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疼痛

来源 :中学生百科·大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mmd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千人一面最是无趣,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一个话题,千种声音,一切有趣想法和鲜明观点都可以在这个互动平台上恣意发声。观点激荡、错落纷杂之态,即我们智慧萌芽之时。
  我感觉自己是个很软弱的人,所以我的疼痛经常伴随着泪水。
  听说我从小就爱哭。
  刚出生的时候,家里条件不是很好。妈妈那时候在机械厂上班,专门负责打包电焊条,工作三班倒,没有产假休。因为生我在家待了一个礼拜,机械厂就把她辞退了,在那个时候,即使是这么累人的活儿也十分抢手。没有工作可不行,家里主要经济来源就是我妈。那时候我爸在镇上当农业技师,指导人家怎么种田。农民可不需要他教,觉得靠自己的经验就够了。我爸爸受人尊重的程度和他当时的工资成正比。于是我妈不给我喂奶了,提着家里仅有的两只鸭子去向厂长求情,请他让自己继续在厂里上班。我被放在了外婆家。没有母乳的喂养,外婆就给我吃米粉糊糊。大约是特别难吃,我死活不肯张嘴。为了让我吃,外婆每次喂食的时候都装作要打我,我受了惊吓放声大哭,她就一勺勺将米糊糊塞进我嘴里。所以我从小爱哭。
  小学的时候我也爱哭。小学时的男生哪里懂得紳士和礼貌为何物,做恶作剧仿佛是天性。我的同桌就是这样一个男孩儿,而我因为乖巧居然和顽劣的他同桌了四年。还记得每天午休时间都会发豆奶,他喝完自己的就来抢我的,比这更过分的是就算他不喝也会把我的倒掉。被抢夺了东西的我总是会哭。他因而更加洋洋得意。还有上课的时候,先起立再坐下,当我起立了往后坐时,却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引起全班哄堂大笑,他在一边笑得尤为起劲。每当他做值日生的时候,他都会用粉笔在我的桌椅上乱涂乱画,我第二天要费好大的劲才能把那些张牙舞爪的怪物给擦掉。我无数次觉得自己的小学时代因为有了这个同桌而无比灰暗,也因为他被气哭过好多次。但是长大以后,我却慢慢淡忘了他曾带给我的屈辱和疼痛,只觉得这些回忆幼稚好笑。
  中学时代变得沉闷。我从小被标榜为好学生,从不敢违背好学生的原则,端的一副正气凛然、一本正经、根正苗红的样子,将老师的话视为圣旨,生怕辜负了老师的期望。每一次考试我都认真对待。课上认真听课记笔记,积极回答问题,老师每一个肯定的眼神对我来说都是莫大的鼓励。晚上在宿舍执一个小台灯,熄灯后还会看书一个小时。第二天胡乱用冷水洗把脸顶着熊猫眼去上课,走在路上有一种“我学习我骄傲”的意气风发。被推选为班长后,我深切地感受到责任之重,于是板着脸管理班级纪律,处理矛盾纠纷,预警事态发展。同学们觉得我凶,在背后说起了我的坏话。那一刻,孤独像海水般将我吞噬。尽管周围有喧嚣的人声,却不会有人发现我,他们甚至不会往这个方向看一眼。我不能呼喊,到最后也不想呼喊,就慢慢地沉沦下去,任由海水盖过头顶,蜷缩着身体落到一个幽黑静谧的地方去,直到所有的声音都消遁。现在看来,原来我在高中时代就和忧郁结识。就开始安静地构建着自己的内心世界。
  跨进大学就成年了。我开始试着用成年人的法则生活,安静地在一隅做自己的事情。遭遇了一场暗恋,所以想要让自己变得更好。我一个人去图书馆,翻阅群书,和书中先哲对话,任空气中的细小尘埃飘浮在头顶,直到夕阳一寸一寸爬上图书馆的木质书桌。在下着雪的假期,我背着电脑抢占考研生的自习室,不停地敲击键盘练习英文打字速度,看原声美剧,做逻辑推理,比准备高考更加紧张。在充斥着游戏厮杀声的宿舍,我坐在上铺刷着GRE的机考经验,不停地背单词,每一根弦都紧绷着。等所有的考试都尘埃落定了,自己突然松弛了。感情中构想出来的理想塔也因为抽掉一根悬梁而分崩离析,“轰”的一声,它倒了。
