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教学中创新教育的实施

来源 :教育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50677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下社会对人们思维的创新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基础性学科,语文教学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促进学生持续发展。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品质,实施创新教育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优势。如何在习作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笔者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积累——创新的前提
  古人道:“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可见积累对学生写作的重要性。因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训练、指导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使“泉源丰盈”而“活水”滚滚来。那么,指导学生积累什么,如何积累呢?
  (1)“博览群书”,丰富语言积累。儿童时期是记忆力最佳时期,所以我们切不可错过这个积累语言的良机。教材中,有许多名篇佳作,语言优美;也有许多贴近儿童生活的作品,生动通俗,这些都是儿童学习的语言典范。教学中应指导学生认识、体会课文中语言表达的规律性知识,引导熟读成诵,达到“其言若出吾之口”的境界。同时引导学生分门别类把课文中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断记在“采蜜集”上,并烂记于心,以便习作时随手拈来。如此,头脑里的语言材料增多,一旦具有深厚的积淀,说话时自然“妙语连珠,出口成章”;习作时自然“文思泉涌,妙笔生花”。
  积累语言仅靠教材远远不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教师应引导学生“博览群书”,集众家之所长,根据学习实际指导学生阅读相应的课外读物,并及时引导学生积累词句,感受语言风格,为习作时运用语言打下坚实的基础。
  (2)“眼观耳听”,丰富素材积累。作家秦牧说过:“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是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是间接的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种,协作起来就比较容易。”作家尚且如此,何况儿童!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学生的生活越丰富,作文的内容就越充实。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活泼泼地流个不停。”因而教师要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喜聞乐见的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扩展生活空间,接触自然,深入社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景物映入学生的脑海,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让学生在其中捕捉镜头,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平淡中发现新奇,有感而发,把所见所闻记录下来。做到写作题材与学生生活合拍,从而使习作内容生活化。
  (3)“读写结合”,丰富方法积累。有了丰富的写作素材,还要掌握写作方法,才能写好文章。方法的获得主要靠阅读过程中的领悟、积累。“……有两百多篇文章储蓄在我的脑海里面……使我明白所谓‘文章’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巴金先生把自己的成功归结到阅读积累,认为在阅读中学习语言、积累方法是成功的秘诀之一。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学习作者分析事物、遣词造句、连句成段、连段成篇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以读促写,不断积累写句的方法、写段的方法、写篇的方法,边学边用,在运用中习得写作之法。
  有了丰富的语言、素材、写作方法,学生作文时思路广阔,运用自如,久而久之,就会提高创造能力。
  二、求异——创新的关键
  在某种程度上,创新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的统一,但更多地表现为思维的求异性,即追求思维的独到性。求异思维具有探索性、创造性、变通性,是创新性思维的核心和关键。著名美术家齐白石老人有句名言:“画人所不画,不画人所画。”道出了他作画出新的秘诀。画画如此,写作亦然。所谓求异作文,就是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从事物的不同角度、正反两面进行审视,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出人意料的、新颖独特的作文。求异是儿童的天赋,但由于他们年龄小,独立判断、自我探究的能力较弱,其思维显得幼稚。因此,作文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使学生突破常规的禁锢,引导他们多角度地分析事物,认识客观世界;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迸发出创新的火花。
  (1)发散思维是基础。发散思维能产生新的、独特的思想,它是创新的起点。教师应善于启发学生多角度分析问题,提出多种见解,发掘学生潜在的创新能力。如以《XX老师二三事》为题,绝大多数学生选择的对象囿于学校任教自己的老师。组织学生讨论“老师”这一概念的范围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后,学生的思维就豁然开朗,选择的写作对象扩展到其他老师,以及父母、亲戚、邻居、小伙伴……如此,求异思维就会打开,学生的思维会变得广阔。长此训练发散思维,学生作文中就会出现创新之星,或赋予词语新意。如“原来的黑白电视机早已‘光荣退休’、代替它‘上岗’的是大屏幕彩电。”又如“……头顶的头发经不住长期‘营养不良’,都纷纷脱离‘工作岗位’,‘下海’去了。……最令他伤心的是连最后几个‘独傲霜雪’的‘忠诚者’也在这几次‘行动’中下了台,终于在头顶上独立出了个‘地中海’……”学生的思维开阔,容易找出其中联系,巧妙地活用,增强了表达效果,培养了创新能力。
