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和演绎推理等研究方法,在分析大学体育课程通识教育功能及内涵的基础上,以同济大学攀岩课为案例,从完善体育课程设计和课程内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体育涵养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3个方面,对体育教学中如何落实大学体育课程通识教育的途径进行了探讨分析,以期该研究对于基于通识教育的大学体育课程改革具有指导价值。
关键词:大学体育 通识教育 攀岩课 课程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a)-0055-03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deductive method, and taking Tongji University sport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sports curriculums. The result put forward that sports curriculum should meet general education idea, should perfect curriculum content and design, should enrich students physical knowledge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cul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Rock climbing cours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sign
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人格;是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提高运动技能、确保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表率性,使学生健康成长、张扬个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
体育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大学体育教学切合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很多学者提出大学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就体育课程教育而言,本身就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如何改革体育课程,以适合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理念来完善体育课程设计是一个必然趋势。体育教育是關系着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及树立正确人生态度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具体的体验教育形式,怎么把体育课程教学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改造学生的心智模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 大学体育课程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虽当前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实践与改革后,目前对于什么是“通识教育”已有较一致的看法,然而对刚入大学的新生和社会大众而言,则仍是不甚清楚的概念。
通识教育即人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是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但绝对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普遍性教育,是一个有素养的人的基本素质,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通识教育是作为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应该造就新一代大学生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层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强调通识教育是注重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教育。通识教育最根本的内涵是通识思维能力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所谓的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简言之,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所谓的行为规范包括符合政治环境的积极行为、遵守社会规范、礼仪、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态度、行动力和表率性等。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特点是多元化与多样化,有助于发展专业,跳出本专业狭窄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可见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体育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才有了干工作的基本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是为学生健康打下基础和作保障的,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通过大学体育课程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健康得到锻炼和提升,能熟练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和急救,明白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体育文化方面,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明白挑战极限、积极阳光的态度,体会行动力、付出得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契合项目特点体验力的运用;风的作用;机体反应化学的神奇;快乐的效果;合作的结果;相互尊重和文明体育。综上所述大学体育课程是对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作为高等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符合通识教育内涵。
2 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能够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通识教育效果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来看,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通过科学、有效、一贯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影响,使他们逐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活动意识很重要。
以同济大学为例,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有足蓝排三大球、乒羽网三小球、手球、板球、棒球、地面球、武术(太极拳、剑、少林拳、散手、防身术、木兰拳)、健美操(大众等级操、有氧拉丁、街舞、排舞、瑜伽、耐克健身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攀岩、定向越野、生存技巧、游泳、龙舟、高尔夫等等。运动项目类型多、形式多元化,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水平,个性选择体育课程。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虽然专项不同,但是都辅以一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软、灵敏)练习,并通过教学比赛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提高体育道德修养。由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负责任态度。
关键词:大学体育 通识教育 攀岩课 课程内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8)12(a)-0055-03
Abstract: Using literature method, deductive method, and taking Tongji University sports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studi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through sports curriculums. The result put forward that sports curriculum should meet general education idea, should perfect curriculum content and design, should enrich students physical knowledge so as to enhance students’ physical culture, shoul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teaching staff.
Key Words: General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Rock climbing course; Curriculum reform and design
体育课程注重的是人的教育,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主体价值和独立人格;是促进学生运动参与、提高运动技能、确保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素质提高为目标;构建了技能、认知、情感、行为等领域并行推进的课程结构;融合了体育、生理、心理、卫生、保健、环境、社会、安全、营养等诸多学科领域的有关知识。真正关注学生的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卫生习惯的养成,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表率性,使学生健康成长、张扬个性,充分体现体育课程的健身育人功能。
体育课程改革本身就是大学体育教学切合时代的必然要求,当前很多学者提出大学教育的通识教育理念,就体育课程教育而言,本身就属于通识教育的范畴,如何改革体育课程,以适合大学体育的通识教育理念来完善体育课程设计是一个必然趋势。体育教育是關系着青少年的身体、心理健康发展及树立正确人生态度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最具体的体验教育形式,怎么把体育课程教学和通识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改造学生的心智模式是值得我们探索的问题。
1 大学体育课程具有通识教育的功能
在中国,通识教育的思想源远流长。《易经》主张:“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中庸》主张做学问应“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古人一贯认为博学多识达到出神入化,融会贯通。虽当前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性的表述,但经过近二十年的摸索、实践与改革后,目前对于什么是“通识教育”已有较一致的看法,然而对刚入大学的新生和社会大众而言,则仍是不甚清楚的概念。
通识教育即人在生活中各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教育,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是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但绝对是所有职业必须具备的普遍性教育,是一个有素养的人的基本素质,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通识教育是作为大学的一种教育理念,应该造就新一代大学生具备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和优美情感的高层人才的文明教育和完备的人性教育,强调通识教育是注重人的生活、道德、情感和理智的和谐发展教育。通识教育最根本的内涵是通识思维能力和行为规范的培养,所谓的通识思维能力即想得更深入、看得更宽阔、判断得更正确的能力。简言之,通识思维能力应包括思考力、感受力、理解力、分析力、想象力、创造力、判断力、洞察力等的综合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养成又来自将不同知识贯通的训练;所谓的行为规范包括符合政治环境的积极行为、遵守社会规范、礼仪、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态度、行动力和表率性等。因此,通识教育课程是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了功利性与实用性,特点是多元化与多样化,有助于发展专业,跳出本专业狭窄单一的思维方式和观点,使学生养成多角度思考的思维方式。可见通识教育在大学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大学体育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健康是革命的本钱”,有了健康才有了干工作的基本条件,大学体育课程是为学生健康打下基础和作保障的,是非专业性、非职业性、非功利性的,通过大学体育课程使学生在生理、心理健康得到锻炼和提升,能熟练处理常见的运动损伤和急救,明白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体育文化方面,体会到合作精神的重要性,明白挑战极限、积极阳光的态度,体会行动力、付出得到、持之以恒的效果;契合项目特点体验力的运用;风的作用;机体反应化学的神奇;快乐的效果;合作的结果;相互尊重和文明体育。综上所述大学体育课程是对人的基本素质教育,是作为高等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教育,符合通识教育内涵。
2 大学体育课程教育能够产生具有普遍意义的通识教育效果
从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规律来看,青少年时期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形成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因此,在这一时期通过科学、有效、一贯的体育教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身心施加一定影响,使他们逐步养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活动意识很重要。
以同济大学为例,体育课程开设的项目有足蓝排三大球、乒羽网三小球、手球、板球、棒球、地面球、武术(太极拳、剑、少林拳、散手、防身术、木兰拳)、健美操(大众等级操、有氧拉丁、街舞、排舞、瑜伽、耐克健身操、啦啦操)、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攀岩、定向越野、生存技巧、游泳、龙舟、高尔夫等等。运动项目类型多、形式多元化,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兴趣和水平,个性选择体育课程。目前大学体育课程虽然专项不同,但是都辅以一般身体素质(力量、耐力、速度、柔软、灵敏)练习,并通过教学比赛发展学生智力、创造力、意志力和想象力,提高体育道德修养。由此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以及负责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