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校博士后工作

来源 :科协论坛·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licarnas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的博士后制度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针对当前高校在博士后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最后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博士后工作上取得的成效。
  关键词:高校 博士后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81-02
  1 我国博士后工作现状
  博士后制度是起源于一百多年前西方国家的一种面向高端人才的培养制度,国外发达国家已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培养和人才使用制度。在我国,博士后制度于20 世纪80 年代,由邓小平同志根据专家意见,国务院于1985 年批准设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卓越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制度,为我国的高水平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作出了重要贡献。
  博士后制度主要面向年轻的高水平科研人才,特别是博士毕业后30岁左右是年轻人最具备创新能力的黄金时期。此时运用博士后制度给予这种高水平人才提供高端的科研平台和一定的优厚条件,使得这批年轻人能够在不受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独立承担或作为骨干参与重大科学研究项目,充分发挥年轻人精力充沛,创新能力强的特点,争取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并以此为基础,培养出高层次的拔尖人才。从国家多年博士后制度的发展来看,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出站人员中逐渐培养了一批两院院士、长江学者、973和863首席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在这种效果带动下,各地高校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措施予以积极开展和推动,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并配套了优惠的政策支持。例如在进站的经费资助、研究课题、配套经费、国内外访问进修、设备设施配套、家属安置等方面均出台了各种优惠政策。
  根据统计,我国的博士后工作的得到了蓬勃的发展。截止“十一五”末,全国博士后流动站设站单位413个,共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48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158个,累计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员90477人,期满出站46818人。
  2011年,在全国博士后工作会议暨纪念博士后制度25周年座谈会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强调了今后的博士后工作将依托重大项目工程培养人才,建设以博士后为骨干的创新团队,大力推行“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国家将鼓励博士后人员开展创新性研究,让博士后真正实现自找方向、自找课题、自找方法;国家拨付的博士后日常经费要向博士后创新性成果倾斜,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尤其是特别资金资助要向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方向倾斜。这种“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为高校今后的博士后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方针。
  2 博士后工作的问题
  我国自设立博士后流动站、实行博士后制度以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博士后制度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不足。总体来说,主要问题在于科研经费来源、评价体系不健全、培养体制适应性和后勤保障滞后等方面。
  2.1 科研经费问题
  投入不足主要问题是国家层面投入有限和学校为主体的项目带动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管理缺陷。(1)博士后经费供需矛盾是制约博士后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博士后制度建立以来,虽然国家给予了很大的资金投入,但随着博士后事业和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博士后招收规模不断扩大,国家的投入已经跟不上市场经济的发展。例如申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强度小,对于博士后来说的吸引力不大,而且申请程序复杂,难度很大。(2)我国部分高校传统计划分配的管理制度给博士后培养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针对不同的学科背景的导师往往采取了平均分配生源指标的策略,使得项目经费充足的、需求大的导师往往生源受到限制,而有的优秀博士后则在项目经费上明显不足,这对于开展科学研究和高水平人才培养都是不利的因素。
  2.2 评价体系不健全
  高校的博士后流动站涉及到的学科门类众多,但在科研评价体系上却类似传统的博士培养模式,无法体现多学科和综合性的特点。在博士后进站时往往把关不严,进出站学术评议和中期考核标准单一,博士后培养周期不是根据科学研究的周期,而是根据管理周期要求,机制不够灵活。导师往往不是决定博士后培养效果和考核结果的直接推动力,学术评议组和学校管理层面在不了解学科和科研项目特点的情况下却是考核决定力量,导致了博士后出站质量不高,单一管理和考核模式同人才培养多元化、高标准目标产生了矛盾。博士后科研任务有着多重性, 任务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性,因此对博士后的评价,仅从体制要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2.3 培养体制适应性
  博士后准确来说,从定义上是无需参加教学工作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这种定义对促进博士后在站期间科研项目的完成,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和自身科学素质的提升等都有着独特的优势。但不同地域、不同单位、不同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人才的质量标准的侧重点不同,有些重在完成课题研究,有些重在选拔学术带头人,有些则重在组合科研教学队伍,也有些重在加强某些学科领域的建设,对于市场多样化的需求仍沿用非常具体统一不变的管理模式。从这一点来说完全不符合市场经济要求,不符合人才多样化培养的规律,使得博士后培养无法较好的满足国家需求。
  2.4 后勤保障滞后
  实行博士后制度的目的,是为有培养前途的年轻博士提供优惠条件,最大限度地使博士后研究人员在两年的时间内能够心情舒畅、卓有成效地开展研究工作,早出成果,多出成果。然而,后勤保障滞后是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博士后的“三子”问题始终不能较好的解决(房子、妻子和孩子)。在博士后的生活福利方面,学校虽提供了必需的条件,但随着人们工作环境、生活水平的明显改善,博士后要求改善公寓设施、提高硬件条件等呼声也越来越强烈。而面对博士后的合理要求,高校管理部门在经费来源上存在较大困难。另外,在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医疗、配偶工作及子女入托、入学等实际问题的落实方面,始终无法满足当前博士后人员的合理要求。   3 对策和建议
  3.1 有效的经费投入机制
  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增加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的投入,提高资助标准。国家也应积极研究不同部门的多渠道资助博士后培养的资金来源问题,通过高端的科学研究来引导资金的有效投入。高校也应从人才建设或自身平台建设经费中投入一定的资金,作为博士后招收和培养的专项基金,同时也应积极寻求通过多种途径拓展资金渠道。高校尤其应重视和加强校企合作,这既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有利于发挥高校服务社会的作用,也有利于吸引企业研发资金的有效注入。此外,高校也应采取一定的倾斜政策,在生源上优先解决国家急需和重大科学前沿问题,或在政策上偏向项目经费充足的导师。通过各级政府部门、高校、企业、导师等多方面的渠道来解决高校博士后科研经费短缺的问题。
  3.2 多元化和灵活的评价体系建设
