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不“新”一定“亡”

来源 :中国汽车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wo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什么大势趋冷的时候,电咖反而热起来了?电咖身上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会不会也是这一轮发展中,新势力车企应该具备的共性特征?
  最近一个阶段,新势力造车的势头似乎不那么旺了。与之前高举高打、轰轰烈烈、发布会满天飞相比,现在安静了很多。有人说,这是一些人画饼太多,产品、交付总不落地白勺结果;也有人说,这是投资者开始冷静下来的直接反映。新一轮发展的最大特点可能就是“冷”。但是,人们也发现,还有一些新势力车企,前一阶段保持低调没怎么发声,现在反而高调登场了。电咖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
  为什么大势趋冷的时候,电咖反而热起来了?电咖身上反映出了什么样的特征?这些特征会不会也是这一轮发展中,新势力车企应该具备的共性特征?前不久,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汽车商报总编辑吴迎秋与电咖汽车董事长兼CEO张海亮进行了一场深度交流。我们发现,创新、融合等上一轮没有解决的问题,必须在新一轮发展中给予解决。
  新一轮发展趋冷,电咖为什么反而热起来了?
  吴迎秋:最近,我发现造车新势力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相对前一个阶段的热热闹闹、轰轰烈烈,现在似乎不那么热了,沉寂了下来,由过去的“热”逐渐趋“冷”了。这背后是人们对新势力的预期发生了变化。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新势力造车的第一波浪潮退去了。那第二波浪潮是什么样呢?它跟第一波浪潮有什么不同呢?这是我最近常在思考的问题。
  非常有意思的是,这个时候您的电咖“冒”出来了。上一轮热闹的时候,电咖说得不多,大家也没怎么关注。反倒是现在趋冷的时候,电咖却热起来了。你一定会引来关注!你们发布了高端品牌ENOVATE;你们完成了Pre-A轮总计25亿元的融资。这让大家感觉到,电咖会否成为新势力车企下一个代表性企业。我想问的是:您认为这一轮趋冷原因是什么?
  张海亮:电咖前一段时间,被人称为低调前行一其实,从公司发展来说前期我们踏踏实实地把基础工作做好就是为了迎接更好一轮的发展。
  前段时间社会资本大量涌入新能源造车领域,也是顺应大的潮流。我国新能源产业在全世界相对领先,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国家从政策导向上也非常支持,这股热潮有它形成的主客观条件。
  对于由社会资本推动产生的这批造车新势力企业,他们如何切入这个市场?如何真正把新能源汽车产品生产出来满足客户和市场消费需求?这个课题才刚开了个头。很多造车新势力势必要规划企业发展路径、未来愿景、企业亮点等。这里有讲得过头的,有讲得比较客观的,也有像我们这样讲得不多的,我们觉得,要讲的就是我们要做的。我们把“做”放在前面,没有把“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
  今天的资本市场是被教育出来的。以前,很多人讲“故事”,资本市场相信。经过几轮以后,有些可能得到了验证:有些则在经历了实践的教育之后,出现了一些问题。现在,资本市场越来越趋于理性趋于严谨。在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实实在在做汽車,更多地考虑量产、交付、质量、对客户带来的价值。我们不把宣传、概念放在前面,而是把实实在在的新能源车呈现在客户面前。
  电咖第一款量产车EV10是款小型车,已经交付给客户,实现了批量2000辆的生产、销售、交付。到目前为止,我们可以说是造车新势力企业交付量的领先者。为满足客户多样化和细分市场的需求,我们现在推出高端品牌ENOVATE。这个高端品牌更能够代表电咖的整体水平,也更能代表我们这个企业为客户带来什么样的客户体验的维度和高度。我们发布这样一个高端品牌,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经过近一年多的准备,我们已经做好了高端品牌及产品的基本筹备和规划工作。我们将会分几步来实现。
