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达成功才是好表达

来源 :职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uiru8711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2年。陶景洲从北京大学法律系毕业后,继续到巴黎第一大学学习。是恢复高考制度后的最早公派留学生之一。也是进入法国律师界的第一位中国人。
  陶景洲认为:“语言是沟通的基础。用对方熟悉的语言,沟通才会没有障碍。”工作需要全球飞的陶景洲除了中文外。法语和英语都非常流利,在法国留学掌握了法语;而开始执业后,商务上用得最多的是英语;不过,陶景洲说得最多的还是中文:“我刚好掌握的是三个时代的语言:法语的辉煌时代已经过去了;英语是现在全球贸易中的首选语言;可我相信中文会是未来的语言。不过会说中文也许不难,说好可就不容易了,当然这也正是汉语最精妙的地方所在。同样的话,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就会是不同的意思;或者一句话中,换一个词,表达的态度也会不一样,在沟通中,熟练运用这些,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同样一句“我们就按照这个执行”,在询问客户态度时。用降调语气温和说出,表现的是一种尊敬而不失专业的态度。如果是对下属设计的方案不满,重音放在“执行”上,用升调严肃说出。对下属的谴责和批评也就不用再多言。
  在1988年。陶景洲用法文出版的第一本法学专著的序言中,他的导师、法国法学泰斗丹克教授这样评价:“他能在北京和巴黎两个社会中应付自如,他才思敏捷、天性中有自然而又纯洁的善良,而且具有高雅的幽默感。”现在,“幽默”已经成为陶景洲的一个小标签,朋友都觉得生活中的他是个幽默亲切、人格魅力鲜活的时尚绅士。“跟我比较熟悉的客户都觉得我很幽默感,说话放松的同时。办事也不会太僵硬。”陶景洲说。
  
  陶景洲是如何说话的?
  “松”与“严”都是我的语言风格
  
  目前。我的业务基本以咨询为主。并身兼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的职务,其工作模式并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种唾沫星子横甩、说话咄咄逼人、肢体动作极尽张力的样子。语言表达是一个律师的基础功课,当然。语言不仅指“说”。还包括“写”。对于出庭辩护律师来说,前者的功力要更重要些。而对于我这种以咨询为主的律师,书写上的精确达意才是第一位的。
  在工作中,我对自己的要求很简单。就三点:严明、严密、严肃。仲裁审判中做到不偏不倚,这样做的结果就是,即使是当时不服我仲裁结果的一方,多年后也会变得心悦诚服;合同书写与审查中更要注重细节。做到滴水不漏。
  虽然,幽默在生活中必不可少,但我觉得这里面应该有一个度。比较微妙:幽默是很难说清的一种沟通方式。同样一句话说早了是幽默,说晚了就是庸俗;或者说早了是庸俗,晚了是幽默……我的很多客户原来都只是生活中的朋友,反过来,也有很多客户在案子了解后,无论输赢都成了我的朋友。
  
  “精准”、“专业”的语言才不会犯错
  
  我平时在北京办公的时间比较多,这次到上海,随后要再去旧金山。就是为了处理一个合同纠纷。合同双方一方认为应该按照中文内容来履行合同,而另一方则坚持按照英文版本办事。可是在中英两种语言的合同中,对于同一个时间点的表述出现了不一致的情况,结果他们不得不请律师仲裁。出现这样的问题。差别可能仅仅在于一个词——一个小到不能再小的介词或者代词。可就是这一个词就足以让一方甚至双方损失惨重。在法律上永远有模棱两可的地方。可又绝不能允许这种模棱两可的存在。一定要划出个道道儿。
  这种情况在法律仲裁中非常普遍。在我处理的案子中,也占到了不小的比例。尽管合同语言几乎在全球范围内已经约定俗成。但每每新状况出现的时候,我和律师同行们都会感慨一原来这里也会出问题啊!虽然。最后的仲裁并不仅仅是抠字眼。还要考察双方签订合同时的意图和初衷,但白纸黑字的合同始终是最有利的证据。甚至,很多案子只是因为用错了标点或者符号,导致应付款项成为天文数字。从而倾家荡产。
  因此,我觉得,在全球化大潮来袭的今天,不熟悉合同语言的企业真的只能是“死在沙滩上”。现在双方订立合同基本上都使用双语,如果只有一种合同语言,那肯定也只有英文。虽然中国会英文的人并不少,可是能熟练掌握合同英语的专业人士还是供不应求。
  
