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oclou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你忏悔过么?问到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国人会始之一愣,继而一嗔:我也没啥罪过,为甚学西人搞神马忏悔?
  忏悔不是西方人的“专利”,其实为佛教本语(梵文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悔,合称为“忏悔”)。人食五谷杂粮,同生七情六欲,没有罪过,总有过错吧,有过错,即该忏悔。尤其在信仰与道德之堤出现裂缝的当下,我们需要重建公平、正义、良善、博爱……更呼唤忏悔意识。
  忏悔不是后悔。它包含着后悔的成分,却是内心更趋强大后的自省与自陈。
  国外有人做了一个很特别的调查,问暮年之人一生最悔什么?结果,排行为:
  1.年少没有努力;
  2.选错职业无成就;
  3.子女教育不当;
  4.未常锻炼身体;
  5.没有珍惜伴侣;
  6.双亲尽孝不够;
  7.婚姻没有爱情;
  8.未能周游世界;
  9.一生缺乏刺激;
  10.挣钱嫌太少。
  这十项是后悔,是不甘,是遗憾。
  忏悔没有不甘。忏悔过后没有遗憾。
  因为忏悔对责任不是遁避而是担当,对信念不是死亡而是涅槃,对这个世界与人生不是毅然地决绝而是蓄满新的希望!
  说真正的忏悔是内心更趋强大后的自省,正是因为,只有这样的忏悔才可以剥下误你一生的“面子”,摧毁那种虚浮而傲慢的道德自负……
  人生最大的对手其实是自己,人世间最难战胜的也是自己。忏悔即是战胜自我后,在认识上的奋然一跃,卓然新生!
  历史重重地记下这样一笔:1970年12月7日,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访问波兰时,在华沙遇难犹太人纪念碑前,铿然双膝跪下、默哀……
  这一跪,震惊华沙,惊呆世界!勃兰特这位反法西斯老战士刚毅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仿佛在接受上帝的审判。他,替所有必须这样跪而没有下跪的人跪下了。
  这一跪,打动了150万遇难犹太人的冤魂,打动了全世界人民的心!跪倒的勃兰特,是代表痛定思痛的德意志人民在忏悔,表达战胜自己之后,在内心生成的敢于正视历史、教育后代不再重蹈法西斯覆辙的深刻觉悟和嚴肃态度,呈现出一种充盈高尚人性而感天动地的理智和信念。
  中国不是屠杀犹太人的德国。但,我辈大都经历过“反右”或“文革”……当你挥舞着拳头清算时,当你口诛笔伐批判时,你想没想到汇成社会大潮的每一滴水,你的“作用”?想没想到过作为“革命”队伍的一分子,你的“力量”?时光荏苒,华发渐生,你想没想起“忏悔”这两个字?
  在西方诸国,由于宗教信仰,教堂遍布,人们面对神父,很容易一吐块垒,得到某种解脱。我们丰厚深长的文化传统,则讲究“自省其身”,缺乏公开忏悔的氛围。半个世纪以来,我们经历了这样那样的“斗争”,大大小小的“运动”,浩浩华夏,曾长期存在着两种身份:整人者和被整者。很遗憾,无论公开还是私下,罕见这些整人者自省自悔,更难能面对被整者的热泪缓缓吐出三个字“对不起”……
  好在,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些老革命家的后人率先向曾经被整的老师公开说出了那句“对不起”……
  他们,以不愧于先人的意志,开始战胜自己,超脱自己,进而升华自己……
其他文献
据媒体报道,因贪污受贿和生活堕落而落马的广州市委原书记万庆良,在庭审现场痛哭流涕,表示“对不起党和人民”。对于贪官的此类行为,本人嗤之以鼻。1949年,北京大学教授冯友兰致书毛泽东,声称要“用无产阶级的世界观重写所有著作”,毛泽东的回答是奉劝冯“以采取老实的态度为好”。大半辈子的旧身、几十年的旧学,朝日之间就想达到“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多年贪污腐败贪婪敛财、包养情妇生活糜烂,在高墙内以重罪之身,朝
期刊
原本在职的公办教师,有的干脆来个“熔断”,辞职做家教!媒体报道:现在升学考试竞争太激烈,逼迫学生和家长主动选择在校外开小灶,尤其是一些尖子生特别拼,成绩越好越要请家教。因为市场太好,这两年,杭州辞职做家教的顶尖老师多了起来,带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年收入可超过100万元。“有一位挺有名的,原来在杭州某公办中学教科学的任越蛟,2013年辞职做起了校外家教。任老师教书30年,他告诉记者,当初自己也在外面带