  首冼我们发布高端品牌ENOVATE。我们给客户讲清楚这个品牌的定位,能为客户带来什么以及品牌的理念。然后,会把承载这个高端品牌的中高端SUV车型带给客户。我们会把产品讲透这个产品为什么能承载中高端的定位,同时也会讲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服务,整个生态的打造整个客户服务体验是怎么实现的。通过这样,一步一步把高端品牌形象权立起来。
  接下来,我们还会呈现给大家2-3款新车,来承载这个高端品牌,逐步完善整体产品布局。
  我感觉在今天这样的大环境下,只要能够把造车当作一件实实在在的事,认泌真真地去做,是能够获得社会资本和消费者真正的认同、认可的。这次Pre-A轮融资顺利完成之后,我们已经启动了A轮融资,总体上很被社会资本所看好。
  不创新就没办法超越对手
  吴迎秋:对于当前这个阶段,您也看到出现不少变化。一是资本不那么活跃了;再一个,舆论的热度好像也冷下来了,不像之前,今天一个新鲜说法,明天又一个新鲜说法,好像突然没有了,该说的说了,该做的做了,最后没有什么新的可说的;第三是传统汽车开始尝试一些新的创新、变革。同时,您也清楚地表达了,当初描述过的新势力市场前景依然还在,这个前景的真实性还是有的,未来还有很大空间。只不过人们需要一个体验更好,符合当下消费习惯的一个“新物种汽车”。这对我们总结新势力第一波浪潮为何趋冷很有启发。
  张海亮:造车新势力企业,每一家都有自己的强项,有的企业是底盘、架构做得很扎实,有的在造型上做得好。新势力企业如果用传统理念来造车的话,在市场上肯定没有立足之地。既然是新势力,肯定有新的地方,有差异化的地方。新势力造车肯定多在某些方面和别人不同,这非常重要。
  吴迎秋:这轮趋冷也可能是因为过去造车新势力所讲的新和差异化不深入、不突出有直接关系。今天看,有些所谓的创新、差异化的东西,传统汽车也会了。最终,大家殊途同归,最后都走到一个点上。这样的话,新势力寿在的可能性就没了。
  张海亮:所以新企业,定要不断创新,其本身的基因就决定了能更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更容易进行创新。
  吴迎秋:如果有一天不创新,就意味着它的灭亡。
  张海亮:对!毕竟新企业平时的积累、品牌的口碑基础的销量还不能快速达到一定规模。所以不创新浦拢没有力法超越对手。   吴迎秋:现在也有人在分析,第一轮热潮,资本、奥论更多被新的敌事吸引了。现在的趋冷,其实是大家冷静下来以后理性思考的结果。有人说,接下来可能就是看时人的判断,看这个人时新事物的理解、把控能力和水平如何。
  张海亮:对我们而言,一个新的高端品牌,一个新的产品即将推出市场,呈现在客户面前,不光有品牌、产品,这里面还搭载了很多新的科技。我们所有工作是直接冲着量产方向去的。
  我们看到很多造车新势力企业,呈现给客户的是一种非常新奇的一个场景、应用。但这就像科幻片一样,很多目前不可能实现,或者将来一段时间也不可能实现。我们更关注的是既要是新科技,又要在量产车士很快能够投产使用。
  从投资人角度来看,很多被展现出来的场景、应用,一开始会觉得很新奇,觉得这是一个“创新”,可是这些“创新”不一定真正能够被实现。现在,看得多了,他们会更客观地判断什么叫创新,什么仅仅只是一个想法。
  吴迎秋:你们这轮融资中,接触过很多投资人。您觉得跟投资人接触的时候,他们关注的侧重点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张海亮:对,现在他们对新势力接触多了,更关心企业有什么特点,竞争优势在哪,跟别人的差异在哪。所有的这些特点都要能够实现。最终要把这些变化、创新呈现给客户。这要有功底很扎实的团队,同时还要具备开放思维。
  电咖跟别外不一样的地方,就是落地能力非常强,能更快地把设想的东西导入到量产车型上。我们能够按照最高的质量标准、最合理的设计和最优性价比制造产品、提供服务,并呈现给客户,在产品创新方面,包括在造型、车身结构、三电系统、车联网系统等方面,都做得不错,
  从相信故事,到相信人
  吴迎秋:接下来,我们聊聊人。创新的主体是“人”。前面我也提到,这一轮趋冷,投资者越来越理性,对“故事”不那么信了,他们越来越重视人了。说到电咖,我相信,最主要的核心实力也是在人上。很多人说,您几乎把上汽大众的团队都搬来了。我看到了一张表,这上面从研发到销售,从采购到财务,几乎是一条龙,都是上汽大众的人。这确实让大家很相信你们有这个能力。反过来也有很多人说,传统人有传统人的优势,传统人也有传统人的弱项。
  您怎么看?
