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今年年初开始,“张献忠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祖辈传下来的藏宝寻宝故事,如今变成现实,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即便作为围观者,看着也是莫名的兴奋。 3月20日,官方透露该遗址已经出水文物近2万件,专家认为,目前的发现仅为冰山一角。 相传1646年张献忠有千艘船只的金银财宝沉入江底,我不禁要问:这么大一笔财富,怎么就没有转换成战斗力?他为何退出四川,又在南明将领杨展的打击下终致惨败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年初开始,“张献忠沉银”遗址的考古发掘一直吸引着人们的关注。祖辈传下来的藏宝寻宝故事,如今变成现实,黄的是金,白的是银,即便作为围观者,看着也是莫名的兴奋。
3月20日,官方透露该遗址已经出水文物近2万件,专家认为,目前的发现仅为冰山一角。
相传1646年张献忠有千艘船只的金银财宝沉入江底,我不禁要问:这么大一笔财富,怎么就没有转换成战斗力?他为何退出四川,又在南明将领杨展的打击下终致惨败呢?众所周知,经济实力直接决定军事实力。
有历史学家估算,张献忠拥有的财富合计可达千万两白银。这么多钱,招兵买马,硬撑也能撑一阵子啊。要知道,攻打张献忠的南明朝廷,也是风雨飘摇、实力不济。一方面的原因,可能是张献忠已无战斗意志,反正聚敛了金山银山,几辈子可以锦衣玉食花天酒地,占个山头隐居,过几年太平日子,岂不快哉?像他这样的草寇英雄,往往缺乏长远眼光和宏伟蓝图,金戈铁马所追求的不过是一时快意和自己的荣华富貴。在形势不妙的时候,没必要死磕,卷起细软走人方是上策。另一方面,也是更关键的原因:张献忠人心尽失,已经没有多少人愿意为他效力。金钱买不来人心归顺。
谈到人心,首先要问:张献忠的财富是哪里来的?他最初的积累,源自在战斗中扫荡明朝宫府和藩王王府。等到他立足四川,建立大西政权,他的财富源泉就是当地百姓了。
张献忠获取财富的主要手段,就是暴力“打粮”。他的政权并没有稳定的赋税制度,军队所需资金,依靠强行没收地主和富户的财产,大户被抢光后,魔爪就伸向普通百姓。
张献忠还实行十分残酷的财富控制手段,部下若私藏金银一两,就要斩全家;私藏十两,本人剥皮,斩全家。更恐怖的,还要数张献忠“屠川”。他简直就是一个理变态狂,一日不杀人就不舒服。他多次下令“剿洗全城,不留一人”,无辜百姓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城池变成虎狼出没的荒野。他甚至假借科考的名义,在大悲寺诱杀5000多名读书人。
他非常宠爱一个有学问的张状元,有一天忽然说:“我很爱这个状元,一刻也舍不得他离开,还不如杀了他,免得整天牵肠挂肚。”于是真命人将张状元砍死,用布袋装了挂在床边。
据史料记载,1578年四川有人口310多万。经过张献忠的折腾,四川省十室九空,人口锐减。直至1661年,四川竟然只有8万人。这样一个杀人狂魔,怎么可能有人追随呢?更不可能有人为他卖命。
“张献忠沉银”,其实都是当时百姓的血泪。■
李恒克荐自《健康文摘报》2017年3月25日
其他文献
在北国,每逢过节的时候,金人都会赏赐徽、钦二帝一些好菜好饭,让他们打打牙祭。酒足饭饱之后,金人会要求宋徽宗以他著名的瘦金体写一些“谢表”,就是感谢信,感谢大金国的恩德。对于昔日的大宋皇帝来说,这无异于莫大的侮辱。然而此时,食不果腹的赵佶已顾不了许多,从前的狂放与傲慢荡然无存,居然卑躬屈膝地向金国皇帝大唱赞歌,所图的,不过是一顿饱饭。 拍马屁是一种语言贿赂,只不过赵佶由受贿者变成了行贿者。 漫长
鲁迅、胡适与钱穆,被称为民国时期知识界的柱梁,他们学贯中西,博闻强记,以高山仰止的成就,成了那个时代学界公认的大师。三位大师之所以能取得辉煌的成就,除了与他们的天资与后天的勤奋有关外,也与他们嗜书如命般地博览群书有很大关系。 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他对中国现代文学认识的深度和广度都是无人能企及的。他的读书观更是别具一格,大胆而又发人深省。鲁迅认为:“(中国文学)好的也离不了刺取
