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现代人对于文学体系的深入研究发现,当代人对于文学文本解读的效率越来越低,而这本身对于文学理论就存在了严重的威胁。其中西方文学理论当中过度追求哲学化,导致文学文本本身的特殊性被严重弱化,使得文论的定义产生了偏差。本文即是对文论危机和文学文本解读进行研究,首先介绍了当前文论危机的情况,并说明了造成文论危机的主要原因,最终阐述了如何正确地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以期能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文论危机 文学文本 解读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西方文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被引入我国,这也使得国内的文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是现代我国文学研究速度增快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在我国应用时的弊端,并且这种弊端在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末期我国学者过于依赖西方文学理论和该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想要更好地对我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必须寻找出一套适用于我国文学特性的解读手段。
一、当前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情况
当前文学界对于文学文本解读上的低效化已经成为阻碍文学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问题并不单单出现在中国,而是在各国蔓延。早在上個世纪中叶国外文学家就已经意识到,很多学者在对某一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时,其会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地步,并且在随后半个世纪的演变过程中,虽然西方文学理论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无法使其摆脱这种抵消解读的困境。更有学者提出,西方文学在研究当中好比一场战争,各类文学评论家、批评家等均参与其中,在文学文本的城池前混战,厮杀过后死伤惨重,各理论均被打破,但文学文本城池却依然如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当前以西方主流文学理论基础对当代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效果较差,即使经过了改革和破旧立新,也无法改变这种问题。
二、当前西方文学理论危机的产生原因
当代的西方文学家已经开始对存在的文论危机进行反思,并且发现这一问题发生的根源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主要是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哲学、美学等的影响,甚至于多数文学家将文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这种理念来自于柏拉图的最高“理想”,虽然后经过亚里士多德对这种哲学化的弱化,提升了西方文学的经验化,但在西方文学当中仍然具有明显的“超验”情况,形成了以宗教意识为主体的文学架构,也导致西方传统美学直接跨越了启蒙美学的阶段,从而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论是从更早世纪时期的奥古斯丁,还是中世纪时期的阿奎那,其均将柏拉图对于文学的想法刻上了神学的符号,认为文学当中最高的美也就是上帝的“美”。而神学本身过于虚无缥缈,其是对现实的扭曲或夸大,从而体现出了超越经验的美学观念。虽然在西方文学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时,文学家开始强调经验美学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多数学者将经验美学与神学进行结合,其中以康德式的超验美学理论为主,西方文学家们也曾经就这一理念进行批判,但最终仍无法阻挡该理论称为西方文学当中的主流思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文论过度地对美学、行而上学、超验学等进行追求,更进一步激化了文学文本解读本身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哲学属于概括性的学科体系,其是在各种特殊化的理念当中寻求共同化内容,而文学文本则是体现了个体的特殊性,在解读的过程中是需要在普遍的意识当中寻求特殊的意识,而文学理论本身的概括性就使得文学文本的特殊性被严重弱化。其次,当前西方文学单重更加执着于对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灯的同化写作,而不是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学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讨论,导致文学创作者更加注重于对哲学化的追求,使得在文学文本解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从本质上来讲,哲学是二元对立的一种二维化线性思维模式,而文学文本则是具有主观形态、客观形态以及形式结构的三维事物,两者之间本就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哲学思想在判断一个事物使所获得的结果等同于其二维结构的总和,而文学文本的功能则明显高于其三维结构的综合,因此无法形成统一化的审美理念和评价方式,也就导致了二维思维和三维文学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三、文学文本解读的正确方式
