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实“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

来源 :七彩语文·教师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是《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重要理念,更是2011年版的《课标》修订的一个重要着力点。“每一个”的意涵是写字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对全学段、全过程予以重视;“写好”,则是指教师需确保学生课堂习字的时间,帮助学生通过日常书写练习,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循序渐进,逐步掌握书写的技能,做到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那么,怎样才能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呢?
  一、 培育良好书写习惯:写好汉字的第一步
  培育良好书写习惯,看似简单,实则不易。教师应根据儿童善模仿、可塑性强的特点,通过示范、体验、督促、激励等适切的方式,正向引导与持续要求相结合,帮助学生从模仿走向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1. 内容“具体化”。写字教学中,当学生书写零乱时,教师遍寻原因,得出的结果常是——“习惯不好造成的”。然而,究竟是哪一种习惯不好,影响了这个学生的书写?细细想来,“良好的书写习惯”绝不可一言以蔽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见下表):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必须将这“习惯”二字具体化,在学生习字不同的阶段,抓住每一个关键期,适切训练,方有成效。
  2. 方式“儿童化”。写字习惯培养的初始阶段,教师应立足儿童视角,将生硬难懂的要求指令,转化为富有童趣、饱含激励的体验活动,让学生感受乐趣。
  师:小朋友们,正确的坐姿是怎样的?
  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一边轻声念一念,一边调整自己的坐姿,坐端正。)
  师: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执笔呢?小朋友,跟着老师一步步来尝试哦!(教师示范“执笔三部曲”)
  第一步:圈圆环。食指、拇指、中指合作,轻轻捏住笔杆,食指、拇指圈成圆环形状,距离笔尖约一寸。(学生握笔,教师巡视)
  第二步:握甜筒。无名指、小拇指紧跟中指,手型就像握甜筒。(学生握笔,教师巡视)
  第三步:三脚架。笔尖距离纸面约一寸,指尖、笔尖和纸面之间形成一个稳稳的“三脚架”。
  (学生尝试握笔,手型大致正确后,教师念口诀提醒学生注意细节——“老大老二对对齐,指尖之间留缝隙。老三扛着笔杆起,老四老五往里藏。”学生听儿歌,自我调整。)
  师:在执笔三部曲、握笔姿势歌的帮助下,你们一步步学会了正确握笔,祝贺哟!
  “双姿”(正确的坐姿与握笔姿势)的养成,必须从小学一年级开始训练,从入校之始开始练习。但是,一年级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如果生硬地讲解坐姿的动作、正确握笔的方法,再用上一些专业术语,学生不但听不懂,没有耐心聆听,甚至还会对写字产生反感。这则案例,将复杂的术语、繁琐的解释简单化了,生活化了,形象的“执笔三部曲”,不仅能将握笔要领以及需要注意的细节阐释清楚,且生动有趣,易于儿童掌握。习惯的养成,需要在较长的时段中不断重复,因此唯有简化过程,贴近儿童,点燃兴趣,令儿童乐学其中,才能将一项原本枯燥的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3. 过程“常态化”。“常态化”是指不仅在写字训练中保有良好写字习惯,而且在习惯培育的起始阶段重视,在每一个学段提起笔来书写时,始终应关注保持正确的“双姿”,正确用笔、正确认格、态度端正地书写,且成为常态。儿童的思维在具有善于模仿学习的同时,也具有不稳定性,所以应当倡导“提笔即是练字时”,时时认真,长期坚持,最终必能形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进而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也是磨练学生意志、毅力的过程。
  二、 随堂写字指导:聚零为整的“练功坊”
  1. 随文习字,分类指导。语文教材中的生字,分散在各册教材中,在每个单元的“练习”中,也编排了“写好字”的教学板块,对于笔画、结构进行分类梳理、巩固。教师在备课时,应当随课文就每课难写的生字精心设计。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与学段目标结合,将笔画、间架、行款、习惯的练习渗透于各学段,螺旋上升。在教学中,应注意提炼写好不同类别的汉字笔画、间架的书写规律,分类指导。如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中三年级的写字指导,我们可作如下梳理:三年级侧重于常见结构字书写指导,四年级可侧重于基本的结体规律。