  (2)求异思维是提高。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学生往往看到其中一面,而忽视另一面。如果打破习惯思维,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方位、另一个侧面来考虑事物,往往能独辟蹊径,发现新结果,从而培养求异思维。如写《我们的学校》,中心是通过对学校人事、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学校的美。大多数学生只会写校园的景色美、校园里的好人好事层出不穷、教师工作认真负责等等。如果采取“反弹琵琶”的思维方式,写教师住在简陋破旧的教工宿舍楼里,而工作的热情却那么高,两者对比,歌颂老师的奉献精神,既突出了文章的中心,又体现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独特个性。
  三、想象——创新的活力
  黑格尔在他的《美学》中指出:“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一个文思敏捷,会写文章的人,往往想象十分丰富,脑子里受到某一事物的触发,就会联想到许多有关的人和事,眼前仿佛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图景。一个会想象的人,脑中宛如有活水,涟漪波澜,层叠不穷。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儿童的想象力,积极创造条件,正确诱导,让学生大胆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想象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   (1)“借题发挥”,想象情节。教材中不少课文蕴含着极其丰富的可供学生进行创造性习作的资源,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阵地。因此教师要充分重视并挖掘这一不可忽视的习作资源,进行启发、引导。如古诗《游园不值》,它既是一首春天的诗,又是一幅立体的画。诗人游园看花进不了门,只能从露出墙头的一枝红杏想象出满园的春色,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园内春景到底如何?园主人又是个怎样的人?诗人后来有没有见到他?……这一系列问题萦绕着学生。学文后我要求学生“借题发挥”,想象故事情节进行习作。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写出了如下作文:有的受学校植物园的启发,想象诗人第二天进入园内,看到了一个“微型植物园”--满园的姹紫嫣红,蝴蝶飞舞,蜜峰伴奏,黄莺高歌,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有的说诗人也是个爱养花的人,虽说没见到园主人,但通过书信来往,切磋了种植方面的技艺,两人的感情与日俱增;有的说园主人是个淡泊名利的高洁之士,却十分好客,第二天备上美味佳肴款待客人,席间,诗人借酒吟诗,又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留芳后世……学生敞开思路,各抒已见,使他们的创造才能得以表现,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激发了他们的创造热情。
  (2)“无中生有”,续写故事。有的文章故事情节生动曲折,结尾戛然而止,余味无穷,给人留下了遐想和思考的余地。提供典型故事引导学生驰骋想象,续写故事,从中发展想象力。可以是延伸文尾式的,如《穷人》、《凡卡》这些课文言虽尽而意未完,余味浓,学生想象的空间大,可以让学生延伸写《桑娜抱养孤儿以后》、《凡卡的信发出后》;也可以是探究式的,将深奥的哲理通过想象作文具体化,如《南郭先生新传》、《东郭先生的新历险》;还可以变换时空,变序式的、对比式的或多线索式的编写《新武松打虎传》、《杨科是我新邻居》等,都能充分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写出许多具有创新精神的好文章。
  (3)“天马行空”,自编故事。儿童对童话特别敏感和喜爱,用童话来描写自己内心世界的想象和自己喜爱的事物,是十分自然而容易的事情,它们写起来也会感到轻松愉快,挥洒自如。从中寄托自己美好的想象,使自由的天性得到最大的发挥。小学生脑海里常会出现一些古怪离奇的幻想,想象中的“一幅画”、“一個奇怪的念头”、“一个理想的地方”等,都可以编写成童话故意、寓言、假想作文。此外,还可以让学生自由想象,写想象作文。如《2020年的我》、《月球上的新居民》、《太空之旅》、《火星探险记》等。这些都足以调动他们内在的潜质,使学生神思飞跃、驰骋联想,进行创造性地想象。
  (4)“视听想象”,个性表达。作文与视听的美妙结合。依据一段优美的视听材料进行想象习作训练。如:听鸟鸣,想象茂密森林的美丽景象;闻水声,想象泉水丁冬的溪流,波光粼粼的湖面,汹涌澎湃的大海;听马达声、车鸣声,想象宽阔的马路、热闹的街市……由于学生对声音的不同理解,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联想,所形成的事物及事物呈现的状态、方式也截然不同。因此所写出来的作文各具特色,个性鲜明。“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重视学生基础的积累,注重方法的迁移,发挥学生的个性,在习作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大有文章可做。
其他文献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在学习了神经系统组成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神经调节的知识。为了达成目标,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尝试:  一、巧妙地运用了互动小游戏。  情境1:在导入新课时,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听口令,做相反动作”的游戏——老师说“左”同学们举右胳膊,老师说“右”同学们举左胳膊,看看谁的反应速度快。学生们兴趣盎然,积极性很快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情境2:在引入“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