  我自以为大学时期的沉默就是成长,参加工作以后,无数次深夜的痛哭才让我明白,那只是一个人独处时的倔强,并不是真的成熟。
  连续两个月“白加黑”“5+2”,十分疲倦,刚参加工作的激情被消磨得一点也不剩。数不清的检查,做不完的资料,加不完的班,连上厕所都跑着去,为了减少上厕所浪费的时间更是可以一天都不喝水,为了一张马上要交的表格连饭也不吃了。有一次加班到晚上10点,好不容易坐上回家的公交车,结果一个电话过来,因为同事的工作还没做完,为了顾全大局又回去加班。父母恰好打来电话问我到哪里了,当着公交车上那么多人,我头一次掩饰不住哽咽的声音。
  还有一次要迎接大的检查,心里紧张万分,生怕出什么纰漏。半夜两点爬起来独自去办公室修整资料。每次一个人加班回去,走在冷清的大街上,转几趟车回家,就会被孤独和无助包裹,负面情绪“哗”的一下全涌上来,整个人变成忧郁的人偶,只有骨头架子在行走。
  到底是为了什么呢?我经常问自己。读书时代的理想变得轻飘飘的,我像放风筝一样,风来了,任它飞得越来越远,越来越高,却倔强地不肯将手里的线松开。眼睁睁看着风筝远去,看着堆积如山的工作,两相叠加起来,也不是没有哭过。赚钱多不容易啊,学习的枯燥苦闷和工作所经历的心酸劳苦比起来,我只能为之一哂了。但是成年人的哭泣并不珍贵。相反,它是狼狈,在笑话你的无能和软弱。工作的压力是一方面,人际关系的处理也十分艰难。学生时代最常见的你问我答和直截了当渐渐被沉默取代;肆无忌惮的哈哈大笑慢慢被以标准弧度扬起的嘴角替换;在宿舍看《卡萨布兰卡》之类的奥斯卡经典流下的泪水逐渐被头痛和失眠掩盖。我好像没有时间伤春悲秋,忙完这一阵子又要忙下一阵子。不太忙碌的晚上,我才能用笔记本电脑记下自己的心情。
  这所有的一切,何尝不是成长的疼痛呢?幼时我们痛得明显,用哭泣来表达自己的愤怒。后来,我们学会了忍受。皮肉的伤痛可以去医院解决,心里的疼痛不需要包扎,却需要和解。大学里的职业教育课程只告诉我们要对职业有所规划,可是职业带给我们的压力和抑郁却似乎被专家们遗忘了。我们一路走来,在磕磕绊绊中,在头破血流时,在失落彷徨后,终于和疼痛比肩站在一起,与它握手言和,与它一起前行。也许,到了下一个成长阶段之后,回过头来看,就会像看待前几个阶段的疼痛一般看待现在的疼痛,觉其幼稚可笑,付之一哂。
其他文献
历史不是沉睡在书本和地壳里的遗迹,历史所繁衍的文化是我们每天温习的课程。一位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高材生的独特视角,一定会是你写作时的精彩素材,更是你反思生活的细致入口。  我幼时体弱多病,印象里总是母亲带着我跑医院,小学前的大部分记忆都被医护白色和消毒水味所占据。看病免不了要做检查,做检查免不了要验血,验血需要刺破手指,通常是中指最倒霉,挨这么一下。然后护士用细玻璃管把血吸上来。那时候的医疗器具还没
期刊
尘埃落定,掩卷深思。一次完整的主题之旅即将结束,你是否准备好满载而归?或許,道别之时的话语最是走心,你又能否体会?而下期的精彩还在期待你的贡献。  我经历过疼痛,我害怕它,甚至时常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忍受疼痛。爱因斯坦说。当人的速度越来越接近光速时,时间会改变。我却觉得无需那么复杂,疼痛时分秒便如年。疼痛似乎是上帝给人的惩罚。也是人类敬畏、臣服自然规律的原因之一。我想大多数人在上述想法上应该与我一致
期刊