  张海亮:上汽大众内音认才很多,有一些人才溢出。从上汽大众离开的人也有不少去了其他企业。在我们这里的员工高管里面,确有一部分是从上汽大众来的,而且比较有经验。这些人出来可能跟我情况类似,怀有一种想闯一闯、试一试的心态。这些人到电咖来,到一个创新企业来,他们更愿意接受挑战,享受压力,愿意创新。我认为,整个团队的创新精神一点都不缺乏。他们有探厚的汽车行业积淀,同时又愿意接受新事物、愿意去观察、思考客户新的需求,对他们来说,创新不是大问题。
  另外,我们的技术团队和管理团队是有层次的,也不是每个部门都是从下老统企业来的。电咖有互联网企业过来的,有消費电子类企业过来的,也有跨行业、技术、材料、新能源等各方面企业过来的人才。我们整个团队相对多元化。您可以看到,电咖的整个流程和文化虽然岁更食向于严谨,但不缺乏创新氛围。从这点来说,我们虽然有一部分核心管理成员是从传统车企出来的,但不会在创新方面缺乏优势。
  吴迎秋:这就像一个烙印。我们看到你们的团队,不仅做过上汽大众,而且还有独立做过一个完整的汽车项目。这一点也可以是大家对你们看好的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张海亮:以前,我们做整车研发,整个产品全流程过程中就有很多创新。但是,因为我们有产品规范,有些创新是没法体现在产品上的。现在,我们能够独立进行一代新的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定义,我们就有机会,能够更好地把以前积累的很多创新想法,一次性地在这个车上体现出来,当你看到我们的实车时,你会发现,从内饰到外观,到车联网,到整个车机系统,都有很多新的创新亮点。这和我们之前的这段经历还是有关系的。
  创新不是噱头
  吴迎秋:我认同你们落地能力强的特点。相信看好电咖的人,一定会有同样的观点但我想说说你们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需要有一个标准。现在,所有造车新势力站在投资人面前,都讲创新,而且我们也见证过第一轮展现出的“创新”五花八门,各种各样。在这一点上,大家会不会同质化非常厉害?
  张海亮:创新不是噱头,我们更觉得创新需要真正能够到客户带来价值,更方便客户使用,有更好的体验,在电咖的高端品牌产品上,我们会带来一些感性方面的创新。产品会在第四季度发布,我们希望,这个产品能实实在在地体现出一些进步,而不仅仅是只有一些想法而已。
  吴迎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电咖的落地能力毋庸置疑,这一定是你们的核心竞争力。从团队素质、从团队过往独立操作的项目都可以看出来。
  现在人们对“创新”考虑的面会更广一些,看法也不一样。
  首先,传统汽车也在创新。我们看到传统汽车这一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造出来的车,所应用的互联网系统进入到2.0时代,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人认为这也算是一种创新。
  第二,对于造车新汽车而言,创新更多地集中在电机、电控、电池等核心技术上。
  对于现在一些车企所说的创新,可能是需要商榷的。比如,楠褚勺车机系统、智能网联系统等,是一些互联网公司参与进来进行配套研发的。最典型的就是语音系统,现在很多公司所标榜的自动语音系统,多来源于少数几家洪应商。再比如电池,很多企业说它的电池能30分钟充电80%,但几乎都是同一个电池厂商洪的货。所以,很多人说,这种所谓的“创新”其实谈不上根本意义上的创新或者说是浅层面的“创新”,很容易被人模仿和超越。
  对于电咖来说,您认为真正的,让人相信或者有说服力的创新,是什么?
