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初与汉画像石结缘是二十多年前,一位徐州籍的新华社记者送给我几张汉画拓片。十七年前在北京《中国作家》杂志社举办的笔会上,我的中篇小说《高一招生》得编辑青眼刊作头条。责编张倩先生对徐州汉画像石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力劝我从事汉画像石研究,说是以你的文笔、学养、形象,肯定行。在她也许只是不经意的一席话,却成了我人生道路从作家到收藏家到研究者到汉文化薪火传承者的最重要的拐点。
2003年初,我当了沛县博物馆馆长,业务上必须有一个研究方向,我不假思索就选择了汉画像石。博物馆所在地就是刘邦唱大风歌的歌风台。我接任馆长不到一个月,龙固镇后三里庙就出土了汉胡陵城遗址和一座汉画像石墓,当时各级各类媒体都做了报道,大家都说我是一员福将,我把它看成与汉画像石的结缘。
从此,踏破铁鞋,八方搜求,收藏,欣赏,乐此不疲,如痴如狂。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我所收藏的汉画拓片,大多出自以汉皇故里的徐州为中心,半径为150公里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大致是东汉徐州刺史部辖区,今又称淮海地区,涵盖了汉画像石产地的大部,足以反映汉画思想与艺术的概貌。我坚信那句古代的俗谚,“中国礼失,求之于野”。
我收藏的两千种汉画像石拓片,内容丰富多彩,我把这些拓片分为三类:
一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有周公辅成王、齐桓公释卫、荆轲刺秦王、聂政刺侠累、晋灵公欲杀赵盾、苍颉造字、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等。这些内容往往刻在祠堂里,作为对家族后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的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乌、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
我看汉文化
作为一个汉皇故里出来的文化人,对那位老乡的崇敬自不待言。毕竟,自从出了个汉刘邦,创了个大汉朝,唱了曲大风歌,小小沛县才为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心神向往,伟人毛泽东才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中国文人的完美典型苏东坡才盛赞“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在古国中华,最值得龙的子孙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王朝就是大汉和盛唐,但盛唐文化更多地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因素,用鲁迅的话说是“胡气太重”,而大美惟汉!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青年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心。哲人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汉文化代表着中华本土文化的标高,是史家和当国者景仰千年的理想范本。人心思汉,为汉骄傲。汉风风化天下,汉韵润泽九州。各种制度垂范后世两千年,惠泽世界各民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是要复兴中华民族传统中最为精粹最优秀的部分。汉朝被世界各国称之为天朝、天汉。
汉文化在,大中华在。
徐州的,中国的,世界的;
汉家的,当今的,永远的。
汉画像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远去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的我们将如何追寻先民远去的脚步?一个最简捷的通道就是走进汉画像石的世界。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因为石头珍稀贵重不易占有不便携带,拓片就应运而生。拓片就是把金石器物上的图像文字印在纸上,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表现得自然逼真。拓片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墨拓和朱(朱砂)拓,所展现的黑红世界别具金石韵味,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趣和收藏欲望。
鲁迅早在北京时已经注意集藏汉拓,他盛赞“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他希望汉画像能给现代中国美术提供借鉴,希望汉画像中所涌动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国人的灵魂。没能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收藏的南阳汉画像编辑出版,是这位文化巨人终生的憾事。
一代文豪郭沫若见到汉画玄武的拓片即为之震惊不已,他吟咏道:“二物同心剧相爱,纠缪不懈二千年。”竟以为大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及罗丹的雕塑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参观南阳汉画馆之后感叹说:“我真想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历史学家翦伯赞则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又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汉画像石发展时代和地区分布都有轨迹可循。画像石产生在西汉中叶,即国家财力势力最为雄厚发达的时期;西汉末至东汉初是画像石的发展期,地点分布以河南、山东、湖北为主;东汉中晚期是画像石的全盛期,山东、南阳画像石在此时臻于繁荣,其它各地也开始流行画像石,并较快形成地方风貌;东汉末年,战乱局势使社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画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而迅速地走向衰微。
