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呢?我认为主要应从下面几点做起: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需要“歌之咏之”,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语音要轻柔,语调要低沉而舒缓,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语音要加重,语调要高昂,语速要加快,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创作。同样,欣赏文学作品,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教师宜“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犹如这红烛一样,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为他作传,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她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随着讲演的终了,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课堂上,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
薛海峰,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一.要培养学生敏锐的感受力
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个传统而有效的感受美的方法。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就是通过语言这一中介,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的。最早的文学“发乎情”,需要“歌之咏之”,就深刻说明了美可以通过听觉来感知。在朗读教学中,要让学生真实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语调是语音的高低、轻重、缓急问题,语气是表示陈述、疑问、祈使、感叹的分别问题。准确地再现作者的语调和语气,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情愫和作品的意境。例如《听潮》描绘的落潮图:“海在我们脚下沉吟着,诗人一般。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大小的岛屿拥抱着,偎依着,也静静地恍惚入了梦乡。”“星星在头上眨着慵懒的眼睑,也像要睡了。”读这些句子,语音要轻柔,语调要低沉而舒缓,从而使学生进入梦一般的意境中去,想象大海落潮时的温柔美。而大海涨潮到高峰时,大海的情态变了:“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罅隙里,又拨剌着岩石的壁垒。”“音响就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读这些句子,语音要加重,语调要高昂,语速要加快,从而使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大海涨潮到高峰时的雄壮美。
二.要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在审美的各种心理因素中,是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它是审美升华的翅膀。离开想象,审美感受只能停留在感知的初级阶段上,审美情感、审美理解都无从发生。作家在作品中所描写的,有些是生活经验,有些是想象所得。我们的生活经验与作者不同,不能一一从生活经验出发去领会作品所要表现的思想感情,所靠的大半是想象。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想象是鉴赏的重要条件,想象力不发达,鉴赏力也无法使之发达。”
例如阅读欣赏王维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要让学生领会这两句诗,必须引导其在想象中睁开眼睛来,看这十个字所构成的一幅图画:大漠、长河、孤烟、落日。给人留下北方旷远荒凉的印象。给“孤烟”加上个“直”字,可见没有一丝的风,当然也没有风声,于是来了个静寂的印象。给“落日”加上个“圆”字,说明落日挂在地平线上的时候才见得“圆”字,圆圆的一轮“落日”不声不响地衬托在“长河”的背后,这又是一个多么寂静的世界啊!像这样的想象与鉴赏,就可以使学生真切地体会到诗人创设的意境,获得美的享受。由此可见,学生只有将他的知识、经验、情感通过想象负载到作者已经创造出的艺术画面上去,才能深刻理解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才能体会到文中的美的所在。
三.要培养学生真挚的情感力
审美情感是一种为人所固有的高级情感。它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的一种主观体验和感受。审美情感在文学创作和欣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没有情感,就没有创作。同样,欣赏文学作品,也离不开情感。语文课本中的许多文章都饱含着真挚的情感,教师宜“披文入情”,以情真意切的语言去激发学生的情感,达到以情育人的目的。有位教师在教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时,她说:“闻一多的《红烛》序诗里有四句诗,‘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为了反对国民党的独裁,争取国家的民主、和平、自由,闻一多先生将自己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最后成为一名民主主义战士。”接着,她出示了一本《闻一多传》,封面上印着一支红烛,接着说:“因为他将他的脂膏无私地流向人间,他犹如这红烛一样,把自己最后的一滴鲜血献给正义。因此后人纪念他,为他作传,给他竖起丰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一课就是他的最后一次讲演。”激情四溢地导入,营造出一种崇敬与景仰的氛围。然后,她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聆听那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最后一次讲演,随着讲演的终了,一个拍案而起、大义凛然、横眉怒对国民党特务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课堂上,教师始终以饱含激情的语言打动着全班同学,学生感情上受到感染,师生间的感情产生了共鸣,促进了课堂交流的艺术效果,使学生的思想得到了纯化和升华。
薛海峰,教师,现居江苏如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