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晓丽
江苏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讲师团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主编。
真人案例
一一是一个超级依赖妈妈、黏妈妈和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要妈妈,上厕所找妈妈,出门要找妈妈,妈妈做饭的时候、拖地的时候、喝水的时候都要黏着妈妈,只要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他就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妈妈也很无奈,儿子如此黏着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案例选自儿童教育节目《超级育儿师》)
大众困惑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黏着家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某些时候简直像强力胶一样,喜欢黏着大人不放,不让他黏着还哭闹不止,真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让他不那么黏人?该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在依恋对象不在的情况下,家长又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王晓丽老师建议
所谓黏人,在心理学上叫作“依恋”。孩子在3岁之前,已经有了具体的依恋对象,大多数时候是妈妈,有时候也会是爸爸或者祖辈,或者保姆。这个不一定,主要照顾孩子的人最容易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依恋对象就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会试图一直在他们身边,比如爬近或走近依恋对象,依偎在他们身边。
心理学家用“陌生情境法”去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其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两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會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积极探索新环境。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妈妈是否在场表现淡漠,当妈妈离开时,他也不伤心;妈妈回来时,他会回避与妈妈的亲密行为;等等。
从上面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依恋家人是好事,问题在于孩子与家人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依恋还是不安全型依恋。下面回到问题本身,“黏人”与“培养孩子独立性”是否矛盾?什么是孩子能够独立的前提?充足的爱和安全感是孩子独立的前提,不是硬生生地把孩子推开。
江苏省妇联家庭教育研究会专家讲师团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硕士,《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手册》主编。
真人案例
一一是一个超级依赖妈妈、黏妈妈和离不开妈妈的孩子,吃饭的时候要妈妈,上厕所找妈妈,出门要找妈妈,妈妈做饭的时候、拖地的时候、喝水的时候都要黏着妈妈,只要发现妈妈不在身边,他就哭着喊着要找妈妈。妈妈也很无奈,儿子如此黏着她,什么事情都做不了……(案例选自儿童教育节目《超级育儿师》)
大众困惑
孩子小的时候喜欢黏着家人,是可以理解的。但不少家长发现,孩子在某些时候简直像强力胶一样,喜欢黏着大人不放,不让他黏着还哭闹不止,真不知如何是好……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让他不那么黏人?该怎样帮助孩子发展独立性?在依恋对象不在的情况下,家长又该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王晓丽老师建议
所谓黏人,在心理学上叫作“依恋”。孩子在3岁之前,已经有了具体的依恋对象,大多数时候是妈妈,有时候也会是爸爸或者祖辈,或者保姆。这个不一定,主要照顾孩子的人最容易成为孩子的依恋对象。依恋对象就是孩子的安全基地,孩子会试图一直在他们身边,比如爬近或走近依恋对象,依偎在他们身边。
心理学家用“陌生情境法”去观察孩子的反应,将其依恋关系分为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两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會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积极探索新环境。不安全型依恋的孩子,对妈妈是否在场表现淡漠,当妈妈离开时,他也不伤心;妈妈回来时,他会回避与妈妈的亲密行为;等等。
从上面的解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依恋家人是好事,问题在于孩子与家人建立的依恋关系是安全型依恋还是不安全型依恋。下面回到问题本身,“黏人”与“培养孩子独立性”是否矛盾?什么是孩子能够独立的前提?充足的爱和安全感是孩子独立的前提,不是硬生生地把孩子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