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美术馆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nterr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4月,正值以色列的重要节日——逾越节前夕,笔者有幸作为中国文化代表团的成员,在以色列外交部的安排下,考察这个身处中东热点的神秘国度的当代艺术现状。整整5天排得满满的日程,用代表团团长、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的话形容,“进入了以色列当代艺术的现场”。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大大小小功能各异的美术馆,构成了层次丰富的完整体系,无疑是认识与理解生动活泼的以色列当代艺术生态的焦点。笔者不避浮光掠影之讥,在此尝试作一个专题的报道,也许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思考国内方兴未艾的美术馆博物馆热。
  耶路撒冷的落日余晖
  以色列博物馆,坐落于世界历史名城耶路撒冷的一个小山上。笔者在落日的余晖中俯瞰这座经历了三千年历史沧桑的古城:远处圣殿山上,耶路撒冷老城的城墙依稀可辨,阿克萨清真寺的金色穹顶在熠熠闪光。笔者在那里拜谒了犹太圣地哭墙、基督教圣地圣墓大教堂,穿行于穆斯林区的街道。到处是石头的建筑、城墙、街道与台阶,还有许多被精心保护的各种石头的遗迹。正如英国著名作家西蒙·蒙蒂菲奥里在其名著《耶路撒冷三千年》中所宣称的:“耶路撒冷,是一个神的殿堂、两个民族(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它还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天国和尘世两种存在维度的城市。”


  在这个与圣殿山遥遥相望的山顶,博物馆规划了一个雕塑公园,一个个户外雕塑堪称庞然大物,其中就包括以英文字母“爱(LOVE)”制作金属雕塑而全球知名的美国艺术家罗伯特·印第安纳,他用希伯来语的单词“爱(????)”专门制作的一个特殊的版本正矗立于此。这让笔者体验到了这次以色列之行的巅峰体验:虽然那只是人类发明的几个符号,但在耶路撒冷充满历史沧桑的景观衬托下,充分体现了造型艺术力敌千钧的分量!
  作为以色列最大的文化机构,这家刚刚庆贺过50周年的综合性博物馆,拥有从考古发现到以色列当代艺术在内的艺术品50万件,尤其是其中的犹太艺术、圣经以及圣地的藏品,格外引人注目,难怪其官方介绍中自认在全球领先的艺术及考古博物馆中名列前茅。据博物馆的总策展人介绍,他们的展厅总面积达2万平方米,拥有400个员工,仅策展团队就有70人,每年的营运经费高达3000万美元。
  建筑风格交相辉映
  笔者发现,在以色列,博物馆与美术馆体系非常发达,但也存在中国常见的问题,也就是官方经费不足。以色列足以自豪的是,犹太人几千年来的宗教与文化传统,形成了带有宗教色彩的慈善传统及其背后支撑的公益思想。比如以色列博物馆,据陪同代表团考察的以色列外交部官员透露拥有上百位的私人捐助者。再看特拉维夫美术馆,其老馆的3个大展厅,分别呈现着三个来自私人藏家捐献的西方现代艺术的永久陈列。
  虽然是特拉维夫的市属美术馆,但其展厅面积达4万平方米,与国家级的以色列博物馆相比毫不逊色。尽管其藏品和展览还是综合性的,因此设有以色列艺术部,负责呈现20世纪初至现在的当地艺术作品;现代当代艺术部,负责呈现19世纪中至现在的国际艺术家的作品;大师作品部,负责呈现16-19世纪的国际大师作品;还有素描部、摄影部以及建筑设计部。不过其每年30个展览以及音乐、戏剧等活动,还是以当代艺术为特色。
