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贫穷,教会我节俭

来源 :新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lanbi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看到网上有人讨论“家里穷对性格影响有多大”,我不禁回忆起我窘迫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一针一线,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这些父亲经常挂在嘴边的话,也成为我铭记于心的教诲。
  我一生节俭,拒绝浪费。生活拮据时,是这样;丰衣足食时,也是如此。我从不乱花钱,不该花的钱绝不花。买东西,不是看不买得起,而是看该不该买,值不值得买。看见有人挥金如土,潇洒地花钱并以此为潇洒,我非但不羡慕,反而觉得好笑。这个“人生观”的形成,既与我小时候的生活经历有关,也与长辈的教诲有关。
  我是20世纪50年代在“庄稼院”出生的,我自出生以来没有尝过“富”的滋味,倒是对“穷”有刻骨铭心的记忆。从记事开始,全家就一直与贫穷相伴。家里穷的程度,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
  当时,生产队每年给每人分的口粮只有300多斤,所以即使精打细算,到了青黄不接时许多人家也会“断顿”,不得不将大地上刚刚灌浆的玉米掰下来充饥。至于挣钱,就更没有来路了。壮劳力多的家庭辛辛苦苦地干一年,到年底“分红”时,分完口粮之后,拿到手的也就是一二百元。但是,生活就要有开销,谁家花钱的地方都不少。学杂费、油盐酱醋和火柴、煤油(那时还没有通电,家家都点煤油灯),都是各家必不可少的开销。我家即使不花钱买菜,控制了各种消费,也还是捉襟见肘。为了不用火柴点烟,常年抽旱烟的祖父母便用玉米胡须和沙蒿搓成草绳作引火材料。几十米长的火绳盘起来放在炕沿数日不熄,随时可以点烟。这根火绳,只需点燃一次,用几十天都没问题。至于煤油灯,家里也总是尽可能少用。那时我在煤油灯下写作业,灯芯总是拧到最小,因为煤油灯在点燃时会产生大量黑烟,所以我的鼻孔常常是黑的。為了省油,我也非常“懂事”地在白天提前做好作业,很少点灯熬油。全家人也都是一到天黑就早早地吹灯睡觉。这样一来,买一瓶煤油就可以用很长时间。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啊!父亲常常这样感叹。那个时候,有人将母鸡称作小银行,很多人都指望它能成为家里的“财路”,但是家家却都没有多养,也不能多养,人都吃不饱,哪有食物喂鸡呢?我家虽然养了几只母鸡,但却舍不得吃鸡蛋。家里的火柴、煤油用完了,酱油吃完了,爷爷奶奶就让我把家里的鸡蛋拿到小卖店去卖,然后就用这些钱将火柴、酱油、煤油买回来。有时因为鸡蛋太少,不足以买回生活必需品,便不得不到鸡窝里去摸,看看鸡窝里还有没有鸡蛋。这时候,母鸡正趴在鸡窝里,蛋还没生出来,就耐心地等一会儿,等母鸡一离开鸡窝,马上就去摸鸡蛋,拿到小卖店时蛋还热着呢。就是这几只母鸡,在关键时刻发挥了关键作用。
  那时,几乎所有耕地都由生产队经营,留给各家各户的,只有房前屋后那点极为有限的“自留地”。为了“经营”好仅有的“自留地”,父亲费尽了心思和力气。那时,当地还没有反季节蔬菜,早上市的蔬菜就可以卖出好价钱。为了抢农时,打个时间差,在大地还没化冻时,父亲就在室内育好了西红柿苗,天气稍暖就把秧苗移栽出去。为了确保成活,不被晒死,不被冻死,先用饭碗将秧苗盖住,直到成活才把碗揭开。每到夜晚,天气转凉,还得再把碗扣上,直到阳光充足时才揭开碗。因为饭碗拿出去盖了秧苗,有时连吃饭都不够用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父亲就从外面挖来黏土,做了很多泥碗,晒干后代替瓷碗,这才解决了碗少苗多的问题。
  三四月间,西红柿慢慢变红了,越来越招人喜爱,但我们一个也舍不得吃。清晨,父亲早早起来摘西红柿,装了满满两筐,然后用自行车驮到十几公里外的梁山镇去买。没过多久,父亲就把西红柿全部卖掉了。一回到家,他就兴奋地说:“咱家这些西红柿,在市场上是独一份,卖得特别快、特别好。开头还卖两毛钱一斤呢!”