喜悦让他的声音衰老——  让她的语言颠颠倒倒  爱的讯息必得非常古老  才使双唇岁痕深凿  一时咕咕哝哝因为狂喜——  是快乐或悲伤——  或恐惧——装饰  这铅灰苍白的相会——  荐诗丨 史义伟  这首诗理解困难的地方是缺乏背景,无法确定诗里的“他”指的是谁,而“她”又是谁。不过批评家哈罗德·布鲁姆认为,这首诗描写的是诗人狄金森与洛德法官之间的黄昏之恋。  诗开头说“喜悦让他的声音衰老”,听起来
期刊
栽从漂渊之顶  冷眼看你的喧嚣。向下。我看見你猖撅的毁减。  你的钢器在目光下闪耀。铁砧上火花进溅,  文本、旗帜和三角旗,庞然神话,  如沙漠中的蛇,它的胃被蜿蜒缝合  来自蹄、疾病、色欲的声响,  难以描摹的肚利汇编一处。  没得到你想要的。你把挡着你的一切毁灭掉。  字词的碎片,滑动的音节,千而扭曲的  辅音的骨头,元音的污渍。  敢来触碰我,你的于会嘶嘶作响。  我即静默。  你心中的毒色
期刊
运动后神经系统分泌多巴胺带来愉悦的心情,和谐的交响乐在耳边回响,夜晚布满繁星的天空,获得某种形式的认可,身穿一件舒适又漂亮的衣服——这些小小的愉悦每每点亮我的生活,却很难成为长久支持我精神的热爱。在职场中,我不由自主地回避“两个项目你更喜欢哪个”之类的问题,其原因当然与我从事的职业要求理性和逻辑有关,深层次的原因却是,哪个我都谈不上喜欢,毕竟我更喜欢不工作。  很少有词语像“热爱”一般,一旦说出口
期刊
一个“爱”字,大概是尽人皆知,由于简化,今天已不见“心”;确实“爱”本有“心”,写作“愛”,篆书作“”。深深记得多年以前有位先生说,“愛”是上边一只手,下边一只手,中间一颗心,“爱”就是一个人用手把自己的心交到另一个人的手上,正如一首歌唱的:“放我的真心在你的手心。”现在想来,这解说真好。可是,怎么也找不到如此解释的依据,但有一点确实没错——强调“爱”之有“心”。《说文解字》说“愛”本应是“”,“
期刊
“你同她的隔离是海一样地宽广。”  “縱使是海一样地宽广,  我也要日夜搬运着灰色的砖泥,  在海上建筑起一座桥梁。”  “百万年恐怕这座桥也不能筑起。”  “但我愿在几十年内搬运不停,  我不能空空地怅望着彼岸的奇彩,  度过这样长、这样长久的一生。”  荐诗丨 李可以  偶然间翻到冯至的这首《桥》,在还未开始“读”之前就被攫住。于我而言,诗先是“词语”,再是“画面”,最后才是“语言”。所以读一
期刊
爱书之人读书如同行山,穿越陡峭或蜿蜒的山间小径,留下深深浅浅的足迹,才能看到远方美丽的风景。我们常常会为足迹的重叠而欣喜,因为寻觅与分享,是读书最大的愉悦。  他是一个很特殊的作者,曾经在犹太人集中营里面待过三年,甚至去过最为恐怖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他侥幸活下来了,可他的亲人却没有这样的幸运。在被解救之后,这个背负着幸存者痛苦的人并没有自怨自艾,而是把他的经历变成了一本可以证明人性力量的伟大著述。 
期刊
主持:颜陌  嘉宾:李帆,男,28岁,物理学者杨惠婷,女,26岁,英语教师文梦佳,女,22岁,瑜伽老师陈彦蓉,女,23岁,社区工作者  颜陌:感谢大家接受我的采访。本期的主题是“真实”。我们这期的嘉宾,职业大不相同,年龄却比较接近,都是90后,应该很有话聊。一般我们理解的真实就是不虚假,和客观事实相符合,表达了一件事情的真相。佛家认为,很多事情要用心去感受才是最真实的。金钱、财富都是生活的物质表象
期刊
头一次给你写信  乞谅并祝好  祝你安好  祝你阖宅安好  希望你这一向好  希望你这一向一切都好  祝你一年诸事顺遂  祝新禧  祝你明年百事如意  祝你近好  祝你路上好  匆匆祝你近好  匆匆祝你路上好  匆匆祝你這一向一切都好  你近来想必健康  祝你一切顺手  祝秋祺  祝俪安  祝你太太好  荐诗丨 光诸  很荣幸在这里给大家介绍年轻女诗人路雅婷的作品。这首诗相当简单、直接,但仔细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