  张海亮:涉及能源方式的创新,我们集中在动力心也系统的选择上。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采用高性能三元锉电池比较普遍。而我们着手布局的是新一代燃料电池和固态电池系统。这两个系统我们会强力进行研发和批量投产的准备工作。   张海亮:我就谈一下白己的体会吧,我在整车厂工作了20年,然后去了一家互联网的车企,两方面的教育都很深刻。谈融合,就必须要又馄巨合的双方非常了解,知道它的优点在哪里,弊端在哪里。在这个基础上必须想明白,哪些是可以融合在一起的,哪些是必須规避的。
  优点加优点一碰撞,可能就会变成缺点,也司能融合出一个全新的模式。融合的过程,一定要有一个非常缜密的判断和分析,深刻知道里面的运作规则,再把它们串在一起,发挥更大的效率。融合本身就是创新,可能会产生除了融合双方之外的第三个模式。
  我们希望通过融合,做到在模式上、效率上都有一个很好的创新和提升,真正实现1+1>2的效果。
  吴迎秋:这可能是你的一个核心优势。你们的融合是清楚两端,所以知道如何把它们放在一起。而现在,更多的只知道一端,或者在某种程渡上这种融合只是一种妥协。
  过去我们常讲,传统思维考虑“万一失败了怎么办”,互联网思维则考虑“万一成功了怎么办”。这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
  “万一失败了怎么办”,让人感觉不敢去闯,保守多一些,魄力差一些;“万一成功了怎么办”,完全就是一个拼命三郎,可能很多时候就是看到了一个机会,就冲上去了。这些观念上的差异大家已经慢慢理解了。最近听到很多人说,互联网还有一种说法:“干了再说。”传统汽车是要构建完整的体系,通过各种实验、各种认证,非常确定可以动了,才去动。互联网做一件事情则是看准了就先动,然后靠迭代不断修订、补充、完善来带动它。这确实是一个把控能力的问题。
  张海亮:现在互联网说的快速迭代,我个人觉得更多体现在软件上,而硬件上应该要严谨。
  举个例子,比如说,有人把我们形容成是“德系标准的特斯拉”。我们的车在硬件上,要做到恨参德国车那样扎扎实实,要有一个很好的质量水准;在互联网体验上,要有很多比较创新的东西,要敢于试错,要敢干。因为试错成本不是太高,可以通过不断的迭代来修它。
  需要强调的是,对于试错成本而言,从软件层面来讲,如果用户发现问题,我们通过迭代升级修正,对用户不会有太大的损失。
  但是,如果是硬件的话,按照国家法规规定的不同程度,就需要进行相应处理,严重的话就要召回,这会给用户和公司带来巨大的损失。
  我个人觉得“德系标准的特斯拉”,代表了我们产品的两种风格:一是车子很扎实,高质量、高品质;另一个是车载互联网、智能系统等的迭代速度快,用户体验好。我们有一个想法,叫“有品有趣”:有品就是有品质,二有趣就是车里的互联网系统等一定要常更新、迭代,带给用户乐趣。这是我们造车的一个特点。
  5万辆规模、3年时间、不超过100亿元投资,三个指标考察造车新势力盈利能力
  吴迎秋:“德系标准的特斯拉”!这个词来形容电咖非常形象。电咖汽车照这卜目标去做,我觉得很好。
  不管是第一个阶段,还是断的阶段,其实大家有个疑问始终挥之不去——什么时候才能做成功,才能实现真正的盈利?
  最近夺卜互联网造车老大讲,他现在就是在亏,亏了多少个亿。但他认为谈来一定会盈利。大家就非常关心,总也找不到盈利时间表的话,责金流断了怎么办?