想要正确解读文学文本,首先就要了解文学文本的定义。在西方传统的文学理念当中,其认为文学文本定义本身是不存在的,这种理念重视了文学定义的演变过程,而忽略了文学文本定义本身的客观存在性。
从本质上来说,当前世界上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思想都具有了丰富的定义,也就是“不可定义的丰富性”理论。首先,语言本身是声音的符号,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是事物本身和人类的思维是没有局限的,因此其对于主体的反应不能直接对应,只能呼应主体的经验。其次,定义本身是对事物的抽象性描述,将无限制性的事物划归到有限的范围内,即使再多时间的演变也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再者,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对客观事物的定义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所有的定义不过是事物发展的阶梯,而并非其最终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在文学研究当中,并不会出现一个超越了演变过程的最终定义。因此,在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对文学文本定义的研究并不是对其结果的研究,而是对其解读过程的研究。
而马克思文论当中也就对“不能下定义的事物下定义”的难题进行了诠释,即可以利用一个临时性的定义对其进行描述,而不是规定,在随着文学文本的深入解读和理解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感悟对这一定义进行不断的补充或者纠正。西方的文论之所以存在危机,就是因为其轻易地将文学文本进行否定,从而使文学理论本身的生命无法延续。例如我国现代对于散文的定义为“叙事和抒情”,但是鲁迅、林语堂等人的散文并不是以叙事为主,认识具有批判主义色彩,因此该定义本身就显得过于狭隘,也导致我国现代散文解读当中长期从叙事和抒情的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保证散文文学文本的继续发展,应该对其定义进行突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其解读的深入性。
四、结语
西方文学理论危机由来已久,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方文学理论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过于注重哲学化、美学化的意识使得文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被弱化。我国在学习西方文学理论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导致部分文学文本,例如散文等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体系。为此,我国文学研究当中应该对各类文学文本进行不同的定义,以多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1]于美霞.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李锁平.浅谈如何有效的解读文本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12):198-199.
[3]胡晓梅.过犹不及:论文本解读中的“过度”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3):11-13.
[4]吴琪,季广茂.从指示到征兆:文学文本意义的结构及其解读[J].美育学刊,2012,03(02):77-81.
[5]黄凤.试论对文学文本的善意解读[D].闽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姝博(1994—),女,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中文文学。
关键词:文论危机 文学文本 解读
在上个世纪80年代时,西方文学理论及其研究方法被引入我国,这也使得国内的文学研究理念和方法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也是现代我国文学研究速度增快的主要原因。但是在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学者逐渐意识到了西方文学理论在我国应用时的弊端,并且这种弊端在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20世纪末期我国学者过于依赖西方文学理论和该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想要更好地对我国文学作品进行研究,必须寻找出一套适用于我国文学特性的解读手段。
一、当前西方文学理论的危机情况
