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张中信在他的散文诗集《失语的村庄》中,写了乡村的万事万物,从中展现了作者的“乡土情结”,道出了作者对乡村的留恋以及他的愤怒与挣扎。在乡土诗歌日渐式微的今天,作者也试图解决这一处境,关注底层生活并融入其中,提升乡土诗歌的现代意义,并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对乡土散文诗进行解读、重构与创新。
关键词:乡土;乡村;乡土散文诗;愤怒;挣扎
一
近年来,蜗居城市,整天被噪音和商业的臭氧蜕化着皮囊,少有静下心来夜读诗歌的冲动。当张中信把他的散文诗集《失语的村庄》送给我时正是华灯初上、夜晚涨潮的时候。掌灯夜读、一气下来,已是深夜。我在书上的很多地方加了注释和感想,这是我很少有的读书举动。
“当我们开始感受到文明的辛酸时,我们马上就急切地渴望回到它那里去,而且,在我们被放逐于非自然的日常生活中时,我们都在怀着深厚的感情倾听母亲的声音。”(席勒语)或许就是这些具有母性的乡土语感集体逃亡后遭遇的归宿吧!席勒是聪明的,至少他学会了回望。而我们呢?只能眼看着这座城市被染上胭脂、被技术文明和科学文明交互渗透,有时感觉就连一张纸都无法负重,于是我们只能怀念家乡寂静的、原生态的村庄。就这一点而言,张中信也是聪明的!
张中信的“乡土情结”与“乡土意识”的传统接壤是非常深重的,不管他过去一直生活在最接近乡土本色的基层衙门,还是现在他蛰居城市庙堂,他的内心始终是属于乡土的。但凡诗人,无论他出生于何处、居于何处,几乎都写过乡土或与乡土有关的诗歌。就诗歌的写作意识与文本观感而言,我越来越觉得,“乡土情结”其实就是中国诗人的宿命。
张中信没有逃脱这种宿命感,并且,他还在这场宿命的纠缠里愈陷愈深。
二
散文诗是经过百般阵痛才立足于文坛的。先是质疑、争论,再是流派、定位,最后才被肯定、发扬。我心目中的乡土散文诗该是具有强烈炊烟呛人气息的,是具有强烈农村气息、泥土气息的。它依然集中倾诉着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同样散发着我们民族的风习与道德规范的光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最热闹的年代,以李耕、耿林莽、郭凤为代表的乡土散文诗正是在这种气候下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了地域性抒情史诗的谱系和意象体系的建构”[1]。张中信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这支“炊烟”队伍,从早期自筹资金接力创办《中国乡土诗人》,到出版乡土散文诗个人专集,这不光是一个编写背景的转换,而且是“一种致力于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的审美追求”[2]的转化,以坚持不懈的韧性创作加上“难以释怀”的尖性诉求,集中体现了张中信文字里渗透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一个村庄集体失语,那么悲哀的不光是体制,还有作家的良知!
川东北的村庄、大巴山的村庄、乡下的村庄、父亲的村庄、灵魂的村庄,其实,就是一个村庄,等待收割的村庄,像雁阵飞过头顶一样排列着每一缕乡思的村庄。
张中信是个快刀手,不管小说、诗歌、散文都是文思如泉,手起刀落。15年前认识张中信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县城的小官,日子过得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他是一个干练的家伙,中等个子,常年戴着一副眼镜,镜片下的那双小眼睛老是忽闪忽闪地盯着周遭的事物,他不会放弃每一处的发现,除了这些,他口才也是一流的,舌绽莲花、博古晓今。不过他的干练更多是体现在文笔上,干净简练、笔法老道,是我对他的作品的整体感受。如果说他早期的诗集《情殇》、散文诗集《曾经沧海》,更注重语言和技巧的话,现在则更注重的是内心和本真。
三
谈论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该集D卷里的几个系列组诗是绕不开的话题。
城市的爪牙极尽所能地向外扩张,大肆鲸吞乡村。权力、财富、尊严、优越感,就连评判美丑的标准也已移居于城市,乡村泥土能留下些什么呢?乡村仿佛真若一段梦里的歌谣,一段被沙化的歌谣,总是在记忆里若隐若现,对于城市来说,我们始终都是过客,我们始终都显得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必须自觉,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村庄保持恒久的敬畏和依恋!
