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咨询安林?国资委或成“中国企监会”

来源 :中外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unji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十八届三中全会指明了未来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国有企业要推行国有资本管理机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而国资委不能直接管国有企业,要做干净出资人,设立若干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
  就我10年来从事国资系统和国企管理咨询、研究的体会看,国有企业要深化改革,出路不仅在于企业自身,而更在于管理企业的体制——国资体制,它如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进一步改革和发展的障碍。
  这种国资体制包括两部分,一是国资委及其定位;二是国有企业和国资委所处的国资环境。未来国资委的去向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走向,就取决于这两部分。
  “中国企监会”呼之欲出
  未来模式下,国资委或消亡或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企业国资监管者,也就是“中国企监会”。当然,也可能同时成立中国企业国有资本投资控股公司——“中企投”。其类似于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由国务院出资设立,董事可由来自原国资委、财政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的人士担当,由中国企监会监管。
  未来,无论是“中企投”系统的企业国有资本,还是“省企投”体系的企业国有资本,也无论是原国资委系统的企业国有资本,还是其他出资人系统的企业国有资本,都将由“中企投”行使股东权利。同时,政府之于企业的市场行为,则为“中国企监会”所监督。
  治理结构仍值得关注
  国有企业今后往哪儿走?当然是往市场化方向走。但这需要健康的国资环境。
  国资委自2003年成立以来,应该说在市场化建设上做出了较大的努力,如推行董事会试点和规范。但具体怎样贯彻三中全会精神,让“市场”在“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选聘和管理上”发挥“决定性”作用,克服和改变现实中的国企董事会不能依法拥有经理聘任、解聘权,以及政企关系“党企化”,党管干部“操作化”等关键问题,我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看不出来。
  “国有企业要合理增加市场化选聘比例”这一表述,让人深感隐忧。同时,对“权利”与“权力”等均没有涉及。因此,我对于来自国有企业董事会、独资股东之外的行政权力、政治权力,如何在“市场”发挥“决定性”下发挥作用,还极为关注。
  2014管理风向标
  Q:国有企业市场化选聘领导人,是国有企业改革中极为困难的一环。您如何看这一改革的价值和成功几率?
  A:取消国企领导者的行政级别,然后通过市场化的手段选聘,是用人机制改革的关键一环,是政企分开的一把钥匙。但未来能发展到何步田地,要看改革者的决心和勇气。管理
  责任编辑:李靖
其他文献
每到年底,都有机构评选年度汉字。比如:2013年,北京语言大学等评选的年度字和年度词就分别是“房”和“正能量”。体现着当前中国人心中最普遍的渴望或痛点。  而在《中外管理》进行“70位管理者前瞻2014”特刊的采写过程中,却可以发现:虽然刚到年初,但在擅于前瞻思考的中国各行各业管理者心目中,2014年“年度管理汉字”其实已经成型了。  这个字就是“开”。它反映的并不是最普遍的渴望或痛点,而是最切实
期刊
■ 读者评刊  养老事业需深度审视 《九华兮秀:破冰民营养老社区》2014年1期  养老事业,不论对于个人还是国家,核心是思想,关键是模式,基础是机制,表现是服务。崇高的民生思想与经营的营利性质如何形成辩证统一的有机体系?靠先富起来者的善心是支撑不了一个巨大社会问题的解决的。中国的养老事业,由野生的民营企业承担了探路者的角色,由此也形成了雨后春笋般的养老事业中的种种形式。养老事业,承载着社会良心、
期刊
准入门槛高、税费高、融资难等一系列问题,一直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阻碍,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也使它们背负着长久的负担。  但是,政策门槛被破除,是否就意味着民营企业的春天到来?  2014年,对于民营企业来说,尽管这标志着其已经进入了制度平等的新时代,但是当市场向你敞开大门的时候,你真的就有实力进来吗?毫无疑问,未来这对民营企业将是一个重大挑战。  民间投资的春天  过去民企发展一直是靠政策,由于政策变
期刊
2014年是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关键之年。就当下中国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而言,我认为是如何从依靠投资模式转向“三驾马车”同时拉动增长的模式。  投资拉动的增长模式为什么会阻碍中国进一步改革?我认为有三大原因。其一,大量“铁公鸡”式投资是低效率的,却是官员创造政绩的地方。其二,大量“铁公鸡”式投资催生了大量的腐败。其三,从结构上来说,投资驱动的模式固化了央企的垄断地位,为进一步改革树立了形形色色的利益集团
期刊
中国有可能出现经济增长速度周期性快速回落,而18%的“温室企业”将在这个过程中出局。  中国经济将转向“常规增长”  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深化中国的市场化改革,这意味着未来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增长的情况要减少。我们过去“保七”、“保八”,都是把经济增长速度限制在一个很好的波动区间里,而一旦选择迈向真正的市场经济,总有一天要放弃保多少的说法。  当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真的变成宏观调控的时候,保增长就不再是政府
期刊
2013年底,国资委发布《通知》,要求各中央企业健全风险评估制度,强化重大风险管控,完善风险管理机制。《通知》同时要求央企:在2014年4月30日前向国资委报送全面风险管理年度报告。  国资委为何对风险管理如此重视?应该说,2014年作为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元年,必定是改革与风险相互交织的新开始。这使得新一年里,“控风险”的重要性增加在中国企业经营目标中。在此背景下,我们企业更应该管理好自身风险
期刊
改革既然已进入深水区,政府更要划清与市场边界。  本届政府的改革难度很大,很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到了这届不改不行了。比如产能过剩不是现在过剩,是15年来都过剩。再比如让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可收入分配制度不改革,消费怎么拉动?但我认为,各项改革齐头并进也不现实,得有突破口,要讲究策略,有个轻重缓急和节奏力度的把握。  我认为,2014年金融改革会加大力度,收入分配改革也会启动,但改革十分复杂,难度可想
期刊
对于刚刚过去的2013年,国内VC、PE市场可谓有忧有喜。忧的是IPO关闸影响了资本所投项目的退出进程;喜的是互联网三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掀起了国内互联网行业史上最大并购潮。与此同时,IPO的关闭也激发了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热潮。  而2014这一并购趋势仍将延续,加之IPO市场的重启,资本并购的代价也会随之降低。  产融结合,找到你的“良性循环”  今后,产融结合是大趋势。有两种因素在驱动
期刊
中国经济正处在一场大变革的前夜,2014年,我们将看到中国改革的破冰和风险释放。我在此提醒读者诸君:2014年要重点关注内外交织的风险。流动性的持续偏紧和利率整体抬升有可能刺破局部地区房地产泡沫,进而引发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和信托风险。  为什么会爆发信用风险?  2013年中国发生“钱荒”之后,国内资金利率整体抬升,银行体系资金面持续维持偏紧的状态。2013年5月初以来,美国10年期国债利率已经提高
期刊
观天下  拉加德:“2014年全球经济或动力不足”  IMF总裁拉加德近日发表文章称,2014年全球经济可能仍然动力不足。因为2013年,全球经济依旧悬在希望与不确定两极之间。尽管复苏势头增加,但世界经济的引擎尚未全部高速转动起来。  邱震海:2014年世界经济最大的直接风险或不确定因素,就是美国即将退出量化宽松政策所带来的后果。  除此以外,世界经济的引擎将更多由发达国家掌控,而原来曾支撑世界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