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确实,“阅读是个体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这个对话要有一個过程,那就是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朗读体会,足够的思维空间去静心运思,入情入境,这样才能融理解、感悟、吸收、运用于一炉。
一、找到思考的中心
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
师(板书后):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知道哪些内容?
(生开始审题)
生1:可以知道文题的中心词是“飞夺”,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围绕“飞夺”二字来写的,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师:能从文题的中心词联想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简单。
生2: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2:理由是由文题可提出“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样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这样三个问题,由此看出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你能把题目分析到如此地步,说明已养成了审题的习惯,真是不简单,老师向你表示祝贺。(此生的回答出乎教师意料,教师抓住机会给予较高的评价)
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于是教师趁势提问:“大家都知道文章是围绕‘飞夺’二字来写的,那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说说‘飞夺’二字在文中指什么内容,并且把这个内容的起止自然段标清楚。”
两三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3:“飞”指红四团和敌人援兵赛跑(此内容是第二至五自然段);“夺”指红四团攻天险(此内容是第六至八自然段)。
生4:“飞”指红四团和敌人援兵抢时间(此内容为第二至五自然段);“夺”指红四团攻天险泸定桥(这一内容是第六至八自然段)。
通过这样审题,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课文的梗概和重点,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一个思考的中心。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时,根据审题知道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第三至五自然段,然后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金字塔的建造特点。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学生读书)
生1:“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突出了金字塔的高。
生2:“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足见耗材之多。
生3:在写金字塔的高,用材之多的内容时都运用了数字来说明。
生4:“有10万多人在烈日暴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说明建造的时间之长,工程之大。
生5:读了“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我感觉到埃及人民造金字塔的技术之精湛,能工巧匠之多,真令人佩服!
师:你能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埃及人民,了不起。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出自人民之手,可见埃及人民是多么伟大!
生6:读了“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一句,我想到了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师:说得好!能联想到祖国的万里长城,说明你理解得很深刻,很爱自己的祖国。从刚才的学习中,我看出大家是用心读书的,感受是丰富多彩的,想象……(教师的话还未说完,又有学生举手了)
生7:这一自然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生8:是的,从“70多座、146米高、60万个车皮”可以看出金字塔多么宏伟啊!
教学到这一步,教师无需多说,学生已入情入境。我迫不及待地安排他们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两分钟后,学生又纷纷举手。
生9:第四自然段主要写聪明而勤劳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来建造金字塔。
生10: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个过渡句。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0:“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这一句不正是总结吗?还有“如此”这个词是承接上文的。
师:你真了不起!大家以前学过过渡句吗?
生(齐):学过。
师:好,学以致用!能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的学习中来,值得表扬。大家再自学第五自然段。
生11:第五自然段写埃及人民想办法把巨石垒起来。
生12:他们是利用斜坡把巨石拖上来的。
师:谁能画图看看。
(生踊跃举手。图略)
师:第四、第五自然有什么联系?
(生默读课文)
生13:第四、第五自然段都是围绕“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这句话来写的。
师:那么这句话应该是这个内容的——
生(齐):中心句。
师:由此看来,这个过渡句很重要,它既对上文内容进行了概括,又引起了下文要介绍的内容,结构严谨、清晰,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试想,如果教师用“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请大家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这个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自悟自得,这样提问则会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的读书目标定了向,为学生的读书方法定了格,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削弱语文应有的活力。
强调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了突出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这也是新课标要求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的一个因果所在。
(责编陈剑平)
一、找到思考的中心
例如,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
师(板书后):看到这个题目,你能知道哪些内容?
