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当前农村教师的困惑与出路

来源 :现代教育教学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rrorwx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党和国家对教育也越来越重视,投入也越来越大,教师的待遇也有了明显的提高,社会地位也有所提升,教学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因历史的因素和地域性差异,农村教师仍然存在着不少困惑和迷茫,对教师的教学积极性和心身健康存在严重影响,导致农村教学质量下降,学生辍学,教师厌教情绪凸现,感到希望和前途茫然。担忧农村人的文化素质不能与时俱进,成为农村教师一块心病,真是“进亦忧,退亦忧”。感慨万千,出路在哪里?
  
  1 工作上的困惑
  
  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历代都给以较高帽冠,说什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说什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说什么“天地君亲师”,在这么众多绝唱的赞美诗下,教师还有什么不满足的。然而赞美诗必竟是赞美诗,与教师的现实生活必竟还是有相当的距离。笔者作为在农村中学工作20余年教师,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身所历,感触良多,真是“一把辛酸泪,谁解其中味”。
  当前农村教师在工作上的困惑有四。首先,是农村教师工作任务太重,有点力不从心。农村因其特殊地理环境、历史原因造成了农村学校的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教学条件差,生活质量不高,所以大部分教师不愿去农村学校工作,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也不太安心。在农村学校工作的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在中学一般每周十四、五节课,且是多门课程,教非所学,增加了教师的备课、写教案等工作量,尤其是农村村小学校,学生人数不多,年级又不同,大部分教师是搞“复式班”教学,假如一个教“复式班”教师每天上四节课,不同年级语、数各一节,就要备四个头的课,写四个教案,再加批阅作业等,工作量的多少便可想而知了。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办法是,有条件的地方,尽可能办寄宿制学校,集中办学。同时优化好教师结构,尽可能做到教是所学,人尽其才。
  其次,是教材教法更新频繁,难以适从。这几年先是提倡素质教育,后是什么新课改,这些提法,笔者并不反对,作为教师应不断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是必要的。如果教师以其昏昏,难以使其学生昭昭。给学生一滴水,教师从具备一桶水。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理论,也应该吸收国内外先进的东西,但也不能盲从。必须要从自己所教的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校的现状出发,选用教师的教法和学生的学法,我们祖先大圣人孔子说得好,“因材施教”。不要认为在国外,我国内某些发达地区某种教育理念,某种教法好,便不假思索地,不联系自己学校、自己学生的实际而照搬照抄,这样就可能闹出“邯鄣学步”“鹦鹉学舌”笑话。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我党领导人之一,自称为百分之百的布尔什维克的王明照搬苏联经验——“城市包围农村”,结果怎样?中国工农红军第四、五次反“围剿”失败,工农红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实行战略大转移——长征。说得不好听点,被蒋介石打得无路可逃、无处安身。笔者认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路,适合于自己国情的教育理论和指导思想,每一个学校、每一个教师也应于此。培养出适应祖国经济建设的人才,培养出适合当地经济建设所需要的人才。
