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要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lijun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校二年级数学(人教版)一次期末测试中有这么一道题:
  找出规律,再接着涂一涂、画一画:□□△○□□△○__ __ ____ __ __ __ __ __。
  阅卷后发现,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找出其中的规律。一位老师分析其中的原因是:“二年级学习的是较复杂的循环规律,如:◇◆□■◆□■◇□■◇◆__ ___ ___ ___ ;复习时,又反复强化这种规律,使学生形成根深蒂固的认识,容易产生思维定势。而上题的知识点来自一年级学习的最简单的找规律的知识,如□△△△□△△△□△△△___ ____ _____ ____ __;复习时,我没有组织学生重温这类一年级学过的规律,导致学生完全遗忘。”如果进行更深一层的反思。这里固然有遗忘及新知识对旧知识的负迁移的因素,但也不难发现,那位老师在数学教学中忽视了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联系等哲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数学新课程要求落实“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而实际问题的解决离不开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方法。因此,数学教学“过程与方法”目标中的“方法”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数学的方法与策略,还应该有机渗透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普遍联系、矛盾统一等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方法。认识世界的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方法已成为唤醒沉积于学生内心深处的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方法、策略的激发器,是开启他们数学思考和智慧的钥匙。较之于数学知识、技能及数学方法、策略而言,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方法更为内隐,常蕴含于许多看似普遍的数学知识、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需要教师敏锐地予以捕捉、判断、放大、外化,并在课堂中予以传递。
  
  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这就强调了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哲学思想方法,防止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如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后,要能解决这样的问题:鱼缸一般是没盖的,计算鱼缸的表面积,上面要扣除;给游泳池贴瓷砖,上面没法贴;给长方体的饼干盒的侧面贴一圈商标纸,上、下面不贴;洗衣机机套没有底面:粉刷教室,要扣除门窗和底面……生活中的问题千变万化,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让复杂多变的问题迎刃而解。又如,在学生学习求“商的近似数”之后,既要会根据实际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商的近似数,又要会根据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学生是否会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想方法,决定了学生是否能正确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来求出商的近似值。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方法的有机渗透。
  
  二、普遍联系
  
  “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体现数学课程的发展性,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运用普遍联系的方法,加强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的融合。如,教学“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的“加法交换律”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猜想并用实验验证减法中是否也有交换律?乘法、除法中呢?然后,再进一步拓展,让学生思考诸如:40-9-8○40-8-930÷2÷3○30÷3÷2。这样把“加法交换律”当做一个知识触点,将加、减、乘、除知识统一整合,使“交换律”本身、“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猜想——实验——验证”的思考路线、由“此知”到“彼知”的数学联想等一一凸显,成为更高的数学课堂追求。
  又如,做减法,想加法:由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再到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从因数、倍数到2、5、3的倍数的特征、质数和合数、公因数、公倍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因数,乃至约分、通分等等,在教学中都要注意渗透小学数学知识之间是普遍联系的观点,让学生在联系中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再如,学习分数、百分数的相关知识时,可以启发学生从诗句或成语或语文课文里发现数学问题:
  1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色。
  (1)诗中一共有几个“春”字?
  (2)“春”字出现的次数占全诗总数的几分之几(百分之几)?
  2 在半途而废、百里挑一、百战百胜、半壁江山、九死一生等成语里隐含着怎样的百分数?
  这样的数学问题,体现了数学知识与语文知识的结合,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的互容性,感受数学学科的魅力,促使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世界。
  
  三、矛盾统一
  
  1 数与形。数与形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使人们能够从不同侧面认识事物。华罗庚先生说过:“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离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能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意义的良好建构,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入木三分”。如教学“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先让学生用小棒摆图形,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摆出了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在反馈时请一组同学上台摆出图形,列出加法算式。在此基础上引出乘法算式,从而使学生经历由形到数的抽象过程,初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 10+10+10=30
  □□□□4+4+4+4=16
  △△△△△△
  3+3+3+3+3+3=18 6×3=18
  3×6=18
  在巩固阶段,让学生看乘法算式摆图形,体验由数到形的历程,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的意义。
  2 变与不变。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等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体积公式的推导;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商不变与余数变等数学知识都离不开变与不变的矛盾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变中找不变,在不变中求变”,使他们理解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如“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眭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才不变呢?可以让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再比如,学习立体图形表面积和体积以后,学生很难理解“两个长方体(或圆柱体)的体积相等,其表面积不一定相等”这句话。一般情况下,老师采用锻造、浇铸钢材的例子来说明,也可以让学生用同一块橡皮泥(体积不变)捏成不同形状的长方体(或圆柱体),其表面积不一定相等,使学生深刻领会数学中“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
  3 有限与无限。直线、射线的长度是无限的,而线段的长度是有限的;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小于100的自然数的个数是有限的,但是大于100的数的个数却是无限的;一个数(0除外)的因数个数是有限的,但一个数(0除外)的倍数个数却是无限的……这些都表现了小学数学中的有限与无限。在教学中,也应该有意识地进行对比,使学生体会“有限”与“无限”的矛盾统一。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渗透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可以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培植理性的种子,不仅让他们学会数学思考,还可以让他们学会理性地、审慎地看待问题、理解世界。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德国物理学家劳厄有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所学的一切都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即“数学教育无非是所学的一切概念、规则、公式都忘了以后剩下的东西。”笔者认为,这“剩下的东西”,既包括数学方法、策略,更包括以唯物辩证法为中心的哲学思想方法,因为它对人的影响更加深远。
  
