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符描绘生命的律动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ly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弦乐四重奏《在G音上》是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作曲家郭元于2004年创作的,共有四个乐章,在波兰华沙举行的“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奖”国际作曲比赛中从世界各国169部送选作品中脱颖而出,构思巧妙地将东西方音乐思想完美融合,用极具想象力的写作手法,赋予音符以生命的活力,以此描述了生命的律动、延续和发展,在成为六件获奖作品之一的同时,得到国际音乐界同行、专家评委的如潮好评。
  在东方语言文化中,单字、单词的表意是非常丰富的,可以蕴涵不同的内容,具有变化繁复、博大精深的写意特征,作者正是借鉴了这一点。全曲都没有按照传统音乐的展开模式发展,全部以G音为中心,追求单音的变化和技巧,突出了单音音色在发展中的组织特色,并以连续性五声音列转换为核心技法,通过原形、倒影、逆行与倒影逆行等不同方式的发展,分别赋予四个乐章以“生命的萌动”、“青春的寻觅”、“思索与静寂”和“肃穆的幻想”四个主题,“以表现自身的形式使不可表现之物表现出来。不再追求形式的优美愉悦,不再凭借趣味上的共识,去达成对永难企及之物的缅怀”①,形成对人生的独特怀念,对现实生活的独特思考。“从审美心理来讲,任何频繁的重复都会导致厌倦,不管是美的事物或是丑的事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新音乐’各异特色的作曲技法接踵出现”②,在创作构思、音乐形态、素材发展及音响效果等方面取得了创新性的突破。尽管《在G音上》从听觉上感悟并没有悦耳的愉悦感,甚至在某种意义上说令人烦扰,但这恰好是思想性表现的需要,更突出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一、 音材料与情感表现的结构关系
  
  第一乐章是“生命的萌动”主题,G音代表生命,纵向进入代表心跳,如同心电图,代表了生命的延续,从诞生到顶峰,再逐步消亡。心电图形态的音材料以G为开始的核心音,依据纵向连续性五声转换音列描述了心跳脉搏的律动,经过倒影变形等各种变化,最后回归到G音。
  本乐章包括无节拍和有节拍交替出现的两个因素,实际上就是一个持续核心G音的发展。无节拍因素是小字一组G音的持续音,由大提琴直接切入,通过运用三种演奏方法:不揉弦,靠近指板处运弓——常规把位演奏——靠近琴马处运弓,又描绘了心电图上平滑跳动的曲线,暗示着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有节拍因素是在这个持续G音上有一个短小的五声性“动机”和G音上微分音的线条,为了使这个持续的G音不至于单调,作者运用了一系列手法,使之富于色彩性。如小提琴、中提琴G弦上同音高的泛音与正常音的对比,微分音微妙的音高上的差异,弓震音、撞弓、巴托克拨弦、靠指板、正常、靠琴码的拉奏,ppp-fff鲜明的力度变化等,好像是对汽笛声、人声、建筑工地水泥浇筑声进行的模仿,将一个生命降生在繁华都市嘈杂声中的意境细腻地表现出来。与传统音乐作品旋律化主题不同,这个构思无疑是作者独具匠心设计的。
  在这个乐章中,G音代表生命,两个对比的因素分别纵向进入代表心跳,视觉效果如同医院诊断中的心电图,代表了生命的诞生与生命的延续。两个对比因素循环往复的变奏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个音符的简单组合和再现,而是具有了一种生命,揭示着生命从出生到成长,再到顶峰后的逐渐消亡。
  第二乐章是“青春的寻觅”主题,音乐像桥梁描述着青春期生命的延续。开始是用撞弓演奏的一个段落,它的音材料由一个以G音为中心的五声性转换音列构成,大提琴演奏主题原形,第一小提琴演奏主题倒影,第二小提琴演奏逆行,中提琴演奏倒影逆行,以“架桥”的方式,将第一乐章同度的G音过渡到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上来,与第一乐章在G音上形成对比。三个八度关系的G音逐渐向上作八度移动,直到四度人工泛音上更高音区的三个八度关系,然后以极弱的滑奏消失在乐器的最高音上,给人留下对色彩缤纷世界流连忘返的感觉,而这里的噪音则成为描述背景的手段。