  距我家不远,住着一位因病在家休养的小学校长,每到春夏季节,他几乎每天都到我家来,既看我父亲如何劳作,又看长势喜人的秧苗。看到了父亲的创造性劳动,看到了父亲的智慧和汗水,他便有了这番感慨:“同样是这么一块地,看看别人,再看看你,真神了!这么点地方,你做了多少文章啊?真是事在人为。”
  儿时的贫穷记忆,实在太深刻了。正是这些记忆,影响并决定了我的人生观和消费观。虽然不必像过去那样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了,但我的消费观念却很难改变了。我的消费能力提高了,但消费水平却提不上去,自己都觉得自己太“抠门”了,与收入也不匹配。没办法,看来只能一点点改变,慢慢“提高”了。
  当然,我并不一味地反对消费,合理地消费、适度的消费,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也可以刺激经济,成为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是,过度消费、畸形消费、铺张浪费,那就适得其反了,对个人也没有好处,所以我一直持否定态度。当然,我不会把自己的消费观念强加于人的想法,也不认为自己的消费观念是完全正确的。但木已成舟,只好如此了。
  虽然祖上也曾是殷实之家,但没有任何物质遗产供我继承。如果说继承了什么遗产的话,那就是我继承了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严于律己这份精神遗产,而这样的“遗产”足够我“享用”一辈子,可以确保我永远不会“寅吃卯粮”,走到“山穷水尽”的那一步。
其他文献
5月10日,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中国中医科学院教育管理处、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和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协办,“第六届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的第一场学术活动“周超凡学术传承大会”在北京顺利召开。本次中医理论学术活动周以“名老专家学术思想整理和传承”为主题,旨在推动中医理论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充分展示当代中医药学术发展水平。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原副局长诸国本、人教司师承继教处处长曾兴水,
期刊
在上海的地铁列车的车厢里,常见到一位身穿黑衣的满头白发的老人,手持钢笔与速写本,在为乘客画像,他身旁放置着一个挎包。乘客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嗬,画得真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这位老人不简单,美术功力不浅啊。”“我天天乘地铁,就看见他在这儿画画,画了成千上万幅了,累积起来可以出一本书了。”乘客们口中赞扬的老人叫李育康,是上海光明中学的退休美术教师,今年已80多岁了。  李育康1936年生于上海
期刊
自驾游在当下人的生活中已属常态,但六旬老人长达一两个月的自驾游,确是罕见。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把自己的旅游经历发在了自媒体上,不仅帮助了他人,自己又多收获了一份快乐与自信。  這个人就是我的小姨夫。他已年过花甲,却依然充满着年轻的活力。退休在家这几年,他种花养鱼,跑步游泳,研究各类美食,把老年生活过得丰富多彩,有滋有味。最让我感到惊奇与羡慕的是:近两年,他经常和小姨两个人开着私家车,来一场长途“自驾游
抗战期间,在出生于河南杞县的教育家和数学家、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党员之一杜孟模的动员下,其家族的弟妹先后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尤其是杜孟模的胞妹杜宁远和堂妹杜启远、杜凌远、杜翠远,是当年延安很有名的“杜氏四姐妹”,堪称一代女杰。  杞县杜氏双杰  开封市顺河回族区双龙巷西口有座小院,是杜孟模长期居住之所,如今成为民盟开封市委传统教育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杜孟模,1904年出生,河南杞县人。1923年,他
七月伴着时代的脉搏  迎来党的生日  中国史册  最激动人心的时刻  就是发自内心的最强音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镰刀斧头把七月尽情渲染  岁月的时空  走过了一百年  从南湖上的小船启航开始  我们的党  走过了井冈山红旗漫卷  走过了长征  前无古人的一往无前  走过了抗日战争的十四年艰苦历程  走过了解放战争的三年硝烟弥漫  走过了天安门城楼的开国大典  走过了改革开放  辉煌璀璨的四
期刊
一天晚上,父亲在电话里说:“再回来时拿点苹果回去。”我应允。父亲又说:“还有鸡蛋,家里吃不了,我都没舍得卖,给你们留着呢。”刚放下电话,手机铃声又响,一看还是父亲:“买个太阳能灯回来,院子里安个灯晚上亮堂。”我答应后,耐心地等着父亲还有什么叮嘱。父亲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问:“你睡觉了吧,是不是吵醒你了?”父亲小心翼翼的口气让我心生愧疚,我忙说:“爸我没睡,正看电视呢。”父亲在那头如释重负:“没吵
期刊
陕北,特指延安和榆林这两个地区。这里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她既是党中央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又是进行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出发点。这里诞生了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孕育了光耀千秋的延安精神。有一小曲《赞陕北》唱道:“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清涧的石板瓦窑堡的炭。天下的美女属貂蝉,名州绥德出美男。吴堡出了一些无烟炭,米脂的岩盐采不完。神府煤田美名传,定靖油田就富了陕北的汉。榆林十
6月17日,我国翻译界泰斗、北京大学教授许渊冲逝世,享年100岁。这位热爱翻译的老人,曾发出响亮誓言:“我要活到100岁,把莎士比亚剧作全部都翻完!”如今,来不及看到这项成果,他就匆匆和这个世界挥别。  他先后出版了180多本中英法文翻译著作,将中国的唐诗宋词以及《诗经》《楚辞》《论语》《桃花扇》《牡丹亭》《西厢记》《长生殿》等翻译成英文、法文,将西方名著《包法利夫人》《红与黑》《约翰·克里斯托夫
期刊
故事还得从65年前说起——1956年,19岁的韩泽民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进入新兵连后,韩泽民训练刻苦,头脑灵活,被选拔到解放军驻某地的雷达部队。两年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地空导弹部队成立,韩泽民在雷达部队表现突出,经苏联专家集训,韩泽民成为导弹指令发射车上的一名操作手。  在地空导弹部队服役期间,韩泽民曾3次见证我地空导弹击落U-2高空侦察机,其中两次是他亲手操作击落的。20世纪60年代初,U-2高空
期刊
在上海浦东新区秀沿路迎丰老年公寓住着一对老年明星夫妇——91岁的马科与86岁的童正维。他们与普通的老年人一样,参加各种文化体育活动。有时还利用讲台,讲述自己的演艺生涯,与大家一起分享体会。  事业有成,比翼双飞  童正维与马科都是相当敬业的艺术家。童正维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退休演员,退休前后演过不少影视剧,她在《编辑部的故事》中饰演敢于说话,爱挑毛病的牛大姐一角而闻名全国。她每次拍戏都认真做好“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