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其思想和物质方面的基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初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当神仙不可见,长生不可得时,他们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观念,希望生时极尽人世欢娱,死后还能继续。于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另一方面,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大端,又无过于养生,生极其欲,死更厚葬。《后汉书》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以视天下莫遗其亲”。花钱千万为死者建造墓、阙、祠堂是孝的表现,《盐铁论·散不足》曰:“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可见在当时,生养的情况无关重要,只要死葬能竭其全力,并将费值数目刻于石上,以告生、死者,就被看成是至孝的行为。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留给后人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我国的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
多年习称徐州汉代三绝,即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又有江苏三宝,即明清石刻,苏州园林,徐州汉画像石。通过研究,深深感觉到,汉画像石不仅是徐州,不仅是江苏,也不仅仅是中国,它属于世界,世界级的文化瑰宝。整个的汉代,汉代以前的古代历史都呈现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中国古代从来就是两条线的历史。一是文字史,一是图画史。所谓河图洛书。文字史传了下来,图画史一直属于中断状态。近几十年来,汉画像石被识者重视,学界已经成为显学,实在是中华民族一大幸事。
我的学术平台
1.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中国古代体育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等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聘请为客座教授和研究员参与课题。如中国古代体育博物馆的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国古代体育文物数据库》《汉代文物视野中的民族关系》。
2.研究和推广方面,主要表现两套书上。《画说汉朝》,十六本书,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本《汉代往事》,图文并茂,已经推荐参加国家图书大奖。《汉画里的中国》十八本。《汉画像石》一书作为国家外文局重大课题,中英文同步出版,在法兰克福图书节好评如潮。
3,在中央电视台做专题,《汉画大观园》,《汉画与奥运》,《石头的史诗》。凤凰卫视主讲七集《解密帝王陵》中汉代部分,2012年起已在国内外开播。2013年11月6号起央视《发现之旅》主讲刘邦与汉文化专题,四集。2014年2月河南卫视播出《汉画像石上的中国》。2015年7月20日央视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中宣部重大课题)去年国庆节首播,之后多次重播。
4,文学误导,口碑传谬,导致历代朝野对刘邦和汉文化评价不高,我通过对汉文化遗存的收藏和研究,决心穷一生之力,举全家,全社会之力,拨乱反正,为刘邦与汉文化正名,让汉家歌谣传遍全球。
感恩师友
国家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给我的《汉画像石》一书写的序中这样说:
面对汉画像石,王洪震能够辨识出汉代画师最细微的一些意图,看得懂2000年前的雕刻匠最绵密的一点心思。这一切体验那么神奇。神奇在于:王洪震,似乎——他曾经就生活在这些画像所描绘的汉代人的世界里!画面上的那一切,就是他的前世?是他久远的生命贮存?问题是:他怎么取得了与2000年前对话的资格?他怎么听懂了那些2000年前的语言?他怎样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人类的历史那么苍茫浩大。历史一直在时空的那一端蛰伏,沉默。但这不是说历史没有发出信息。只是,能够接收到历史信息的人,那么稀少。他们需要一种独特的穿透力与理解力。
王洪震先生并不是从学术殿堂,而是以民间收藏者、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汉画像石领域的。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也许,这正好能够说明,一个有着独特禀赋的人,即使在人生的起点,没有实现与母土文化的连结,而最终,他也必然舍弃其余的人生所得,而专事对于这种根文化的忠诚的对接。
有了忠诚的情感,又有了无数与青灯黄卷相伴的勤奋刻苦的日子,王洪震先生把自己生命的波段与频道,调整到了一个准确的刻度,接通了一根线路,找到了一个按钮,它直接通向2000多年前的时空。这样,汉画像石世界莽然幽深的信息,便向他豁然敞开。
我们只能够看见那些画像石;而王洪震先生,却能够看见那些给画像石赋予灵魂的人。
中华文明的惊人蕴藏,常常使我们在一些偶然的发现里,洞见我们已知与未知的落差。我們的文化遗产太过庞大。即便在今天,当人类用各种手段,试图穷尽历史的一切角落时,还是有一些东西,遗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失落在被我们认为无所不至、无所不为的科技之外。
汉画像石显然是中华文化链条上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现世尚未及百年,有许多珍贵的部分,还沉埋于我们的视点与知识之外。而王洪震先生所做的,就是让这根文化链条上那些沉默的部分,大声地,开口说话。
奇怪的是,王洪震很少或干脆不提及收藏与研究生涯的艰苦。为了收藏而变卖家产时,他心里如何惶恐又是如何毅然决然?他怎样千里迢迢追寻一块石头?他怎样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倾其所有办起了“汉画大观园”——有如筑起一个巢,母鸡护雏般搜罗着那一方方失落于民间的汉代灵石?