  第三乐章是“思索与静寂”主题,人生的功名、功利已经与音乐的起伏吻合在一起,又回到G音,生命力的再次再现。可分为两个部分。开始各声部以错开少许时值的形式在小提琴引领下“卡农”式导入,在双弦上靠琴码以极强的力度奏出与第一乐章相同音高的两个持续G音,好像第一乐章的“再现”。以这两个G音为中心各自上下滑动,音高上产生不定的变化,音响也趋向复杂,逐渐形成G音为中心的增四度框架内的半音音块。第二部分将这个半音音块分解成一个快速持续音型,在这个背景音型下,各声部出现一个呼应性的因素并作一定的发展。与第一乐章描述生命的萌动不同,百态人生、世界万物通过声音的传递,听起来很躁烈,背景上呼应性旋律一直延续到生命最后的结束。本乐章结束部分的“Silence”要求演奏者必须保持演奏状态几秒钟。这种状态是一种静寂,是人生酝酿的力量,使人深深地感受到生命中无处不在的无形压力。“Silence”与东方佛教思想一致,给人以褪去铅华,万事皆空的空灵感觉。
  第四乐章的主题是“肃穆的幻想”,主题中所蕴涵的那种肃穆、冥想的气息,有着一种理性化的思考。似乎听到作者对现实生活的困扰和对逝去生活的美好回忆,感恩的心在虔诚地跳动,五声性优美音调不时呼应着。
  本乐章采用了幻想曲体裁,音乐的主要特征是简约。大提琴以G弦开始,在节拍内自由进入,自低音提琴向上,各声部以纯五度音程为基础向上面扩,交替上升。除小提琴Ⅰ以外,各提琴都加弱音器。下方始终是简约的c、g、d、a、e,不加弱音器的第一小提琴奏出和弦的最高音b,并在b音上持续。开始是直板、不揉弦,产生呻吟的感觉,和声背景烘托出教堂的氛围,缥缈悠远、却又隐约有着东方民间音乐的清媚,就像四川东部的民间音乐。五度关系为中心,五度关系以外的音如二度、四度等是附加音。当音乐在小提琴背景上结束时,形成五度上分解性的自然泛音,消失在万籁之中。整个乐章都有着教堂弥撒的庄严、肃穆感觉,在弥撒的梦幻中出现回味性的主题。这种借助音色旋律给出的主题,是作者内心的歌唱。随后在中间融合,消失在弦乐泛音构建的幻想之中。
  
  二、 民族情结与现代音乐技法
  
  “现代主义音乐有两面性:既违背传统的美,又追求新的有序;新有序可能被接受为新的美,也可能永远被感受为不美的东西。”③在作品中,作者始终坚持将现代主义音乐技法与中国民族音乐完美结合,竭力避免序列音乐中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之间的脱节,顺应了新的社会历史环境和人们审美对音乐创作的需求变化,拓展了音乐创作的有序化方法。
  1.民族调式构建的五声循环序列。这种人生哲理的视觉音乐效果是由一个纵向连续性五声音列的持续转换制造的,其原形按照下表循环往复地转换,使对比因素逐渐复杂化,当循环回归G音使形成音列的闭合回路:
  
  五声序列构成的音材料有两个特点:1)五声序列的音高关系实质上就是中国的五声调式,从G音开始,向上发展的五声音列音程关系相似于民族调式的羽、宫、商、角、徵,在不断循环中通过位移的方式发展,最后在每个声部(横向)或某个片段(纵向)构成闭合回路;2)五声音列的后两个音同时成为下一个五声音列的组成音。
  2.音材料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的完美结合。在第一乐章中,感性的直观音响将生命基本特征的心跳律动与音材料发展的视觉形象高度统一,将五声序列音乐纵向化实现与节拍的自由与有序规律性变化,将核心的G音单音发展技法与亚洲语言中单字的复杂化发展结合,以音乐的艺术隐喻人生的哲理。在第二乐章中四个声部分别以原形、逆行、倒影和倒影逆行的序列化手法,使听觉上辨认音乐原型非常困难;但作者同时在节奏的由疏至密,在高潮点形成轴对称中心,然后再由密而疏,这种整体化布局,尽量弥补了直观感性音响受到的影响,避免了理性有序与感性有序的完全脱节。第三乐章以增四度音块为基本音材料特征,形成、节奏化、分解、凝固、直至“Silence”,强化了对主题的解读。而第四乐章的空五度音程的发展,无疑容易使人联想到肃穆、空灵的教堂音乐,与幻想曲的体裁一道,将听众带入对未来的幻想之中。