  张海亮:对于车企而言,投产或规划一款车型,都有一个比较严密的评审过程。比如车型满足什么样的细分市场?成本要做到什么样,售价要怎么样?车出来后会怎么样?从一开始就必须非常清晰地知道。
  从电咖目前规划的产品来看,我们认为产品本身的盈利性应该不会是个问题。在规模上实现5万-7万辆,工厂的利用率就能达到一定水平,就可以履盖一些固定成本,实现真正的正向现金流。
  吴迎秋:首先单车要盈利,如果单车没有盈利,窟窿会越来越大。第二,现在是投入期,有大量的成本需要通过一定的销量去摊。这里面有一个数字必须是固定的,就是多长时间能实现盈亏平衡?否则永远这么亏下去,万一市场出现变化,某个车型突然掉链子了,就会出大问题。你们自己有规划吗?
  张海亮:有的,从今天算,未来还要3-4年时间。
  吴迎秋:我接触过很多造车新势力,也谈到了钱的问题,人家讲得非常清楚,现在需要钱。只有通过不断地去做、不断地去说,才能从投资者那儿把钱拿到手。这样的问题电咖也一样要面对。你有没有准备好3年的钱?还有没确凌多的钱来支撑你做更多的事?
  张海亮:我们的融资是有规划的每年根据当年的计划,根据要做的事隋来实现融资。我们肯定不会一下把三年的钱准备好之后才来做后面的事情,我们有信心通过工作的不断推进,在这三年里面,踏踏实实把事做成。这是我们关心的重点。
  3年里我们需要的钱主要用在3个方面。第一是满足运营的需要,企业运转所需的内部成本开支。其次,我们还会新建一个生产基地,扩大产能。我们现在的产能是10万辆左右需要增加5万-6万辆,扩展到15万-16万辆的规模。这样能够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第三,我们还有两款新产品要投入。
  整个公司的基础架构,例如研发中心,第一个工厂等的投资已经基本到位了,接下来,我们的融资将主要投向新产品研发制造和新工厂的产能扩充。
  吴迎秋:如果我们做一个不恰当的预测,您觉得,造车新势力需要多少钱才能保证生育下去?有的说要200亿元,有的说100亿元就够了。您认为需要多少?
  张海亮:我认为低于100亿元。
  创新应被当作“生命线”来做
  吴迎秋:这个说法非常重要:需要资金低于100亿元,时间3-4年。
  一个方面,最近有人在说,造车新势力未来会不断变化,存在不确定性。现在这么多人进来,大家都在说、都在做、都在拿钱砸。你说需要100亿元,人家能砸400亿元。在一般人看来,砸400亿元获得的成功概率更高。这是一个不讲道理的模式,就是笑到最后模式。你只要500亿元、600亿元砸进去,最后赢家一定是你。现在看共享单车、共享汽车里面的几个欠佬就是这么玩的,最后形成巨无霸。   另一个方面,最近也有人在讲,新汽车现在已经进入到一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了。“诸侯割据”一定会出“枭雄”来整合天下。未来可能会走到哪一步?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张海亮:这里分两个层面来看。第一个层面,资本不断的支持的确能让一个企业生存,但不一定能够让这个企业成功。在汽车行业,虽然通过大量资本的支撑,你能推出产品,但是每一代产品如果都不能很交锁丝满足消费者的希望,你可能就不会成功,比如,质量有问题、产品不够创新造型不够漂亮等。即便身后有大的资本支持,一代产品不行淘汰了再出一代不断试错,但能力不行光有资本肯定解决不了问题。
  在这个方面,团队的基础能力、企业的基础能力会起比较重要的作用。
  第二层面,能存活下来的企业肯定会越来越被资本看好。它是一个正循环。上述那种企业,资木的支持会越来越少,后续的融资能力会越来越差。
  反而是那些基本功比较好的,不断能提供有创新、性价比好的产品,这样的企业会不断吸引更多的资本进来。这种企业反而能够感为一个“枭雄”。有些领域,比如共享单车,商业模式更多是靠钱砸出来的,而像汽车这样的工业产品,用钱砸不一定有用。
  反而是你研发的产品如果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把量做上去,这个可能性会更大一些。
  吴迎秋:看来张总对这个问题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里,我也谈反炎我的一些看法。
