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这一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不仅要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而且还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方法。那么在课堂教学之中如何组织合作交流才能保证效果?现浅谈如下:
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为发挥课堂教学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认知功能,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数学思考的问题,创设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这样,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就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焦点。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掌握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这还必须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合作交流,通过语言文字、实验操作等载体,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才能据为己有。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情景中提出求和的问题,再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由于学生已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知识基础,学生能想到用竖式计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会碰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这是本节课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并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操作小棒,学生会整捆的和整捆的相加,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即4根加上6根正好是10根,能捆成1捆。这样就是3+1+1=5(捆),也就是50;如果是操作算珠,在依次拨上两个两位数后,个位上有10个算珠,就可以换成用十位上的一颗算珠来代替,于是可以拨去个位上10颗算珠并拨上十位1颗算珠,这样十位上就有5颗算珠,是50。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以及操作不同学具的过程由此得到的启示,学生并在交流中领悟到如何在竖式上表示计算的结果。由于教师抓住了构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明确了算理、懂得算法,把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内化为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激活了兴趣。
二、在知识的疑难之处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大胆质疑,并利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图意,列出算式:46÷2。然后教师就“46÷2怎样算呢?”这个问题组织学生操作、探究。有的学生摆小棒: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根;再分得3根,合起来是23根(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思考:40÷2=20,6÷2=3,20+3=23(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的学生列竖式计算(已有的知识基础)……。最后教师在评价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时,围绕学生的疑难之处:“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生经历算法的探索和“再创造”的过程,再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或自身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以明确算理。由于计算的方法和算理的得出出自学生自己的探索与交流,印象深刻,这样的合作交流便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进一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学会学习
解题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模式,从而会表现出不同的解题策略。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必然形成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又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探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例如,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当出示算式“8+9”后,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结果。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自然得出不同策略指导下的多种策略:(1)把9分成2和7,8加2等于10,10再加7等于17─—把8凑成10;(2)把8分成7和1,9加1等于10,10再加7等于17─—把9凑成10;(3)因为9+8=17,所以8+9=17─—旧知识迁移;(4)从8的后面接着数9个,9、10、11、……17──数数。合作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过程,如果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展开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拓宽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不同视角的观点和策略,从而学会学习。
总之,合作是一种以情感为纽带,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交换意见为保证的交流方式;合作是一种能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交往方式;合作还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品尝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交流的整体功能,教师除了从上述三个问题入手,还要把握好契机,善于选择好内容及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这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乃至素质的全面提高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
一、在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知识的内化
为发挥课堂教学合作交流学习方式的认知功能,教师要精心设计能引起学生数学思考的问题,创设使学生在认知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的情境。这样,新知识的生长点往往就成为学生合作交流的焦点。因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就是掌握前人总结的知识经验,这还必须通过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合作交流,通过语言文字、实验操作等载体,经过自己的思考加工,才能据为己有。例如,教学《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内容,首先要引导学生从现实的情景中提出求和的问题,再列出解决问题的算式34+16。由于学生已有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知识基础,学生能想到用竖式计算,但在计算的过程中会碰到新的问题:“个位相加满十了怎么办?”这是本节课新知识的生长点。这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学具的操作,并采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解决问题。如果操作小棒,学生会整捆的和整捆的相加,单根的和单根的相加,即4根加上6根正好是10根,能捆成1捆。这样就是3+1+1=5(捆),也就是50;如果是操作算珠,在依次拨上两个两位数后,个位上有10个算珠,就可以换成用十位上的一颗算珠来代替,于是可以拨去个位上10颗算珠并拨上十位1颗算珠,这样十位上就有5颗算珠,是50。学生通过合作交流的形式以及操作不同学具的过程由此得到的启示,学生并在交流中领悟到如何在竖式上表示计算的结果。由于教师抓住了构建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明确了算理、懂得算法,把知识在应用的过程中内化为技能,也培养了学生的态度与情感,激活了兴趣。
二、在知识的疑难之处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由于其年龄特征、认知水平的限制,对抽象的数学知识会产生理解上的困难,这时教师要组织学生大胆质疑,并利用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自主解决疑难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内容,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情景图,让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理解图意,列出算式:46÷2。然后教师就“46÷2怎样算呢?”这个问题组织学生操作、探究。有的学生摆小棒:每人先分得2捆,是20根;再分得3根,合起来是23根(已有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思考:40÷2=20,6÷2=3,20+3=23(已有的知识经验)。有的学生列竖式计算(已有的知识基础)……。最后教师在评价列竖式计算的方法时,围绕学生的疑难之处:“2为什么写在商的十位上?”组织学生合作交流,学生经历算法的探索和“再创造”的过程,再让学生结合操作过程或自身的知识经验作出合理的解释,以明确算理。由于计算的方法和算理的得出出自学生自己的探索与交流,印象深刻,这样的合作交流便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并进一步促进了思维的发展。
三、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组织合作交流,有助于学会学习
解题策略的运用,可以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水平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由于学生所处的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和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在解题过程中,思维的起点、思维的方法没有统一的模式,从而会表现出不同的解题策略。依据数学学科的特点,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必然形成算法多样化。而算法多样化又是一个学生与学生互动,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探讨过程,也是学生不断体验与感悟的过程。例如,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当出示算式“8+9”后,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计算出结果。再组织学生合作交流,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探索,自然得出不同策略指导下的多种策略:(1)把9分成2和7,8加2等于10,10再加7等于17─—把8凑成10;(2)把8分成7和1,9加1等于10,10再加7等于17─—把9凑成10;(3)因为9+8=17,所以8+9=17─—旧知识迁移;(4)从8的后面接着数9个,9、10、11、……17──数数。合作交流的过程是一个取长补短,互相补充的过程,如果在解题策略的运用上展开合作交流,有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启发,拓宽解题思路;有助于学生认识到不同视角的观点和策略,从而学会学习。
总之,合作是一种以情感为纽带,以平等为基础,以相互尊重、交换意见为保证的交流方式;合作是一种能实现多向交流、多元思考、相互启迪的交往方式;合作还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在交流中,让学生表现自我,交换思考所得,品尝独立思考的乐趣。因此,为了充分发挥数学课堂教学合作交流的整体功能,教师除了从上述三个问题入手,还要把握好契机,善于选择好内容及学生中有价值的问题或意见,引导学生开展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够解放思想,自由争鸣,畅所欲言。这对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智力的开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乃至素质的全面提高无疑都是十分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