期刊
反比例函數与几何图形综合题解题攻略
期刊
没有美育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是无力度的教育,是枯燥无味的教育。语文教学与美育教育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我们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捕捉美、感知美、挖掘美、表现美,进而创造美。  一、用慧眼发现美,加强朗读感受美  语文教材中尤其是文学作品都是文质兼美的古今中外的名家作品,这些作品无不通过形象的塑造,情节的安排或环境的描写,揭示生活的哲理,昭示着人生的道路,歌颂真善美,鞭鞑假恶丑,有潜
期刊
幼儿音乐是以歌唱、欣赏、韵律和打击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活动,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幼儿形成对音乐的感悟,培养幼儿空间方位的感知、加强节奏感、促进动作协调发展以及幼儿对音乐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由于传统的音乐教学以教师的声音教学为主,教学效果差,利用多媒体技术后,可以大大扩展教学内容,更好的帮助幼儿建立对音乐的立体感和层次感,提升对音乐作品的体验,增加对音乐作品的认知和感悟。越来越多的现代化电教多媒体进入了我们的
期刊
摘要:随着数学新课程的实施,“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教育已成为数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其中,数学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先决条件。数学教师要根据数学的规律和特点,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培养和训练学生创新思维的原则、方法。创新思维的实质就是求新、求异、求变,而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和变向思维是创新思维所必备的思维能力。  创新教育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客
期刊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老师积极投身课改研究,学生积极参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重视自学能力培养,强调合作、探究精神,提高交流、表达能力,在学习中展示风采,体验成功的乐趣,在乐中学、学中乐,颇具特色,然而,在听课、评课,请进来、走出去的教研活动中发现,少数教师对新课改实施过程的理解不够,致使在实践中存在各种问题,我在实施课改的过程中存在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了总结。  一、存在的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流
期刊
《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明确提出要帮助学生学会学习,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获取具体的知识更加重要,这也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把科学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也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地理位置是地理学科的一个核心概念,学生学习自然地理的基础,对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也着深远的影响。通过分析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就可以推断出这个地
期刊
一次成功的家长会能使家庭教育很好的配合学校教育,促进学校教育的深化与完善。学校教育必须要有家庭教育的配合,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延续与升华;而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指导与深入。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金色的桥梁,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苏霍姆林斯基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  新学期的开始,
期刊
叶澜教授在《“新基础教育”探索性报告集》中针对现实教育中对“人”的忽视,提出了“生命体”的概念。的确,学生是具有独立人格与主体权利的鲜活生命。在我们的阅读教学中,只有把学生提升到“生命体”的高度,有机地整合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改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教与学的策略,让教学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进入学生的生命领域。构建新型的、自主开放的、感性化、生活化的语文阅读
期刊
独生子女时代已经来临,这些学生是家中的掌上明珠,从而导致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不关心他人,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较差,教师普遍认为现在的学生越来越来难教,最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的执政理念,那么作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作为非班主任的专任教师,如何来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是值得广大教师所探讨的,大家知道简单的说教,讲空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