  话不是说给自己听的。而是说给对方去理解的
  
  我做律师这一行已经二十五年了,却总是很难穷尽合同中出现的问题。每处理完一个案件我就想:差不多了吧。中国的国际贸易历史又不长,掌握历史就应该可以应对未来了!不会再有新问题了吧。该出现的都出现了吧!可实际上。生活就是这么有意思。世界上最有创造力的人就是犯语言错误的人,他们永远会制造出新的语言错误。让我不断刷新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每次都笑着安慰自己:对这种语言上的困境,挺让人犯愁。又多次给我带来新的挑战。都说律师的工作枯燥。但你看,单从这个语言问题的层出不穷来看,其实还是挺有意思的。
  人在年轻的时候,表达欲望强烈,急于树立自己的个人价值,但又缺乏成熟的沟通技巧,注重的往往只是“我要说什么”。而communication的真正含义不是“表达”而是“传达”,也就是说,交流的成功与否不在于你说了多少,而在于对方领会到了多少;不在于你说得有多对,而在于让对方没有误解。让自己的意思能被人理解或者能够主动积极地去理解对方的意图,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这就需要调动你的多种交流技巧甚至是思维反应模式。
其他文献
说话要用别人能听懂的语言    柳传志说:“说话的时候尤其要注意场合、对象等等。有的人也不管听众是什么人、别人关心什么。只管讲自己的,其实什么目的都没有达到。所以讲话要特别注意这些,而且要用别人能听得懂的语言来说。有人为了标榜自己的水平,喜欢用些很高深的词。同样也收不到好的效果。”  柳传志自己的说话风格,从来都是深入浅出的,不论是在各种场合的演讲中。还是在联想内部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或者是和联想内
期刊
视障者在黑暗中彼此帮助,视健者在真实世界却感受障碍重重。我们睁开双眼能看到的问题往往容易改正,但信任、帮助、合作、沟通的模式,来自心灵的善意和宽容,却需要在黑暗中反复地体会、训练、纠正。    “黑暗中的对话”    “黑暗中的对话”的核心概念非常简单:就是让参与者在盲人导师的带领下在黑暗中穿过不同的房间,去体会我们日常生活某个场景(比如公园、城市、酒吧或者船上)的声音、气味、空气的流动、温度以及
期刊
服装设计师大概是很多文艺青年心中隐隐的梦想,他们在台前衣香鬓影相随,引导着人们对神秘时尚潮流的追逐方向。把这层华服掀开,设计师的职业是否真的那样自由自在?他们能否肆意地喷薄灵感?他们的生活是否精美如画?  张爱玲说,这是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蚤子。  祁刚大概是在时尚杂志里曝光率最高的中国设计师,1999年他大学毕业就进入了艺术家陈逸飞的工作室。第二年发布的“骊骚”、“惊谷”专场让他一役成名,获
期刊
早就听说王樯打起电话来赏心悦耳。亲自见识到她的“会说话”是在年初马会举办的媒体答谢会上。开场王樯只说了简单几句话。就周到地考虑到了来宾、主持人、老板、同事、公司立场等方方面面——这种“功力”也在我们此次会面中可见一斑:一见面她就说,“我就喜欢一边工作一边见朋友,就像压根没事儿、没在工作一样。”多会说话!  而见到初次会面的实习生丁晨,王樯又是主动递名片、又是安排座位。“新人最容易感觉被忽视,所以我
期刊
缪钦并不觉得自己是个擅长沟通的人。“我说话比较直接,性子急,凡事求快”,在顾客至上的麦当劳,缪钦刚开始很不习惯。“开业前经理花了两个月培训我们,如何在一分钟内完成对客人柜台服务的“‘六部曲’”,我的速度很快,但与顾客的沟通总不过关,经理教我要目视顾客、懂得聆听。学会在一分钟内与他们建立联系。抓住增值点。”除了与顾客沟通,还有和内部员工的沟通。缪钦这时才发现,原来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情绪都很不一样。“
期刊
在讲“为什么不会说话”之前,我们需要先定义什么是“会说话”。“在职场组织内部,会说话是在内部的沟通中,能将自己的意思、思想有效表达。并展现专业。而普适性的‘会说话’则分为三个层次,首先也是有效表达自己的意思,并且对方也能够正确接收你所表达的内容;其次是语言的处理比较适宜。容易让人接受;最后是说话要得体。”赵卜成说。  有这样一个场景:你因为停车场卫生突然变得非常糟糕。去物业公司询问。和前台接待发生
期刊
“涵哥是唐僧,我是孙悟空。然后猪八戒应该是钱枫或田源,或者是两人合体,不过猪八戒比较像钱枫,田源是沙悟净。小五应该是白马,浩二是菩提老祖,俞灏明则是红孩儿。”  欧弟为何如此形容天天兄弟?他们之间藏着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团队分工和角色定位的秘密?  我在录影棚外的休息室见到汪涵时,他正脱了鞋盘腿坐在沙发上养精神,周围是陆陆续续到来的准备上场的天天兄弟。“我经常在节目以外给他们上课,让他们背一些历史文化
期刊
曾经在连战和马英九幕僚团队里工作过的游梓翔回答问题很有艺术感。他反应迅速。在回答的每一个小问题中。都自有起承转合的逻辑,轻言缓语、清晰晓畅,几乎没有废字。而且,在电话这头,我能感觉到他始终挂着微笑。  游梓翔反应的迅速和他从高中起就参加了学校的辩论队有关,那时他说话的天赋被发现后。他就再没离开过“说话”这一行。他仍然热爱辩论。还经常在辩论比赛中出任评委。但他觉得,辩论只是为了训练自己反应的速度、掌
期刊
理论上的方法需要经过长期的实践,直到真正体会其精髓后,才会变成自己语言风格的一部分。但是记住一些经典的话语,掌握一些看似细微末节的说话技巧,却能够迅速让你的语言生动起来。    语录篇    刚出道时,林志玲被说成花瓶,她却幽默地接受了批评:“花瓶吗?很好啊,这也是对外表的一种肯定,我会把它看成赞美,再说声谢谢。当然,如果你真的对这只花瓶有兴趣。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看到真实的我。”  约请前麦肯锡
期刊
在奔驰E系新车发布会以及《中国经营报》25周年庆典上见过周瑛琪的主持功力。她对厂商意图的了解、语言的到位、对场面和氛围的把握,相信台下每个来宾都能感觉到。而让她成为备受主办方欢迎的主持人的原因。不仅仅在于她主持的技巧,更在于她修炼为人。这让她的临场反应更有温度和高度。  “人首先要有一种善意。能为对方考虑时,他说的话就会比较好。”周瑛琪说。她的外公曾经对她说过:“要关心你所关心的人关心的事一关心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