  毕竟不同于以色列博物馆的定位,特拉维夫美术馆历史上经过了三次搬迁,直到1971年才选定现在馆址。有趣的是这里新馆和老馆交相辉映。老馆从上面俯瞰是一个回字形的建筑,中规中矩四平八稳。直到今天,美术馆的logo还是采用这个回字形的视觉标志。而新馆则呈现了完全不同的建筑风格:就像一条劈波斩浪的舰船,整个建筑大量使用了倾斜的坡道、锐角与直线,使其内部空间充满了动势与活力。
  说到建筑风格,以色列美术馆有着多样化的面貌:就拿以色列博物馆为例,虽然是全国最大的博物馆,有如此巨量的藏品,还有这么雄厚的私人慈善团体的捐助,但正如其总策展人所概括的,建筑师受到包豪斯风格的影响,在设计中秉持的理念是把博物馆做成一个自然村落,其建筑风格淳朴而大气。而设在特拉维夫近郊一个高新技术区的Holon 设计博物馆,由国际知名的建筑师Ron Arad设计的标志性建筑的外立面,仿佛是一组随风起舞的红色彩带,不仅使这座2010年创办的设计博物馆全球闻名,成为设计师们心目中的圣地,也通过为孩子们在馆内开设活动空间、在户外规划儿童乐园等,使博物馆成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文化传统与建国历史的活教材
  代表团还实地考察了一系列中小型的美术馆。这些美术馆都定位于当代艺术,以融入社区文化为特点,以私人捐助为后盾,处处可以看到艺术家们活跃的身影。对于我们这些来自东亚的陌生同行而言,面对其中正在举办的展览,可以感受到其中扑面而来的以色列悠久的犹太文化传统和其现代建国历史的烽烟。


  比如在Herzliya 当代艺术美术馆,我们看到一个特别的作品,将以色列1948年建国后规定在每一个博物馆、美术馆都必须设立的“烈士室”(2000年后从美术馆剥离),做成了一件装置作品。这让我们想起了1948年以色列建国之后所经历的战争烽烟。这个美术馆虽然规模较小,展览面积1500平方米,只有5名员工,年总支出需要300万新谢克尔(约合人民币500万元),其中50%经费来自政府资助,50%靠社会资助。可贵的是他们还为非职业艺术家专门设立了实验艺术空间,所收藏的还包括录像作品。
  类似规模的美术馆,还包括Ein Harod 的基布兹美术馆。基布兹是以色列建国期间涌现的一种实行集体所有制的农村社会组织,类似中国建国后的人民公社。这个美术馆的馆长兼首席策展人由艺术家Yaniv Shapira担任。他对代表团表示,共有8名员工,年预算也要300万。该美术馆建筑看似平淡无奇,却有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全采用自然光。据说这是世界上同类建筑中建设最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美术馆。   行业支持与商业合作
  在耶路撒冷,代表团还走访了当地的“艺术家之家”,那是一幢建于1906年的19世纪风格的历史建筑,位于以色列最著名的艺术设计学院Bezalel的旧址,现在这里是耶路撒冷画家及雕刻家协会的总部。据其负责人介绍,他们有5个工作人员,一年举办16个展览,所需的经费1/3来自文化部;1/3来自市政府;另外还有餐厅营业收入以及出售作品的收入。对于支持艺术家,这里有一些特殊的做法,比如他们有一个展览涉及艺术家与神经专家的合作,艺术中心的策展人找到大学资助这个项目,提供展览费用与策展费用,制作费则由艺术家自己解决。
  代表团还有机会来到特拉维夫知名的罗斯柴尔德大道,那里的一个由著名的罗斯柴尔德家族拥有的文化艺术中心,正在由艺术类网站“Art Link”运作。该网站因近年来宣布与苏富比合作而全球瞩目。其创办人与CEO Tal Danai 接受了笔者的采访。他介绍,网站1999年创办于德国,目前总部设在以色列,业务已覆盖44个国家,其中分商业的与非商业的两部分。他透露。商业部分的大头是为酒店与邮轮做装潢设计,已经成为初始艺术家的最大的市场。他还透露,他们采用匿名选择的办法,去艺术家工作室直接看作品,由此挑选了4000多个艺术家,签约后推广。他还表示,这个文化艺术中心是一个综合性的艺术空间,非常紧凑,目前正在展出一批摄影作品,它们将参加在逾越节期间举办的雅法摄影节。
  中国美术馆急起直追




