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骨髓纤维性变病程中的皮肤骨髓样组织变形

来源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vkv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原发性骨髓纤维性变,又称髓细胞样脾肿大。本文介绍2例原发性骨髓纤维性变病程中出现皮肤骨髓样组织变形的特异性损害,资料中尚无类似病例报告。例1,男性,62岁。脾脏肿大伴白细胞增高和髓细胞血症。胸骨穿刺确诊。发病3年后出现周围淋巴结肿大和剧烈瘙痒,无皮疹。接着产生弥漫性皮肤浸润和轻度红斑。皱折部位皮损尤著,整个皮肤增厚。临床表现逐渐加剧,但无急性转移的血液系统表现。于发病后第5年因感染和严重贫血而死亡。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结有骨髓细胞状组织变形。

其他文献
本文观察研究5例退化扁平疣和2例非退化持久性扁平疣的患者。其中男2例,女5例;病程最短一周,最长15个月。疣消退时首先出现的临床特征为突然出现炎症反应,伴有不同程度瘙痒,炎症反应持续2~3周,其后所有的疣完全消失。临床上疣的消退过程分为3期:早期主要为红斑;强烈炎症期表现为红肿和脱屑;后期为炎症消失,脱屑明显。当炎症严重时有结痂。从病人面部的扁平疣活检,进行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光学显微镜观
期刊

在霉菌学资料中,关于嗜动物毛癣菌病由初期浅表型转变为较严重的浸润-化脓型原因的解释是矛盾的。Jesionek等认为,化脓仅由本病的病原体霉菌引起,化脓球菌对病程无任何影响。另一些作者则认为,向化脓型的转化,除致病性霉菌的作用外,还有伴发菌丛参与。为查明化脓型嗜动物毛癣菌病的伴发菌及其在发病机理中的作用,作者对两批病人分别作了微生物学检查及临床治疗试验。
1977年至1983年,麻风化疗临床试验小组委员会(THELEP)在马里巴马科Marchoux研究所和印度钦格尔普特中央麻风研究所进行了联合化疗临床试验,疗程为2年。本研究目的是检测不同MDT方案治疗后的持久菌和临床疗效。
期刊
作者报告一例36岁妇女,因右手背被昆虫咬伤而应用Caladryl洗剂(内含苯海拉明)。几天后整个手背水肿和湿疹样改变。乃再服50毫克苯海拉明,一天两次,连服两天。手背皮炎加重,且发生全身性丘疱疹。此患者后来又因服用茶苯海明,原来接触苯海拉明处的皮炎复发,全身性丘疱疹亦再次激发。病人用Caladryl洗剂、1%盐酸苯海拉明和1%茶苯海明作斑贴试验结果均为强阳性。作者另外发现17例由于局部应用各种抗组
期刊
作者以66例麻风患者(其中瘤型39例,结核样型27例,研究期间均用一般的氨苯砜治疗,未接受皮质类固醇或酞胺哌啶酮治疗)、20名正常成人对照者为观察对象,测定了血清中的早、中和末端补体成分(即C1q、C3、C4、C5、C8、和C9)与总溶血补体(CH50)的水平。并测定了12例急性肾小球肾炎(AGN)、7例狼疮性肾炎(LN)与6例膜增殖性肾小球肾炎(MPGN)对照患者血清中的CH50和早期补体成分的
期刊
1950年以前全身性红斑狼疮(SLE)常为迅速死亡的疾病。自从狼疮细胞现象的发现,随后抗DNA抗体及补体检查的应用,使更多的病例得到早期诊断,而激素的治疗,以及免疫抑制剂、抗菌素及透析技术等的应用,延长了本症患者的生存期。本文对81例SLE进行为期5年的观察,并对比各作者不同年份的报告(表1),显示生存期逐渐延长。
近年来形成了一种概念,即染色均匀的完整菌是活菌,非完整菌是退化菌和死菌。作者用鼠足垫接种法对此作了进一步的研究。在所做20次实验中,有12次接种物含染色均匀的完整菌为1~10%,8次为0%。为排除砜类药及其他化学治疗制剂对菌形态的影响,接种物系用鼠足垫传代物。作者将染色均匀和长至少是宽的5倍的菌称为完整菌,将锯齿状、念珠状、哑铃状、球菌状、碎片状以及长小于宽的5倍的粗短形菌称为非完整菌。实验结果表
期刊
色素性干皮病(XP)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光敏性疾病。患者的皮肤和眼对光敏感、日光诱发的皮肤癌发生率较正常人高1000倍以上。UV引起的DNA损伤存在修复切割缺陷,UV诱发的额外DNA合成增加。已证实XP有7种异型(A-G)。Cockayne综合征(CS)为另一种隐性遗传光敏性疾病。除光敏外,尚有发育停滞,进行性神经变性,色素视网膜病,白内障、耳聋、龋齿等临床表现。
利用组织特异表达的基因作为载体,可以构建该组织特异表达目的基因的转基因动物.表皮特异表达突变角蛋白基因的小鼠表现出与单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和表皮松解性角化过度病相似的临床表型.定向表达猴病毒40癌基因于色素细胞的转基因小鼠可以自发形成恶性黑素瘤.定向表皮表达相关基因如生长因子、癌基因等则是活体研究这些基因必不可少的手段.转基因动物可以帮助我们确定某些疾病的病因,并为治疗措施的实施提供有效的评估系统.
Liebow等(1972年)首先报告淋巴瘤样肉芽肿病包括血管炎性、血管破坏性、肉芽肿性及淋巴网织细胞增生性病变,主要侵犯部位为肺部、皮肤、肾脏、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虽然,部分病例可发展成为淋巴瘤,但是典型的网织内皮部位――淋巴结、脾脏及骨髓,则往往不受累及。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中年人为多见,男女发病比例约为2:1。大约有70%病例在5年内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