  再次,现行的对教师评估方案单一、片面,严重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教师的工作,不仅要研究教材、教法,更重要的是要研究其教育对象——学生,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长环境、个性、爱好、特长。所以,教师工作不同如农民种田,农民勤劳一些,懂些技术就可以种好一亩三分地,其收获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而教师则不同,纵使你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得当的教法、勤奋的工作,而认真地研究了你的教育对象,但不一定就会有你想要得到结果,尤其现在评估教师唯一的尺码是分数,如果你所教的学生分数考得高,你便是一位好教师,评优晋级便有你的份,否则你便扫把打炉霉——莫望。笔者认为这种单一、片面地以分数的高低去评估一个教师的好坏是不合理、不公允的。这是扼制了教师积极性发挥的杀手,也是扼杀学生前途、潜能、天才的“紧箍咒”。以笔者为例,我大学毕业,一直在农村中学教语文20余年,真正碰到在语文这面成绩突出的人不多,从整体来看(即每一届)只不过一、二届,从单个人来看,不到10人,所以有人说教书是碰运气,如果你碰那一届素质好(语文),你的辛勤劳动就不会白花,否则徒劳无功。如果有些学校分快班或慢班,那肯定所教好班的语文成绩绝对要比慢班的好,难道你能说教慢班的语文教师一定就比快班语文教师差吗?换一句话说如果你所教的那班的学生语文基础差,或者不爱好语文的学生多,成绩自然要差些,所有这些人为因素或者先天因素,并不是一个语文教师所能左右的。况且每一个人的成绩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所以现在流行的一句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我是最反感的。不知道这句话是教育行政领导说出来的,还是教育一线教师说出的,如果是教育行政领导说出的情有可愿,如果是教育一线的教师说出来的,我说你未免太狂了一点,那么“朽木不可雕”这个词应从词典中退休了。石头同样可以孵出鸡仔。哲学中“内因与外因”的原理也该修正了。笔者曾读过黎爱军同志的一篇文章《语文教学效果在灵魂深处》(湖南教育,2008年5月中),他说“语文教学的境界就是做人的境界,语文教学可以分为四个境界:即功处境界、美学境界、道德境界、生命境界。在这四种境界中功利境界是显性的,是最直接、最容易达到、最好体现、最好衡量的、也最‘有用’。所以大部分教师就这么做。但后三种境界是隐性,领导看不到,教师做了也没法去衡量。”他还说,“如果单纯从功利的境界来评价语文教学,那么语文教师和语文教学永无翻身之日。不仅过去的事实证明了这一点,将来的事实必将继续证明这一点”。英雄所见略同,笔者在20余年的语文教学中也深有感触。笔者认为,当前的评价教师的评价体系也该改革了,否则什么素质教育、什么新课程改革将成为一句空话。理论上是素质教育,实践上是应试教育、分数教育。教师便像孙悟空一样,纵使你有通天本事,也逃不过唐僧的“紧箍咒”。
  再次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管理的问题。这是一个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教师最为棘手的问题。时代变了,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也在变了。因计划生育国策的推行,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尤其近十几年,农村外出打工者甚众,留守学生较多。这个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是最不好管理的。尚不明事理,在情感上也易冲动,在课堂上如何处理好这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教师头痛棘手,说重一点他们在心理上又受不了,说轻了吗?他们照样我行我素,体罚他吗,上级行政部门不允许,不体罚他吗,你的课无法讲下去,尤其是女老师,为此,感受更甚。现在,教师体罚学生,家长告状,索赔,上级教育主管部门还要处理你。还是有此教训的教师,宁可说我教书不行,不敢得罪学生。现在学生可以打老师,老师不可体罚学生。老师挨打,上级行政部门可能不管,但要教师打了学生,可能在大报小报上曝光,甚至还要受到行政处理和经济制裁。笔者认为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教师的地位何在,尊严何在?笔者认为,不管是小学生还是初中生,他们毕竟是小孩,世界观尚未形成,是非也难判定。做错了事不予批评教育,适当体罚,这叫做“教不严师之惰”,对学生的成长不利,将对社会也有害,我个人认为教师在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的前提下,适当批评、体罚是应该,对于哪些严重影响学校校纪校风、学风的,屡教不改的学生应采取适当的处罚措施,留校察看、劝退等制度,决不能在学生中形成“教师不敢把我怎么样”的思想。否则危害无穷。笔者认为:贯彻管理学上的“二八”定律是必要的,即“促使一人进步,应该给他20%的压力和80%的动力,20%的压力来自批评和惩罚,80%的动力来自赞扬和奖励。”现在的领导不要以“安全”“稳定”为借口,无所作为。
  