张中信的文字视乡村万物为亲,“银杏林”“竹梯”“麻雀窝”“斧子”“晒场”“土豆”“麦子”“忧郁的山峦”“脚下的河流”,这些司空见惯的物什,一草一木的恩情,不再是一种乡情泛滥的象征意象,不再是一种思维寄托的过度言说,而成为一种自由的想象与创造,一种艺术的审美与虚构,一种歌咏的对象和精神的寄居地。
“他们喁喁的声音,他们巍巍的步履,已成为山风中飘逝的绝响。”不知道这种记忆的主旋律是因谁而起,却绝对是张中信创作生命的养分和盐。在无意识里诉说着大山一样的父亲的心事,雕刻着大山一样的父亲的形象,由此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恋歌!于他而言,“乡情”无疑是一种必须,是一种绝对,是心灵!是母体!这个章节的每一篇文章他无一例外地写到了“父亲”,每一章都是一次针灸般的隐隐刺痛,而这些刺痛里都有温暖如昨的美好记忆,他所喷薄而出的这些关于根的记忆,都是对世人即将泯灭和丧失的过去进行诗性的呼唤与拯救。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中有乡土的毒,张中信的麦地与海子的麦田与何平的麦田同宗同族,这些麦地里生长锋芒、生长农历、生长精神守候。“波澜起伏的麦浪,是源自泥土最动人的情节……农事,已痛苦成为父亲手中沉甸甸的叹息。”在麦地相互守望的父亲、母亲,在麦地里交相辉映一生的父老乡亲,在麦地里咳嗽的祖母,连同这片麦地,一起成为我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精神的根,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向往,成为诉求人类放弃浮躁心理,在精神上返璞归真的象征性符号。守望麦田,而我们“都像一株成熟的麦子,日夜祈盼着父亲温柔而勤勉的刀锋。”
四
大巴山,是张中信的出生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我们没有理由忘记,所有的歌唱都是一个诗人对于这片生存、发展、高扬之地的至高膜拜!我们在遥远的地方都能轻嗅到那片红色土地的幽香。
《失语的村庄》C卷“城市的乡音”从大量的批判和声讨着手,张中信用一些苍白而血腥的死亡来泼墨生命的命题。贫穷、疾病、意外、天命,构成了村庄背后深邃的黑洞。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由整体的叙事和抒情风格转入揭露和批判,此时的乡土不再缄默,张中信也在创作历程的反观里找到了自我的角色定位,以愤怒和挣扎抒写乡土的真实境遇,完成了乡土散文诗厚重悲凉的美学风格,也完成了乡土散文诗的自我救赎。无疑,这是可喜的。当成都以西的故事在蔓延时,“经济”正在大面积地生病!“昨天,他找过建筑队的侯经理。那个精得像猴子的经理嘴里喷着烟雾:‘金融危机闹得凶,工钱现在还没门。’表弟呆呆地望着脚手架以北的故乡,他看见了儿子脸颊上流淌的委屈泪滴。”
关注底层生活是作家的社会良知。诗人的良知就是说真话,就是揭示本质。脚手架上的“表弟”、“工棚的老人”、黑煤窑里“奎子”和“姐夫”、暴发户的阿三、叹息的“收荒匠”,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是构成乡村画面的必要元素。张中信既是叙事的,又有抒情的,这些抒情不是悠扬婉转的抒情,它是愤怒的抒情,他巧妙地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相映生辉。
其实这些愤怒的情节就是诗人的时代际遇与生命实存。在乡村凋敝的过程中,我们向往的是都市文明,在文明的喧嚣当中,我们又希望回归精神的乡音。有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手捧大地,泪流满面。
白连春曾写过一首《缺口》:“村里说要完成乡里的任务/乡里说要完成县里的任务/县里说要完成国家的任务/农民的汗水一路流着/流到最后/不知国家/能收到几滴//中央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省里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县里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从上减下来/减到最后农民的肩上/依然沉重//农民说/我们的肩膀/从来就不怕挑担/只是别让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国家的忧患。”诗歌里所呈现的新的美学向度,新的艺术魅力是无法忘怀的。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修饰,但它依然打动人心。原因在于,诗歌揭露的事实使人刻骨铭心。诗是语言的精华,是忌讳语言俗滥和内容直白的。张中信大胆地使用口语入诗,并将其化腐朽为神奇,炉火纯青而不见炉火。
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在格调、内容、情感上与乡村乡土是深度融合的。他不是简单地描写乡村现状、回忆乡村过去的点滴,以局外人身份抒写表面感受,作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考察和文字留恋。张中信的心和乡土始终保持零距离接触,这本散文诗有一条明显的暗线,那就是阅读的心情变化,人物的悲喜,事件的抑扬,描写线条的粗细,颜色的丰富与单调,都显现无遗。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的根一直延伸进文化的乡土,延伸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
五
对于乡土散文诗的解读、重构、考量、审视和反思是张中信在创作中无可避免的选择和面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靠近散文诗的创新。这本散文诗集多用的是冷叙事,在简洁直观的语境里直接唤醒我们内在的视觉和听觉。张中信笔下的老村:“村东的银胡子早已不再开剃头铺,由新收的女徒弟用推剪理发。村南的麻三娘,还开烧饼铺,烙饼的味道,已少了芝麻的味道。村西的铁匠铺早已有气无力,火花飞溅的时光,全都集中在冬季。村北的刘家‘烧佬儿’还在延续,已偷偷地在酒里兑水。” “个人意识”与“集体反映”在并生里苏醒,他在潜在的主观意识上携带着任性的、个人化的因子,并以自我的、主体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叙事空间。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享受写作自由带来的身心欢愉和激荡,听到他心灵的自由歌唱,看到存在与人性的隐秘纹理。