画像石上证前因,或者他就是那个站在栖满太阳鸟的扶桑树下负有守望之责的羽人?
我的《汉画像石》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中英文同步推出,供职北京市文物局正阳门管理处的著名辽金史专家伊葆力先生给我发来短信,“洪震贤弟,今天上午在正阳门读《汉画像石》,深为收录之丰,研究之彻,凡例之佳所震撼!此书传世必矣。作者十数年磨一剑,扬手一挥,光耀神州!太史公《史记》为无形之画,洪震弟辑石乃不语之诗。祝贺并永祈进取!”
作为亦师亦友的兄长,作为总编和知音,词多溢美,情有偏爱。却激起我心雄万夫的夺关勇气。因为我从来讨厌人假惺惺出谦逊语作谦卑态对人捧以阿谀辞。总也难忘的是师友们鞭影一样的敦促和叮咛。
三十多年前,我的文学老师老作家刘振华曾经送我一张条幅,“大家风度,小家日月。舟横于心,血沥于胸。摩顶放踵,大器乃成。”那是我谨记在心的座右铭。
与南大作家班同学余英施恋林京城小聚,余英说,既然选择了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方向,要做到提起汉画像石,人们就要想起王洪震;提起王洪震,人们就要想起汉画像石。这个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杭州女子,说出话来竟是一字千钧,一斧子砍到脉上,一下子把人逼上悬崖!
在我的第一部汉画像石著作《石头的史诗——徐州精品汉画九十九》出版之际,央视网络负责人刘连喜先生这样说,“通过汉画,我得以走进洪震的世界。身为作家、收藏家的洪震,就像希腊神话中推着石头上山的天神弗弗西斯一样,他要把汉画像石,要把大汉文化的金轮,推上奥林匹斯山的艺术殿堂。上有老,下有小,他不惜典当房产,他不怕踏破铁鞋,不惧含沙射影,殚虑竭智,广征博搜,青灯黄卷,著书立说,专著译出国门,影响达于四海。在徐州,在全国,有许多为推广传播汉文化而努力的有识之士,洪震是其中用力最勤见效最著的一位。”
我自知不是响鼓,他们却一概施之重锤。我自知非神骏也非骞驴,他们却一概痛下鞭策。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我辈没有那种神勇和潇洒,在我的眼前,只有关山万迭,筚路蓝缕,道阻且长且纵马。
2003年初,我当了沛县博物馆馆长,业务上必须有一个研究方向,我不假思索就选择了汉画像石。博物馆所在地就是刘邦唱大风歌的歌风台。我接任馆长不到一个月,龙固镇后三里庙就出土了汉胡陵城遗址和一座汉画像石墓,当时各级各类媒体都做了报道,大家都说我是一员福将,我把它看成与汉画像石的结缘。
从此,踏破铁鞋,八方搜求,收藏,欣赏,乐此不疲,如痴如狂。即使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我所收藏的汉画拓片,大多出自以汉皇故里的徐州为中心,半径为150公里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大致是东汉徐州刺史部辖区,今又称淮海地区,涵盖了汉画像石产地的大部,足以反映汉画思想与艺术的概貌。我坚信那句古代的俗谚,“中国礼失,求之于野”。
我收藏的两千种汉画像石拓片,内容丰富多彩,我把这些拓片分为三类:
一是丰富多采的现实生活。如迎来送往、车骑出行、迎宾拜谒、庖厨宴饮、乐舞杂技、钟鸣鼎食、六博对弈、驰逐狩猎、射御比武、飞剑跳丸、驯象弄蛇、鱼龙漫衍、吞刀吐火、捕鱼田猎、亭台楼阁、门卒侍卫等。
二是垂教后世的历史故事。反映历史人物故事的内容有周公辅成王、齐桓公释卫、荆轲刺秦王、聂政刺侠累、晋灵公欲杀赵盾、苍颉造字、泗水捞鼎、孔子见老子、二桃杀三士等。这些内容往往刻在祠堂里,作为对家族后人道德教育的教科书。