(生开始审题)
生1:可以知道文题的中心词是“飞夺”,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是围绕“飞夺”二字来写的,这是这篇文章的重点内容。
师:能从文题的中心词联想到文章的主要内容,不简单。
生2:文题告诉我们这篇文章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你怎么知道的?请说出你的理由。
生2:理由是由文题可提出“为什么要飞夺泸定桥,怎样飞夺泸定桥,结果怎样”这样三个问题,由此看出文章是按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
师:你能把题目分析到如此地步,说明已养成了审题的习惯,真是不简单,老师向你表示祝贺。(此生的回答出乎教师意料,教师抓住机会给予较高的评价)
此时,学生的积极性都很高。于是教师趁势提问:“大家都知道文章是围绕‘飞夺’二字来写的,那么请同学们初读课文,说说‘飞夺’二字在文中指什么内容,并且把这个内容的起止自然段标清楚。”
两三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生3:“飞”指红四团和敌人援兵赛跑(此内容是第二至五自然段);“夺”指红四团攻天险(此内容是第六至八自然段)。
生4:“飞”指红四团和敌人援兵抢时间(此内容为第二至五自然段);“夺”指红四团攻天险泸定桥(这一内容是第六至八自然段)。
通过这样审题,学生就能较好地掌握课文的梗概和重点,为深入理解全文找到一个思考的中心。
二、教给阅读的方法
在教学《埃及的金字塔》这篇课文时,根据审题知道这篇课文的重点内容是第三至五自然段,然后进行重点内容的教学。
师:课文第三自然段具体介绍了金字塔的建造特点。大家读一读,想一想,在感受深的地方作上批注。(学生读书)
生1:“金字塔高146米,相当于40层高的摩天大厦”,突出了金字塔的高。
生2:“如果用火车装运,需要60万个车皮”,足见耗材之多。
生3:在写金字塔的高,用材之多的内容时都运用了数字来说明。
生4:“有10万多人在烈日暴晒下干活儿,全部工程用了整整30年”说明建造的时间之长,工程之大。
生5:读了“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石块与石块之间砌合得很紧密,几千年过去了,这些石块的接缝处连锋利的刀片都插不进去”这句话,我感觉到埃及人民造金字塔的技术之精湛,能工巧匠之多,真令人佩服!
师:你能想到建造金字塔的埃及人民,了不起。这么精巧的金字塔出自人民之手,可见埃及人民是多么伟大!
生6:读了“这些石块磨得很平整……刀片都插不进去”这一句,我想到了我国的万里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一样举世闻名,是世界文化艺术的瑰宝。
师:说得好!能联想到祖国的万里长城,说明你理解得很深刻,很爱自己的祖国。从刚才的学习中,我看出大家是用心读书的,感受是丰富多彩的,想象……(教师的话还未说完,又有学生举手了)
生7:这一自然段主要向读者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和精巧。
生8:是的,从“70多座、146米高、60万个车皮”可以看出金字塔多么宏伟啊!
教学到这一步,教师无需多说,学生已入情入境。我迫不及待地安排他们自学第四、第五自然段。两分钟后,学生又纷纷举手。
生9:第四自然段主要写聪明而勤劳的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来建造金字塔。
生10: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话是个过渡句。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10:“宏伟而精巧的金字塔”这一句不正是总结吗?还有“如此”这个词是承接上文的。
师:你真了不起!大家以前学过过渡句吗?
生(齐):学过。
师:好,学以致用!能把以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到现在的学习中来,值得表扬。大家再自学第五自然段。
生11:第五自然段写埃及人民想办法把巨石垒起来。
生12:他们是利用斜坡把巨石拖上来的。
师:谁能画图看看。
(生踊跃举手。图略)
师:第四、第五自然有什么联系?
(生默读课文)
生13:第四、第五自然段都是围绕“埃及人民想出了许多科学的方法”这句话来写的。
师:那么这句话应该是这个内容的——
生(齐):中心句。
师:由此看来,这个过渡句很重要,它既对上文内容进行了概括,又引起了下文要介绍的内容,结构严谨、清晰,在以后的作文中我们要学习这种写法。
试想,如果教师用“课文向我们介绍了金字塔的宏伟、精巧,请大家读课文,看看哪些语句写出了这个特点”这个问题引导,就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因为语文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自悟自得,这样提问则会在教学伊始就为学生的读书目标定了向,为学生的读书方法定了格,就会束缚学生的思维,削弱语文应有的活力。
强调阅读方法,主要是为了突出阅读行为的自主性,重在感受体验,整体把握,而不是纯理性的,甚至是机械的分析。长期以来,阅读教学总体上存在着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这也是新课标要求阅读目标上强化感受性、体验性的一个因果所在。
(责编陈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