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茅盾先生曾说,“《呼兰河传》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風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的确,它所承载的不单是游子对故乡的眷恋,更是中国现代社会意识对传统文化的关照。
身处繁华都市的萧红,东北边陲一座苍凉的小城——呼兰河,浮现在她的回忆中。儿时的生活片段像放映机播放幻灯片一样在时间的画卷里逐层铺开《呼兰河传》以散文化方式叙写呼兰城里的琐碎生活,这构成了萧红生命的底色。民间风俗不仅铸就人们的文化意识,更支配了其命运。萧红从中发掘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结构和人民的集体心理意识,使以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现象成为《呼兰河传》的主要线索。
招魂——东北大地的脉动
呼兰河的人们有不同于中国其它地方的生活节奏,这里有东北漫天的飞雪、袅袅炊烟的馒头铺、泥泞的街道,以及麻木的居民。物质生活的匮乏使人们的精神极度空虚,唯能使他们感到振奋的事情就是一系列民俗节日。空灵的夜晚,伴随鼓声,身着奇装异服的巫医,在邻里乡亲的围观喝彩下载歌载舞,为民众祈福消灾。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祭祀活动被称为“跳大神”,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在这轰鸣的鼓声里呐喊回响,仿佛诉说着东北人民经历的磨难和艰辛。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萧红在消极的写作情绪中,抒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生意义求索的迷茫与不解。在以宗法风俗为主体的村落群体文化中,人们缺乏生命意识和宗教信仰,赋予“天”以道德和人道内容。对于此时身处异乡、历尽磨难、举目无亲的萧红来说,在死寂的夜里,梦里听到来自东北故乡传来的招魂鼓,必然感奋不已,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怀念跃然纸上。
魂动——生命潮汐的轮回
《呼兰河传》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以呼兰河人为代表的东北人民的生命脉络在东北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下,显得像雪花一样清晰剔透而又脆弱不堪。因此边地的民俗对个体生命的消逝极度地尊敬和重视。放河灯是汉族传统节日。呼兰河人民趁此机会消灾添福。斑斓的色彩点缀着泛起青波的河道,幽幽的烛火在这忘川河中摆渡向远方。呼兰河此时俨然成为了沟通人类生死与自然,心灵和天地的桥梁,这河灯明明灭灭,恰似人生的生生死死。
“那河灯,到底是要飘到哪里去呢?”每个漂泊异乡的人不都是河中托灯失魂的野鬼吗?这其中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念,如何将短暂的人生寄予到无尽的宇宙世界中去?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乃至近现代学者所思考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注重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人的意义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获得超越。可见,放河灯这种习俗是与古人对生命飘忽不定,世道无常的认识是息息相关的。
回魂——“生死明灭,梦断成空”
“此岸渐缺,彼岸渐长。”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现实世界的坍塌意味着灵魂将攀升入美妙的天国。呼兰河东二道街上的扎彩铺就是为死人准备阴间物品的地方,那些精致的琉璃砖瓦、绸缎布匹、佳肴美酒是死者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在证明。中国传统的农民阶层拥有异常顽强的生命力,然而这又是一个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极度单纯的群体,扎彩铺是一种出于宗族情感的,让死者死得有尊严的行为。萧红则更多是怀念这种单纯的天命观念和质朴的文化习俗。