张中信对于乡亲死亡名单的罗列:40年前祖父之死、15年前父亲之死、幺舅之死、金爷爷之死以及10年来黑煤窑里掩埋的乡亲。这些悲剧的收场有贫穷的原因,有体制的原因,但作者可以巧妙地以对话和冷叙事的方式完成人物的交代。用平铺直叙的诗性语言直接抵达事物的核心和生命的本质,完全打破了以往那种传统模式的写作,成功地完成了对于以往散文诗语言的背叛与逃离,正是这种背叛与逃离,才使张中信诗歌语言创新格外地引人瞩目。“一场忽如其来的冒顶事故,却让他的双腿埋进了漆黑的煤炭里。醒来时,已成为无法用脚走路的轮椅人。坐着轮椅的奎子,在野茶灞孤寂地生活着。他常常敲打着自己空荡荡的裤管,恨恨地咒骂:‘他妈的,这两条背时的狗腿。’”简单的冷叙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死亡是一个人一生最伟大的选择,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张中信的散文诗深植于生养他的巴山红土,这片清贫、苦难而沉重的泥土。作者以朴素、鲜活、灵动之笔,深情讴歌这片土地上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对乡村的挚爱和对底层生命的关注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母题。他的诗歌文本情感真挚淳朴自然,传达了对乡村生命独特的审美情怀。在他的审美世界里,乡村、乡村生命是和歌颂叙事坚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既定的人物情趣里,张中信的主要审美意象已经内化为他精神主体的一部分,成为他精神皈依的诗性象征。
六
《失语的村庄》(第Ⅰ卷、第Ⅱ卷)是张中信推出的姊妹篇,换句话说,沉寂几年后的张中信是不甘寂寞的,对于故土人事的诗意诠释,他从来都没有停息过。尤其通过《失语的村庄》(第Ⅱ卷)对很多乡土命题意象的书写和梳理,我读出了太多的生活细节和生命律动带来的喜悦、感动和回望,许多优美的篇章像被山风吹醒的清晨或者是被暖阳普照的午后一群孩子在村庄里集体接媳妇的模样。
无可否认,张中信在第二卷中的笔法更细腻、更娴熟、更深入,尤其很多乡村小角色在不动声响的语言里来回穿梭,像某个熟人,像某处记忆,让人忍不住产生想走上前去与之打个招呼的冲动。A卷里的赤脚医生、拿着白条子的“蛮牛”、沧桑的老猎头、庆幸的柺叔、有心事的花婶,还有一群背着行业特质烙印的乡村官吏,在张中信的文字记忆里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老书记、刘计生、崔民政、岳部长、狗乡长……这些人都是这样被呼来唤去长大的,他们在农村发展和农村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乡土抒情文字里占有不可或缺的当首之席。
第二卷的篇什,张中信别开生面地描述了乡土的厚重,将抒情的视角转移到哲思的纵深,他已经注意到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必须是有思想深度的,在这些精短的文字截面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中信对生命的敬畏和批判,可以听到他对沧桑往事的倾心攀谈和滴血认亲般的指认。B卷里,张中信有一些很动人心魄的、很出彩的文字,尤其这篇《稗草的宿命》我最为喜欢:“一生如影随行。一世鱼龙混杂。稗的名声昭著让稻子欲罢不能。∕怎样的伪装,也无法藏匿无奈的形迹。稻子扬花的时候,便是稗死无葬身之地。∕也有欲盖弥彰的遗憾。稗与稻亭亭并列于丰收的田畴。正人君子嘴脸的扮相,让农人手中的镰刀眼花缭乱。∕然而,稗的以假乱真最终被识破。当金光灿烂的果粒脱颖而出的时候,稗的孱弱在父亲那双青筋暴涨的大手,眨眼间便被撕扯得身败名裂。∕稗。最终还得宿命地还原为草。”干净,精练,直入魂魄,直指人心。读罢,不禁拍手。开阔的语境,娴熟的技巧,淋漓的意象,丰富的积累,在短短百余字的方寸之地,让妖娆的思想之花恣意地姹紫嫣红地开放起来,不得不说,张中信在文字驾驭、思想境地方面已沉稳、从容多了。
七
如果说乡土是一个写作者的根底,那么爱情,必然是一个写作者的命脉。不管你多么苍老、多么年轻,当爱情袭来的时候,谁都难以站稳脚跟。如此,有了爱情的乡土诗必然成为阅读的新宠。偷窥别人的隐私固然不好,国人的劣根性就在于好奇的无穷尽的偷窥。好在作为读者,是窥而不偷,作者的情事昭然若揭,所以我们再来看待张中信的爱情或爱情诗,就多少显得有了由头。其实,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埋藏着这么一位白衣飒飒、长发飘飘、素颜素面、洁净高雅的女子,双眼含情,美目盼兮,最好能在水边捣衣、湖边泛舟、柳下等黄昏、月下梳星稀,让人心醉神迷,长梦不醒。可是梦想很爽感,现实很骨感。张中信也跟我做过同样的梦,别人的爱情、自己的爱情,张中信都在温柔里刻画情思,在梦境里细数缠绵。一颦一笑,一吻一抱,都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洗礼。多情的张中信,多情的诗人!在水之湄,伊人长倚。
本集,张中信有两卷都是抒写爱情的,足见其分量。但张中信的爱情诗有着明显的特质——纯然。这与年龄没有丝毫的关系。在与“她”的思念、牵手、笑靥里依然保持着十七八岁的矜持与传统,依然是那种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纯纯的、浓浓的,没有一丝杂质,晶莹无瑕,玲珑剔透。优美的爱情诗,不是靠说的,要用心去感受。多情的张中信,把心交给了读者。
八
在罗兰·巴尔特的笔下,“中年”是一个秋天的概念——写作的秋天状态。虽然年逾不惑,但在张中信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骚动和躁动。
总体来说张中信的这本集子所阐述的人和物,既隐秘又公开。其中有乡土里萌生出来的初恋,在初恋角色转化为乡情的时候,芦苇少女便在青春的洗礼中消失了。“在这里,我16岁的青春遭遇一个芦苇少女的洗礼。从此,我少年的一段痴狂,以及对一个芦苇少女天真无邪的思念,便永远地埋葬在这里了。”
人皆不能免俗,张中信也不能。在这本集子的前两卷我都能找见张中信在那些年月骚动的佐证,也正由于此,他向我们传递了被功利主义和消费欲望剥夺之后的剩余意义,那便是私欲里的爱情。人到中年再谈情说爱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显得三心二意。所以张中信在这本以乡土为题材的专集里尽量回避这些话题,但是文章结构的安排是掩饰不了文字内核迸发出来的能量的。如果张中信把“乡恋”作为叙事主体的话,这本集子是不是显得更加的细致和完美呢?