期刊
在河南省两会上,省长谢伏瞻讲了个“老虎吃羊”的故事:“老虎來了,追着前边100只羊。它不可能全吃了,它肯定先吃跑得最慢的第100只,然后吃第99只。你只要跑到前边,就不会被吃掉。”话锋一转:“企业也是一样,只要转型走到了其他企业的前面,就能在严冬里活下来。”此语信然。竞争就是“一只大老虎”,而企业就是市场上的“羊”。如果不能及时转型,不能创新发展,你就只能沦为跑得最慢、跑在最后的“第100只羊”,
期刊
30多年前,有些官员及其三亲六故,趁着价格双轨制,当起了“倒爷”,抢得了第一桶金,进入先富起来的一族,引发社会和民众强烈不满。那时,我很年轻,曾天真地认为是那些草根出身的官员搞坏了社会风气。20多年前,国有、集体企业纷纷破产改制,管理层“收购”风行一时,书记、厂长摇身一变为董事长、总经理,引得下岗工人怨声载道。那时,我仍年轻,依然天真地以为是那些文化层次和觉悟低的人搞垮了企业。  后来国家力推干部
期刊
一些移风易俗的创举,合乎时代潮流,且经立法程序,多好,推行就是。  可是,别高兴太早。某些时候和地方经不住几句“哎呀,有群众留恋旧习俗,不肯配合,摇头哩”,主其事者竟犹豫起来,“行步迟迟,中心摇摇”,推迟了,甚至渐渐就取消了。  很赞赏今年上海外环线内禁放烟花爆竹之举。除夕迎新夜,和初五凌晨迎财神,两个历来噼里啪啦满城炸响、令人难以入睡的关节点,居然万籁俱寂,绝无声息,你我他笃定睡大觉。记得事前悬
期刊
嵇康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说自己“非汤、武而薄周、孔”,十有八九,只是对他口无遮拦的一种自我调侃,日后却成了置他于死地的致命一击,用锺会的话说,叫作“害时乱教”“非毁典谟”。当然,嵇康既然口无遮拦,要坐实他“非汤、武而薄周、孔”也不难,《管蔡论》就可为一例。  周公旦诛他的兄弟管、蔡二叔,在主流舆论之外,一直都有点别的声音,直到嵇康那时,已经相隔一千两三百年,还有人感到“于理不通,心无所安”。嵇
期刊
阿Q何许人也?不就是鲁迅先生笔下虚构的人物嘛!“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阿Q这样一个既可悲又可笑的小人物,你居然要感谢他?是的,我要感谢他。  我虽然出生于文盲家庭,生活在深山老林,但在上小学的时候,就有一个梦,将来要当诗人,当作家。  可上高中的时候,不幸赶上了“大跃进”,“10年超过英国,15年赶上美国”,浮夸风吹得人头晕目眩。学生们上课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轮流着去“大炼钢铁”。农村的浮夸风
期刊
前几年,我的《说“圈子”》在香港《大公报》上发表,有客问:“但凡结圈子者,则必为朋党么?”  这倒不一定。  所谓君子不党,只是滕甫一家之言:“君子无党,譬之草木,绸缪相附者,必蔓草非松柏也。”但现实中,从古之学者到今之文人,一般都有个“圈子”,有个“党”的。只是结圈子者,未必一定是朋党,而大凡朋党者,必结成圈子而已。  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结成文人圈子的大约要算是“建安七子”。七子中,实际上孔融并
期刊
读到一篇题为《记忆之魅》的文章(《随笔》2015年第5期),该文的主旨是“为了探求记忆对于事实的忠诚度”。作者从“个人品格因素、心理因素、生理因素”乃至“社会价值对这种‘记忆’评估的因素”,详细分析了“记忆魅影”的产生。作者的条分缕析就不一一复述了,这里想谈的是文中列举的一个颇为有趣的案例。  例子说的是“文革”期间,某中学一位女教师所遭受的非人折磨:在溽热的七月被关在一个只有半扇窗子的阁楼中,仅
期刊
“人在做,天在看”,这句话常被人们当作是对他人善意的警示和劝告——做人不要做伤天害理、违背常伦的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然而现在,我对这句话的理解,已不仅仅是一句社会生活的总结,是对他人警示和劝告,而认为兴许真真切切的有“天”在看。这缘于我不可思议的亲身经历。  约在13年前,父母买了一套别墅式的新房,入住伊始,父亲就在前院亲手栽下一棵橘子树。这棵树长得很快,三年便开花结果,之后年年硕果满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