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与雷锋叔叔通信的小学生

来源 :雷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aiai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5年5月13日,雨后的大连海风习习,空气清新。在大连综合中等专业学校举行的“首届渤海校园雷锋文化论坛”上,抚顺市新抚区教师学校退休女教师张玄向与会140名师生倾诉了54年前他与雷锋叔叔通信的鲜为人知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與雷锋叔叔通信的经过
  1960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发表了某部队优秀战士雷锋的先进事迹后,有不少中小学生纷纷给报社写信,表示要学习雷锋那种大公无私、刻苦好学的精神,学习他听党的话,忠于人民事业的可贵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张玄小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玄是抚顺会元堡小学的学生,当年才11岁,念小学三年级。1961年1月初的一天,在抚顺县第十中学任教的张玄母亲下班带回来一份报纸,递给张玄说:“你看看吧,这上边有雷锋的事迹。”直到现在张玄还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份抚顺日报,文章题目是《毛主席的好战士——雷锋》,张玄急忙接过报纸,看了一个晚上。饭也顾不上吃,越看越舍不得放手。她被文章里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就向母亲说:“这位雷锋叔叔太好了!我也想像他那样做好事,做这样的人。我想写信,往哪里寄呢?”张玄母亲想了想说:“这是报上登的,可以寄到报社吧!”于是,11岁的张玄连夜写下了歪歪扭扭的向雷锋叔叔学习的信,表示对雷锋这位人民战士的尊敬。翌日,张玄把信寄给抚顺日报社,请报社帮助查找,转递她给雷锋叔叔写的信。
  1961年1月末,班主任高老师和大队辅导员一起找到张玄,说:“雷锋叔叔给你回信了,我们带你到报社去看!”张玄高兴地一蹦三跳的去了,她穿的是一双带补丁的鞋。到报社看到的不只是一封来信,还有随信寄来雷锋的全身照片、日记本、钢笔三件礼物。她高兴地哭了。回到家,她和母亲仔细的看了雷锋叔叔给张玄的这些礼物。日记本第一页写着“赠给张玄同学:希望你努力学习,好好劳动,练好身体。做毛主席的好学生。雷锋赠  1961年1月27日。”雷锋照片后面写着“张玄同学: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进步!”雷锋叔叔这些热情洋溢的话语,深深地感动着张玄幼小的心灵。当晚,她捧着礼物,久久不想睡去。在这以后,张玄握着雷锋赠送她的钢笔,在这本日记本上,记下了自己童年学雷锋的点滴:田间小路拣粪拾柴留下红领巾的足迹;访贫问苦,慰问军烈属;帮助家庭困难或学习困难的同学。她的老师,她的少先队伙伴默默地照着雷锋的样子做。
  ●校长告诉张玄:雷锋叔叔来学校看你来了
  当讲到当年雷锋叔叔到会元堡小学来看自己时,张玄激动地再一次在会场上流下热泪。张玄介绍说:“1961年夏季的一天,我正在教室上课,老师把我叫出来到校长室去。邬校长说:‘雷锋叔叔来学校看你来了!’我看见一位解放军叔叔,是雷锋叔叔!马上高高举起右手,致以少先队员的敬礼!雷锋叔叔也回了军礼。然后,雷锋、邬校长和我三人坐下来谈话。因为雷锋是南方人,说话语速较快,当时说的很多话我没有完全听清楚,只记住其中的几句,就是“我看了你的来信,感觉特别亲切,这次来学校看你,主要是向你和师生们学习。”雷锋还问了张玄的学习情况和少先队开展活动的情况。
  原来是这一天早晨雷锋叔叔随连队到铁岭执行施工任务,路过会元堡小学,特意向连队领导请了半小时假,专门来学校看张玄。望着雷锋叔叔远去的身影,张玄一个劲的挥手再见,雷锋也不时地回转身子,退着脚步离开了。
  张玄说:“我万万没有想到,在雷锋叔叔来校看我一年后的1962年8月15日他不幸以身殉职。刚刚参加工作的班主任张立文老师,告诉了我,雷锋叔叔永远的离开了。听到这一噩耗我悲痛万分,只觉得天旋地转,我病倒了,一连几个月没能上学。”
  ●乔安山鉴定,字迹是雷锋的