  第一轮过来,大家质疑造车新势力的核心就是一个问题———创新不够。第一,有些所谓的“新”,经过实践检验,唯一性、差异化不够。这个“新”别人很快也学会了。第二,看起来“新”的东西不落地。最核心的问题在这儿。我认为,首先造车新势力没“新”不行。第一轮之所以冷下来,就是“新”得不对。有些看着新鲜,拿来一检验不新,轻易就被别人赶上来了。还有的干脆根本就是虚的。第二,新一轮最难的考验还是“新”,是创新。有些创新,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技术手段的出现而产生出来的;有些是属于商业模式,产业链条长了产生聚合效益,发展出来的。
  它是从一个时期到另一个时期不断出现的产物。例如,我们今天做新汽车,没有4G、5G网络,新汽车可能就缺乏一个重要的新的基础。现在人家都喊出人工智能汽车了,互联网概念也被甩在了后面。这样的“新”变化太快了,让人充满了期待。
  搞新汽车注定是一个非常难的过程。难在哪儿?难在不断创新。不是说今天一款车做完了就完了,做出一个新的东西,推出一个新的噱头就可以休息了。可能今天这个感觉还很新,明天就落伍了。这个就累了。
  我感觉,无论新一轮还是上一轮,无论是新汽车还是传统汽车,现在新汽车从业者,最累的、最难的还是求新。我们也看到很多新汽车从业人员、领导者跟资本讲,跟媒体讲,跟经销商、供应商讲,似乎都很累,但其实背后最累的,我认为还是如何保持“新”,还是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新技术的出现,保持真实的“新”。
  您觉得最累的地方应该是什么?
  张海亮:以前传统的汽车以硬件为主,天生就是迭代周期比较慢,一些创新的技术,可能会深度影响整车的驾驶性能,需要非常长的时间进行验证,所以即使有新想法,也不可能马上实现,
  现在汽车已经逐步被制造成一个移動的电脑、移动的智能终端。在这种情况下,软件系统在汽车上的应用为快速实现创新提供了条件。今天,就连一些硬件设备的很多功能,也可以在线升级了,汽车作为一个不断创新的产品,逐渐和手机、电子消费品一样了。在这种大趋势,创新应该被作为“生命线”来做。
  吴迎秋:看来电咖在创新上,是有紧迫感的。这确实是刃斤汽车的“生命线”。
  张海亮:是的,谢谢吴老师。
其他文献
细心的人可能会发现,几年前,国家在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流旋律集中在了纯电汽车上,电动汽车被赋予了“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而其他的技术路径基本全部被排斥在主旋律之外。最近,这种论调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细心的,凡可能会发现,几年前,国家在发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主旋律集中在了纯电汽车上,电动汽车被赋予了“弯道超车”的历史使命,而其他的技术路径基本全部被排斥在主旋律之外。最近,这种论调发生了
期刊
(腾冲)奇山丽水画中城,城中雅布奇山水,山水如母怀中乳,仙女织锦彩云飞。年末将至,全新BMW X5携王者之势驾临四面见山,八方山围,山中怀城,城中有山的别致之地一一腾冲。传承四代的BMW X5,不仅将SAV的定位发扬光大更成为兼顾公路动态表现、非铺装道路、以及越野路段通过能力的全能选手,为这一细分市场加冕新的王者。  更加智能的xDrive全轮驱动系统,令这款中大型SAV拥有卓越的灵活性、牵引力和
期刊
在中国车市面临零增长甚至负增长的大背景下,“一枝独秀”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成为了车企的“必争之地”。截止到11月底,中国传统乘用车已经连续五个月处于下滑状态,而新能源汽车却成为这个寒冬中不可多得的一丝温暖,据统计,今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105.4万辆,销售103.0万辆,提前完成了年初百萬辆的既定目标。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里,除了“量”的增长外,“质”的升级同样在高调上演,AO级以及A级市场涌现出
