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的艺术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mon521mut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沟通是门生活艺术。对于专题片创作活动来说,沟通更是创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采访艺术。只有深入恰当的沟通才能迅速消除隔阂,让采访对象敞开心胸,从尘封的记忆里拾起岁月的华彩,从最深的心灵中涌出真挚的诉说。从事党员电教工作八年来,我面对过无数采访对象,他们各自都有自己不同的个性,表达能力和倾诉愿望也有差异。最开始,面对采访对象我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烦恼,感到无法掏到对方的心窝子。如今才明白,所谓采访技巧,其实关键就在于“沟通”二字。在拍摄《红色掘宝人》时,我才算是豁然开朗,初步领会了人物采访中的沟通艺术。
  尊重对方的意愿


  让采访对象明白我们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理解我们的工作和最终会取得的成果,是很关键的一点。很多人都忽视了这一点,以我为主,把采访对象摆布得团团转,以至于对方对我们有距离感,甚至有了怨气,却又不明白我们能为他、在为他做什么。实际上,沟通首先要从端正态度开始。在正式采访之前,我们首先要把自己介绍明白,然后说明我们想做什么,再问清对方的意愿,最后争取对方的配合,甚至于主动让对方提出自己的想法,参与脚本的创作和修改,我认为这才是端正的沟通态度和正确的沟通方法。在采访《红色掘宝人》主人公庄春贤时,我们就是这样做的。
  庄春贤和我们以往的一些采访对象不同,他是了解我们的,毕竟他是党史办的,我们因为工作经常与他有所交集。正因如此,他明白我们要干什么。他是个低调的人,不愿意大张旗鼓宣传自己,所以并不愿意我们去采访他。后来我主动去和他说,要拍什么、打算拍成什么,都会事先征得他本人同意再定,并且把脚本让他过目,这才打消了他的顾虑。我记得当时为了说服他我还讲了很多理由,直到我说宣传他的事迹能吸引更多人来关注我们信丰的党史挖掘和保护工作时,他才答应。这个是他的“软肋”,毕竟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老区县来说,想挖掘和保护好本地红色资源,是离不开社会各界的援助的。
  庄春贤也真的很不客气,他嘴上常挂着一句话:这个不要报道,我还没有找到依据。我们拍摄的时候也相当为难、相当尴尬,有时候觉得某组镜头特别好,正在进入拍摄取景,他也许就会突然说这个不能拍,会出问题。对于创作者来说这很纠结,但是我们还是不能忽视对方的意愿。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党教专题片创作已不是编导的个体创作行为,而是在良好沟通下的互动创作。所以每当此时,我们只能尽可能与他沟通。有时候他的观念转变了过来,就按照我们说的来做;有时候我们发现还是他说的对,就按照他说的办。在拍摄庄春贤确定“红军长征第一仗”旧址这一段落时,其实过程中有很多东西我们没有拍,比如对当时战斗排兵布阵的推测,对洪超师长牺牲的具体位置的考证等,庄春贤都凭借多年不懈的研究,有了一定的成果。但这个他不让我们拍,因为他没有找到证据,自己也从没在学术界正式提出过。党史研究是严肃的,他不让我们拍,我们就不能乱拍。
  融入对方的生活
  拍片过程中,我们要想更加了解采访对象,找到与其沟通的最佳方式,就必须寻找和对方的共同语言,并对对方的生活了如指掌。从前,电教人的制片时间很宽裕的时候,不少电教人都会主动深入基层体验生活,甚至住到采访对象家里与对方同吃同住同劳动。如今的电教人工作任务增多,没有足够条件这么做了。但是,主动融入对方工作和生活的意识必须得有。
  所幸,我们和庄春贤平日里就有过接触和合作,彼此对对方的工作都还算熟悉,这大大缩短了我们的磨合时间。不过,要想让自己的提问总能问到点上,我们还是要去深入了解对方的工作。因此,我们对庄春贤进行了长时间的跟拍。每次庄春贤发现了什么新的研究线索,我们都会及时出动,与他一起下乡去调查。庄春贤要在崇山峻岭间寻找历史的蛛丝马迹,每一次下乡走的都是崎岖的山道。我们跟着他走上那么一趟,总是会腰酸背痛、大汗淋漓。虽说庄春贤多年来一直这样徒步于信丰的山野间,可是毕竟他年纪不小了,有时也表现得很吃力。有一次,我们在山坡上方拍摄他上山的过程,经过一段杂草丛生的乱石路,庄春贤显得有些吃力,走起来不断地打着趔趄。从取景器里看着他的步姿,我们在心里也不由得更加钦佩他。他多年来的坚持其实很不容易,没体验过他的生活的人经常会忽略这一点。