  张玄说:“2013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收藏展出了雷锋叔叔给我的笔记本和照片。个别观众对笔记本上雷锋叔叔给我的赠言字迹提出质疑。该馆请雷锋生前战友和有关字迹鉴定部门对雷锋赠言字迹的真伪做了科学鉴定。最后结论是雷锋叔叔给我的赠言字迹与雷锋生前笔体完全一致。其赠言字迹是真的。”拿出一份礼物,回忆一次会面,默念一封信,在张玄的心里有这份珍藏,她的眼前就有一份希望,她就要付出一分努力!54年来,张玄作为雷锋精神的受益人,始终用雷锋精神鼓舞鞭策自己,她不仅考上了大学,当上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还先后荣获辽宁省优秀老师、辽宁省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抚顺市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退休后,她担任了许多中小学的校外学雷锋辅导员,一直做雷锋精神的传承者。
  当年张玄给雷锋的去信和雷锋的回信均刊登在1962年1月13日的抚顺日报上。一晃当年11岁的小学生张玄,如今已是头添银丝的65岁退休教师。然而,岁月的流逝却永远冲刷不掉张玄那段美好的记忆。
  在要结束30多分钟的精彩演讲时,张玄无比激动地说:“一封信,一份礼物,一次见面,汇成永生的珍藏,我幸福,我庆幸,在我的生命中,有雷锋心血的浇灌,有雷锋教导指路,有雷锋精神的滋养!雷锋的生命虽然定格在二十二岁青春年华,却是我们这一代人永远的雷锋叔叔。”
  寻找当年与雷锋通信的小学生
  褚士奇
  2015年第3期《雷锋》杂志发表了我收藏的1962年4月30日的《抚顺日报》第三版,在“读者来信”中刊登的《向雷锋叔叔学习》和《愿你努力学习》两封信和编者按,在广大读者中引起了广泛兴趣。大家都关心当年的雷锋叔叔通信的小学生现在在哪里,干什么呢?今天,我可以高兴地告诉大家,与雷锋叔叔通信的小学生找到了。
  这两封信在《抚顺日报》表的时间,距1962年8月15日雷锋去世时,粗略算一下应该是4个月前旳事情。不知什么原因,在雷锋生平和雷锋故事中都没有此事的记载,如今这件事更是鲜为人知。以往,据我所知雷锋曾与天津市西于庄小学(现雷锋小学)6年2班曹进财等9名同学有过通信。但这封与小学生张玄个人的通信恐怕是新发现。
  这位叫张玄的小学生出于什么原因和动机给雷锋寄信,雷锋送给她什么礼物,这些礼物的去向?那位小学生现在哪里,那封信如今保存在哪里,它对这位学生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她现在的境况如何?我很想搞清楚这诸多谜一样的问题。   为此,我询问过当年曾接雷锋入伍的军务参谋戴明章和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以及雷锋辅导过的学生陈雅娟等人,他们都称第一次听说这件事。
  我曾到《抚顺日报》社打听情况,编辑曹宇和几位记者也都感到很新奇,他们也想找到当年的编采人员弄清当时的情况却未能如愿,便建議我最好能找到那位写信的张玄。
  我还专程去过抚顺县会元乡,想寻访打探到当年与雷锋通信的那位小学生,却失望而归。根本就没有人了解四十年前这段往事……。后来,我又托人在当地打听这件事,总想寻找到当年的当事人,许多人甚至怀疑我在杜撰一个不可能发生的故事。理由是:在我们农村,即使现在富裕了,也没听说有谁家订阅报纸,况且六十年代初正值自然灾害困难时期;再说了,我们农村哪有那么大胆懂事的孩子敢给报社写信?即使我给他们看了报纸复印件之后,有的人还将信将疑。
  2002年,抚顺市雷锋纪念馆改扩建过程中,引起众多媒体的关注,一些媒体纷纷前来抚顺采访,有的听说我从事雷锋专题收藏,顺便到我家中采访,其中《华商晨报》的记者听了这一“发现”后很感兴趣,曾在《华商晨报》上专门撰文介绍了这件事,并希望张玄本人或知情者和报社或我取得联系,还留下了联系电话。但也没有任何信息反馈。
  2003年初,为纪念毛泽东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发表四十周年,《辽宁老年报》同我们望花区委宣传部联合征文“我心中的雷锋”,区委副书记王栋特意为我要了一套登有征文的《辽宁老年报》,拿到手之后,把一叠报纸都翻阅了一遍。猛然间,2003年1月16日报纸上的一个题目吸引了我,几乎一口气读完了署名张立文写的《师生互砥砺 ,共同学雷锋》这篇文章,文中写道“1962年7月,我从抚顺师专毕业后,在家乡会元中心小学当教师,做四年级班主任。班里有个名叫张玄的女生,11岁就与雷锋同志通信,《抚顺日报》有过报道。雷锋出差路过学校时,还同张玄见过面。张玄向雷锋赠送了一条红领巾,雷锋给张玄留下了一张2寸全身像。他们之间已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成了‘忘年交’。”令人惊喜的是,作者竟然就是张玄的老师。