  责任编辑:曹文
其他文献
教材简介: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丹麦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经典童话。课文先叙述了圣诞夜,天下着雪,又黑又冷,小女孩还在街上卖火柴,接着讲小女孩为暖和一下自己,一次又一次地擦燃火柴,从火柴的亮光中看到了种种幻景,最后讲小女孩冻死街头。这个故事表达了作者对穷人悲惨遭遇的深切同情。写实与写虚交替进行,美丽的幻象与残酷的现实更迭出现,使这种种幻象
期刊
林冲一生,总是不敢。《水浒》中,从第七回到第十二回,写到林冲“不敢”的就有6次。其他:怎敢1次;如何敢,3次;哪里敢,2次;岂敢,1次;敢道怎地,1次。加起来,足足有14次。其实,谁又不怕呢?《水浒》写出了林冲的怕,写出了林冲同时代人的怕。而且,林冲怕的就是我们怕的。古代的林冲,怕着现代的我们的怕。在权力社会里,谁能不怕?有多少人能够体面而有尊严地活着?跟随父母外出打工的一个男孩,眼看他的妹妹滑进
期刊
课堂巡视要注意些什么?一是要有针对性,一节课学习的效果如何,可以通过直接了解中下等学生,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推测全班的学习效果。二是要有指导性,及时发现捕捉学生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做到当堂内容当堂解决。三是要有敏锐性,及时发现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奇思妙想,选择重点问题在全班进行研讨。四是要有预设性,寻找预设问题的不同结论及时调控课堂教学环节,改变教学流程等。课堂巡视我们还要关注些什么呢
期刊
探究式学习是指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或科学)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特别是发展创新能力的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与探究式学习相对的是接受性学习,接受性学习将学习内容直接呈现给学习者,而探究式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来呈现的。探究式学习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知
期刊
当前,小学语文作业不同程度地存在“三重三轻”的弊端:在作业的设置上,重教师的主导性,轻学生的主体性;在作业的要求上,重作业的统一性,轻作业的差异性;在作业的形式上,重作业的文本性,轻作业的实践性。这样不但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弱化了作业的实效性,制约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笔者认为,在新课程背景下,可以通过抓“三变”,还“三权”,实现语文作业的创新,增强语文作业的实效性。
期刊
实施新课程以来,广大语文教师不断探索,大胆改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与方法,使习作教学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局面。但是,由于对课程理念理解的偏颇,许多教师在习作教学改革实践中矫枉过正,走入新的误区,严重制约了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和语文素养的提高。  误区一:习作指导放任自流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是强调写作实践与写作能力的密切关系,并不否认教师在习作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因为小学生
期刊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停歇。”这段话充分说明了生活是学生习作的源泉,只有留心观察生活,才能获取丰富的写作素材,产生写作的欲望和灵感。问题在于,小学生认识生活的能力还较弱,理应指导学生认识生活、再现生活。然而,当前的小学习作教学往往与学生生活脱节,缺少生活气息。导致学生作文缺乏真情实感,内容空洞甚至虚假。因此,努力从生活出发,让学生充分挖掘生
期刊
不少语文教师认为阅读教学只是引导学生读懂课文、理解语言文字,忽略了读中孕写、培养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使阅读教学成了“残缺”的教学。出于对这种“残缺性”阅读教学的忧虑和补正,笔者提出“完整性”阅读教学的概念。  “完整性”阅读教学由读通和读懂文本、记诵和迁移文本知识四个环节构成,体现从语言的理解吸收到语言的运用表达这样一个“转知为能”的心理进程。前者,笔者谓之“潜入文本”,后者,笔者谓之“跳出文本”
期刊
课堂教学中的“扶”与“放”是相辅相成的,“扶”是“放”的基础,“放”是“扶”的归宿。只有“扶”到位,才会有“放”的精彩呈现,这就是所谓的“扶放适度”。然而,在课堂上,何时该“扶”,何时当“放”,不少教师难以把握。  教学片段:  把下面每个图形都分成三角形,最少能分成几个?(苏教版二年级上册“认识图形”中的“想想做做”第5题。)  师:请小朋友们注意,只能分成三角形,不能分成其他图形,而且要最少。
期刊
2009年lO月6日上午11:30,新疆某建设兵团221团副团长陈伟的老婆于富琴在游览莫高窟时,因触摸一千年前的西夏壁画时被讲解员制止而大动肝火。她的跟班狗——随行人员狠狠打了19岁的女讲解员两记耳光,并伴以于富琴不堪入耳之辱骂。在事件处理过程中,陈伟对办案的警官说:“你们不要浪费警力,这里不就是一个景点吗?不就是一个小服务员吗?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几分钟的一个小事,你们不要把事情搞大了。”  机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