花开花谢,潮起潮落,不经意间我们正走向人生的晚年。从呱呱坠地到两鬓染霜,岁月的行囊里装满了酸甜苦辣。 接下来,在夕阳的路上能走多远,取决于我们的体魄和心态。 不要怕被周围人遗忘。 随着时间的流逝,不论平民百姓,或是帝王将相,最终都会淡出公众的视线。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退休后,喜欢文学的他推出了回忆录,这本畅销书不仅赚足了版权费,还成为世界各国研究冷战历史的宝贵资料。 世界是自己的。 曾
“代价”,是经济学的一个名词,指购物的钱款,和获得经济效果所付的成本。亦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精力,所作出的牺牲。因此,“代价”无处不在。 享受文明要付出代价:在城市生活,可以充分品味现代文化的瑰丽、高楼大厦的舒适、车水马龙的繁华,充分品味快讯快车快递快餐的效率、大协作生活的方便、现代化大生产的辉煌,但同时也得承受每天数小时上下班路上的拥堵、日以继夜的嘈杂喧哗、人际关系的浓淡冷暖、工作
这个城市有多少被你遗忘的角落? 大家都知道《清明上河图》,一个画家受命去画他的城市,表现其中的繁华。画家画了一千六百多个人,各式各样的场景。其中有一个场景是:官家的轿子出来,前面有人举着“肃静回避”,一个小孩在路中间玩,他妈妈怕他被马踩到,惊惶地把他抱起。 还有一个画面,出现在画卷快结束的地方。一个做大官的人进城,前有开道车,后有随护。城门口有一群叫花子,其中有一个没有腿,做官的人回头看了他一
年轻的时候受苦是福气,老的时候受苦是悲剧。 年轻人身体好,不怎么生病,也不怕累,恢复又快,感冒发烧,扛一下就过去了。如果等到六十岁了,还没个吃饭睡觉的地儿,贫病交加,那才是真痛苦。年轻时看病排队,这算什么苦啊?一边排队一边观察社会,没准儿还能写个小说;等到七十岁了站那排队拿药,哆哆嗦嗦地被人吆喝来吆喝去,心里就会觉得特别凄惨。 拿挣钱来说,不要看到社会上某些人通过非正常手段牟利快,就跟着改变。
跨界,是生活的新课题,有斜杠的人生,才是傲娇的资本。这话题先是从演艺圈挑起。一夜醒来,演员变成了歌手,变成了导演/制片/主持,变成了作家/画家/书法家/演说家,变成了美食家/旅行家/收藏家/慈善家……百思不得解:老天已经给了你们颜值、身段还有大长腿,为何还要通吃世界,不让我们在海底捞一点?王宝强遭婚变时,有人说王导到了片场就蹲在一边落泪,大伙不知是劝还是哄。我才知晓,导演的门槛早已锯平,谁都能进了
刚吃完晚饭的小威像往常一样,拿出绘画本,准备练习。而妈妈也像往常一样,搞好卫生便坐在孩子的身边,看着孩子给一栋小房子上色。 对刚上幼儿园的小威来说,填起来还真不容易,不是上错了颜色,就是不小心填到外面去了,看上去还真不算美观,小威却是自得其樂。 可坐在旁边的妈妈却急坏了,看着孩子把一栋房子填得乱七八糟,真恨不得抢过彩色笔亲自上阵,这对她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填到一半的时候,妈妈终于按捺不住,对小威
受惠于父母的偿还予儿女。 迟暮老人垂头追怀往事,天真少年翘首瞻望未来。唯有成熟的中年人平视前进,迈着稳健的步履。既有的往事尚无暇追怀,执著的事功使他不再翘首。 我咀嚼邻近,却向往遥远。 贫贱者易安——除了富贵肇祸,还因为更易满足,更满足于精神。 不义之财是棘手的,很少能消停地享受。 未来即此刻。 沉溺昨日悲欢,失去今日。失去今日,未来何属? 在仁义礼仪之邦,无耻之徒也会温文尔雅些?
燕栖檐下,是一种环境叙述,也是一种善良的表达。故国家园皆是生来的信托,年年燕去燕归,是节令之约,也是故人信守。战火离乱,灾患拆迁,都使燕子长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轻巧地书写了另一种史记;“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其实比二月春风更像剪刀的是燕尾。 栖居,于屋于巢,都是一生的命运,为了后世的繁衍。人能伐木筑梁、烧砖垒墙,与那燕子一家的衔泥衔草筑巢,本就是异曲同工。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