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语文课的“虚假繁荣”

来源 :语文天地·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njiu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在看到很多老师大胆创新、张扬教学个性、追求教学风格的同时,也会发现不少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耍弄花拳绣腿,变着法儿追求“虚假繁荣”,这就背离了教学的初衷。有位教师在上《背影》一文时,精心制作了一个多媒体课件,用以展现父亲跨越栏杆过马路为儿子买橘子的情景。多媒体动画镜头中略显夸张滑稽的动作不仅未能充分反映作者的情感,反而让学生忍俊不禁。笔者认为,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避免看似热闹的课堂互动
  
  当代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有效的互动必然是建立在个体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也必然是为了促进学习者双方乃至多方获得新知识、建构新知识的。如一堂课多达十余次的“热烈鼓掌”和“喝彩”,教师经常对学生无原则的夸奖等等便毫无意义。教学是严肃的,要坚决摒弃一切形式主义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师生互动的形式都要发生较大变化。在“放”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与合作讨论学习时,有时会出现这样一些情况,一是学生的意见徘徊在一些无意义的谈论和与教学主题无关的问题上;二是学生由于受学习经验和认识水平的限制,讨论深入不下去,学生学习的兴奋情绪受到抑制;三是学生各执一词,甚至偏离了教学内容,因认识偏激出现争论。在这些情况下,教师的控制是必需的,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教师应指导学生沿着一种有效思维方式进行。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当然可以把教师角色定为“导游”“主持人”等等;但更重要的是,不管什么角色,教师都应该在课堂中营造一种“对话情境”。这里所说的“对话”,不仅仅是指教师和学生通过语言进行的讨论或争鸣,而主要是指师生之间平等的心灵沟通。这就要求师生的心灵彼此敞开,并随时接纳对方的心灵。
  小组讨论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合作性学习的重要形式,运用恰当将有助于学生思维的碰撞,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这样的情景:教师抛出一个或几个问题,一声令下,几个学生立刻围成一团,“叽叽喳喳”的讨论声响成一片,煞是热闹。几分钟后,教师又是一声令下,讨论声戛然而止。而真正展示讨论结果的也往往只是少数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同学则作“看客”或“听客”。这不能不令人怀疑其耗去的时间是否值得,讨论的效果到底怎样。讨论并不在多,而在于精、巧、深。同时,对准确的、有创见的发言要及时表扬激励,对有明显偏差的观点应及时点拨纠正,既要避免不必要的争论,也要防止无原则的肯定。学生跟着老师欢欢闹闹一堂课,所得甚少,课堂上就像制造了一大堆彩色的泡沫一样,与“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思想严重背离。在大力提倡“开放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的今天,讨论法自然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高频率使用的教学方法。可现在的问题是,有的老师使用讨论法(特别是公开课上使用),仅仅是为了以此换得课堂上的热热闹闹,给自己的课堂教学贴上“学生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等时髦标签,根本不考虑讨论的质量和效果,只管让学生信马由缰地讨论,这就使讨论带有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成了“放羊式”的讨论。
  
  二、避免看似精彩的课堂表演
  
  在教学中,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角色,能够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使教材内容迅速形成表象,以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世界,并获得真切的体验,还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轻松愉快。因此,这种表演法常常见诸语文课堂教学,但是,近几年表演法很盛行,逐渐成为一种教学时尚,不少老师竞相使用,乐此不疲。有的老师不看文体,不看课文内容,也不看学生的年龄层次,只管让学生表演,结果是学生受益极少。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教师不应该是退居一旁的旁观者,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而是师生相互平等的组织者、协调者和参与者,“大家一起做,共同探索,共同总结”。比如我们在教《阿Q正传》的时候,可以把《阿Q正传》和社会现实联系,展开想像,以80年后的阿Q为主人公写一则短剧,然后在班上表演。这样就能让学生深刻理解阿Q形象的超时空性,懂得改造国民劣根性的重要性和长期性。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创设了理想的情境,有利于学生建构作品人物形象,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热情。
  我们不要让这种表面热闹的形式掩盖了深层的危机。再比如诗歌鉴赏是新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但诗歌难教,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有些地区尝试“让学生按自己的体会把诗歌编成诗剧用语文实践活动增加对课文的理解”;有些地区尝试以赛诗会的形式激励学生读背。应该说创意未尝不可,但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解读诗作,教师又缺乏必要的讲解,就此任凭学生对课文肤浅的理解编演所谓诗剧,如果四五十首诗歌的教学仅靠粗浅的读背来完成,而放弃对作品深入的鉴赏解读,这样的教学改革则是不可取的。任何教学改革都不能单纯地追求形式上的革新,都必须综合考虑实际的教学效果。
  
