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作为幼儿一日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游戏活动,因其具有宽松自由的游戏氛围,充分的自主选择机会,调动幼儿自由发现探索,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求,是幼儿真正感兴趣、容易投入、能坚持、有发展的最喜欢的活动,对促进幼儿创造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如何有效利用区域游戏活动,最大限度激发幼儿的创造性呢?
一、建构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自由建造物体,创造性再现物体形象,从而丰富其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1.注重让幼儿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由构造,尽量与别人不同,少用“对错”、“像不像”等語言评价幼儿。应认识到常被成人指责的“错误”其实是儿童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因此,要多一些肯定,多一点认同,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幼儿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逐渐培养起来。
2.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教师要充分利用建构区域游戏的优势,多为幼儿提供集体合作建构的机会。如幼儿结伴共同建造一条大街,教师有引导幼儿分工合作,有的铺街道,有的架立交桥,有的建两旁的高楼,有的建街心花园,使幼儿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参与结构游戏,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个性品质
创造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活动,难免会出现不理解甚至受打击的现象。幼儿的心理承受力较低,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对待失败,要多给鼓励和支持。从理论上说,任何幼儿出生后都有很大的创造潜力,之所以许多儿童没有在后来表现出来。是因为外界的评价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所以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坚强的毅力,促进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
二、美工区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美工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与实践的空间,通过提供幼儿可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1.围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目标
教师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表现人物的动态”内容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多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让美工区与其它区域间互动起来,使幼儿玩得富有创造性
开放、互动的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更加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我经常发现,总有幼儿想将美工区的物品偷偷挪到另一个区域去玩。何不大胆地让各区域中的物品互动起来,拓展孩子创造的天空。漂亮的“瓶盖鱼”被端到了娃娃家哄娃娃开心,表演区的纱巾成为纸工娃娃的漂亮衣裳,美工区制作的帽子成为表演区模特们表演的道具。
3.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学习设计与创造
展示幼儿的作品,能使幼儿受到鼓舞,同时通过作品的展出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在美术区设置的展示角,作品展示墙,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张贴在上面,展示桌,供幼儿摆放作品,相互欣赏,除了设置幼儿活动的作品,也放置着教师的范例,这样既有利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在模仿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也能较清晰地引导幼儿设计新的物品。
三、益智区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1.材料投放以趣贯穿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通过动作来学习的。”这个观点已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共识,大家逐步重视幼儿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操作的实质在于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动手操作来主动探索发现物体的关系。其中动作是基础,操作材料是媒介。主动探索是方式,物体间的关系是认识的对象,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求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去寻求答案,其程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幼儿操作——发现和明确问题——展示操作结果——概括形成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最初的随意摆弄到有序的操作,在不断的成功或失败中逐步调节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获得经验,形成知识。
2.教师引导以妙贯穿
为幼儿良好发展提供支架,《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在生活中、在教育活动中找到让孩子动手操作的契机,巧妙地进行指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延时帮助,要知道这正是孩子发现创造的好机会。
3.幼儿学习以乐贯穿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他们在其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那五颜六色的几何形体让孩子们既摸到了形又欣赏了色,不知不觉比较了大小又区分了高矮;那变幻多端的小小橡皮筋让孩子们感到创造力的神奇;在棋子的对弈中体味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他们的生活、学习都在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载体,是快乐成长的源泉,同时游戏环境对幼儿游戏行为至关重要。只有在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中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游戏的教育意义,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用于自身教学改革,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游戏,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不懈努力。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天津铁厂庞歧第一幼儿园 王 辉