呼兰河小城举办的野台子戏,演员和观众都在固定的人生模式和社会程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生、旦、净、丑。观众在看戏子,戏子也在审视观众,人生就恰似这一场大戏,人在对戏剧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体验和净化,虽是看戏,实是看自己,看命运,“恨”意便从中而生。萧红和鲁迅一样,都认为导致中国国民不幸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脑中的封建传统文化陋习,“看与被看”的模式在这里一再上演。
魂断——“此生所至,尽是他乡”
萧红关于呼兰河的回忆犹如一场做不完的梦,读者穿梭于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经过每一个记忆的节点,透过冷静直白的叙述,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萧红的影子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时隐时现。呼兰河的琐事串起来实质上是萧红情感历程的转变,萧红在文中反复强调:“我家是荒凉的。”但从细节中又不难看出她对呼兰河的怀念的矛盾情感,呼兰河的民俗既有落后,非人道的成分,又在文化外延有其积极意义,社会发展是矛盾的过程,一方面社会日趋科学民主,另一方面乡土风气被日渐消磨殆尽。
萧红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受现代文明熏陶的她能够用现代人的价值尺度来审视传统农村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化乡土无论在时空还是在文化距离上都产生了引人入胜的美学效应。《呼兰河传》寄托了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正是这原始苍劲的“呼兰魂”,使萧红在心灵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现代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袭是全方位的,远在香港的萧红只能眼看着家乡一步步走向衰弱和消亡,招魂鼓打得越响,萧红也就越寂寞,对故乡的记忆也就越虚妄。
追魂——故乡的挽歌
五四运动后,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呼兰河传》反映的是国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下,那些寂静的小山村,那些陌上缓缓开放的野花,都被岁月涂上了一层灰色的釉质,萧瑟的景象谱成一首凄婉的歌谣,歌唱着生命的繁衍生息。民俗是社会文化的积淀,这些传统形式世代相传,逐渐内化为人们的文化心理,是研究民众精神信仰历程的活化石,在当代,更应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髓。
呼兰河城头,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当初那个稚气未脱,执拗倔强,离家出走的年轻女孩,向着远方被冰雪和黑暗笼罩的中华大地跑去,等待她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作者简介
谢双睿,男,汉族,广东佛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身处繁华都市的萧红,东北边陲一座苍凉的小城——呼兰河,浮现在她的回忆中。儿时的生活片段像放映机播放幻灯片一样在时间的画卷里逐层铺开《呼兰河传》以散文化方式叙写呼兰城里的琐碎生活,这构成了萧红生命的底色。民间风俗不仅铸就人们的文化意识,更支配了其命运。萧红从中发掘出中国的传统文化结构和人民的集体心理意识,使以民俗为代表的传统文化现象成为《呼兰河传》的主要线索。
招魂——东北大地的脉动
呼兰河的人们有不同于中国其它地方的生活节奏,这里有东北漫天的飞雪、袅袅炊烟的馒头铺、泥泞的街道,以及麻木的居民。物质生活的匮乏使人们的精神极度空虚,唯能使他们感到振奋的事情就是一系列民俗节日。空灵的夜晚,伴随鼓声,身着奇装异服的巫医,在邻里乡亲的围观喝彩下载歌载舞,为民众祈福消灾。这一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祭祀活动被称为“跳大神”,人们通过特定的仪式祈求神灵保佑。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在这轰鸣的鼓声里呐喊回响,仿佛诉说着东北人民经历的磨难和艰辛。
“人生为了什么,才有这样凄凉的夜?”萧红在消极的写作情绪中,抒发了中国知识分子对人生意义求索的迷茫与不解。在以宗法风俗为主体的村落群体文化中,人们缺乏生命意识和宗教信仰,赋予“天”以道德和人道内容。对于此时身处异乡、历尽磨难、举目无亲的萧红来说,在死寂的夜里,梦里听到来自东北故乡传来的招魂鼓,必然感奋不已,对生命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怀念跃然纸上。
