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因分析与护理效果观察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dmas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因分析与护理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3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的发病因素、梗死部位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深部白质及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6例,基底节半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12例,皮质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8例,伴较大脑梗死的腔隙性脑梗死4例,皮质及近皮质腔隙性脑梗死2例,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1例;高血压是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占比为34.89%(15/43),其次,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比为30.23%(13/43)。结论:通过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够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对防止患者病情恶化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腔隙性脑梗塞;病因分析;护理
  【中图分类号】R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107-2306(2018)06-121-02
  前言 腔隙性脑梗塞是临床中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由于患者处于长期的高血压状态,大脑半球以及脑干深部动脉的血管壁会发生病变,最终使患者的管腔发生闭塞,导致患者发生梗死的症状。流行病学显示,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占脑梗塞疾病的20%-30%之间[1]。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生应及时治疗、及时控制,否则会增加患者的致残率,严重情况下,会使患者发生瘫痪甚至死亡。为了使腔隙性脑梗塞患者预后更加良好,本文探究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病因分析与护理效果观察,探究结果将在下文中进行详细报告。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到2017年12月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患者相关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计算。患者的最大年龄为80岁,最小年龄为50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5.98±3.67)岁,患者体重为48-80kg,平均体重为(59.78±6.48)kg,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15例,合并糖尿病患者10例,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3例,有心脏病史患者3例,高胆固醇血症患者2例。患者全部知情,并自愿参与本实验,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①经过影像学诊断,患者的缺血病灶部位不超过20mm;②经诊断,患者确实存在腔隙性脑梗塞。
  1.2 方法
  使用回顾分析法,对43例患者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经过相关影像学确诊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根据其临床表现,对其基本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对患者行血糖、血脂等临床常规检查,同时,给予患者血栓通等注射液治疗,并配合相应护理措施,使患者的临床症状能够得到缓解。
  1.3 观察指标
  分析、整理患者的发病因素、梗死部位,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2结果
  2.1 导致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因素
  经过分析可得,高血压是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占比为34.89%(15/43),其次,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占比为30.23%(13/43),糖尿病、心脏病史、高胆固醇血症也是引发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重要因素,分别为23.26%、6.97%、4.65%,见表1。
  2.2 梗死部位分析
  深部白质及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6例,占比为37.21%(16/43);基底节半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12例,占比为27.91%(12/43);皮质伴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8例,占比为18.61%(8/43);伴较大脑梗死的腔隙性脑梗死4例,占比为9.30%(4/43);皮质及近皮质腔隙性脑梗死2例,占比为4.65%(2/43)后循环腔隙性脑梗死1例,占比为2.32%(1/43),见表2。
  3讨论
  脑梗死又称为缺血性脑卒中,该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脑部组织血液循环不流通以及缺血性障碍导致的,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肢体不协调,丧失语言功能等,临床中主要将脑梗塞分为以下四个类型;即后循环梗塞、腔隙性脑梗塞、完全前循环梗塞以及部分前循环梗塞,其中,腔隙性脑梗塞最为常见。通过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对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病因以及部位进行分析,能够更利于护理的工作的进行,从而为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做出巨大贡献。
  3.1 病因分析
  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腔隙性脑梗塞发病是受到小动脉的影响,例如,小动脉发生粥样硬化,玻璃样病变、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以及动脉痉挛等都能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造成影响。相关资料报道显示,高血压小动脉病是导致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主要因素,但是部分患者存在由顱内外大动脉闭塞或者狭窄导致的。腔隙性脑梗塞与非腔隙性脑梗塞其发病机制存在一定区别,因此,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治疗[2]。高血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能够增加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疾病的风险,大脑中血流速度并不会对患者是否发生腔隙性脑梗塞造成影响,经过影像学研究发现,大脑腔隙性脑梗塞与大脑中动脉狭窄、闭塞有关。另外,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可能与患者的饮食习惯有关,患者年龄逐渐增大,并长期食用高热量食物,能够使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塞的概率增加。国外相关文献报道,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提高患者的腔隙性脑梗塞发病因素[3]
  3.2 护理对策
  首先,患者入院后,应带领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降低患者的陌生感,护理人员还应多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并通过语言措施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使患者能够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同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工作,为医生的诊断提供依据。针对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应时刻关注患者的血压、血糖变化情况,嘱患者应保持情绪平和,防止应情绪波动较为明显引发血管出血等意外。其次,在对患者用药治疗过程中,应注意药物产生的不良反应,在药物选择的过程中,应谨慎选择抗凝、血管扩张剂等药物,还应选择对肝肾功能损伤较小的药物,防止患者发生器官衰竭等临床症状,同时,也能够有效避免患者发生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会持续输液,为避免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可以选择留置静脉穿刺针,同时做好留置时间记录,并做好防感染护理,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应注意控制静脉输液的速度,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影响患者。最后,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应注意饮食清淡,少盐、低脂,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蔬菜,同时,应多食用膳食纤维素含量较高的食物,能够有效防止患者发生便秘。针对排便困难的患者可适当使用开塞露辅助通便,排便过程中患者不能够太过用力,否则会使患者颅内压增高,从而加重病情。针对患有前列腺增生的男性患者,应采取特殊护理,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尿潴留的现象,此时,护理人员应对其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热敷下腹部、按摩膀胱等,若患者临床症状表现较为严重,应留置导尿管。
  4体会
  综上所述,通过病因分析,能够对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通过护理干预,不仅能够对患者病情得到缓解,还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得到关注,还能够对患者的饮食、生活等方面进行护理,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邓海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6(2):99-100.