期刊
宝骏530是宝骏汽车在2018年3月推出的一款紧凑级SUV,凭借高颜值、大空间和扎实的底盘表现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肯定,截止目前宝骏530销量已突破10万辆。11月20日,2019款宝骏530正式上市,共推自动精英型、自动豪华型、自动尊贵型三款车型,售价区间为8.88-10.28万元。一个上市仅8个月的车型年,通过小改款直接给了一套全新的动力系统,宝骏汽车这次的做法,真的可以说是相当给力。  换“芯
期刊
“新英伦锋尚运动轿车”是2019款捷豹XEL的标签。作为捷豹X家族的先锋选手,捷豹XEL在继承捷豹赛道基因的同时,更通过创新科技和豪华配置,进一步提升了车辆整体竞争力,成为了专为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打造的新英伦锋尚运动轿车。  依旧优雅的新英伦绅士  沿袭XE的设计特征,捷豹XEL在外观设计上依然保持着捷豹独有的英伦格调,虽然加长了整体车身尺寸,但是线条比例并没有受到丝毫影响。  与之前的捷豹XE相比
期刊
“一汽丰田奕泽IZOA的外观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这近乎概念车的外观设计非常值得称赞。另外,作为TNGA丰巢概念打造的首款SUV,奕泽IZOA的操控性令人满意。”这是2018年寰球年度车测评专家——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对一汽丰田奕泽IZOA的评价。  对于一拥有超过20年汽车从业经验的“老人”来说,朱西产见证了中国汽车工业的腾飞,也见证了一汽丰田的发展过程。“迎合这
期刊
2019年1月17日,第五届寰球汽车年度盛典在北京竞园艺术中心落下帷幕,9款最终入围车型经过现场9进7、7进3、3进1的三轮公开投票,最终荣威MarveIX摘得2018寰球年度车大奖。盛典落幕,但中国汽车市场的精彩才刚刚开始若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那市场表现一定是检验車企的重要法则赊了这9款入围车型,还有不少品牌的车型凭借自身的产品实力和出色的市场表现,在2018的车市寒冬里分外夺目,赢得了专
期刊
打破固有束缚,决定潮流走向一一作为BMW X家族中最“炫酷”的新成员,BMW X2以创新的车型概念和突破性的设计语言一举开辟全新细分市场,打破轿跑车与SAV的界限,用大胆而耀眼的色彩彰显不拘一格的个性,却又保留了BMW最纯粹的驾驶乐趣和功能性,成为“反其道而型”的潮流决定者。  潮流座驾的创领者为年轻一代而来  作为BMWX家族又一级别创领者,创新BMW X2的推出满足了更广泛的年轻用户和内心渴望
期刊
作为中国专属的第5款国产车型,梅赛德斯一奔驰全新长轴距A级轿车正式上市,新车先发布了5款车型,售价为21,69万元-29.99万元。  全新长轴距A级轿车的到来,填补了梅赛德斯一奔驰在紧凑型轿车细分市场的产品空白进一步降低了购买门槛更重要的是,这是第一款完全意义上面向新生代的豪华轿车,至少有三点超出了对标细分市场与竞品后的预期。  采用闭缸技术的全新动力总成高效节能  全新长轴距A级轿车搭载全新的
期刊
如果说汽车已经成为当下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日常消费品,那么越野,无疑就是出于爱好、发自情怀,源于生活,忠于梦想的另一种人生境界了。而相比普通消费者对越野车了解程度的参差不齐,越野爱好者们个个如数家珍的表现,就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何谓忠贞的越野信徒。   不过,即便是狂飙过任何一种复杂路况、拆解过千百繁杂机械零件的越野死忠粉,对汽车生产的认知其实也仅限于各种资料。究竟来自网上冲浪的知识恶补经不经得起推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