一、建构游戏中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在建构游戏中,幼儿可以动手动脑,手脑并用,自由建造物体,创造性再现物体形象,从而丰富其想象力,提高审美力,并逐渐形成良好的创造心理素质。
1.注重让幼儿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
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由构造,尽量与别人不同,少用“对错”、“像不像”等語言评价幼儿。应认识到常被成人指责的“错误”其实是儿童的表现风格和必然特征,是他们眼中的世界。因此,要多一些肯定,多一点认同,这样的引导,才能使幼儿大胆探索、独立、自信的个性品质逐渐培养起来。
2.注重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教师要充分利用建构区域游戏的优势,多为幼儿提供集体合作建构的机会。如幼儿结伴共同建造一条大街,教师有引导幼儿分工合作,有的铺街道,有的架立交桥,有的建两旁的高楼,有的建街心花园,使幼儿体会到互助的力量、合作的乐趣,共同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乐于参与结构游戏,有利于创造性的培养。
3.培养幼儿克服困难、坚忍不拔、坚持到底的个性品质
创造是一种打破常规的活动,难免会出现不理解甚至受打击的现象。幼儿的心理承受力较低,需要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对待失败,要多给鼓励和支持。从理论上说,任何幼儿出生后都有很大的创造潜力,之所以许多儿童没有在后来表现出来。是因为外界的评价压抑了幼儿的创造,所以教师要帮助幼儿养成坚强的毅力,促进他们积极地投入到创造活动中去。
二、美工区活动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美工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了大胆探索与实践的空间,通过提供幼儿可操作的环境特别是各种活动材料,让幼儿在和环境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地得到发展。
1.围绕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设置美工区域活动目标
教师在设计目标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幼儿的个体差异和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例如在“美工区”开展“表现人物的动态”内容的活动中,我们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投放多种材料,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自由选择折(剪)纸、泥工、绘画、粘贴等不同的表现方法。这样,能力较差的幼儿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能力较强的幼儿可以综合使用多种材料、多种方法完成活动内容,达到充分发挥幼儿主体性作用的目标,从而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让美工区与其它区域间互动起来,使幼儿玩得富有创造性
开放、互动的区域,让幼儿在游戏中玩得更加自由大胆,更加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性。我经常发现,总有幼儿想将美工区的物品偷偷挪到另一个区域去玩。何不大胆地让各区域中的物品互动起来,拓展孩子创造的天空。漂亮的“瓶盖鱼”被端到了娃娃家哄娃娃开心,表演区的纱巾成为纸工娃娃的漂亮衣裳,美工区制作的帽子成为表演区模特们表演的道具。
3.提供展示幼儿作品的空间,学习设计与创造
展示幼儿的作品,能使幼儿受到鼓舞,同时通过作品的展出又能起到相互促进的互动作用。在美术区设置的展示角,作品展示墙,幼儿把自己喜欢的作品张贴在上面,展示桌,供幼儿摆放作品,相互欣赏,除了设置幼儿活动的作品,也放置着教师的范例,这样既有利于个别能力弱的幼儿在模仿成品的基础上进行创造,也能较清晰地引导幼儿设计新的物品。
三、益智区游戏激发幼儿的创造思维的发展
1.材料投放以趣贯穿
皮亚杰曾说过:“儿童是通过动作来学习的。”这个观点已成为每个幼儿教师的共识,大家逐步重视幼儿活动中的动手操作。操作的实质在于幼儿利用材料进行动手操作来主动探索发现物体的关系。其中动作是基础,操作材料是媒介。主动探索是方式,物体间的关系是认识的对象,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求幼儿通过主动、积极的探索活动去寻求答案,其程序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幼儿操作——发现和明确问题——展示操作结果——概括形成概念。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从最初的随意摆弄到有序的操作,在不断的成功或失败中逐步调节自己的认知方式,从而获得经验,形成知识。
2.教师引导以妙贯穿
为幼儿良好发展提供支架,《纲要》中提出:教师应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因此,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机会,在生活中、在教育活动中找到让孩子动手操作的契机,巧妙地进行指导。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学会延时帮助,要知道这正是孩子发现创造的好机会。
3.幼儿学习以乐贯穿
充满魔力的益智区给了孩子们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他们在其间自行操作、摆弄、摸索、尝试,在不断的发现的过程中不知不觉走进了智慧宫。那五颜六色的几何形体让孩子们既摸到了形又欣赏了色,不知不觉比较了大小又区分了高矮;那变幻多端的小小橡皮筋让孩子们感到创造力的神奇;在棋子的对弈中体味出成功所付出的艰辛。在操作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观察比较,感受物体的形状,识别物体的颜色,比较物体的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象力、创造力得以充分地发挥。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游戏是孩子们的主要活动,他们的生活、学习都在游戏中进行,游戏是孩子们学习和发展的载体,是快乐成长的源泉,同时游戏环境对幼儿游戏行为至关重要。只有在宽松自主的游戏环境中才能真正发挥区域游戏的教育意义,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发挥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力。幼儿教师要深入研究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对幼儿发展的影响并用于自身教学改革,从而更好的指导幼儿开展区域游戏,为不断提高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展而不懈努力。
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天津铁厂庞歧第一幼儿园 王 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