  2. 趣味析字,精讲多练。指导写字时,还应注意“趣味析字、精讲多练”。借助生活情境、趣味口诀帮助学生掌握汉字的笔画要领、间架结构分布,以激活学生写字的兴趣,让学生的汉字书写在幸福愉悦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入体”。如“亅”,“竖钩稳,身子直,脚儿翘”;“乙”,“小天鹅,水中游,横折弯钩藏里头”;“鸟”字,“鸟头小小,鸟背宽宽,鸟爪弯弯”;“水”字,“竖钩似岩壁,挺拔有力;撇捺像流水,舒展柔美”。教师还应带着学生一起寻找规律,如写上下结构的字,要注意“上下紧凑,中心对正”。左右结构的字得注意“左右谦让,中间穿插”;左右部件相同的字,如“从”“林”“朋”,就得注意“左右相同,右边略大。”久而久之,再遇到类似结构的字,学生就能独立观察比较、发现规律了。
  3. 自主观察,及时矫正。在每天十分钟的随堂写字教学中,还应注意引导学生自主观察、分析字形,运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组际互评的方式,促使每一个学生自我比较,自我矫正,归纳写好字的要领。在“悦纳”“欣赏”的多元评价中,树立学生的信心,增强他们的自主学习意识。例如,苏教版国标本语文二(下)练习四《学写含有“木”的字》,指导学生观察并书写一组“木”在左、“木”在右以及“木”在上下结构、半包围结构中的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将观察的权利交还学生,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汉字的结构、笔画间的前后呼应、部件间的均匀摆放,通过打比方、编顺口溜等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写右边,看左边,横折窄窄,竖背挺直,交叉处写捺,捺脚伸出去,脚下像踩了个小球,不落地……”这样生动有趣的长短句,不仅便于学生记忆,还给予了学生想象的空间,让学生在轻松、活泼的氛围中掌握写字规律。此外,还需注重以评促学,教师可挑选作品,让学生当场进行点评,同桌互评,自我评价圈点等多元的评价方式,不仅能以评促写,促进学生书写水平“爬坡”,还能激活书写的自信心。   三、 微主题写字课:循序渐进的“写字场”
  如果说,培育良好写字习惯是写好汉字的前提,每天十分钟随课文写字训练是关键,那么微主题的写字课,则是儿童提升书写水平的“练兵场”“写字场”了。如何能让写字课充满无穷的吸引力,成为儿童写字的“场”呢?教师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1. 拾级而上。《课标》写字教学的各学段目标及内容是由易到难,逐级提升的。因此,教师在写字课教学中,应注意针对微型问题“拾级而上”,既应关注学段目标,又兼顾与其他学段之间的延续性、连贯性,准确定位学期目标,系统解决汉字书写问题,全学段教学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力求循序渐进符合儿童的认知规律。以一上的写字教学为例,依据《课标》提出的写字教学总目标、各学段目标及苏教版一上语文教材的学习资源,我们可以这样确定一年级上学期的写字教学目标:
  (1) 在随课文学习写字的过程中,通过探究字源,联系生活,观察、比较、归纳等方式,掌握“横、撇、竖弯、横折、点、竖弯钩、捺、横折弯钩、竖、横折钩、竖钩、竖折折钩、竖折、撇折、横撇、提、横折斜钩、斜钩、竖提、撇点”等笔画的特点,并能正确书写。通过对“点、横、竖、撇、折”五个笔画的书写主题练习,掌握这些笔画在汉字不同位置时形态变化,并能将笔画写美观。
  (2) 能认识偏旁部首:绞丝旁、四点底、三点水旁、草字头、木字旁、王字旁、折文旁、鸟字旁、小字头、雨字头、口字旁、月字旁、又字旁、八字头;能将含有这些偏旁部首的字:“红、点、江、花、采、林、珍、牧、鸦、回、让、他、当、雪、好、放、到、听、青、对、着、叫、分”写规范。
  (3) 能记住汉字书写的笔画顺序,能按《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规定的汉字笔顺规则,书写本册123个汉字。
  (4) 初步学习“独体”“左右”“上下”“包围”这四种简单的汉字结构方式,知道这几种结构汉字的书写特点,能按照基本间架结构正确摆放各部件、笔画的位置。
  (5) 能初步感受到汉字“点画搭配的美”“字形匀称的美”“形义结合的美”。教师都能从课程的视角对每一学段、学期的写字教学目标进行这样的分解,做到真正清晰目标,明确内容,就必定能更好地扫除写字教学盲区。而且,也唯有这样拾级而上,才能使学生的学循序渐进,一步一步形成扎实、良好的写字素养。
  2. 发现规律。我们的教学,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字境创设——形态初识——探讨写法——阶梯练习”。先通过观察与字源相关的画面、情境等“外显的学习方式”,引起儿童对汉字字形的注意、观察与联想,从而促进儿童在理解字源的基础上,轻松愉悦地读懂“字形”;再通过归类学习,引导学生发现规律、触类旁通汉字结字规律等“内隐的学习方式”,启发儿童观察、思考、归纳,在大脑中自主建构书写方法。
  现以下面这则“包围结构变化多”的写字课教学实录为例:
  师:小朋友,看看这组字的结构,(出示:困、园、画、尾、远)发现了什么?