  2 在经济上的困惑
  
  讲到“经济”二字,是农村教师最为头痛、最为尴尬的,因经济待遇的低,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可能高,更谈不上什么政治地位了。最现实的事就是,农村教师找对象难,并不是农村教师长相、品行、学识不行,关键是一个字“穷”,一些大龄教师只好到农村随便找一个,成个家,过日子就算了,于是便成了“半边户”,既要工作,到了农忙季节,又要帮农村的妻子“春播,秋收”。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了,教师工资也有所提高,我91年刚参加工作工资为120多元,现在工资为1400多元,虽然工资涨了,物价也涨了,且物价的涨高于工资涨幅,况且每一年我们的工资还扣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防洪、卫生费、“春风行动”等等大约三千多元,年收入不足二万元,实际上到教师手里,不及一万六千元,这是纵向比较。如果横向比较更让人不安,教师与同一地区的工商、税务、烟草、公务员等比较经济待遇相差更大,那些部门的年薪一般为四到五万元。近似农村教师工资的二倍到三倍,所以有人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这是最为现实的生活。加之农村教师无任何福利和津补贴,这一点“死工资”何来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故社会流传“斯文扫地”,现在我们连扫地都不如。这样的经济待遇,这么重的工作量,这样的社会地位,农村教师如何全心投入工作。有人会说教师应该讲的奉献精神,难道农村教师还不讲奉献吗?有的教师在农村奉献了一辈子,有的教师甚至奉献了自己生命,有谁知道?现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以财富的多少为标准来衡量一个人的价值的时代,仅一个弱势群体讲奉献能行吗?可惜现在又不是雷锋时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一个国家如此,一个家庭亦如此,一个人不能解决其衣、食、住、行,何谈政治、艺术、文学和工作,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展生产力不行,不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行,但强调物质文明的同时,也不能颓废精神文明,这样会使人们的价值观、人生观变得病态,尤其是对青少年的成长影响,其后果不堪设想。像现在的贪官、黑社会、黑势力、吸毒、贩毒分子、卖淫嫖娼等丑恶象的存在,不就是为了所谓的“经济”吗?无不说明我国在精神文明建设上的力度不够。这样发展下去,我们的经济建设成果也难以有保障。如果不是以“钱的多少”论英雄的话,我们农村教师的心态也许会安稳许多。笔者认为,首先要淡化这种以“钱”的多少论英雄的观念,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建设而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应该以其对社会的奉献,为祖国需要而工作来论尊卑,培养国民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品德等人格魅力。其次,改善农村教师,尤其偏远山区教师福利待遇,让他们知道虽苦虽累,但社会还承认他们的劳动,得到了劳动报酬,让他们能寻找到心理平衡的支撑点,有助于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再次,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对边远山区工作的教师多关心、关怀,有什么困难及时解决,逢年过节,去慰劳一下,或打个电话、发条短信慰问一下。此外就是评优晋级对农村教师给予倾斜政策,在心灵上得到安慰、经济上得到好处。
  