  三、避免看似成功的课堂创新
  
  多媒体能够把活动的形象、逼真的音响和变化的情节展示给学生,并能以此激发他们的想象力,以便根据多媒体中展示的内容再补充独有的想象世界。拙劣地赶时髦,做创新的表面文章,在教学形式的浅层面上运作,追求虚伪的美丽,使语文课堂出现了一些五花八门的怪现象。君不见,有把语文课上成流行歌曲演唱课的,有把语文课上成滑稽小品表演课的,有把语文课上成港台影视明星绯闻课的,等等。成功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但如果使用不当;也容易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潭。我们反对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剥夺学生探究、思考、体验和想象的权利,但是,如果我们用多媒体课件更好的视听效果剥夺学生探究、思考、体验和想象的权利时,如果我们的学生更加乐意这种被剥夺时,后果恐怕更加严重。
  如果教师的“导”忽视了学生作为人的主体地位,以现代教育技术让学生在教师精心制作的多媒体课件的图解中紧张而又轻松、痛苦而又愉悦地放弃自己阅读探究的权利,这种从“讲解”到“图解”、以“教育技术”践踏“教育艺术”的方式对学生阅读探究过程的破坏更为严重,这种教育技术的进步掩盖不了教育理念的倒退。我很赞同语文课“应该飞扬着激情”、“燃烧着思想”、“闪烁着青春”的见解,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应该也必须让学生在自主阅读体验中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来自激情、思想和青春的魅力”。
  就课堂教学来说,重要的是要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我教你学,也不是我启你发,而是教与学双方做到和谐的交流。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也推动教师;教师得心应手,学生也如坐春风。双方都欲罢不能,其乐融融。达到这个境地,教师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主动求索,举一反三,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他文献
《国宝——大熊猫》按照由果到因的逻辑顺序,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说明了“大熊猫是我国珍贵的国宝”这一中心。尤其是运用平淡的数字突出说明熊猫“珍贵”,深入浅出,富有很强的艺术魅力。   一、以异兽种类数量凸现大熊猫的“珍贵”   课文的第五小节引用汉代著名文学家司马相如《上林赋》中的一段话说明“咸阳上林苑饲养的近40种异兽,大熊猫名列榜首”。这里用异兽的40种数量来凸现大熊猫的
期刊
“铃铃铃……”欢快的铃声划破校园上空,终于下晚自习了。   背上书包,向校门口走去,虽短短数步,今日却显得那样漫长,眼前不禁又浮现出老师在办公室拿给我的那张试卷。使劲地摇了摇头,却总甩不掉那梦魇般的分数。    不经意间抬头,满目注入无际的黑暗,不知是小星星们和我玩起了捉迷藏,还是我的眼中失去了色彩。    走在校门前的小路上,两旁梧桐树叶伴着风儿在昏黄的
期刊
我曾学过一段时间的国画,成品国画看起来很优美,但画起来却很难,即使是白虾,看上去寥寥几笔,但要掌握其中的韵味,再表达出来却很难。   刚开始,先学握笔,但可以有自己的握笔方法,只要能有好的效果出来,这种细节是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我是用传统画法。   第一课,雪花荷花,从最大的叶开始,到花蕾,到花苞,最后是绽放的花。这样慢慢地学着,时间走得很快。要交期末作业了,本想画荷
期刊
一、中小学语文的“断层”现象   为使学生从小学平稳过渡到中学,近几年,我充分利用我校九年一贯制的教研资源,对学校六、七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语文方面的调查研究。目前的调查数据显示,20%的学生觉得中学语文课平淡,没有小学语文精彩;10%的学生认为老师讲课的速度太快,学生课堂上来不及反应;还有约12%的学生认为中学的阅读理解题目太难,不知道怎么回答,有的甚至连文章都读不懂。因此,有的学生进入中学后,对
期刊
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而提出的概念,是指学校在保证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基本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评估,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它是我国国家课程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国家《语文课程标准》和校本课程开发理论,“地方特色两汉文化”语文校本课程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课程,而是以满足学生语文学习需求为宗旨,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筛
期刊
鲁迅小说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魅力,是同它情节的丰富性、生动性分不开的。鲁迅在小说的创作中不但表现出驾驭情节的巨大才能,而且还为后人积累了极为宝贵的提炼情节的艺术经验。  鲁迅自己讲:“作者写出创作来,对于其中的事情,虽然不必亲历过,最好是经历过的。我所谓经历,是所遇、所见、所闻,并不一定是所做,但所做自然也可以包含在里面。天才们无论怎么的说大话,归根结底,还是不能凭空创造。”作家丰富的生活准备
期刊
我校开展“有效课堂教學”的课题研究已有两年了,广大教师对此课题的国内外相关理论掌握了不少,而付诸课堂教學中时却显得苍白无力。在课堂上要么死气沉沉,一节课下来,老师在唱独角戏,下课则气呼呼地说學生不配合;要么一节课热热闹闹,活动一个接着一个,學生情绪高涨,但课下检测连最基本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老师下课还很满足地说:“我班學生表现多好啊!都喜欢回答问题。”教學情况确实如此吗?  对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我
期刊
提高初中語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之处在于紧扣要点环节,有的放矢,通过详细深入地调查研究,找准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因素,予以强化巩固。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提高語文课堂教学效率。    一、以强化预习为手段,做到课堂学习有的放矢    在教学中,仍有许多語文教师将教学活动狭隘地定义为课堂教学,没有能够对课前预习活动进行深入研究,以及有效实践,没有注重对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导致许多学生没有
期刊
中华上下五千年,每个时代的文学发展都有其独领风骚的文学样式。所谓汉赋唐诗宋词元曲,都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初中生虽然在对宇宙人生的思考上还是稍显稚嫩,可是他们对文学的欣赏已经具有了一定水平。教师应当对这种情况加以有益的引导,带领他们领略中国的古诗文之美,全面地认识我们光辉璀璨的传统文化。在初中生的古诗文学习中,教师不应该仅仅着眼于单独的篇章,而是应该发散思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带领他们领略整个文学样
期刊
我和最好的朋友分开了。夜晚,孤独中的我躺在床上,紧锁着房门,燥热的空气,身处其间的我却感到手脚冰凉。   失去朋友的我像掉了魂似的,便想着到外面去走走。在路口的拐角处,一束小花猛然间印入我的眼帘。花儿绰约的姿态深深地吸引了我。    微风拂过,花儿倒了下来,几乎接近地面。见此情形,我的内心不禁感叹:人都会这样,更何况你这朵不起眼花呢,大家都只是沙漠里的一粒沙。   沉思中,时光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