三是雄奇瑰丽的神仙世界。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龟蛇相交)四神,有传说的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造天、地、人的始祖女娲,有伏羲、女娲人首蛇身相交,有玉兔捣药、神兽守鼎、西王母与东王公、有随车出行的九头人面兽——开明兽,也有三足乌、九尾狐、灵芝、麒麟、天神羽人、奇禽异兽等。为了死后能够得道升仙,充满想象力的先民把龙、虎、鹿等神奇动物作为升仙的骑乘工具。
我看汉文化
作为一个汉皇故里出来的文化人,对那位老乡的崇敬自不待言。毕竟,自从出了个汉刘邦,创了个大汉朝,唱了曲大风歌,小小沛县才为文人雅士骚人墨客心神向往,伟人毛泽东才说“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中国文人的完美典型苏东坡才盛赞“古之英主,无出汉高。”
我坚定不移地认为,在古国中华,最值得龙的子孙感到骄傲感到自豪的王朝就是大汉和盛唐,但盛唐文化更多地融合了外来文化的因素,用鲁迅的话说是“胡气太重”,而大美惟汉!
列宁说,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青年毛泽东说,欲动天下者,先动天下心。哲人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汉文化代表着中华本土文化的标高,是史家和当国者景仰千年的理想范本。人心思汉,为汉骄傲。汉风风化天下,汉韵润泽九州。各种制度垂范后世两千年,惠泽世界各民族。实现伟大的民族复兴,就是要复兴中华民族传统中最为精粹最优秀的部分。汉朝被世界各国称之为天朝、天汉。
汉文化在,大中华在。
徐州的,中国的,世界的;
汉家的,当今的,永远的。
汉画像石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征
远去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今天的我们将如何追寻先民远去的脚步?一个最简捷的通道就是走进汉画像石的世界。
汉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槨、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石刻艺术品。
汉画像石内容丰富,取材广泛,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汉代的社会状况、风土民情、典章制度、宗教信仰等,不仅是精美的古代石刻艺术品,也是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的重要资料。因为石头珍稀贵重不易占有不便携带,拓片就应运而生。拓片就是把金石器物上的图像文字印在纸上,原物的大小长短、粗细深浅、花纹的阴阳明暗都能表现得自然逼真。拓片根据所使用的材料可以分为墨拓和朱(朱砂)拓,所展现的黑红世界别具金石韵味,能够吸引观众强烈的审美意趣和收藏欲望。
鲁迅早在北京时已经注意集藏汉拓,他盛赞“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他希望汉画像能给现代中国美术提供借鉴,希望汉画像中所涌动的奔放和自信能注入国人的灵魂。没能在有生之年把自己收藏的南阳汉画像编辑出版,是这位文化巨人终生的憾事。
一代文豪郭沫若见到汉画玄武的拓片即为之震惊不已,他吟咏道:“二物同心剧相爱,纠缪不懈二千年。”竟以为大可以与米开朗基罗及罗丹的雕塑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著名画家吴冠中先生参观南阳汉画馆之后感叹说:“我真想跪倒在汉代先民的面前。”
历史学家翦伯赞则指出:“在中国历史上,再也没有一个时代比汉代更好地在石板上刻出当时现实生活的形式和流行的故事来。”又说:“这些石刻画像,假如把它们有系统地搜集起来,几乎可以成为一部绣像汉代史。”