为降低诗歌因结构铺张而带来的实验成本,张中信对于乡土的爱恋更多地注入了乡村经典意象的观照,灵趣紧凑。在城市化和适用主义双重挤压的背景下,张中信对农事的描写和回忆的确昭示了一种理想,由于作者多年浸淫乡土、亲近乡村,所以他能足够清醒地保持着平衡文字叙述力度的张合关闭,由此张中信的这些乡土散文诗就显得厚重而开阔。
张中信所哼的儿歌,是我会哼的;张中信所言的山水,是我熟知的山水;张中信所描写的物事,是我所亲历的物事。私人话语的表达,渐渐被置换为一种集体精神。换言之,张中信的中年写作到头来不是一个村庄的集体失语,而是我们将会沦为表述里极为欠缺的集体无语。
九
乡土诗歌还能走多远?随着社会发展,固有的乡村概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我们的乡村在思想里消失的时候,我们的乡土诗歌(尤其是乡土散文诗)还能坚挺如昨吗?还能大放异彩吗?还能续写辉煌吗?
张中信的这本集子已经开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了。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简单的二元格局。城市和乡村并存,他们相互影响着、渗透着、变化着。作者把自己深刻地融入其中,有着广泛的参照视野,了解乡村、了解乡土、了解乡情,把握变化,捕捉发生在农民身上的痛苦与快乐、幸福与迷茫、处境与梦想,才能提升乡土诗歌的现代意义。诗歌本无禁区,更无先驱。张中信中途停笔散文诗创作10年有余,而今再次迈步越疆,驾驭自己的语言马车探索和开拓新的诗歌疆域。他执著地进入风暴,淡定地走出低谷,他用一颗对文字的赤子之心,用他不舍的信念和不朽的追求建立起一种开放温暖、自然本真、直指人性的写作方式。
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中,“拾垃圾者”是作为诗人形象的一种隐喻的。本来他是在论述波德莱尔的——在大都会聚敛每日的垃圾,任何被这个大城市扔掉、丢失、被它鄙弃、被它踩在脚下碾碎的东西,他都分门别类地搜集起来。他仔细地审查纵欲的编年史,挥霍的日积月累。他把东西分类挑选出来,加以精明的取舍;他聚敛着那些垃圾,像个守财奴看护他的财宝。眼下的张中信,不正是这个守财奴的替身。他把乡村里的零星碎片用一条金黄色的丝线穿贯起来,做成一条思乡的项链,送给那些迷了路的人们,叫他们坚强、叫他们不忘本不忘根。如此,乡土散文诗也会在现代转型中获得新的文化积淀和新的文化传承。
十
这些年来,我们这些移居城市的“农民浪子”,看似风光,却内心彷徨。在远离炊烟和牛羊的城市里逐渐看清了树木、河流与山峦的本意。眼下到了秋天,我们感到岁月不紧不慢的脚步声滴答在自己发凉的背后,而岁月的痕迹和不良的意图也越发的明显:记忆减退、容易感冒、小病频发,物价上涨、产品虚假、人情淡薄……我们多想回到故乡,在竹篱环绕、花开院坝的四合小院里,左手背腰,右手持书,徐步而行,口中有词,明月照身,清风拂面。侧目但见青山倒映在秋后收割的稻田,大路尽头是与世无争的白云和高远明净的天空,青梅竹马的孩子们在田边地角嬉戏追逐,他们放肆地享受着那份纯净。今天,当我潜心来为张中信的乡土叙事做些眉批工作也算是对自己的拯救,然后在某个角落补上我的名字,仅此足矣。
人生悲凉,草木干净。在世风日益功利主义的当下,那些未被污染的纯粹的形态,对于我们这些行走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我知道,板栗已经炸裂的疮口,原本不需要医治。它的成熟就像乡村迟来的爱,令我欲罢不能。/我只是一个面对秋天,面对收获,手忙脚乱的诗人。我以五谷杂粮为兄、视山核坚果为弟。当我的泪水悄然滑落时,我的手还紧紧地牵扯着它们。/只有它可以让我一夜之间,全身心插满收获的枝丫。”
秋凉如水,读罢写罢张中信,我多想做一把在巴山诺水河畔听雨的犀利的镰刀啊,去安静地等待收获。
注释:
[1][2] 冷满冰:《延异与救赎》,《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作者单位:《四川法院党建》编辑部)
关键词:乡土;乡村;乡土散文诗;愤怒;挣扎
一
近年来,蜗居城市,整天被噪音和商业的臭氧蜕化着皮囊,少有静下心来夜读诗歌的冲动。当张中信把他的散文诗集《失语的村庄》送给我时正是华灯初上、夜晚涨潮的时候。掌灯夜读、一气下来,已是深夜。我在书上的很多地方加了注释和感想,这是我很少有的读书举动。
“当我们开始感受到文明的辛酸时,我们马上就急切地渴望回到它那里去,而且,在我们被放逐于非自然的日常生活中时,我们都在怀着深厚的感情倾听母亲的声音。”(席勒语)或许就是这些具有母性的乡土语感集体逃亡后遭遇的归宿吧!席勒是聪明的,至少他学会了回望。而我们呢?只能眼看着这座城市被染上胭脂、被技术文明和科学文明交互渗透,有时感觉就连一张纸都无法负重,于是我们只能怀念家乡寂静的、原生态的村庄。就这一点而言,张中信也是聪明的!
