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决狱”谈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

来源 :西江文艺·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youd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春秋决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其提出于汉朝时代,其推行主要运用“原心定罪”原则和“亲亲相首匿”原则,春秋决狱是统治者推行儒家理论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开始了我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法律的儒家化由此发端。其后,在唐朝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完全形成。
  【关键词】:春秋决狱;法律;儒家化;古代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是中国法律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对中国法律的影响极为深远。
  在战国和秦朝,起主导作用的是法家思想,以法为本是法家思想的核心。秦自商鞅变法以来,一直奉行法家思想,“法令由一统,事皆决于法”,这对秦的繁荣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却又为秦王朝的覆灭埋下了伏笔。汉朝建立以后,儒家思想逐渐深入人心,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提出“春秋决狱”, 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由此发端,并开始对中国法律产生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
  一、“春秋决狱”的提出
  春秋决狱,又称“引经断狱”,是以儒家思想为断狱的指导思想,要求司法官吏在审判案件的时候,用儒家经典,特别是《春秋》作为分析案情、认定犯罪的根据,解释和适用法律。
  汉王朝建立政权以后,面临着战乱后社会生产被严重破坏、经济凋敝、国库枯竭的局面。为了巩固胜利、发展生产,汉统治者在吸取秦灭亡经验的基础上,采取“无为而治”的政策策略,轻徭薄役,约法省刑,缓和社会矛盾。经过“文景之治”等几十年的发展,汉王朝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政权得以巩固。随着“无为而治”的推行,也使得各诸侯王国的财力得到积累,实力不断增强,竭力想要摆脱中央的控制;边疆地区,匈奴频频入侵,“无为而治”的策略很难适应新的形式,汉武帝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维护封建大一统和专制王权的儒学,法律指导思想开始转型,春秋决狱制度的确立就是典型表现。
  二、“春秋决狱”的推行
  董仲舒倡导的“春秋决狱”,一般用在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中,或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的案件适用儒家经典义理决断,但即使法律有明文规定时,如果某个案件的审判如果适用法律时与儒家经典义理相违背,那么,儒家经典义理就有高于法律的权威。这些儒家经典著作主要有《易经》、《诗经》、《书经》、《仪礼》、《春秋经》等,其中放在特别重要位置的是《春秋经》。为了后人决断案件的方便,董仲舒精选232个典型案例编辑《春秋决事比》,司法官以《春秋决事比》作为审判案件的标准,在《春秋决事比》中没有类似案件时,再以儒家经典义理判决。
  “春秋决狱”的运用原则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原心定罪”。在犯罪事实清楚的前提下,主要考察犯罪者的动机,如果一个人的行为符合仁、忠、孝等儒家精神,那么即使他的行为产生了社会危害,也可以减轻处罚;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违背了儒家的仁义精神,即使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大,仍然可以处以重刑。例如,某人的父亲和别人发生口角而斗殴,对方用刀刺杀父亲,这时,儿子用棍子相救,本来要打对方,却误伤了自己的父亲。在这件案件的审判中,司法官间产生了意见分歧,有司法官认为儿子犯了殴打父亲的重罪,当时的法律规定殴打父亲必须处死,因此这件案件中的儿子应判处死刑,而有的司法官认为儿子的本意并不是要故意殴打父亲,儿子不应该被判处死刑。这样的案件放在今天是很好判的,但古人不会有“正当防卫”、“过失伤害”等思维,司法官们觉得很为难,因此把这个案件作为一个疑难案件报给董仲舒来处理。董仲舒以“原心定罪”为原则,认为儿子的动机不是打父亲,相反是为了救父亲,还很符合儒家的孝道精神,所以免其罪。二是“亲亲相首匿”,即近亲属之间可以相互隐匿其犯罪行为,除非是严重破坏了当时的封建统治秩序或者侵犯了皇权。《春秋决事比》中的案例是:甲没有儿子,从路上拣了个婴儿乙并把他养大,乙长大后杀了人,甲把乙藏匿起来。按照当时法律,藏匿杀人犯要受到重罚。可董仲舒按照《春秋》中提倡父子一方犯罪可互相藏匿,董仲舒认为他们是父子关系,所以不判甲的罪。到了唐代,法律明确规定父子互相藏匿罪行的行为不属于犯罪。
  三、“春秋决狱”后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发展及影响
  (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发展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由两汉发起,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发展,到隋唐最终定型。
  春秋决狱是统治者推行儒家理论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时诸侯割据、战乱频繁的年代,起到了稳定政治局面、维护天下统一的重要作用。结束了长期以来的法家指导思想为主的局面,将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吸收其它各家学说,开始了我国法律儒家化的进程,法律的儒家化由此发端。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进一步儒家化。从西汉的“纳礼入律”到这时期的“礼律并重”,古代法律的儒家化已经走过了500多年的历程。这一时期,儒家的思想体系和道德觀念从影响司法实践到全面融入律法当中,例如将“五服制罪”入律。五服制度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它规定,血缘关系亲疏不同的亲属间,服丧期间,所穿丧服的缝制方法及服丧期间应遵守的礼仪规则有很大不同,关系越亲的服制越重,关系越疏的服制越轻。这一制度的产生,是由于氏族门阀势力的发展,统治阶级非常重视尊卑名分和礼教的作用,因而首次把“五服”制度纳入法典中,作为定罪量刑的重要标准,这就是所谓“峻礼教之防,准五服以制罪”。五服制罪的实质是儒家伦理观念在刑罚上的体现。
  隋唐时期,法律儒家化最终完成。隋文帝所制定的《开皇律》,使中国法律儒家化在法典形式方面初步定型。它确定了封建法典体例、确立封建五刑、定型“十恶”、进一步扩大贵族官僚特权。
  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完全形成则在唐朝。唐朝法律的最大特点在于“德主刑辅、礼法并用”,而《唐律》更被称为“一准乎礼”。唐朝统治者在修订法律时,始终坚持以礼为纲的指导原则。《唐律》十分重视以礼为立法依据,严格维护父权、夫权、族权。此外,《唐律》在以礼注释经典、完善司法原则与制度方面都将法律儒家化完善地巩固下来。礼是唐律的灵魂,唐律是礼的法律表现。唐律处处渗透着礼教色彩,儒家伦理道德在唐代已成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唐律的“礼法合一”是两汉以来儒家引经断狱、以礼入法的必然结果,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终完成。