汉画像石发展时代和地区分布都有轨迹可循。画像石产生在西汉中叶,即国家财力势力最为雄厚发达的时期;西汉末至东汉初是画像石的发展期,地点分布以河南、山东、湖北为主;东汉中晚期是画像石的全盛期,山东、南阳画像石在此时臻于繁荣,其它各地也开始流行画像石,并较快形成地方风貌;东汉末年,战乱局势使社会生产遭受重大破坏,画像石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全面而迅速地走向衰微。
汉画像石作为汉代厚葬习俗的产物,它的出现,有其思想和物质方面的基础。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汉初统治者热衷于神仙传说,追求长生不老,永享极乐。当神仙不可见,长生不可得时,他们又迷上了“死即再生”的观念,希望生时极尽人世欢娱,死后还能继续。于是,墓室成了墓主生前环境的缩影。另一方面,汉代提倡“以孝治天下”,而行孝的大端,又无过于养生,生极其欲,死更厚葬。《后汉书》曰:“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以视天下莫遗其亲”。花钱千万为死者建造墓、阙、祠堂是孝的表现,《盐铁论·散不足》曰:“今,生不能致其爱敬,死以奢侈相高,虽无哀戚之心,而厚葬重币者则称以为孝,显名立于世,光荣著于俗,故黎民相慕效,至于发屋卖业。”可见在当时,生养的情况无关重要,只要死葬能竭其全力,并将费值数目刻于石上,以告生、死者,就被看成是至孝的行为。这是汉画像石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 汉代画像石对于研究汉代的建筑、雕刻、绘画具有很大价值,作为雕刻艺术形式,在中国美术史上起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所谓“禀三代钟鼎玉器雕刻之工,开两晋唐宋绘画之先河”,留给后人的是古拙素朴、活泼热情的艺术风采。我国的绘画艺术的诸多早期因素都可以从这里窥见端倪。
多年习称徐州汉代三绝,即汉画像石汉兵马俑,汉墓;又有江苏三宝,即明清石刻,苏州园林,徐州汉画像石。通过研究,深深感觉到,汉画像石不仅是徐州,不仅是江苏,也不仅仅是中国,它属于世界,世界级的文化瑰宝。整个的汉代,汉代以前的古代历史都呈现在汉画像石,汉画像砖上。中国古代从来就是两条线的历史。一是文字史,一是图画史。所谓河图洛书。文字史传了下来,图画史一直属于中断状态。近几十年来,汉画像石被识者重视,学界已经成为显学,实在是中华民族一大幸事。
我的学术平台
1.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中国古代体育博物馆、成都武侯祠等多家大学和科研机构,聘请为客座教授和研究员参与课题。如中国古代体育博物馆的国家重大招标课题《中国古代体育文物数据库》《汉代文物视野中的民族关系》。
2.研究和推广方面,主要表现两套书上。《画说汉朝》,十六本书,百花文艺出版社第一本《汉代往事》,图文并茂,已经推荐参加国家图书大奖。《汉画里的中国》十八本。《汉画像石》一书作为国家外文局重大课题,中英文同步出版,在法兰克福图书节好评如潮。
3,在中央电视台做专题,《汉画大观园》,《汉画与奥运》,《石头的史诗》。凤凰卫视主讲七集《解密帝王陵》中汉代部分,2012年起已在国内外开播。2013年11月6号起央视《发现之旅》主讲刘邦与汉文化专题,四集。2014年2月河南卫视播出《汉画像石上的中国》。2015年7月20日央视纪录片《我从汉朝来》(中宣部重大课题)去年国庆节首播,之后多次重播。
4,文学误导,口碑传谬,导致历代朝野对刘邦和汉文化评价不高,我通过对汉文化遗存的收藏和研究,决心穷一生之力,举全家,全社会之力,拨乱反正,为刘邦与汉文化正名,让汉家歌谣传遍全球。
感恩师友
国家民族博物馆副馆长郑茜在给我的《汉画像石》一书写的序中这样说:
面对汉画像石,王洪震能够辨识出汉代画师最细微的一些意图,看得懂2000年前的雕刻匠最绵密的一点心思。这一切体验那么神奇。神奇在于:王洪震,似乎——他曾经就生活在这些画像所描绘的汉代人的世界里!画面上的那一切,就是他的前世?是他久远的生命贮存?问题是:他怎么取得了与2000年前对话的资格?他怎么听懂了那些2000年前的语言?他怎样穿越时空,回到了过去?人类的历史那么苍茫浩大。历史一直在时空的那一端蛰伏,沉默。但这不是说历史没有发出信息。只是,能够接收到历史信息的人,那么稀少。他们需要一种独特的穿透力与理解力。
王洪震先生并不是从学术殿堂,而是以民间收藏者、研究者的身份,进入汉画像石领域的。这并不是一件奇怪的事。也许,这正好能够说明,一个有着独特禀赋的人,即使在人生的起点,没有实现与母土文化的连结,而最终,他也必然舍弃其余的人生所得,而专事对于这种根文化的忠诚的对接。
有了忠诚的情感,又有了无数与青灯黄卷相伴的勤奋刻苦的日子,王洪震先生把自己生命的波段与频道,调整到了一个准确的刻度,接通了一根线路,找到了一个按钮,它直接通向2000多年前的时空。这样,汉画像石世界莽然幽深的信息,便向他豁然敞开。
我们只能够看见那些画像石;而王洪震先生,却能够看见那些给画像石赋予灵魂的人。
中华文明的惊人蕴藏,常常使我们在一些偶然的发现里,洞见我们已知与未知的落差。我們的文化遗产太过庞大。即便在今天,当人类用各种手段,试图穷尽历史的一切角落时,还是有一些东西,遗落在我们的视野之外,失落在被我们认为无所不至、无所不为的科技之外。
汉画像石显然是中华文化链条上十分重要的一环。它现世尚未及百年,有许多珍贵的部分,还沉埋于我们的视点与知识之外。而王洪震先生所做的,就是让这根文化链条上那些沉默的部分,大声地,开口说话。
奇怪的是,王洪震很少或干脆不提及收藏与研究生涯的艰苦。为了收藏而变卖家产时,他心里如何惶恐又是如何毅然决然?他怎样千里迢迢追寻一块石头?他怎样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倾其所有办起了“汉画大观园”——有如筑起一个巢,母鸡护雏般搜罗着那一方方失落于民间的汉代灵石?
画像石上证前因,或者他就是那个站在栖满太阳鸟的扶桑树下负有守望之责的羽人?
我的《汉画像石》一书由新世界出版社中英文同步推出,供职北京市文物局正阳门管理处的著名辽金史专家伊葆力先生给我发来短信,“洪震贤弟,今天上午在正阳门读《汉画像石》,深为收录之丰,研究之彻,凡例之佳所震撼!此书传世必矣。作者十数年磨一剑,扬手一挥,光耀神州!太史公《史记》为无形之画,洪震弟辑石乃不语之诗。祝贺并永祈进取!”
作为亦师亦友的兄长,作为总编和知音,词多溢美,情有偏爱。却激起我心雄万夫的夺关勇气。因为我从来讨厌人假惺惺出谦逊语作谦卑态对人捧以阿谀辞。总也难忘的是师友们鞭影一样的敦促和叮咛。
三十多年前,我的文学老师老作家刘振华曾经送我一张条幅,“大家风度,小家日月。舟横于心,血沥于胸。摩顶放踵,大器乃成。”那是我谨记在心的座右铭。
与南大作家班同学余英施恋林京城小聚,余英说,既然选择了收藏研究汉画像石的方向,要做到提起汉画像石,人们就要想起王洪震;提起王洪震,人们就要想起汉画像石。这个白白净净瘦瘦弱弱的杭州女子,说出话来竟是一字千钧,一斧子砍到脉上,一下子把人逼上悬崖!
在我的第一部汉画像石著作《石头的史诗——徐州精品汉画九十九》出版之际,央视网络负责人刘连喜先生这样说,“通过汉画,我得以走进洪震的世界。身为作家、收藏家的洪震,就像希腊神话中推着石头上山的天神弗弗西斯一样,他要把汉画像石,要把大汉文化的金轮,推上奥林匹斯山的艺术殿堂。上有老,下有小,他不惜典当房产,他不怕踏破铁鞋,不惧含沙射影,殚虑竭智,广征博搜,青灯黄卷,著书立说,专著译出国门,影响达于四海。在徐州,在全国,有许多为推广传播汉文化而努力的有识之士,洪震是其中用力最勤见效最著的一位。”
我自知不是响鼓,他们却一概施之重锤。我自知非神骏也非骞驴,他们却一概痛下鞭策。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我辈没有那种神勇和潇洒,在我的眼前,只有关山万迭,筚路蓝缕,道阻且长且纵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