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生马戴,参加科考屡试不第,他自己都不清楚进过多少次考场了。
心灰意冷的马戴决心不再去科考,他身背褡裢,带着一些银子和几件换洗衣裳,出门游历上水去了。他南及潇湘,北抵幽燕,西至忻陇,在长安及关中一带游历数月后,又往西岳华山。
华山脚下古木葱茏,一条蜿蜒的小道把马戴引至一座小庙。庙门虚掩,他推开走进院子,只见一老僧在院中静坐诵经。老僧见来人,抬起头,看到天色已晚,问:“施主是来借宿的吧?”
马戴施礼:“小生麻烦师父了。”
这是一个无名小寺庙,一间佛堂,几间僧房。庙里也只有师徒二人。师父六十多岁,徒弟十五六岁的样子。
小庙清洁而幽静。
马戴小住两日,不知怎么的,忽然又萌生再去科考的想法。他决定留在这里,多住一些日子读书温习,便与师父说:“您这里真清静,是个好读书的地方。小生想多住些日子。”
“好哇。”师父呵呵一笑,“只要不嫌小庙寒酸,住多少日子都行啊!”
马戴就留住在小庙里,每天读书温习,有时候还帮那小徒弟挑水、扫院子,做一些杂事。读书累了,马戴也出庙门四处走走。
一天,马戴沿着一条小溪慢慢走,走近一处水潭。潭不大,有鱼。岸上一个孩子在垂钓。一根鱼竿挑在水面,一条线垂进水里,鱼漂在水上悠悠浮动。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水边垂钓图。马戴真想作一首诗或画一幅画。
马戴时常走到潭边来,每一次都见这个孩子在垂钓。一次马戴问孩子:“钓上来的鱼,食用?”
孩子说:“喂猫。”
马戴又问:“猫非食鱼不可?”
孩子说:“猫不食鱼,会饿死的。”
马戴再问:“你的猫活着,可是鱼却死了。难道为了猫就要鱼死去吗?”
孩子扑闪着一双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水是来养鱼的,鱼是让猫吃的,猫吃了鱼去捉鼠……”
马戴琢磨孩子的话,很有道理。农人种田,工匠做工,各有其职。那么读书人呢?不就是去科考取仕吗?
这时候,孩子钓上一条鱼来,是一条很大的鱼。
马戴也在水边长大,也钓捕过鱼。他一看,这是一条将要产子的雌鱼,就和孩子商议:“小兄弟,你这条鱼可卖与我。”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些散银子给孩子。
孩子不接银子,把鱼从魚钩上取下来递给马戴。马戴接过鱼就放进水中。孩子奇怪:“您买鱼,却又放走,什么意思啊?”
马戴说:“你没有看出来这条鱼将要甩子吗?那是百千条生命啊!”
孩子的鱼竿再一次伸出去,鱼漂在水面上悠悠漂着。这时候,那条放进水中的鱼,摆了摆尾,身后涌起一片银花。
“你看,鱼儿甩子了吧。”马戴指给孩子看。孩子很高兴:“我的潭水里又有许多鱼喽!”
这天,马戴和孩子一起离开水潭,一个回家,一个回庙里。
晚餐,师父特意给马戴烧了一条鱼,也加了两道菜。师父说:“这条鱼是专门给你烧的,几个月没有荤腥,委屈你了。”
马戴:“谢谢师父,劳烦您和小师父了。”
“不谢。”师父摇摇头说,“你来小庙有三个月了吧,该回去了。距明年春闱的日子已近,准备应试去吧。”
一说起科考应试,马戴脸上就起一层阴云。
师父说:“去吧,此番一定考中。”
“已经考过十多次了。”马戴叹息,“总是名落孙山。”
“那是你前生德亏,如今已经圆满。”师父给马戴加一箸菜说,“准备动身吧。回曲阳家中拜谢父母,再赴长安应试,必会榜上有名的。”
“前世德亏,今已圆满?”马戴想问个究竟。师父合掌,说:“老衲的话只能说到此了。阿弥陀佛。”
第二天,马戴背上褡裢,告别小庙师徒,下山去了。
会昌四年春闱,马戴一试中第,转年到太原幕府任掌书记,后为龙阳尉、左大同军幕,官终太常博士。马戴无论官场得意还是仕途失迷,总会想华山脚下那座小庙和庙里的那位师父,还有小庙附近的那泓潭水和在水旁垂钓的孩子。
这时候,他眼睛里总会流出两行泪来……
[责任编辑 王彦艳]
心灰意冷的马戴决心不再去科考,他身背褡裢,带着一些银子和几件换洗衣裳,出门游历上水去了。他南及潇湘,北抵幽燕,西至忻陇,在长安及关中一带游历数月后,又往西岳华山。
华山脚下古木葱茏,一条蜿蜒的小道把马戴引至一座小庙。庙门虚掩,他推开走进院子,只见一老僧在院中静坐诵经。老僧见来人,抬起头,看到天色已晚,问:“施主是来借宿的吧?”