  明年是中国和以色列建交25周年,以色列外交部为此邀请上千名中国各界代表到以色列各行各业考察。他们让自由撰稿人张芳女士作为牵头人,组织了这个中国文化代表团。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作为团长,除了张芳之外,成员包括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央美国际空间负责人魏明,希帕画廊老板、著名藏家靳宏伟,重庆长江美术馆馆长邹玲,本人也有幸以媒体人的身份参与。据张芳透露,对这次考察以色列外交部负责文化交流的高官寄予厚望,希望能促成中国和以色列的艺术院校、美术馆与博物馆以及画廊之间的合作。
  范迪安在考察中接受了笔者的专访,谈到了中国与以色列两国美术馆体系的比较,还特别谈到了中央美院美术馆的表现。他指出,在中国已经持续了相当一段时间的美术馆热潮中,各大美院的美术馆成为业界瞩目的现象,也成为各大美院之间软实力较量的舞台。这是各大美院一个发布性的窗口,是一个新的学术任务、文化任务。中国的美术馆系统,总体上还比较弱,在专业规范、学术目标和办馆特色等方面都不够鲜明。硬件条件和国际著名场馆相比也还有差距,这方面学院美术馆有自己的优势,可以体现文化责任和学术使命。范迪安透露,他曾在全国两会上提出提案,呼吁把美院美术馆纳入公共文化体系。目前大学已经打开围墙,院校美术馆应该有公共支出。
  身在第一线的中央美院美术馆馆长王璜生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看了以色列的博物馆美术馆很有触动。尽管他们很有钱,藏品也很多,但是整个美术馆建筑却很朴素,整个环境很自然。他们崇尚自然。更重要的是他们不断在想问题,一直在思考。很有一种使命感和文化责任感,似乎必须要做到一些事情。“美术馆,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场地、藏品与学术态度,构成了一个美术馆最基本的因素。”王璜生表示,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的美术馆与博物馆在藏品的整理、人员的结构与制度建设还有一系列问题。他多年前到央美担任美术馆馆长后,工作重点也在这个方面。


  如今,国内的美术馆热好像顶点已过去了,王璜生表示,大家开始冷静地思考问题,发现也确实出现了很多问题,该冷静地思考。尽管有很多可能性。但国内的现状离国际通行的做法还有很大的距离。他强调,这不是一个经济的问题,也不光是经费投入的问题。全民的美术馆意识非常薄弱,这才是非常致命的。现在国家政策支持,但其实这里面漏洞百出,非常不严谨。而且政策不配套,没办法执行。国家的文化政策呼唤根本的、长远的措施。目前国内的美术馆硬件可能有一些,但藏品的准备和积累很不够。“我做了这么多时间的馆长,努力想做好,但深感距离还很远。”
其他文献
“总有一天,我会丢下我所有的疲倦和理想,带着我的相机和电脑,飞往世界的各个角落!去巴黎看埃菲尔铁塔,到法国走一遍凯旋门,去悉尼歌剧院听一场振奋的演出......”谁都无法拒绝心底深处那个环游世界的梦想,去感受这世上的人文奇观,去体会大自然的胸怀。只是在丰满的梦想下,现实却是那样的骨感!于是关于梦想照进现实的景观艺术文化展备受欢迎,而其与文化生活的嫁接也显得那样自然。在邯郸美的时代城,一场世界建筑旅
期刊
艺术,如果仅仅停留在空中,浮于表面,那么永远只能成为一种虚无。但若是能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联系,才会真正发挥出它的价值,满足现代人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作为一本面向财富阶层、关注当代艺术的杂志,《FA 财富堂》一直希望能够将优秀的艺术引入人们的日常中,让艺术品不再只出现于高冷的美术馆,更是随处可见的生活空间内,力图为现代人打造出一种全新的休闲生活方式。  此次,由《FA 财富堂》特别企划的“艺术
期刊