  博士后在站时间一般为两年,但随着学科交叉的日渐凸显,两年时间难以完成一些创新性强、难度大的科研任务。因此,应根据课题研究的性质、工作量和创新性来灵活机动的考虑博士后在站时间。随着科研课题难度增加,科研条件限制,许多创新性的课题要求团队协作和多学科的融合,应积极鼓励博士后申报联合攻关课题,融入高水平科研团队。此外,博士后评价体系必须进行创新,调动人才积极性,建立良好的激励机制,为博士后开拓视野、提升创新能力、施展才华创造宽容的氛围。对博士后的评价,既要有严格的科研评价体系,也要灵活机动,这样才能真正确保培养的博士后质量。
  3.3 创新管理和培养模式
  管理和培养模式的单一性,使得博士后在科研上处处受到束缚。从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来说,应遵循人才成才的规律,注重人才的个性化培养和多学科交叉的素质。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学科和不同的博士后培养类型,灵活而有效的制定其培养方案,充分体现博士后所开展工作的学科特色和培养人才的定位。在对博士后科学引导上要注意发挥他们从事原创性工作的积极性,支持交叉学科研究,鼓励探索性的工作,对于从事原创性和难度较大的科技工作要给予一定的宽容。
  3.4 积极研究和建设行之有效的保障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和高校都应积极研究博士后“三子”问题,制定解决配偶、子女和房屋问题的政策。解决博士后配偶就业和子女入学问题,从主管政府的层面来说,可以给予较好的优惠补贴,例如通过提高博士后人员生活补贴标准,通过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不再把配偶工作和子女问题列入计划,由博士后本人解决。高校也应积极研究国家人事政策,制定符合自身特色的配偶工作或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同时高校还应在医疗保障、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方面充分研究,建立一套适用于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行之有效的博士后保障体系。高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加大博士后公寓的建设力度,创造良好的环境,切实解决博士后的后顾之忧。
  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博士后工作简介
  中国地质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211工程”建设项目、教育部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项目资助的大学,是国家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大学,是拥有地质学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以地球科学为主要特色,理、工、文、管、经、法、教、哲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1985年,我校被国家人事部第一批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设有9个博士后流动站,分别是地质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地球物理学,海洋科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土木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我校每年接受国家计划内博士后研究人员,同时,自筹经费招收大量国内外优秀的博士来校从事科学研究工作。
  建站以来,共招收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100余人(包括外籍博士后6人)。已经出站的博士后多数成为单位学术带头人,部分博士后进入国家、省部级人才层次与梯队计划。为促进博士后事业的发展,我校与中原油田、山东黄金集团、中铁十三局有限公司等多家大型企业签订了联合培养博士后协议,建立了产、学、研人才培养基地,使得博士后科研项目、研究经费均有了充足保障。同时学校还积极研究博士后的科研评价体系和培养机制,制定了科学化、灵活的各类管理政策制度。通过多年的发展,学校的博士后后勤保障体系建设也取得了良好成效,学校为了吸引优质生源,制定了许多切实有效的优惠政策,并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目前已经建设了一万余平方米的博士后公寓,极大提高了博士后的后勤保障条件。
  在校领导的关心下,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博士后工作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0年,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发文表彰了在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建设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我校“地质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喜获“全国优秀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称号。2011年,我校荣获“湖北省博士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参考文献:
  [1] 博士后培养将力推“人才+项目”模式[J].高教论坛,2011,3(53).
其他文献
摘 要:我国的产学研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为国家的科技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高校在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中始终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逐一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最后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在产学研方面开展的工作。  关键词:校企 产学研合作 科技特派员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8-163-03  1 产学研合作
美国现代诗歌先驱者艾米莉·迪金森一生中创造了大量表现美国新英格兰地区自然风光的诗歌,这些诗歌描述了诗人投身自然,从中探索个人与自然关系,寻求思想与精神力量的体验.其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大鼠脑出血模型脑组织的组织结构和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浓度的影响,探讨其神经保护作用的可能机制。 方法:75
医学功能学实验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意识为特色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学习相结合的桥梁性课程.微课程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学习资
基于远程数据库访问的模式,用LabVIEW设计的实验室仪器管理系统,具有信息实时更新、仪器动态管理等特点,方便了仪器管理,提高了实验室工作效率。
服装专业高等教育中的"毕业设计(论文)教学",可按其教学程序划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在组织实施中充分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并加强过程监控,突出了巩固知识,重在应用、
教育管理方式的转变是转变教育发展方式的制度路径,应该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管束制度,为教育结构的转变、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保障。教育管理方式分为两个方面:教育行政手段
摘 要:教职成2011【12】号文件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会计作为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管理科学,不仅要求会计人员拥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有过硬的实践动手能力,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及职业素养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分析实践教学现状的同时,对会计实践教学进行了设计。  关键词:实践教学 校企合作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轮机工程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挖掘已经成为航海类院校教育体系较为重视的问题.基于虚拟仿真实验室进行轮机自动化课程教学成为目前本专业课程的一
近两年时间,我们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内参》被中央新闻单位内部刊物转载40件,被中央、湖北省委领导批示10件。特别是1998年,湖北人民广播电台《内参》被人民日报《情况汇编》转载20件,转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