  3 健康的困惑
  
  健康问题是农村教师存在的普遍问题,也是最难解决的现实问题。健康问题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更重要还表现在心理、生理上的健康。由于农村教师工作环境较差、工作任务重、生活质量不高、医疗条件差、经济不宽裕,身体有病得不及时检查和治疗,小病拖成大病。笔者因工作关系,到过四、五乡镇中学教书,自己身边的同事,大部分处于不健康和亚健康状况,像咽喉炎、颈椎、腰椎、肺病、心血管疾病等职业病百分之八十的人不同程度有。特别是心理不健康是农村教师的隐形杀手。因工作压力大,“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领导在大会小会上总喜欢以待岗、解聘来教育老师,本身就处于劣势的农村教师,又大大加重了他们心理负担,如果碰上家庭出现什么问题或生活压力,心理没法承受这压力话,精神不坚强地话,一旦弦断箭离,其结果便不想而知了。笔者记得,我的一位同事潘某,是吉大生物系毕业的高材生,回乡中学教书后,几度爱情的挫折,工作的压力生活不顺心,不久便得了精神病,不到几年便投河自杀了。据笔者所知:农村教师百分之五十到六十有或轻或重精神分裂症,表现郁闷、烦躁或沉默寡言,或闭户不出等表象。作为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也难塑造心理健康的学生,如果是哲学家就可能塑造出更“病”更有成就的哲学家。《精神分析引论》的作者,德国著名的哲学家弗洛依德,自诩为太阳尼采便是。在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首先可为农村教师建立健康档案,定期检查身体,二年或三年一次。医疗保险机构也应为农村教师开绿灯。其次,作为学校领导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管理艺术,多给自己手下人以动力,少给压力,多一点关心,少一点指责,多做点实事,少放些空炮。再次,农村教师加强要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增强抗击“社会灾害”能力,修炼一种境界,“不以物言,不以己悲”。这是我最欣赏的一句话,也将是我一生去追求的一种人生境界。
  关于农村教育、农村教师、农村学生的问题,是历史因素、环境因素、经济条件等诸多原因造成的,也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并不是哪个领导、哪个校长、哪个教师能解决的,它的发展和成长需要一个过程。不过只要我们农村教师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一代或几代人努力,我们相信:面包会有的,未来是美好的。
其他文献
我是一名从事农村职业教育多年的老师,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风雨历程。对此我只能用悲情一词来概括。80年代我国决定走职业教育之路至今,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说举步维艰。刚成立时,既无校舍,又无师资,更没有什么实训室设备了。记得我校刚成立时,只有一栋三层平房,既是学校的办公楼,又是学生的教学楼,还是他们的宿舍楼,十来个老师教着七、八个学生这样惨淡的局面,但不管怎样总算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期刊
在中职教育教学中,实习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对专业人才能力的培养和基本技能训练、深化理解并运用理论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学生获得生产技能和管理知识,接受职业熏陶,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及提高独立工作能力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加强学生实习过程中的管理与教育十分必要。    1 实习的目的和意义    学生实习是为了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设置的,是培
期刊
后进生也称差生,指学习成绩差或道德行为有问题的学生。把后进生转化为优秀生,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国民素质。要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教育者要善于分析后进生的具体情况,了解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形成的原因。对症下药,才能有的放矢地做好差生的转化工作。    1 后进生的心理障碍及成因    1.1 自卑性心理障碍及成因。有自卑心理的学生,在课堂上精神萎靡,神情僵滞,听不进老师的讲课,他们往往认为自己无可救
期刊
【摘 要】 本文列举了中职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缺失的一些主要表现,并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职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养成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学习习惯 行为习惯 表现 养成训练 途径方法    1 问题的提出    一个学生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主要在家庭里和中小学阶段。到了中专阶段,许多习惯已经趋于定型,而且良好行为习惯和偏差行为习惯的差距突出的表现了出来,让我们不得不为重新
期刊
【摘 要】 本文从国家意识,公德意识,劳动意识,纪律意识,生命意识,诚信意识,礼貌意识等方面列举了当前中职生存在的不良道德素质,并从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四个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 不良道德素质 表现 原因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飞速发展,职业学校学生数量大增,但职业学校学生的道德素质问题也暴露无遗。这中间有喜有忧,具体说来,忧的一面表现在以下方面:    1 部分同学国家意识相
期刊
【摘 要】 古人云:“文以载道”,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通过语文常规活动、阅读教学、作文教学,挖掘语文的人文底蕴,力求让语文贴近学生心灵世界与情感世界,在心灵体验、激情燃烧、思想碰撞、精神对话的过程中,让学生接受人类传统文化和高尚精神的熏陶,引导他们求真、求善、求美,培养他
期刊
【摘 要】 政治理论教学是培养学员科学发展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主阵地,政治理论教员是开展政治工作教学和实践的前沿指挥员,教员的政治工作实践能力如何?直接到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落实。提升其开展政治工作实践能力,要在“讲”上做文章,在“做”上下功夫。  【关键词】 教育训练转型 政工课教学 实践工作能力    抓好院校政治课教学,是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政治课教员既是知识的传
期刊
【摘 要】 实现人才强军战略关键在于人才强校工程的实施,强校重在强师,如何实现从人事管理到人才教育资源开发的转变,实现教育资源价值的最大值,必须着眼建设良好的人才使用管理环境和平台;创新人才资源管理模式和机制;不断提高人才资源管理效益。  【关键词】 教育资源 管理模式 创新    自本世纪初,我军院校教育进入新的变革时期,教学人才资源与知识创新能力由此成为衡量军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人才成为院校
期刊
我国幅员辽阔,发展很不均衡,特别是广大农村边远地区的英语教学水平远远落后于发达地区。我是一名在农村边远地区从事英语教学多年的老师,经过多年的实践总结,我切身的感到造成农村英语水平偏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英语教学的语境太差,致使整个农村英语水平的低下。  什么是语境呢?具体的说就是指学习时的语言环境。如:我们汉民族都是用汉语,周围的人都说汉语,这就是汉语的语言环境。也正因为如此人们在这种语言环境中学英语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农村小学低学段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动手操作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思维。作为农村孩子,由于学校的教学条件和学生所见有限,怎样培养他们在教学课堂中动手操作的能力呢?  1 创设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氛围,为学生的动手操作创造宽松的环境  在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