与陈幼坚的采访约在他上海的生活概念店Garden 27。其实早在今年年初我就已经以粉丝的心态,慕名去拜访过这家店,无论是精致的产品,还是用心的陈列都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因此在得知采访地点之后,我就已经能够预感到这将会是一场十分美好的对谈。  在下午3点抵达Garden 27时,店内已然是一副忙碌的景象。陈幼坚正穿梭于店内的各个角落,时而调整艺术品的摆放角度,时而在花瓶中完成新的插花作品。据他
期刊
陈幼坚的人生似乎像是普通人一生的FF快进版,或者说普通人FF到生命结尾也未见得可以获得那么多的体会与成功。  20岁入广告行,30岁创办自己的公司,36岁开拓国际市场,40岁奠定了在设计界的地位,成为诸多国际大牌的御用品牌设计师,真正奖项拿到手软,荣誉多得数不清。以至于,在50岁的时候,他就曾说过:“我一步一步把人生很多东西实现了。”  有些人到了这个阶段,或会觉得空虚,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但对
期刊
墨梅小碗 疏影横斜暗香飘  最近一次天价珐琅彩碗亮相拍场,是去年岁末。这只碗非常特别,其上的图纹是水墨效果的梅花。极致淡雅的黑白曼妙,颠覆了人们对珐琅彩绚丽妙艳的印象。此碗素雅的美,如梅花一般,并不喧人夺目,而需要经过时间沉淀,心定气闲时才能充分体会。疏影暗香的雍正赭墨梅竹图碗,最终在香港佳士得拍出8524万港元。  英国资深行家Gerard Hawthorn说,这只珐琅彩碗是他1970年代初期在
期刊
又一年的情人节在朋友圈各种刷屏中过去,情人节见证了各种真伪高潮,感官刺激是至高无上的绝望。撕开礼物的遮羞布,而到底有多少女人在这一天里体会到生理上真正的高潮?高潮就像考古学家在长久沉默的土层里寻找到了一件文物,而发掘出的遗迹是她们自己的身体。  在成长的过程中那些伴随青春期启蒙的小黄书告诉我们,在那些故事中,女性主角侃侃而谈的男性生殖器,往往会是“小孩手臂”,或“坚硬如铁”的“一条大蟒蛇”,那些“
期刊
“上海对话-艺术开启未来”高峰论坛于2016年4月28日在上海金茂君悦大酒店隆重举行。论坛期间,发布《TEFAF 2016 全球艺术市场报告》中文版,全面回顾和总结2015年全球艺术市场发展。本次论坛主要分为主题演讲和四场圆桌讨论,邀请艺术文化行业领袖和精英代表参与,探讨艺术市场热点话题,注重国际性、先锋性和专业性,坚持开放性与互动性,旨在搭建国际化的艺术文化交流平台。  《TEFAF 2016
期刊
“茶馆不仅仅是品茗的地方,它还是可以从事艺术品交流的地方。把玩各种各样奇珍异宝,无疑让客人能迅速地爱上这种有品位的茶馆。当茶馆与艺术的东西浑然一体的时候,品位和格调自然而然地上升了??”刘秋萍在自己写的文章《茶馆该怎样经营》中,如此表示。  这段话无疑是如今秋萍茶宴的标准照了。上海北外滩东大名路687号,正对着国际客运中心码头,是老厂房改造而来的——1929艺术空间。从最初开在愚园路,到梅龙镇伊势
期刊
我做很多不同的事情,但我想所有这些事情的共同主题是“传递人生”,我希望通过我的音乐、照片或其他各种方式来传达这一主题。我梦想成为一个“点金师”,用艺术把平凡化为不平凡。  ——Dolce Wang  在勇音乐主办的Bonsai Boulevard乐队的中国巡演成功结束,上海迪士尼筹备工作告一段落之后,身兼迪士尼创意总监、音乐家、慈善项目发起人、大学讲师等多种身份的Dolce Wang终于有空和我们
期刊
雕塑是一门既古老又充满活力的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与艺术史情景中,其内涵与外延均在不断地拓展。  譬如就艺术形式与审美趣味而言,在古典向现代过渡的阶段,曾出现过作为形式的雕塑、作为语言的雕塑、作为技巧的雕塑、作为风格的雕塑。从现代到后现代阶段,也曾出现过作为结构的雕塑、作为剧场的雕塑、作为地点的雕塑。  进入当代以后,雕塑艺术不但打破了传统雕塑所界定的艺术本体领域,而且在创作观念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