当前文学界对于文学文本解读上的低效化已经成为阻碍文学理论发展的主要因素,而这一问题并不单单出现在中国,而是在各国蔓延。早在上個世纪中叶国外文学家就已经意识到,很多学者在对某一作品进行分析评价时,其会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地步,并且在随后半个世纪的演变过程中,虽然西方文学理论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改善,但是仍然无法使其摆脱这种抵消解读的困境。更有学者提出,西方文学在研究当中好比一场战争,各类文学评论家、批评家等均参与其中,在文学文本的城池前混战,厮杀过后死伤惨重,各理论均被打破,但文学文本城池却依然如旧,并未受到任何影响。也就是说,当前以西方主流文学理论基础对当代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效果较差,即使经过了改革和破旧立新,也无法改变这种问题。
二、当前西方文学理论危机的产生原因
当代的西方文学家已经开始对存在的文论危机进行反思,并且发现这一问题发生的根源具有极强的历史性,主要是在西方文学发展过程中长期受到哲学、美学等的影响,甚至于多数文学家将文学视为哲学的一个分支,而这种理念来自于柏拉图的最高“理想”,虽然后经过亚里士多德对这种哲学化的弱化,提升了西方文学的经验化,但在西方文学当中仍然具有明显的“超验”情况,形成了以宗教意识为主体的文学架构,也导致西方传统美学直接跨越了启蒙美学的阶段,从而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论是从更早世纪时期的奥古斯丁,还是中世纪时期的阿奎那,其均将柏拉图对于文学的想法刻上了神学的符号,认为文学当中最高的美也就是上帝的“美”。而神学本身过于虚无缥缈,其是对现实的扭曲或夸大,从而体现出了超越经验的美学观念。虽然在西方文学发展到文艺复兴时期时,文学家开始强调经验美学的重要性,但是仍有多数学者将经验美学与神学进行结合,其中以康德式的超验美学理论为主,西方文学家们也曾经就这一理念进行批判,但最终仍无法阻挡该理论称为西方文学当中的主流思想。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种文论过度地对美学、行而上学、超验学等进行追求,更进一步激化了文学文本解读本身与哲学之间的矛盾。哲学属于概括性的学科体系,其是在各种特殊化的理念当中寻求共同化内容,而文学文本则是体现了个体的特殊性,在解读的过程中是需要在普遍的意识当中寻求特殊的意识,而文学理论本身的概括性就使得文学文本的特殊性被严重弱化。其次,当前西方文学单重更加执着于对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灯的同化写作,而不是将文学本身所具有的美学作为单独的学科进行讨论,导致文学创作者更加注重于对哲学化的追求,使得在文学文本解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而从本质上来讲,哲学是二元对立的一种二维化线性思维模式,而文学文本则是具有主观形态、客观形态以及形式结构的三维事物,两者之间本就存在本质性的差异。哲学思想在判断一个事物使所获得的结果等同于其二维结构的总和,而文学文本的功能则明显高于其三维结构的综合,因此无法形成统一化的审美理念和评价方式,也就导致了二维思维和三维文学之间的矛盾和对立。
三、文学文本解读的正确方式
想要正确解读文学文本,首先就要了解文学文本的定义。在西方传统的文学理念当中,其认为文学文本定义本身是不存在的,这种理念重视了文学定义的演变过程,而忽略了文学文本定义本身的客观存在性。
从本质上来说,当前世界上所有客观存在的事物或思想都具有了丰富的定义,也就是“不可定义的丰富性”理论。首先,语言本身是声音的符号,受到了一定的局限,但是事物本身和人类的思维是没有局限的,因此其对于主体的反应不能直接对应,只能呼应主体的经验。其次,定义本身是对事物的抽象性描述,将无限制性的事物划归到有限的范围内,即使再多时间的演变也无法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再者,客观存在的事物都是处于不断的变化当中,因此对客观事物的定义也会随着历史的变迁而改变,所有的定义不过是事物发展的阶梯,而并非其最终所要到达的目的地,因此在文学研究当中,并不会出现一个超越了演变过程的最终定义。因此,在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时,对文学文本定义的研究并不是对其结果的研究,而是对其解读过程的研究。
而马克思文论当中也就对“不能下定义的事物下定义”的难题进行了诠释,即可以利用一个临时性的定义对其进行描述,而不是规定,在随着文学文本的深入解读和理解后,可以根据实际的感悟对这一定义进行不断的补充或者纠正。西方的文论之所以存在危机,就是因为其轻易地将文学文本进行否定,从而使文学理论本身的生命无法延续。例如我国现代对于散文的定义为“叙事和抒情”,但是鲁迅、林语堂等人的散文并不是以叙事为主,认识具有批判主义色彩,因此该定义本身就显得过于狭隘,也导致我国现代散文解读当中长期从叙事和抒情的角度出发。为了进一步保证散文文学文本的继续发展,应该对其定义进行突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审视,这样才能够促进其解读的深入性。
四、结语
西方文学理论危机由来已久,导致这一问题的原因与西方文学理论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其过于注重哲学化、美学化的意识使得文学本身的独立性和特殊性被弱化。我国在学习西方文学理论时也犯了同样的错误,导致部分文学文本,例如散文等逐渐失去了其原有的体系。为此,我国文学研究当中应该对各类文学文本进行不同的定义,以多角度对其进行解读。
参考文献:
[1]于美霞.语文阅读教学中文学类文本解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3.
[2]李锁平.浅谈如何有效的解读文本的策略[J].都市家教月刊,2013(12):198-199.
[3]胡晓梅.过犹不及:论文本解读中的“过度”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5(03):11-13.
[4]吴琪,季广茂.从指示到征兆:文学文本意义的结构及其解读[J].美育学刊,2012,03(02):77-81.
[5]黄凤.试论对文学文本的善意解读[D].闽南师范大学,2014.
作者简介:王姝博(1994—),女,吉林人,本科,研究方向:中文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