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法官,从异见者到网红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pz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是美国联邦法院9名德高望重的大法官之一,她一生与性别歧视作斗争。由于她的努力,法律中诸多领域的性别歧视问题成为终结。
  她就是美国历史上第二位女性大法官鲁思·拜德·金斯伯格。她身材瘦小,却透着惊人的干练和勇气,一生阅案无数,受到人们的爱戴。
  我最大的成就,就是让你成为现在的样子
  1933年,金斯伯格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父母是犹太人,家境平常。姐姐早逝,让她成为家里唯一的女孩,备受家人宠爱。当时的美国,性别歧视相当严重,女性在生活的各个领域,都遭到不公平待遇。
  金斯伯格的母亲就是这种不平等待遇的受害者。母亲极聪明,却因为是女性,没能接受更高的教育。母亲富有远见,并没因为金斯伯格是女儿而怠慢她,相反,她让金斯伯格最大限度地接受教育,并且一有空,就带着孩子们去图书馆阅读。
  就在金斯伯格高中毕业的前一天,母亲因为癌症去世了。金斯伯格十分忧伤,站在母亲的遗像前,泪流满面。回想母亲一生坚强勇敢,却没有机会走入社会,施展才华,带着遗憾离开人世,金斯伯格暗下决心,一定要用自己的行动,改变这世界对女人的看法。
  多年以后,在金斯伯格被任命为大法官的典礼上,她曾致辞母亲:“致我的母亲,她离开我太早,愿我可以达到她本可以达到的高度……”
  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金斯伯格出落得美丽大方,成为众多男孩心中的偶像。但是,那时的她忙于学习,并没有时间考虑儿女情长。直到有一天,她遇到心目中的白马王子马丁,两人迅速坠入爱河,毕业后便结婚了。
  女儿的出生让金斯伯格更忙碌了。原本想继续学业,考虑到孩子太小,她打算放弃。她对丈夫说:“你那么有才华,应该继续学习,我回家照顾孩子。”马丁非常感动,“我知道你也非常想学习,放心,我会帮你一起带孩子。相信我,会成为一个好父亲。”
  1956年,两人带着孩子,一起来到哈佛法学院继续深造。虽然日子过得紧张忙碌,小两口相亲相爱,倒也甜蜜。但不幸的是,很快马丁被查出得了睾丸癌。那段艰难的日子里,金斯伯格既要照顾患病的丈夫、年幼的女儿,又要学习法学院的课程,每天只有两个小时的睡眠。她回忆那段时光时说:“每天回到家,首要之事是陪女儿玩耍。直到孩子睡着,才得以打开书本。”
  许是金斯伯格的执著感动了上帝,在她精心照料下,丈夫的身体逐步恢复,成为一名著名的税法律师。马丁十分感谢妻子的付出,并用行动加倍偿还妻子。除了承包家务之外,他还利用工作技能,把金斯伯格的各种财务记录归纳整理,数据清晰到无懈可击,为妻子后来成为大法官做好了铺垫。
  相互扶持,深情笃定,患难夫妻对爱情理解得更深刻。走过相濡以沫的56个年头之后,马丁因为癌症并发症去世了,他在给爱妻的信中写道:我此生最大的成就,就是讓你可以成为你现在的样子。
  直面信仰,请男同胞将脚从我们脖子上拿开
  在金斯伯格成长的年代里,性别歧视充斥着生活各个角落。她在哈佛法学院读书时,全校500名学生当中,仅有9名女生。尽管当时金斯伯格的成绩在全班名列前茅,而且参与编辑《哈佛法学评论》一书,但她仍没有进阅览室读书的权力。为此,金斯伯格愤愤不平。
  马丁在纽约找到了工作,金斯伯格也随丈夫转学,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她以全班第一的总成绩毕业,既欢喜又兴奋,她信心满满,相信一定会有一个令人满意的工作,等着她去施展才华。然而,她再次遭重创,因为性别原因,没有人愿意雇佣她。就连哈佛法学院院长强力推荐的见习职位,也是因为性别原因而拒绝了她。
  金斯伯格怒不可遏,她想起了母亲,想起众多女性的遭遇,她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如此麻木的世界,必须给予有力的反击。
  20世纪60年代,受西蒙娜·德·波伏娃的书《第二性》的影响,美国女权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很多反对性别歧视的女性,纷纷开始行动。当时的金斯伯格已经取得律师身份,并逐步走进最高法院。这一切足以让她有能力站在一定高度,对两性不公的政策条例,进行针对性的打击。