  文中还详细介绍了“1965年7月,张玄以优异的成绩升入初中。在与我告别时,她送给我一本《雷锋日记》和雷锋的照片(她把雷锋像放大后送给我的)。她在《雷锋日记》的扉页上写到:‘三年来你对我的各方面帮助非常大。今天我愿把我最珍贵的,《雷锋日记》和雷锋的像,赠送给您,愿您读好《雷锋日记》这本书,更好地向雷锋同志学习!为培养革命的接班人贡献自己的毕生精力!’当时,我激动的心情难以言表,只说一句:‘让我们共同学习雷锋,向雷锋那样做人。’张玄在初中只学了一年课程。十年动乱后,她勤奋上进。取得了大学文凭,当上了初中教师,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教师。而我也在雷锋精神的激励下,由一个普通教师走上了学校的领导岗位。……2002年9月10日第十八个教师节的晚上。抚顺电视台播放了张玄有关教研成果的录像(她现任抚顺市新抚区教师学校中教部主任),使我兴奋不已,感叹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对退休在家的我是最大的慰籍和骄傲。”张立文老师“兴奋不已”,我更加兴奋不已!感叹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一片苦心没辜负。感叹历经近四年,终于有了张玄的线索!事不宜迟,我马上同新抚区教师进修学校电话联系,校党委书记告诉我中教部主任确实是张玄,但没听说过她与雷锋生前通信的事。当时正值非典流行时期,建议我过段时间再与张玄见面,在我详细说明寻找张玄过程的波折及恳切要求采访张玄后他才答应。我立即会同《抚顺晚报》记者孙恩明前往采访,终于寻访到当年十岁、四十多年后己五十多岁的这位始终不事张扬,默默勤奋工作,如今已是省、市特级教师;省优秀共产党员的张玄老师。
  谈起往事,张老师深情地告诉我们:雷锋影响了我的一生。随后她向我们吐露了埋藏在心底四十多年的秘密,当年雷锋送给她一个日记本和一枚二寸穿军装站立照片、一条红领巾、一支钢笔;钢笔和红领巾不慎丢失,保留下来的日记本上和那枚二寸雷锋照片背面都有雷锋题字,日记本扉页上雷锋在1962年1月27日的赠言是:“希望你努力学习,好好劳动,练好身体,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照片后面写着,“赠给张玄同学:让我们携起手,互相帮助,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她说,这几乎成了我刻骨铭心的行为准则和座右铭。雷锋是平凡的,我只想按照雷锋同志勉励我的那样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力争上游。所以从未张扬过曾同雷锋相互通信这件事情。
  在她那里居然亲眼见到了雷锋当年赠送与她写有赠言的《工人日记本》和照片。事后,我马上把寻找到张玄以及发现两件雷锋文物的消息电话告诉了当年雷锋入伍时接兵的军务参谋戴明章和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并通知了《中国档案报》、《华商晨报》、《辽沈晚报》驻抚顺记者和《抚顺日报》记者,并约定在第二天上午一同召开“新闻发布会”。翌日,我们还约请了张玄的老师张立文先生,由张玄和张立文老师一起讲述了当年那个鲜为人知的故事。1960年12月11日,《抚顺日报》刊登了《毛主席的好战士》一文,作为教师的张玄母亲将这篇文章推荐给正在抚顺县会元堡小学上三年级的女儿。张玄读了雷锋的先进事迹之后,深受感动,在母亲的鼓励下连夜提笔给雷锋写了一封信……1962年1月的一天,收到了雷锋回信和礼物的张玄当晚惊喜得彻夜难眠。不久,雷锋驾车去铁岭时途中路过会元堡,又特意到学校来看望她,虽然见面的时间很短,然而这历史的一幕却使她终生难忘。
  自此,几家到场的媒体首次公开了这段尘封了40多年的雷锋轶事和最新发现的两件与雷锋有关的史料。
  后来,经我们工作,这两件弥足珍贵的文物由张玄赠送到抚顺雷锋纪念馆收存并展出。
  编者按中写道:雷锋同志是某部队一个优秀战士,他的事迹在一九六0年十二月十一日抚顺日报上发表以后,有不少中、小学生来信本报,表示要学习他那种大公无私、刻苦好学的精神,学习他听党的话忠于人民事业的可贵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张玄小同学就是其中的一个。张玄是会元堡小学的学生,今年才十一岁。当她在报纸上看到了雷锋同志的先进事迹之后,受到了很大的鼓舞,下决心要向雷锋叔叔学习。她很早就想与雷锋同志通信,表达个人的这个愿望,並表示对这位人民战士的尊敬,可惜她不知道雷锋叔叔的地址,无法寄信。后来她想出把信寄给本报编辑部,请我们帮助查找,今年春节以后,她的愿望实现了。为了表达他们互相学习、互相鼓舞的热情,我们特转发通过我们转递的这两封信件。   题为《向雷锋叔叔学习》的信中写道:
  敬爱的雷锋叔叔您好:
  您的工作很忙吧?您的身体很好吗?我在抚顺日报上看到您的事迹后,知道您小时候所受的痛苦和现在的幸福。从一个苦孩子长成
  为人民服务的优秀战士,又知道您的生活是那样艰苦朴素刻苦好学。
  我坚决要学习您那种坚强勇敢爱学习爱劳动肯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我一定听老师和家长的教导,努力学习,等长大了也要揹起冲锋枪和您一样,站在保卫祖国的最前线。
  我早就想给您写信,但不知道往哪去邮,当知道报社给查找轉邮的消息后我高兴极了,觉都睡不着。叔叔我向您汇报一下学习成绩和家庭情况:我在三年级学习,除了图画有时四分,其他功课都能保住五分,我在学校里当学习委员,同学们不会算算数我就帮助他们。我们家里有五口人,爸爸妈妈都在二十三中教书,我和弟弟在小学念书,每天放学回家做完了功课,就帮助妈妈做饭一天过的很愉快。今后我更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做毛主席的好孩子。望叔叔能给我来信。
  此致 敬礼
  会元堡小学 张玄
  题为《愿你努力学习》的信中写道:
  亲爱的张玄同学:
  妳好。我怀着万分激动与敬佩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妳的来信,读了又读,越读越觉得亲切。
  从妳的来信中已知道妳是个聪明伶俐、热爱劳动、好学上进的好同学。当妳谈到要向我学习,我真感到惭愧。如果说我在工作上做
  出了一点成绩的话,那首先应该归功于党。
  张玄同学,妳说:长大了,也要揹起冲锋枪,站在保卫祖国的最前线,这一良好的愿望,引起了我的回忆。我小的时候,给地主放猪,天天挨打受骂,吃不饱穿不暖,受尽
  了苦难,那时我真想拿起枪和那些狗豺狼拼了,可是在万恶的旧社会这只是一种幻想。
  解放后,党和毛主席领导我们翻了身,过上了好日子,我又想美帝国主义还没有消灭,祖国的台湾还没得到解放,于是我下定了决心,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就刻苦学习,抓紧锻炼身体,立志当个人民解放军,现在我的愿望已经实现了。
  我入伍已两年多了,由于党和首长对我的不断培养教育及同志们的帮助,使我的政治思想、工作、学习、军事技术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提高,特别是在伟大的一九六一年里我成为中共正式党员。我们班在一九六一年里,在军事和技术训练中,三次考核,有两次全班满堂红,被评为军事训练标兵班。为了提高觉悟,提高马列主义水平,我们班学习毛主席著作,通过学习提高了思想,因此被评为学习主席著作的标兵班。我这个大老粗的班长,仅仅起了一个小螺丝钉的作用。我们班全体同志决心继续努力,争取今年取得更大的成绩。
  最后,我送给妳一张照片和一点小小的礼物作为纪念。希望妳努力学习,好好劳动,练好身体,做一个毛泽东时代的三好学生。
  雷锋
其他文献
乔文娟 女、1955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全国爱国拥军模范”、“中国十大杰出母亲”、“世界人民团结友好使者”、首届“中国好人”、“全国道德模范”、“河南省十大道德楷模”、“全国五好文明家庭”、“全国情系国防十佳家庭”、“98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等70多项各种荣誉称号。  乔文娟,这位河南柴油机集团的退休职工,爱兵故事传遍大江南北的“兵妈妈”,39年来已先后认下了近200位“兵儿子
期刊
【英模小传】 邱少云,重庆市铜梁县(原四川省铜梁县)人,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战士。1952年10月,志愿军参加金化以西“391”高地争夺战,邱少云所在排潜伏在距敌前沿60多米的蒿草丛中。敌军发射的侦察燃烧弹点燃了附近草丛,烈火蔓延到他身上,为不暴露潜伏部队,他强忍剧痛始终未动,直至壮烈牺牲。邱少云牺牲后,所在军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志愿军总部给他追记特等功,并授予“一级英雄
期刊
2015年6月29日,由交通部、团中央、昌平区国资委指导,中国雷锋文化研究会、北京市交通委、共青团北京市委、《雷锋》杂志编辑部、昌平区供销社、昌平区银山出租汽车公司、首都的士雷锋车队主办的“中国雷锋林”揭牌仪式在北京昌平区兴寿镇隆重举行。来自全国85支队长和首都的士雷锋车队的代表300多人一起参加了揭牌仪式。  建造“中国雷锋林”是一项利于当代、造福子孙的宏伟工程。中国雷锋车队是一支创造正能量的有