  师:对,它们都是包围结构的字。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包围结构的字怎么写。(读读课题——包围结构变化多)
  师:半包围结构的字比较多,看看这两个字(画、向)的形态,有什么不同?(形状、包围圈)
  生:(先观察,发表看法)画:上窄下宽,向:上宽下窄。
  师:看看“画”字,它是下包上的字,下部多像托着扇面的架子,站得稳稳的。而上面的部分像精美的扇面,要伸出来才好看。(出示扇面图)
  师:再来看看“向”字,它是一个上包下的字,谁来说说?(出示铃兰图)“向”就像铃兰,里面的花蕊藏起来才好看。所以“口”也要靠上写,不能落下来。
  师:半包围结构的字,不仅有上下包围,还有左上包围、左下包围、三面包围(出示:尾、远、区、医),你又发现什么规律了?(同桌讨论、学生交流)
  师:学写字,就得善于观察比较,发现规律。(出示魔方)看,左上包围的字,里面的部分要冲出包围;左下包围,里面的部分往左靠,不能冲出包围。三面包围、开口朝右的字,里面的部分也得藏起来,这样字形才显得方正挺拔。(生描写、反馈、点评)
  师:全包围结构的字,写时又要注意什么呢?先来看看“困”这个字。“困”字最早是指用木头横一条竖一条钉成木围栏,把牛羊关在里面。所以,外框要写得怎样?
  生:牢固、稳固。
  师:里面的“木”是指钉在围栏里的细木条。能不能写得太小?为什么?
  生:不能,写太小,牛羊就逃出来了。
  师:那能不能写得大大的,顶天立地?为什么?
  生:不能,钉得太满,动物没法呼吸。
  师:是的,所以“木”的大小要适宜。下面就请你们伸出小手,跟着老师来写写。(外框方正、稳固,里面大小适宜,学生看老师范写,练写“困”这个字,书写、反馈、点评。)
  原本难写的汉字,在老师带领学生观图识形,了解字源,并对结构作形象的阐释的过程中,也变得轻松有趣起来。
  3. 关注文化。要使写字课成为富有吸引力的“写字场”,还需发挥审美的磁力,文化的魅力,带领学生领略书法文化的一路风景。“纲要”提出了写字教育总体目标要求:写字教学应高度关注“审美性与工具性”的融合。因此,写字教学应注重习惯培育,注重技能提升,也应当适当融入书法文化和审美教育。在教学中,可以适当设计一些写字文化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例如“笔画变魔术”“汉字植物园”“跟着书法去旅行”……让书法文化伴随写字学习的始终,让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下,在关于写字的体验与探究活动中,发现、感受汉字和书法的魅力,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在书写、体验、探究的过程中,激发热爱汉字、喜爱写字的热情。
  4. 无痕教育。教师良好的书写示范,就是潜移默化的无痕教育。让学生写好汉字,为何教师的书写示范很重要?其一,学生的认知特性使然。脑科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证明,小学生的学习既包括集中注意,又包括边缘感知,写字亦是如此。因此,在学习写字的过程,学生会对身处的“物质环境”和“非物质环境”做出微妙反应,产生积极或消极的情绪,此时教师的精美范字,则利于触发学生的模仿动机,激发学生尝试、挑战兴趣。其二,教师具备良好的书写素养,才能正确指导学生。汉字书写也是有法可依、有规可循的,唯有教师先练好“三笔字”(硬笔、毛笔、粉笔),了解中国书法文化,掌握汉字书写规律,提升汉字书写素养,才能在运用各种书写基本技法过程中,真切体会,把握要领,更准确地指导书写,更好地示范引领学生的学。
  落实“让每一个学生写好汉字”,看似简简单单,实则任务艰巨,长路漫漫。回到“写字”二字,从字面上看,就是引领儿童探寻书写汉字的规律、诀窍。可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写字教学,却很少从儿童的视角深入梳理、提炼书写规律,因而书法变得枯燥,学生也练得机械、辛苦。倘若教师能对写字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展开深度的“微问题”层面的研究,发现规律,高效教学,让学生怀着幸福和愉悦的情绪练字,让每一个孩子写好汉字,并不是难事!