  3.节拍的有序与无序。以第一乐章为例,用秒提示的自由节奏(因素A)和有节拍的节奏(因素B)交替叠置出现,节奏以及速度的安排在看似无序中实质上非常精确。这使音乐张力自然产生了松弛-紧张的不断变化,成为作品向前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也是结构组织的重要力量。作品虽然没有运用特别复杂的节奏处理手法,也没有出现高度复杂的节奏型,但是在节奏效果上却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印象。即便是每个因素内部,各声部之间的节奏也存在着长-短时值的对比关系,与对比鲜明的力度关系一起,动静结合,互相衬托着此起彼伏的导入声部。
  对童年的记忆,对故乡的怀念,是一种难忘的乡愁,是文学艺术一个永恒的主题,回忆中的喜与愁,是与非,都变成一种美好的记忆。《在G音上》对难以言传的精神世界直观直感,以童年那并不美妙的音响作为感恩怀念的主题,充分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
  作者这样描述创作的动机:“身在闹市,总会听到一种声音,它好像是汽笛声、人声,又好像是建筑工地的水泥浇筑声……作者身不由己地被这些声音困扰,但它又时常唤起他对童年的记忆。小时候作者家附近有一家工厂,经常持续发出一个金属加工的声音,时强时弱、时高时低,不知什么时候开始,也不知什么时候结束,没有目的,只是一种声音的存在,它在作者童年的记忆中非常美妙。”作者试图在城市的嘈杂声中去捕捉童年那个声音,在这个单调的声音中找寻人生成长的足迹,去寻觅生命律动的规律。
  从表现这种特定思想意识出发,不以对音调的模仿为音高组织的唯一的、重要的依据,将感性的直观音响与理性的审美要求相结合,将序列音乐的创作技法与民族音乐的基本元素相结合,将以潘德列茨基为代表的“波兰学派”的“音块”、“音流”等表现手法和意大利作曲家切尔西为代表的单音技术密切结合,将世界范围内普遍采用的音材料基本手法与作者独特的理解方式相结合,使音乐作品超越了国界的限制,使理性的美感得到更广泛的认同和共鸣,对世界音乐文化与中国音乐文化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①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374
  ② 叶松荣.《关于“新音乐”作曲新技法不断更替的问题》[J].人民音乐.2006.(10),18
  ③ 张前.《音乐美学教程》[M].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67
  
  李 虻 四川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小燕 四川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于庆新)
其他文献
虽然《长征组歌》并不是第一次在香港的舞台上演出,虽然香港回归祖国的怀抱已经整整10年,但还是不禁会让人好奇——聆听这部具有鲜明的政治性、革命性的“红色经典”,台下这些生活在“特别行政区”的观众会有怎样的感受?然而从观众热烈的掌声和忘情的欢呼声中,我似乎找到了答案——真正的艺术可以超越时代、地域的局限,激荡每一位观众的心灵。  8月25日、26日,由北京军区战友文工团与香港18支合唱团组成的合唱队共
2006年12月21—22日在福州福建师大举办了一个独特的学术研讨会——“多元文化视角的音乐研究学术研讨会暨王耀华教授从教45周年庆祝会”。来自海内外的百余学者云集榕城,在主题范围内认真进行学术交流,达到了会议主办者的预期效果,也达到了与会者们的期待值。由于王耀华本身符合“多元文化”特点(他既是多元音乐文化的研究者,又是它的体现者或典型个例),会议的两个主题交相辉映,在既有探究基础上,又有新的学术