张中信的“乡土情结”与“乡土意识”的传统接壤是非常深重的,不管他过去一直生活在最接近乡土本色的基层衙门,还是现在他蛰居城市庙堂,他的内心始终是属于乡土的。但凡诗人,无论他出生于何处、居于何处,几乎都写过乡土或与乡土有关的诗歌。就诗歌的写作意识与文本观感而言,我越来越觉得,“乡土情结”其实就是中国诗人的宿命。
张中信没有逃脱这种宿命感,并且,他还在这场宿命的纠缠里愈陷愈深。
二
散文诗是经过百般阵痛才立足于文坛的。先是质疑、争论,再是流派、定位,最后才被肯定、发扬。我心目中的乡土散文诗该是具有强烈炊烟呛人气息的,是具有强烈农村气息、泥土气息的。它依然集中倾诉着劳动人民的喜怒哀乐,体现着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诉求,同样散发着我们民族的风习与道德规范的光芒。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当代诗歌最热闹的年代,以李耕、耿林莽、郭凤为代表的乡土散文诗正是在这种气候下异军突起,“逐渐形成了地域性抒情史诗的谱系和意象体系的建构”[1]。张中信正是在这个时候加入了这支“炊烟”队伍,从早期自筹资金接力创办《中国乡土诗人》,到出版乡土散文诗个人专集,这不光是一个编写背景的转换,而且是“一种致力于风景画、风俗画、风情画的审美追求”[2]的转化,以坚持不懈的韧性创作加上“难以释怀”的尖性诉求,集中体现了张中信文字里渗透的人文情怀。
如果说一个村庄集体失语,那么悲哀的不光是体制,还有作家的良知!
川东北的村庄、大巴山的村庄、乡下的村庄、父亲的村庄、灵魂的村庄,其实,就是一个村庄,等待收割的村庄,像雁阵飞过头顶一样排列着每一缕乡思的村庄。
张中信是个快刀手,不管小说、诗歌、散文都是文思如泉,手起刀落。15年前认识张中信的时候他还是一个县城的小官,日子过得四平八稳、波澜不惊。他是一个干练的家伙,中等个子,常年戴着一副眼镜,镜片下的那双小眼睛老是忽闪忽闪地盯着周遭的事物,他不会放弃每一处的发现,除了这些,他口才也是一流的,舌绽莲花、博古晓今。不过他的干练更多是体现在文笔上,干净简练、笔法老道,是我对他的作品的整体感受。如果说他早期的诗集《情殇》、散文诗集《曾经沧海》,更注重语言和技巧的话,现在则更注重的是内心和本真。
三
谈论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该集D卷里的几个系列组诗是绕不开的话题。
城市的爪牙极尽所能地向外扩张,大肆鲸吞乡村。权力、财富、尊严、优越感,就连评判美丑的标准也已移居于城市,乡村泥土能留下些什么呢?乡村仿佛真若一段梦里的歌谣,一段被沙化的歌谣,总是在记忆里若隐若现,对于城市来说,我们始终都是过客,我们始终都显得可有可无,所以我们必须自觉,我们必须对我们的村庄保持恒久的敬畏和依恋!