  也正是这样的跟拍过程,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收获。我们发现了庄春贤的一个习惯——每次他经过一位烈士的墓地时,都要停下来,庄重站好,三鞠躬。他说,这是对烈士的致意,烈士是不该被遗忘的。我们也在交谈中了解到了庄春贤的历史观,他说,做党史研究,就是要“史有所为”——为的是以古鉴今,为的是不忘初心。
  赢得对方的认同
  每一次拍片子,我们几乎都能与采访对象成为朋友。一方面,我们的采访对象身上都是有闪光点的,足以让我们感到钦佩,使我们有见贤思齐的愿望;另一方面,这也是更好地沟通的需要,朋友之间的交谈总是比单纯的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間的交流更为深入。很多知名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也是这样做的,我们虽然达不到那样的高度,但选择的通向采访对象心灵的路却大致相同。
  以前我们拍摄《红军长征第一战》时,就得到过张春贤的支持和配合,算是结有善缘,但还谈不上深厚的交情。这次采访中,开始他对我们的态度还是矜持的,总会有所保留。可以理解,他就是这么一个低调的人,不愿意表现自己。但是随着采访的深入,我们跟着他转遍了信丰的山山水水,不知不觉地,他的话匣子也开始打开。有一次我问他,为什么以前总是不愿意说的,现在却愿意说了。他回答,大概是因为他总是用老乡们能理解的语言和老乡打交道,很少有机会用他自己的语言和喜欢听他讲事情的人打交道。这时候,他开始把我们当作了更亲近些的朋友。
  朋友之间的沟通更加容易,以前不好讲的事情,现在就好讲了;有时意见相左了,也可以互相打商量。我们拍摄他通过争取红色资源开发和保护项目间接援助老区建设这一段时,他从一开始就有不同的意见:“我只是在研究党史,没起到这么大作用。”他觉得这么拍有些夸张,感觉在说谎。我们就提议说到那些立了项的镇村去走访,看群众怎么说。一路上,看到很多地方确实因为这些项目通了路、受了益,还有了新产业,他的口吻也开始有所松动。最后我提醒他,宣传这些事情,也能吸引更多人加强对信丰党史挖掘工作的关注和支持,他就同意了我们的想法。
  回想一下,庄春贤开始积极主动地配合我们,应该是从采访中途开始的。自从正式拍摄开始以后,我们为了赶时间进度,每天都跟着他四处奔波、风雨无阻,经常顾不上吃饭。每天拍摄完后,我们就回到办公室加班,回放视频,研究下一步拍摄内容,第二天就把我们的计划反馈给庄春贤。而且,我们很重视庄春贤的感受,尊重他的意见,在走访中也总是以他为中心,事事考虑他的需要。应该是我们对庄春贤的尊重,以及我们严谨的工作态度,使他很快地认同了我们,最终将我们引为知己。
  (作者单位:江西省信丰县委组织部)
其他文献
有人说,人生如同故事,重要的不在于篇幅的长短,而在于情节的精彩。河北省肃宁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主任高洪涛虽然从事党员电教工作还不满三年,但却很快成长为电教片制作方面的行家,并推动全县的党员电教远教工作迈上了新台阶。要问起他干工作有什么好方法,他一定会自豪地介绍起这份“三字诀”。  俗话说,业精于勤荒于嬉。高洪涛认为“勤学”是所有工作的成功之道。2014年单位调整分工,他开始从事党员电教工作,正式成为
期刊
一说起党教制片来,给人的印象似乎总是“自主独立拍摄、远教平台播出、宣传典型意义”的老一套。伴随着形势的不断发展,这“老三招”显然已满足不了当今党教制片工作的要求。如何创新制片工作机制,让党教片满足新时代、新形势和新需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展开探索。位于长白山脚下的吉林省延边州党员教育中心立足本地实际,自2015年起实施了独具本地特色的“三拓”(拓宽片源、拓展阵地、拓实选题)工程,把握住了党教制片工作
期刊