  【注: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学一般课题“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课题批准号BHA140087)成果之一。】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央路小学)
其他文献
(一) 汤平教《小儿垂钓》  一、 背诗导入,激发兴趣(略)  二、 小组交流,诗中觅趣(略)  三、 拓展赏趣,仿写生趣  (一) 拓展  1. 其实古诗中写儿童活动的诗还不少,你还知道哪些?(生分别背《池上》《所见》《村居》等)略  2. 师:你们看,诗人们塑造了很多可爱的孩子的形象,也写出了他们很多的活动。古时候的小朋友是快乐的,我们同学现在的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同学们的课外活动都干些什么呀
期刊
语文,教学需要生活的体验与感悟。  “生活中处处有美,需要有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请同学们留意一下,你觉得生活中哪种动物最美?”上完《珍珠鸟》一文后,我照常给同学们留下了一项拓展小练笔,留给学生发现的机会,体验的空间,未曾想到真是这不起眼的一句话,给了我许多的出乎意料。  小乌龟的“登场”  第二天与往常一样,我很早来到学校,此时,五(9)班教室却比往常多了一份喧闹。走近一看,原来是我们班的罗小凯和同
期刊
文后思考题,它是教材编者依据课文的具体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精心设计的问题,它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我们探究它、认识它、实践它,对于组织课堂有效对话,开发文本资源价值,实现编者设计意图,达成《课标》相应要求,具有深远的意义。考量教材文本的课后思考题,有两种呈现方式:其一,显性呈现(也称直接呈现,指那些以文体学法要点中的某些要点为原点,直接转化为思考题的表达方式);其二,隐性呈现(也称间接呈现,指文体
期刊
【教学实录】  一、 揭示课题善质疑  师: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一篇散文,谁来读读文章题目。  生:“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师:听出来了吗?他在读文章题目的时候,哪些词特别突出?  生:他特别突出了“自己”和“别人”。  师:大家都再读读课题,你会不会生出什么疑惑来呢?  生:自己的花为什么要让别人看?  生:这是在哪个国家呀,这么做让人觉得挺奇怪的。  师:是啊,哪个国
期刊
教学过程:  一、 交流阅读地图,回顾课文大意。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石头书》(板书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同学们读懂了课文,还画了阅读地图。咱们来看看哪位小朋友画得最好?  交流欣赏两位学生的阅读地图。  生:她们一位同学画得简洁,另一位同学画得很生动形象。  师:从她们的地图里,你读懂课文写了什么吗?  生:课文写了石头书样子像书,这石头书有字,有画,有用。  师:看,好的阅读地图,就
期刊
生本作业应联系《课标》,以学段目标为导向关注文本,以文本特点为基础,联系学生的实际,着眼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差异,发展学生的能力。生本作业扩大了作业的功能,作业不再仅仅是课后练习,它是教学的辅助,是教学的支撑,也是教学的延伸,实现了教学过程课内课外连续、整合的一以贯之与一气呵成,它在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一、 前置性作业,“让”学生在先学中提升能力  1. 自主解决各自现有发展区内的问题。
期刊
(一)  国家课程标准(苏教版)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全国大型培训是享誉全国的。原因当然很多,而被教材实验区的同行最为称道的,还是内在的培训质量,诸如专家的学术报告,教材编委的教材辅导,一线教师的研究课等等。特别是来自各实验区的研究课,是教师们十分关注和欢迎的。因此,我们培训部对于每次培训展示的研究课,都非常重视,通过分散、集中等不同形式,参与其备课研究。随着教材实验的深入推进,第八次的西安培训备课当
期刊
编者按:为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领课堂教学改革方向,指导中小学教师准确理解《语文课程标准》,研究解决学科教学关键问题,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研究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课堂实施质量,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启动“中小学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项目。受委托,江苏、江西、安徽三省语文教研员组织教学骨干组成研究团队,共同承担了“小学语文学科教学关键问题实践研究”的子项目。这一项目的主要成果即将出版,这里
期刊
我校地处溧阳,学生生活、成长在具有浓厚文化背景的环境中,学校以“感恩信义”为主题,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合理移植、渗透到习作教学中,改造现有习作课程,融入到校本课程之中。我校实施的特色主题习作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  1. 阅读迁移。将现有教材中的课文进行梳理,筛选出与“感恩信义”主题有关的课文,进行序列化整理,以读后感、续写、改写、缩写、扩写等形式进行读写结合迁移训练。  2. 主题渗透。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是的,语文实践主要是言语实践,离开“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这个根本,想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只能是一句空话。因此,言语实践应该成为语文教师的“本职工作”。执教《宋庆龄故居的樟树》一文,笔者试图基于文本语言,教会学生习得言语,领会文章深刻要义。  一、 一词一句总关情  课文第3自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