张中信的文字视乡村万物为亲,“银杏林”“竹梯”“麻雀窝”“斧子”“晒场”“土豆”“麦子”“忧郁的山峦”“脚下的河流”,这些司空见惯的物什,一草一木的恩情,不再是一种乡情泛滥的象征意象,不再是一种思维寄托的过度言说,而成为一种自由的想象与创造,一种艺术的审美与虚构,一种歌咏的对象和精神的寄居地。
“他们喁喁的声音,他们巍巍的步履,已成为山风中飘逝的绝响。”不知道这种记忆的主旋律是因谁而起,却绝对是张中信创作生命的养分和盐。在无意识里诉说着大山一样的父亲的心事,雕刻着大山一样的父亲的形象,由此谱写出一曲曲荡气回肠的生命恋歌!于他而言,“乡情”无疑是一种必须,是一种绝对,是心灵!是母体!这个章节的每一篇文章他无一例外地写到了“父亲”,每一章都是一次针灸般的隐隐刺痛,而这些刺痛里都有温暖如昨的美好记忆,他所喷薄而出的这些关于根的记忆,都是对世人即将泯灭和丧失的过去进行诗性的呼唤与拯救。
每个人都不同程度地中有乡土的毒,张中信的麦地与海子的麦田与何平的麦田同宗同族,这些麦地里生长锋芒、生长农历、生长精神守候。“波澜起伏的麦浪,是源自泥土最动人的情节……农事,已痛苦成为父亲手中沉甸甸的叹息。”在麦地相互守望的父亲、母亲,在麦地里交相辉映一生的父老乡亲,在麦地里咳嗽的祖母,连同这片麦地,一起成为我们理想中的精神家园,成为民族精神的根,成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和向往,成为诉求人类放弃浮躁心理,在精神上返璞归真的象征性符号。守望麦田,而我们“都像一株成熟的麦子,日夜祈盼着父亲温柔而勤勉的刀锋。”
四
大巴山,是张中信的出生地,山清水秀、人杰地灵。这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我们没有理由忘记,所有的歌唱都是一个诗人对于这片生存、发展、高扬之地的至高膜拜!我们在遥远的地方都能轻嗅到那片红色土地的幽香。
《失语的村庄》C卷“城市的乡音”从大量的批判和声讨着手,张中信用一些苍白而血腥的死亡来泼墨生命的命题。贫穷、疾病、意外、天命,构成了村庄背后深邃的黑洞。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由整体的叙事和抒情风格转入揭露和批判,此时的乡土不再缄默,张中信也在创作历程的反观里找到了自我的角色定位,以愤怒和挣扎抒写乡土的真实境遇,完成了乡土散文诗厚重悲凉的美学风格,也完成了乡土散文诗的自我救赎。无疑,这是可喜的。当成都以西的故事在蔓延时,“经济”正在大面积地生病!“昨天,他找过建筑队的侯经理。那个精得像猴子的经理嘴里喷着烟雾:‘金融危机闹得凶,工钱现在还没门。’表弟呆呆地望着脚手架以北的故乡,他看见了儿子脸颊上流淌的委屈泪滴。”
关注底层生活是作家的社会良知。诗人的良知就是说真话,就是揭示本质。脚手架上的“表弟”、“工棚的老人”、黑煤窑里“奎子”和“姐夫”、暴发户的阿三、叹息的“收荒匠”,这些活灵活现的人物,是构成乡村画面的必要元素。张中信既是叙事的,又有抒情的,这些抒情不是悠扬婉转的抒情,它是愤怒的抒情,他巧妙地把叙事与抒情相结合,情景交融,相映生辉。
其实这些愤怒的情节就是诗人的时代际遇与生命实存。在乡村凋敝的过程中,我们向往的是都市文明,在文明的喧嚣当中,我们又希望回归精神的乡音。有时就会有这样的感觉:手捧大地,泪流满面。
白连春曾写过一首《缺口》:“村里说要完成乡里的任务/乡里说要完成县里的任务/县里说要完成国家的任务/农民的汗水一路流着/流到最后/不知国家/能收到几滴//中央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省里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县里开会说减轻农民负担/农民负担从上减下来/减到最后农民的肩上/依然沉重//农民说/我们的肩膀/从来就不怕挑担/只是别让农民的负担/变成了国家的忧患。”诗歌里所呈现的新的美学向度,新的艺术魅力是无法忘怀的。这首诗歌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动人的修饰,但它依然打动人心。原因在于,诗歌揭露的事实使人刻骨铭心。诗是语言的精华,是忌讳语言俗滥和内容直白的。张中信大胆地使用口语入诗,并将其化腐朽为神奇,炉火纯青而不见炉火。
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在格调、内容、情感上与乡村乡土是深度融合的。他不是简单地描写乡村现状、回忆乡村过去的点滴,以局外人身份抒写表面感受,作蜻蜓点水式的参观、考察和文字留恋。张中信的心和乡土始终保持零距离接触,这本散文诗有一条明显的暗线,那就是阅读的心情变化,人物的悲喜,事件的抑扬,描写线条的粗细,颜色的丰富与单调,都显现无遗。张中信的乡土散文诗的根一直延伸进文化的乡土,延伸进现代化进程中的乡土。
五
对于乡土散文诗的解读、重构、考量、审视和反思是张中信在创作中无可避免的选择和面对,以自己独特的方式靠近散文诗的创新。这本散文诗集多用的是冷叙事,在简洁直观的语境里直接唤醒我们内在的视觉和听觉。张中信笔下的老村:“村东的银胡子早已不再开剃头铺,由新收的女徒弟用推剪理发。村南的麻三娘,还开烧饼铺,烙饼的味道,已少了芝麻的味道。村西的铁匠铺早已有气无力,火花飞溅的时光,全都集中在冬季。村北的刘家‘烧佬儿’还在延续,已偷偷地在酒里兑水。” “个人意识”与“集体反映”在并生里苏醒,他在潜在的主观意识上携带着任性的、个人化的因子,并以自我的、主体的方式创造出新的叙事空间。我们可以一心一意地享受写作自由带来的身心欢愉和激荡,听到他心灵的自由歌唱,看到存在与人性的隐秘纹理。
张中信对于乡亲死亡名单的罗列:40年前祖父之死、15年前父亲之死、幺舅之死、金爷爷之死以及10年来黑煤窑里掩埋的乡亲。这些悲剧的收场有贫穷的原因,有体制的原因,但作者可以巧妙地以对话和冷叙事的方式完成人物的交代。用平铺直叙的诗性语言直接抵达事物的核心和生命的本质,完全打破了以往那种传统模式的写作,成功地完成了对于以往散文诗语言的背叛与逃离,正是这种背叛与逃离,才使张中信诗歌语言创新格外地引人瞩目。“一场忽如其来的冒顶事故,却让他的双腿埋进了漆黑的煤炭里。醒来时,已成为无法用脚走路的轮椅人。坐着轮椅的奎子,在野茶灞孤寂地生活着。他常常敲打着自己空荡荡的裤管,恨恨地咒骂:‘他妈的,这两条背时的狗腿。’”简单的冷叙事,让我们明白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死亡是一个人一生最伟大的选择,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你没有选择的权利!