  1970年,金斯伯格带头创办了美国第一本关于女权方面的法律杂志《女权法律报告》。她在杂志里撰写了很多案例,为美国妇女提高和保护权利意识,提供了大量法律依据。彼时,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她和任何一个普通女人一样,要承受工作和家庭的双重重担。好在马丁了解妻子的心愿,把家打理得井井有条,给她勇气和力量。
  金斯伯格进入最高法院后,接手一些妇女维权案件。“弗朗蒂罗诉理查德森案”是其中之一。案件中的莎朗·弗朗蒂罗是一名空军中尉,她称自己在赡养丈夫,申请丈夫的住房和医疗方面的福利。但是,当时的美国法律规定,只有男性职员可以主张赡养妻子,替妻子申请津贴,女性却没有这个权利。在法庭上,金斯伯格义正辞严地辩论:“我要求的并不是人们因我的性别,而为我供特权,我要求的只是同胞们将他们的脚从我们的脖子上拿开。”最后,此案获得了8∶1的投票结果,金斯伯格大获全胜。
  从1973年至1976年,金斯伯格在高院经办的六个案件中,五个赢得了胜利,为女权斗争扛起了大旗,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尊重。同时,她的所为也引起一些人强烈不满。1978年,在杜伦诉讼案中,金斯伯格起诉密苏里州法律,要求女性和男性一样,可以同等履行陪审义务。大法官伦奎斯特当庭质问:“女权运动领袖苏珊·安东尼的头像,已经印在一美元硬币上了,你们女人还要抱怨男女不够平等吗?”金斯伯格愤然答道:“阁下,当然不平等,因为那还只是辅币。”
  做异见者,从传统斗士到个性网红
  1993年,金斯伯格由克林顿总统提名,出任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大法官。金斯伯格喜欢在法袍上佩戴项圈,金色的项圈代表她赞同多数意见,银色的代表她持有异见。美国最高法院里有一段流传甚广的话:“今天的少数派异见,就是明天的主流观点。”作为“异见者”的金斯伯格,就是这段话的有力证明。
  初期,她低调行事,谨言慎行,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第一位女大法官桑德拉·戴·康纳身上。尽管金斯伯格是一位态度明朗坚定的自由派法官,但当时的她并没有多少存在感。直到奥康纳退休之后,金斯伯格发现妇女权益保护日益后退,她感觉该发声了。之后的保护女性权益受损诉讼案件中,她释放出自己的超能量,大放异彩。
  2007年,在一起堕胎案件中,金斯伯格一反常态,不似以往的谨小慎微,公开宣读了自己的意见,激烈地反对肯尼迪支持的《禁止局部分娩堕胎法案》。她认为堕胎权属于女性,女性有权决定自己想要的生活。“它们围绕女性的自治权展开,希望由女性自己决定生命历程,以及对平等公民权地位的享有。”
  一个月之后,她又在关于男女同工不同酬的案件上再次发力。面对不公正待遇,金斯伯格甚至要求国会出面,废除最高法院做出的判决。一时间,舆论哗然,甚至有媒体说,金斯伯格是“吃着最高法院的饭,还要革最高法院的命”。
  金斯伯格的态度受到美国女性的大力支持,她们从各个领域站出来声援,成为强有力的后盾。努力没有白费,奥巴马上任后,签署的第一份法案就是《莉莉·莱德贝特公平薪资赔付法》。
  在金斯伯格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幅装裱好的《莉莉·莱德贝特公平薪资赔付法》复制品。这是奥巴马总统送给她的礼物,上面写着:“感谢您为创造一个更平等、更公平的社会而做的工作。”
  作为现代女性,金斯伯格身上充满了坚韧果敢的力量,她的传奇故事即将被搬上银幕。金斯伯格还被《时代》周刊列入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人物。她是唯一入选的大法官。之后,她又登上《福布斯》世界女强人排行榜。
  2014年,金斯伯格在一起关于宗教自由的案件中,提交了长达35页的意见书,表达了与最高法院判决不同的异议。2017年,美国大选,面对特朗普,83岁的金斯伯格高调“出言不逊”。这两件事使金斯伯格的“斗士”形象,也深入年轻人心中,迅速成为网红。金斯伯格的头像被印在手机壳、T恤和水杯上。昔日严肃的大法官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亲切地生活在百姓中间。
  编辑 赵莹
其他文献
近年来,许多子女软刀子剔肉,侵犯年迈父母房产的案件多发,应引起社会关注。  一、以借为名,长期占用父母房屋。  彭某结婚时无房,借用父母的房屋。父母将房屋腾出后,租房另住。婚后,父母多次要求彭某搬出,彭某一拖三年多。彭父没办法,给其租房,彭某以妻子不同意为由,就是不搬。  评析:对于以租借为名,被强占房屋的父母可依《民法通则》第一百一十七条,“侵占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的,应当返还,不能返