  (二)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法律儒家化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建立、封建秩序的巩固、封建社会的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中国古代法律的儒家化,使“礼”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制定法律的依据。儒家思想不但成为封建法律的正统思想,而且自此以后历朝历代均沿袭不变,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华法系”,对封建社会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变译理论的中心内容,并就其在科技英语翻译中的运用进行了例举分析,以供业内人士交流探讨之用。  【关键词】:科技英语;翻译;变译;  比利时学者安德烈·勒菲弗尔在其著作《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名声的控制》中提出了改写理论,他指出翻译行为受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和论域的影响,因此译者要翻译的除了语言之外,更重要的还有包含在语言中的意识,诗学和论域,以实现赞助人的目的。其中意识形态
期刊
【摘要】:中国白酒品牌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人们不但对白酒本身的质量要求提高了,而且对白酒广告招贴的内容也表现出极其浓厚的兴趣,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期望。白酒广告招贴已经从宣传类的购物引导扩展到满足视觉和精神需求方面的艺术创意。  【关键词】:酒文化;系列性;传统元素  当今时代发展迅速、又有着外国文化的冲击。事物迅速发展的同时,白酒广告招贴受到了严重影响,承载着各种各样的文化,传递着各类信息。外來文
期刊
【摘要】:传统意义上的中秋节在人们心中仍然占据重要地位,绝大多数人认为传统节日有必要继续传承,尽管部分人对部分传统节俗内容态度淡漠,部分传统节日内容正在淡化或消亡,但总体看来,主要的节俗框架得到了较好传承,与此同时,外来节日在我国人民中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所以,传统节日文化作为农业时代的产物,要能持续发展,只有呼应时代之需提出新的诠释,创造出新的价值,才能使传统节日找出新的生命力所在,找到新的发展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赣南客家地区妇女的地位与精神进行论述,从不同的角度对赣南客家妇女进行不同层面的探究。就客家妇女精神方面说,大多是对客家妇女,朴实、善良、勤劳等品格的赞颂,客家妇女在家庭和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在传统社会中赣南客家妇女有着主导性的地位等。  【关键词】:赣南;客家妇女;客家精神;勤劳  赣南——客家民系聚居地之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与特有的客家人文气质和客家精神。其中客
期刊
【摘要】:现阶段,我国综合国力明显提升,与西方国家的关系日益密切,英语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从因为翻译的角度入手,先简单阐述常用的英语翻译技巧,然后探讨了“直译”和“意译”的有效运用,旨在为从事英语翻译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英语翻译;方法;技巧;运用  英语翻译就是在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转化,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运用英语,同时还能提升人们对英美文化、民俗等方面的了解[1]。在英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对外联系的加强,英语翻译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由于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性,在语言学模式的运用过程中,需要结合不同的语言功能、场合和环境,科学运用语言学模式,从而对原文的含义进行准确传达,提高英语翻译的质量。本文就对英语翻译中涵盖的语言学模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英语翻译;语言学模式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能够在一定程
期刊
【摘要】: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文明载体,具有收藏、研究、教育的职能。本文以烟台市博物馆为例,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地区性博物馆在宣传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关键词】: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媒介;传播对象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追求物质精神生活的同时,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日益增加。博物馆作为特殊的文明载体,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面临着很多新的课题,也面临着许多新的压力和挑战。
期刊
【摘要】:在北欧,“家”是传统。这个“家”代表一个聚合的空间,一段私密慵懒的个人时光,一个可以沉淀思想的地方,因此人如何在“家”里生活都是基于北欧人情感需要而考量的。文章通过分析北欧的人文、社会、环境等因素;例举在历史进程中大师们的设计贡献,挖掘出“设计在北欧人的血液里”的含义。  【关键词】:北欧设计;传统;传承;“家”的设计;设计无处不在  与人们生活联系紧密的、与“家”相结合的设计一直以来都
期刊
【摘要】:长久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女性绘画一直不被重视,但它却有着独特的视角和特有的表达语言。本文以历史发展为脉络,分为民国以前、民国—建国、建国后三个阶段对中国女性绘画艺术进行简单梳理,试图呈现给大家一种别致的绘画风格及特征。  【关键词】:女性;绘画;意识  中国由于长久的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绘画的历史长河中,女性绘画一直被忽视,许多杰出的女性画家和其作品也都被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然而
期刊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民俗文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推动力。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民俗文化被重新包装,民俗文化产业已经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与效益,体现出了巨大的商品价值。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认识了解它的人却越来越少。本文将以杨凌上川口村为例,从它的产生、特点、基本形态、发展等现状进行介绍,探讨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