张中信的散文诗深植于生养他的巴山红土,这片清贫、苦难而沉重的泥土。作者以朴素、鲜活、灵动之笔,深情讴歌这片土地上的一人一事、一草一木。对乡村的挚爱和对底层生命的关注成为他创作的重要母题。他的诗歌文本情感真挚淳朴自然,传达了对乡村生命独特的审美情怀。在他的审美世界里,乡村、乡村生命是和歌颂叙事坚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既定的人物情趣里,张中信的主要审美意象已经内化为他精神主体的一部分,成为他精神皈依的诗性象征。
六
《失语的村庄》(第Ⅰ卷、第Ⅱ卷)是张中信推出的姊妹篇,换句话说,沉寂几年后的张中信是不甘寂寞的,对于故土人事的诗意诠释,他从来都没有停息过。尤其通过《失语的村庄》(第Ⅱ卷)对很多乡土命题意象的书写和梳理,我读出了太多的生活细节和生命律动带来的喜悦、感动和回望,许多优美的篇章像被山风吹醒的清晨或者是被暖阳普照的午后一群孩子在村庄里集体接媳妇的模样。
无可否认,张中信在第二卷中的笔法更细腻、更娴熟、更深入,尤其很多乡村小角色在不动声响的语言里来回穿梭,像某个熟人,像某处记忆,让人忍不住产生想走上前去与之打个招呼的冲动。A卷里的赤脚医生、拿着白条子的“蛮牛”、沧桑的老猎头、庆幸的柺叔、有心事的花婶,还有一群背着行业特质烙印的乡村官吏,在张中信的文字记忆里闪烁着格外耀眼的光芒。老书记、刘计生、崔民政、岳部长、狗乡长……这些人都是这样被呼来唤去长大的,他们在农村发展和农村变革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们在乡土抒情文字里占有不可或缺的当首之席。
第二卷的篇什,张中信别开生面地描述了乡土的厚重,将抒情的视角转移到哲思的纵深,他已经注意到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必须是有思想深度的,在这些精短的文字截面里,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张中信对生命的敬畏和批判,可以听到他对沧桑往事的倾心攀谈和滴血认亲般的指认。B卷里,张中信有一些很动人心魄的、很出彩的文字,尤其这篇《稗草的宿命》我最为喜欢:“一生如影随行。一世鱼龙混杂。稗的名声昭著让稻子欲罢不能。∕怎样的伪装,也无法藏匿无奈的形迹。稻子扬花的时候,便是稗死无葬身之地。∕也有欲盖弥彰的遗憾。稗与稻亭亭并列于丰收的田畴。正人君子嘴脸的扮相,让农人手中的镰刀眼花缭乱。∕然而,稗的以假乱真最终被识破。当金光灿烂的果粒脱颖而出的时候,稗的孱弱在父亲那双青筋暴涨的大手,眨眼间便被撕扯得身败名裂。∕稗。最终还得宿命地还原为草。”干净,精练,直入魂魄,直指人心。读罢,不禁拍手。开阔的语境,娴熟的技巧,淋漓的意象,丰富的积累,在短短百余字的方寸之地,让妖娆的思想之花恣意地姹紫嫣红地开放起来,不得不说,张中信在文字驾驭、思想境地方面已沉稳、从容多了。
七
如果说乡土是一个写作者的根底,那么爱情,必然是一个写作者的命脉。不管你多么苍老、多么年轻,当爱情袭来的时候,谁都难以站稳脚跟。如此,有了爱情的乡土诗必然成为阅读的新宠。偷窥别人的隐私固然不好,国人的劣根性就在于好奇的无穷尽的偷窥。好在作为读者,是窥而不偷,作者的情事昭然若揭,所以我们再来看待张中信的爱情或爱情诗,就多少显得有了由头。其实,在我的心灵深处,一直埋藏着这么一位白衣飒飒、长发飘飘、素颜素面、洁净高雅的女子,双眼含情,美目盼兮,最好能在水边捣衣、湖边泛舟、柳下等黄昏、月下梳星稀,让人心醉神迷,长梦不醒。可是梦想很爽感,现实很骨感。张中信也跟我做过同样的梦,别人的爱情、自己的爱情,张中信都在温柔里刻画情思,在梦境里细数缠绵。一颦一笑,一吻一抱,都是一场身体与灵魂的洗礼。多情的张中信,多情的诗人!在水之湄,伊人长倚。
本集,张中信有两卷都是抒写爱情的,足见其分量。但张中信的爱情诗有着明显的特质——纯然。这与年龄没有丝毫的关系。在与“她”的思念、牵手、笑靥里依然保持着十七八岁的矜持与传统,依然是那种辗转反侧、寝食难安,纯纯的、浓浓的,没有一丝杂质,晶莹无瑕,玲珑剔透。优美的爱情诗,不是靠说的,要用心去感受。多情的张中信,把心交给了读者。
八
在罗兰·巴尔特的笔下,“中年”是一个秋天的概念——写作的秋天状态。虽然年逾不惑,但在张中信的内心,始终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情结在骚动和躁动。
总体来说张中信的这本集子所阐述的人和物,既隐秘又公开。其中有乡土里萌生出来的初恋,在初恋角色转化为乡情的时候,芦苇少女便在青春的洗礼中消失了。“在这里,我16岁的青春遭遇一个芦苇少女的洗礼。从此,我少年的一段痴狂,以及对一个芦苇少女天真无邪的思念,便永远地埋葬在这里了。”
人皆不能免俗,张中信也不能。在这本集子的前两卷我都能找见张中信在那些年月骚动的佐证,也正由于此,他向我们传递了被功利主义和消费欲望剥夺之后的剩余意义,那便是私欲里的爱情。人到中年再谈情说爱多少有些心不在焉,显得三心二意。所以张中信在这本以乡土为题材的专集里尽量回避这些话题,但是文章结构的安排是掩饰不了文字内核迸发出来的能量的。如果张中信把“乡恋”作为叙事主体的话,这本集子是不是显得更加的细致和完美呢?