马戴施礼:“小生麻烦师父了。”
这是一个无名小寺庙,一间佛堂,几间僧房。庙里也只有师徒二人。师父六十多岁,徒弟十五六岁的样子。
小庙清洁而幽静。
马戴小住两日,不知怎么的,忽然又萌生再去科考的想法。他决定留在这里,多住一些日子读书温习,便与师父说:“您这里真清静,是个好读书的地方。小生想多住些日子。”
“好哇。”师父呵呵一笑,“只要不嫌小庙寒酸,住多少日子都行啊!”
马戴就留住在小庙里,每天读书温习,有时候还帮那小徒弟挑水、扫院子,做一些杂事。读书累了,马戴也出庙门四处走走。
一天,马戴沿着一条小溪慢慢走,走近一处水潭。潭不大,有鱼。岸上一个孩子在垂钓。一根鱼竿挑在水面,一条线垂进水里,鱼漂在水上悠悠浮动。真是一个诗情画意的水边垂钓图。马戴真想作一首诗或画一幅画。
马戴时常走到潭边来,每一次都见这个孩子在垂钓。一次马戴问孩子:“钓上来的鱼,食用?”
孩子说:“喂猫。”
马戴又问:“猫非食鱼不可?”
孩子说:“猫不食鱼,会饿死的。”
马戴再问:“你的猫活着,可是鱼却死了。难道为了猫就要鱼死去吗?”
孩子扑闪着一双眼睛,想了一会儿说:“水是来养鱼的,鱼是让猫吃的,猫吃了鱼去捉鼠……”
马戴琢磨孩子的话,很有道理。农人种田,工匠做工,各有其职。那么读书人呢?不就是去科考取仕吗?
这时候,孩子钓上一条鱼来,是一条很大的鱼。
马戴也在水边长大,也钓捕过鱼。他一看,这是一条将要产子的雌鱼,就和孩子商议:“小兄弟,你这条鱼可卖与我。”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些散银子给孩子。
孩子不接银子,把鱼从魚钩上取下来递给马戴。马戴接过鱼就放进水中。孩子奇怪:“您买鱼,却又放走,什么意思啊?”
马戴说:“你没有看出来这条鱼将要甩子吗?那是百千条生命啊!”
孩子的鱼竿再一次伸出去,鱼漂在水面上悠悠漂着。这时候,那条放进水中的鱼,摆了摆尾,身后涌起一片银花。
“你看,鱼儿甩子了吧。”马戴指给孩子看。孩子很高兴:“我的潭水里又有许多鱼喽!”
这天,马戴和孩子一起离开水潭,一个回家,一个回庙里。
晚餐,师父特意给马戴烧了一条鱼,也加了两道菜。师父说:“这条鱼是专门给你烧的,几个月没有荤腥,委屈你了。”
马戴:“谢谢师父,劳烦您和小师父了。”
“不谢。”师父摇摇头说,“你来小庙有三个月了吧,该回去了。距明年春闱的日子已近,准备应试去吧。”
一说起科考应试,马戴脸上就起一层阴云。
师父说:“去吧,此番一定考中。”
“已经考过十多次了。”马戴叹息,“总是名落孙山。”
“那是你前生德亏,如今已经圆满。”师父给马戴加一箸菜说,“准备动身吧。回曲阳家中拜谢父母,再赴长安应试,必会榜上有名的。”
“前世德亏,今已圆满?”马戴想问个究竟。师父合掌,说:“老衲的话只能说到此了。阿弥陀佛。”
第二天,马戴背上褡裢,告别小庙师徒,下山去了。
会昌四年春闱,马戴一试中第,转年到太原幕府任掌书记,后为龙阳尉、左大同军幕,官终太常博士。马戴无论官场得意还是仕途失迷,总会想华山脚下那座小庙和庙里的那位师父,还有小庙附近的那泓潭水和在水旁垂钓的孩子。
这时候,他眼睛里总会流出两行泪来……
[责任编辑 王彦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