期刊
2014年4月,彭金河正在办公室看报表,突然一个陌生女孩不顾前台的阻拦闯了进来。彭金河只觉眼前一亮:女孩明眸皓齿,一头秀发绾在脑后,别有青春韵致。女孩自我介绍叫吴娜,北京某高校英语系大三学生,兼职为一家高端会所推销贵宾卡。彭金河让她留下名片,礼貌地将她打发走了。  彭金河是北京某上市公司副总裁,离异一年,13岁的女儿彭钰跟随他生活。而22岁的吴娜是河南南阳人,打算大学毕业后留在北京。因父母都是普通
期刊
又把赫尔曼·黑塞的《堤契诺之歌》拿出来翻看。熟悉黑塞作品的读者,多年前一般都读过《在轮下》和《纳尔齐斯和歌尔德蒙》。这本小册子《堤契诺之歌》是2007年才进入国内中文版市场的,这本书的副标题是“散文、诗与画”。  堤契诺时期的黑塞,相当于塔希提时期的高更。前者成了更为著名的作家和一个水彩画家,后者成为一个极大的影响了后世的纯粹的油画画家和一个不错的散文作家。他们都在文与画方面下了工夫且有所建树,但
期刊
日本电影《小森林》,几乎是我们所有关于世外桃源的唯美具现。影片没有太多情节,甚至连台词也不多,只是乡间平常风景,只是劳作,只是制作和享用美食,但它所产生的回声是如此绵长,并带来疗救和治愈。  《小森林》分为冬春篇和夏秋篇,由漫画家五十岚大介的原作改编的电影。市子由于不能适应都市生活,从东京回到家乡小森。小森是一个小小的村庄,青山绿水环绕,市子居住的小木屋,为森林、田地和沼泽所环绕。春天花妍木翠,夏
期刊
喜欢在每晚睡前的一个小时,关掉手机,静静读书。这种安静,于我,是最好的放松方式。如果你也爱读书,想与大家分享好书,请与小编联系:gegepretty@163.com。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法】古斯塔夫·勒庞 著 戴光年 译 新世界出版社  本书是解析群体心理的经典名著,颠覆了人们通常对群体的认识,将群体的特点剖析得淋漓尽致,是社会心理学领域中最具影响力的著作。  《激荡三十年》  吴
期刊
一个来自农村的女孩,奋力拼搏扎根大都市。因家人不断提出非分要求,她难拒重担,爱情一次次弃她而去,并在最后一次,将她与泰国男友推入深渊。  家庭桎梏恋爱难成  2013年1月,广州市北京路步行街上,采购年货的人群熙熙攘攘。许文娟忙着拍照采集信息,一个外国小伙用不太流利的中文问:“你好,你是记者吗?”她说不是。小伙一直跟着她转悠,自我介绍是泰国人,叫胡凯文,是一家公司驻中国分公司员工。两人聊得投机,相
期刊
问:我出于习惯,平时对报刊影视上的内容比较关注。我发现,媒体上有的广告还把女性放在“被看”“被宠”的刻板位置,有些媒体上还简单从外形上将女性分为“女神”“女汉子”,还有在就业上,女性的机会比男性也少些……因为欣赏《莫愁·智慧女性》在女性题材方面的报道风格,所以想看看你们对此有何见解?  答:强化先进性别文化传播,加大宣传先进性别文化、先进妇女典型和妇女发展成果的力度,推动以促进性别平等、尊重妇女为
期刊
清新淡雅的浅蓝封面,执笔考究的文字章节。捧起这本《蒋勋说文学》,美的气息扑面而来。  《诗经》的现实关怀、《楚辞》的南方激情、汉乐府的田陌市井、《古诗十九首》的文人忧思、魏晋文学的自在奔放、陶渊明的悠然恬淡。几千年来的诗意与哲思,经由蒋勋细致入微的解读,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书中,蒋勋拿《诗经》和《楚辞》作对比。《诗经》是开启了中国现实主义传统的文学名作,自始至终散发着从泥土中生长出来的朴实、天真
期刊
我的全部努力,不过完成了普通生活。  ——穆旦  奇怪而感人的是,这段时间竟如此脆弱。任何东西都无法使它中断,然而任何东西都能使它破碎。  ——萨特  天才和愚蠢之间的区别,就是天才是有极限的。  ——爱因斯坦  永远不要认为我们可以逃避,我们的每一步都决定着最后的结局,我们的脚步正在走向我们自己选定的终点。  ——米兰·昆德拉  人只有在爱情中和临死時才意识到自己。  ——卡夫卡  人的情绪起落
期刊
世人知道杨之华,多半是因为民国那场著名的离婚佳话。  《民国日报》上曾同时刊登三条启事:一是沈剑龙与杨之华离婚启事,二是瞿秋白与杨之华结婚启事,三是瞿秋白与沈剑龙结为好友启事。  这样文明和谐的离婚方式不要说在民国,就是在当下也非常罕见吧。  很显然,杨之华的名气被瞿秋白的耀眼光环给完全掩盖住了,以至于人们误以为她只是个从不幸婚姻里走出来的弱女子,却完全没想到她不仅是一个革命战士、作家,还是一名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