为降低诗歌因结构铺张而带来的实验成本,张中信对于乡土的爱恋更多地注入了乡村经典意象的观照,灵趣紧凑。在城市化和适用主义双重挤压的背景下,张中信对农事的描写和回忆的确昭示了一种理想,由于作者多年浸淫乡土、亲近乡村,所以他能足够清醒地保持着平衡文字叙述力度的张合关闭,由此张中信的这些乡土散文诗就显得厚重而开阔。
张中信所哼的儿歌,是我会哼的;张中信所言的山水,是我熟知的山水;张中信所描写的物事,是我所亲历的物事。私人话语的表达,渐渐被置换为一种集体精神。换言之,张中信的中年写作到头来不是一个村庄的集体失语,而是我们将会沦为表述里极为欠缺的集体无语。
九
乡土诗歌还能走多远?随着社会发展,固有的乡村概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当我们的乡村在思想里消失的时候,我们的乡土诗歌(尤其是乡土散文诗)还能坚挺如昨吗?还能大放异彩吗?还能续写辉煌吗?
张中信的这本集子已经开始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了。当下的中国已经不是城市与乡村之间简单的二元格局。城市和乡村并存,他们相互影响着、渗透着、变化着。作者把自己深刻地融入其中,有着广泛的参照视野,了解乡村、了解乡土、了解乡情,把握变化,捕捉发生在农民身上的痛苦与快乐、幸福与迷茫、处境与梦想,才能提升乡土诗歌的现代意义。诗歌本无禁区,更无先驱。张中信中途停笔散文诗创作10年有余,而今再次迈步越疆,驾驭自己的语言马车探索和开拓新的诗歌疆域。他执著地进入风暴,淡定地走出低谷,他用一颗对文字的赤子之心,用他不舍的信念和不朽的追求建立起一种开放温暖、自然本真、直指人性的写作方式。
本雅明的《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一书中,“拾垃圾者”是作为诗人形象的一种隐喻的。本来他是在论述波德莱尔的——在大都会聚敛每日的垃圾,任何被这个大城市扔掉、丢失、被它鄙弃、被它踩在脚下碾碎的东西,他都分门别类地搜集起来。他仔细地审查纵欲的编年史,挥霍的日积月累。他把东西分类挑选出来,加以精明的取舍;他聚敛着那些垃圾,像个守财奴看护他的财宝。眼下的张中信,不正是这个守财奴的替身。他把乡村里的零星碎片用一条金黄色的丝线穿贯起来,做成一条思乡的项链,送给那些迷了路的人们,叫他们坚强、叫他们不忘本不忘根。如此,乡土散文诗也会在现代转型中获得新的文化积淀和新的文化传承。
十
这些年来,我们这些移居城市的“农民浪子”,看似风光,却内心彷徨。在远离炊烟和牛羊的城市里逐渐看清了树木、河流与山峦的本意。眼下到了秋天,我们感到岁月不紧不慢的脚步声滴答在自己发凉的背后,而岁月的痕迹和不良的意图也越发的明显:记忆减退、容易感冒、小病频发,物价上涨、产品虚假、人情淡薄……我们多想回到故乡,在竹篱环绕、花开院坝的四合小院里,左手背腰,右手持书,徐步而行,口中有词,明月照身,清风拂面。侧目但见青山倒映在秋后收割的稻田,大路尽头是与世无争的白云和高远明净的天空,青梅竹马的孩子们在田边地角嬉戏追逐,他们放肆地享受着那份纯净。今天,当我潜心来为张中信的乡土叙事做些眉批工作也算是对自己的拯救,然后在某个角落补上我的名字,仅此足矣。
人生悲凉,草木干净。在世风日益功利主义的当下,那些未被污染的纯粹的形态,对于我们这些行走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我知道,板栗已经炸裂的疮口,原本不需要医治。它的成熟就像乡村迟来的爱,令我欲罢不能。/我只是一个面对秋天,面对收获,手忙脚乱的诗人。我以五谷杂粮为兄、视山核坚果为弟。当我的泪水悄然滑落时,我的手还紧紧地牵扯着它们。/只有它可以让我一夜之间,全身心插满收获的枝丫。”
秋凉如水,读罢写罢张中信,我多想做一把在巴山诺水河畔听雨的犀利的镰刀啊,去安静地等待收获。
注释:
[1][2] 冷满冰:《延异与救赎》,《社会科学研究》2007年第4期。
(作者单位:《四川法院党建》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