期刊
辽宁省抚顺广播电视台“雷锋频道”自3月25日晚正式开播以来,积极弘扬雷锋精神,培育雷锋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果,宣传观众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努力营造充满大爱的心灵家园,受到广大观众的热烈欢迎。(宫旭 沈殿成)  天津民建“学雷锋小组”为贫困家庭发放“爱心卡”  近日,“民建会员学雷锋小组成立爱心助困赠卡仪式”在天津市体育中心街金谷园举行。
期刊
——2012年3月6日,习近平在浙江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与会代表时指出:“大力开展‘学雷锋’活动,使雷锋精神真正深入人心,以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素质。”  ——2013年3月7日,习近平在辽宁代表团驻地亲切看望与会代表时指出:“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雷锋、郭明义、罗阳身上所具有的信念的能量、大爱的胸怀、忘我的精神、进取的锐气,正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写照。要充分
期刊
40多年前,我在总参谋部某通信团担任党委秘书,听说团修理所有位技师谢云,是号称被称为“延安五老”之一的老红军谢觉哉的儿子。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了解“延安五老”,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谢觉哉。近年来,“延安五老”相继过世,他们的夫人健在的也只有谢觉哉夫人,103岁的老红军女战士王定国了。  只有共产党才能够救妇女  王定国小时候叫王乙香,1913年2月4日出生在四川省营山县安化乡一户贫苦家
期刊
自从河南省委卢展工书记在范县调研发现李文祥以来,5年时间过去了,他的事迹仍不时在互联网上发酵。最近一位网民看了他的故事激动地说:“当年敢举炸药包,回乡藏起小布包;炸药包炸毁了敌人的工事,小布包包住了共产党人信仰的堡垒。”  2010年初,卢展工提出要看望和慰问几位老复转军人,范县顺便选了距离公路较近的两户人家,其中一户是白衣阁乡北街村87岁高龄的老复转军人李文祥家。  在李文祥家,卢书记盯着条案上
期刊
1刚过去的清明节,年仅39岁的四川男子杨怀远,因车祸脑死亡。悲痛之余,一家人决定捐献他的心脏、肾脏等器官,这至少能救活7人。“他生前乐于助人,现在能帮助别人应该也会开心。”这个清明节,杨怀远以另一种方式重生......  网友:  怅然na流年:如果未来的某一天,我不在了,我也愿意把我有用的一切捐献出去。你们,都是我的鉴证人  纪实微言:让自己活在别人的生命里,善莫大焉!  裳未:善良的人永远活着
期刊
一个历史悠久的村子里,有一个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他有一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经常对别人出言不逊。他的父母和朋友经常劝他,他总是说:“这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就是几句话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然后依然我行我素。  一次村子里来了一位禅师,年轻人对禅师说了一句很不尊敬的话,别人批评这个年轻人,年轻人却振振有词地说:“不就是几句话么,我向他道歉不就可以了吗?”禅师听了微笑着对年轻人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好多
期刊
【英模小传】 江竹筠,女,四川省自贡市人。同志们出于敬爱,亲切地称她“江姐”。在1947年第二条战线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中,江竹筠在丈夫、中共川东临时委员会委员兼下川东地委副书记彭咏梧的直接领导下一起开展工作。1948年,彭咏梧在组织武装暴动时牺牲,江竹筠强忍悲痛接替丈夫工作。1948年6月14日,由于叛徒出卖,江竹筠不幸被捕,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监狱。国民党军统特务用尽酷刑,妄想从江竹筠身上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