近年来,黄石市黄石港区教育系统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区域整体推进幸福德育建设,不断提升德育工作实效,为学生健康幸福成长保驾护航。  党建引领,健全幸福德育推进机制  强化德育工作政治责任。区委区政府坚持把中小学德育作为打造“四个中心”、建设现代化幸福城区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将幸福德育纳入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出台《黄石港区中小学幸福德育实施意见》,压实教育系统德育工作政治责任。  强化党建德育队伍
2006年金秋十月,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际,济南军区前卫文工团民族乐团(简称“前卫民族乐团”)向首都军民奉献了一台大气磅礴的民族交响音画《长征》,让观众在丝竹管弦的奏鸣中感悟一个民族的英勇和不屈。  我观看了这台创意新颖、主题厚重、震撼人心的音乐会,自然是激动和振奋。尤其看到舞台上雄健嘹亮的带键唢呐群、窈窕淑女般的四弦高音柳琴、音色优美的巴乌笙、古香古韵的金钟云锣、花盆式定音鼓、端庄大方的
2007年5月23日至27日,杭州师范大学邀请美国扬百翰大学和国内部分高校的艺术教育专家,召开“中美大学生艺术教育专家论坛”。会场设在杭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美国扬百翰大学人类健康与表演学院院长萨拉丽·吉布教授、艺术学院院长斯蒂芬·琼斯教授、人类健康与表演学院国际文化交流项目总监黄嘉敏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后李幼平教授,以及中央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华南理工大学、星
据考,至少在17世纪扬琴就已传入我国沿海地区。扬琴是当代民族乐器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乐器之一,既可以用于独奏,也可以用于重奏及合奏,为民族管弦乐队弹拨乐器组不可或缺的代表性乐器。回溯扬琴在我国的发展变革历史,可以发现这件外来乐器自传入以来在诸多方面有过很多变化,本文仅就20世纪以来扬琴在形制变革和音乐创作之间的关系方面,试图梳理出一些有价值的线索。  扬琴形制在我国的发展变革,大致经历了“传统”、“发
2008年12月21日,这一天是冬至,也是入冬以来北京最冷的一天。凛冽的寒风刺骨地吹,但很多人依然冒着严寒兴致勃勃地赶往皇城脚下的中山公园音乐堂参加中国交响乐团附属少年及女子合唱团建团25周年音乐会,分享孩子们的快乐。  这是一台期待中的音乐会,场内观众座无虚席,整场音乐会在浓浓的爱与感动中传递着。虽然不是第一次听合唱团的音乐会,但这一次却感触更深。音乐会的每一个精彩瞬间就像电影画面一样深深定格在
4月11日,保康县城关镇油坊街小学正在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科技节”,近百名学生用不同的方式展示着他们的科学小发明——皂角也能做洗发香波?看起来会动的自行车模型居然是用捡来的废旧光碟做的?小发明家们正兴趣盎然地给围观的小伙伴介绍制作原理,甚至还有学生用废弃家电制成了一个小型机器人,迅速成为全场关注的焦点。  据学校教导处主任余兴胡介绍,除科技节外,学校还开展有“四月皂角科技节、六月银杏艺术节、九
2008年6月23日晚7点,“永恒的爱恋”——旅意女高音歌唱家姜峰独唱音乐会在“北京大学百年讲堂”举行。“百年讲堂”外,观众陆续前来,几乎都不约而同地停留在音乐会巨大的海报前,海报上又见她那熟悉又亲切的面孔,看着海报上姜峰一段话,“……(音乐)她如同我心中不断涌动的血液,在我全身的血管里不知疲倦的流淌着,供养着我的生命,与我一同去悲、去喜、去爱恋、去感伤……”。我的眼睛湿润了,我记忆的闸门在这一刻
5月30日,“北京现代音乐节”中的“打击乐马拉松音乐会”以其巨大的挑战性令人折服。  这次“打击乐马拉松音乐会”分四场进行,涉及三个乐团、四五十位演奏家、28部作品、近九个小时的连续演奏(从下午二点至晚上十点多结束),真乃打击乐音乐会——马拉松,名副其实。就一般而言,这样的编排,不近常情,也不符合审美规律。然而,从整个现代音乐节的计划看,则不难悟到这场音乐会如此给出的理由,也不难见出策划者的大胆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