刚过完春节,正是一年里最闲散的时日。此时的北方农村正值天寒地冻,但在河北省滦平县西沟乡槐树村,村支书张树却带着村民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忙啥?张树笑着说:“趁着有闲工夫,让大家学学远程教育。”  要说张树,那在滦平县的十里八乡可是个有名的人物;讲起他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那更是从早到黑都讲不完。而这些故事里最有意思的,无疑要数“张树种梨”了。下面就跟你们好好唠唠这一段。  话说当年,张树肩负着组织上的重
期刊
在陕西省彬县的元朝村,曾有一句民谣传播已久:“元朝村中山地多,广种薄收难致富。”这形象地道明了元朝村的困境。然而在今天,这个小山村可是大变样了,当地又有了新民谣:“一亩三分小杂粮,年年收入上万元。”这又道出了今日元朝村生活的滋润。前后变化怎么会这么大?致富带头人、村支书车永林总结得好:“全靠有远程教育,让小杂粮种出了我们村的新天地!”  元朝村地处偏远、交通闭塞,再加上从前人心涣散、不思进取,因此
期刊
“价格是多少?我们街道有个销售中心,可以帮你问问。”“勾庄批发中心最兴旺了,不妨到那儿去。”面对纷至沓来的信息,江苏省泗阳县陈石村远教管理员唐飞喜上眉梢——这下村里滞销的黄秋葵和包菜有救了!  唐飞任职的陈石村位于江苏省泗阳县裴圩镇,是省定经济薄弱村。2016年,陈石村流转了村主干道两侧的低产田,并通过远程教育信息平台学习附加值较高的黄秋葵、包菜等经济作物种植技术,旨在带动周边低收入户就业,壮大村
期刊
在制片手段和观众审美日益丰富多元的今天,对于党建專题片尤其是典型工作片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也在日趋稳定和成熟。首先,党建工作片必须姓“党”,展现出先锋党性是它应有的底色。其次,作为面向党员干部群众的光影作品,应尽可能地提高其观赏性,让观者在接受正能量感染之余也能产生赏心悦目的审美愉悦。这两方面基本要求看似设置了条框和门槛,但各地的制片人员在具体工作中都力求发掘新意,为创作出异彩纷呈的党建工作片而孜孜求
期刊
2014年,浙江省委组织部率先在全国组织系统建设“时代先锋慕课平台”,把“慕课”这种教育模式运用到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中,并取得了较好效果。台州市椒江区直接参与了课件的开发、试点及学用考核评价机制探索。本文结合椒江区“先锋慕课”学用工作的探索实践,对加强“先锋慕课”建设的对策和措施试做分析。  一、“先锋慕课”学用工作开展情况  (一)突出青春属性,抓好课件开发。一是配强开发团队。选择熟悉两新
期刊
扛起摄像机拍片,一直以来都是电教干部的看家本领之一,但眼下这种情况却有弱化倾向。有些基层同志认为,电教片制作完全可以交给市场去做,既然可以外包出去,花钱就能做好,自己会不会制片就没那么重要了。更有功利的人认为,干几年电教总是要調走的,到了别的岗位上制片的本事也未必用得着,所以掌不掌握这个本领影响不大。这种思想认识,对电教工作来说危害不容小觑。  一部分基层电教干部产生这样的想法,原因并不复杂,概括
期刊
南宁市武鸣区是历史悠久的“中国壮乡”。这里群山叠翠、风光秀丽,山歌缭绕、民风质朴,自古为邕州首善。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武鸣区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区远教机构在精准扶贫的大环境下率先发力,向电商抛出橄榄枝,进行了一次跨边界、跨思维的携手。从此,远教电商在壮乡生根发芽。  整合网络资源,  搭建远教电商平台  武鸣区以精准扶贫为目标,整合远教平台资源,积极与成熟电商平台展开合作,打造了“党旗引
期刊
在新疆乌苏市头台乡,85后的乡远教专干高强凭着埋头苦干的钻研劲和一心为民的热心劲,收获了领导、同事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自从当上了乡远程专干,高强每次接到村遠程教育操作员的报修电话,总是二话不说就骑着摩托车、背着工具包来到现场,风雨无阻。2012年3月的一场大风吹偏了三个村远教站点的卫星锅,接收信号一度中断。当时全乡各站点正在组织党员群众学习春耕生产技能,为了不耽误培训,高强立即前往维修。每到一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