  [2]李成凤.老年急性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护理研究[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14):449.
  [3]薛彩云,刘娟.综合护理干预对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生活质量影响[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1):142-143.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寻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有效的康复护理方法。方法:从我院2017年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6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及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 Fugl-Meyer 评分、ADL 评分、MMSE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且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护理方法,以此来促使缺血性脑卒中患
期刊
摘要:目的:对麻醉恢复室护理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管理对策。方法:从我院2017年治疗的麻醉恢复室观察的患者6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对护理风险进行重点分析,实施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更高(P<0.05)。结论:麻醉恢复室存在各种护理风险,应基于风险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有效预防护理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手术室精细化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观察应用效果,为手术室护理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 将98例手术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划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护理对照组、护理研究组,各组患者49例。对护理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化的手术室护理管理模式,对护理研究组患者实施精细化的护理管理模式。结果 由于两组患者的手术室護理管理模式不同,所以两组患者的观察指标呈现出了明显差异,和护理对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患儿血清变应原特异性IgE( specific IgE,sIgE)阳性检出率的分布状态,为临床评估患儿过敏状态及指导变应原回避提供依据。 方法 选取我院门诊就诊102例变应原检测有1种及以上变应原阳性的AR患儿。其中男60例,女42例;年龄1-14岁。年龄分组为1-3岁组(14例)、4~7岁组(53例)和8~14岁组(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集束化护理管理在老年患者压疮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选择对象为老年压疮患者68例,时间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之间,根据电脑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实施基础护理的34例患者为参照组,实施集束化护理管理的34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护理效果的差异性进行总结。结果:对比两组老年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研究组(97.0%)较比参照组(76.5%)更高,2组间相比较,P<0
期刊
摘要: 目的 通过对送到我院进行强制治疗的精神障碍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总结护理要点,改进护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由我市公安机关等送来我院治疗的23例精神障碍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汇总和分析,并对护理干预予以总结 。结果 暴力患者男性远多于女性;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者最多。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改善病情,促進康复有一定的作用。结论 非自愿住院治疗的精神障碍经过治疗和护理干预,能很
期刊
摘要:目的:评价骶前引流管改良固定方法在直肠癌术后患者中引流的效果。方法:将Dixon术后放置骶前引流管固定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分叉交织螺旋状改良固定方法,评价两种固定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管道非计划脱管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腹腔镜下经腹壁阴道残端悬吊术用于中、重度子宫脱垂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例中、重度子宫脱垂患者简单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10例实验组和10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阴式子宫切除及前盆腔重建术,实验组行腹腔镜下经腹壁阴道残端悬吊术或腹腔镜下子宫切除并阴道残端悬吊术;结果 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0%,实验组手术时间(1.21±0.31)h和对照组(1.18±0.28)h无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2017年9月~2018年9月收治的6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 30例) 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患者干预前后的Fugl-Meyer 评分以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 76.67%) ,差
期刊
摘要:目的:对参与管理模式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所接治的80例临床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分别实施参与管理护理管理模式以及常规护理管理模式,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试验组在护理满意率以及护理质量上均优于对照组,且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研究。  1.2 治疗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