魂动——生命潮汐的轮回
《呼兰河传》集中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生死观,以呼兰河人为代表的东北人民的生命脉络在东北潮湿寒冷的气候环境下,显得像雪花一样清晰剔透而又脆弱不堪。因此边地的民俗对个体生命的消逝极度地尊敬和重视。放河灯是汉族传统节日。呼兰河人民趁此机会消灾添福。斑斓的色彩点缀着泛起青波的河道,幽幽的烛火在这忘川河中摆渡向远方。呼兰河此时俨然成为了沟通人类生死与自然,心灵和天地的桥梁,这河灯明明灭灭,恰似人生的生生死死。
“那河灯,到底是要飘到哪里去呢?”每个漂泊异乡的人不都是河中托灯失魂的野鬼吗?这其中处处渗透着中国传统的天命观念,如何将短暂的人生寄予到无尽的宇宙世界中去?这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乃至近现代学者所思考的难题。中国传统文化较为注重感性心理和自然生命,人的意义不能离开现实生活和人际关系而获得超越。可见,放河灯这种习俗是与古人对生命飘忽不定,世道无常的认识是息息相关的。
回魂——“生死明灭,梦断成空”
“此岸渐缺,彼岸渐长。”在中国传统民间信仰中,现实世界的坍塌意味着灵魂将攀升入美妙的天国。呼兰河东二道街上的扎彩铺就是为死人准备阴间物品的地方,那些精致的琉璃砖瓦、绸缎布匹、佳肴美酒是死者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存在证明。中国传统的农民阶层拥有异常顽强的生命力,然而这又是一个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极度单纯的群体,扎彩铺是一种出于宗族情感的,让死者死得有尊严的行为。萧红则更多是怀念这种单纯的天命观念和质朴的文化习俗。
呼兰河小城举办的野台子戏,演员和观众都在固定的人生模式和社会程序中扮演自己的角色:生、旦、净、丑。观众在看戏子,戏子也在审视观众,人生就恰似这一场大戏,人在对戏剧的审美中获得精神体验和净化,虽是看戏,实是看自己,看命运,“恨”意便从中而生。萧红和鲁迅一样,都认为导致中国国民不幸的最重要因素,不是别人,正是中国人脑中的封建传统文化陋习,“看与被看”的模式在这里一再上演。
魂断——“此生所至,尽是他乡”
萧红关于呼兰河的回忆犹如一场做不完的梦,读者穿梭于这座小城的每个角落,经过每一个记忆的节点,透过冷静直白的叙述,我们仿佛可以看见萧红的影子在这座城市的上空时隐时现。呼兰河的琐事串起来实质上是萧红情感历程的转变,萧红在文中反复强调:“我家是荒凉的。”但从细节中又不难看出她对呼兰河的怀念的矛盾情感,呼兰河的民俗既有落后,非人道的成分,又在文化外延有其积极意义,社会发展是矛盾的过程,一方面社会日趋科学民主,另一方面乡土风气被日渐消磨殆尽。
萧红是从农村走向城市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深受现代文明熏陶的她能够用现代人的价值尺度来审视传统农村社会的发展。这种艺术化乡土无论在时空还是在文化距离上都产生了引人入胜的美学效应。《呼兰河传》寄托了对民族命运的担忧。正是这原始苍劲的“呼兰魂”,使萧红在心灵废墟上重建精神家园。现代意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侵袭是全方位的,远在香港的萧红只能眼看着家乡一步步走向衰弱和消亡,招魂鼓打得越响,萧红也就越寂寞,对故乡的记忆也就越虚妄。
追魂——故乡的挽歌
五四运动后,新时代的知识分子进一步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呼兰河传》反映的是国民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态。在现代化进程下,那些寂静的小山村,那些陌上缓缓开放的野花,都被岁月涂上了一层灰色的釉质,萧瑟的景象谱成一首凄婉的歌谣,歌唱着生命的繁衍生息。民俗是社会文化的积淀,这些传统形式世代相传,逐渐内化为人们的文化心理,是研究民众精神信仰历程的活化石,在当代,更应注重传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扬,这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精髓。
呼兰河城头,暮然回首,灯火阑珊处,当初那个稚气未脱,执拗倔强,离家出走的年轻女孩,向着远方被冰雪和黑暗笼罩的中华大地跑去,等待她的,是一个民族的崛起与复兴……
作者简介
谢双睿,男,汉族,广东佛山人,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本科生,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