的回声”。确实,音乐不仅为舞剧提供音响,而且成为舞剧整体精神的来源,在段落结构安排、戏剧性场面的渲染、情节的推动、人物
[摘要]在新时期的中国影坛上,吴贻弓无疑是个风云人物。他拍摄的影片不仅多次在国内外获奖,而且对新时期中国电影的创作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一直受到评论界的重视和关注,构成了一种独特的电影现象。  [关键词]诗化电影 吴贻弓 创作风格    从1979年独立执导影片开始,至1992年,吴贻弓的影视作品有:《我们的小花猫》(1979);《巴山夜雨》(1980)获第一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影片奖和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