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金融:大众投资艺术品的机会与冒险

来源 :投资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5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均GDP的水平线再一次与现实互相印证:在赚钱的同时追求精神的满足感正在成为时代需求之一。普罗大众正在汇聚向艺术品市场进军的大潮,“陶冶情操”愿望背后的市场潜力,已经越来越显而易见。艺术品金融的兴起为大众与艺术殿堂之间架起了一座桥,它让投资艺术不再是一个不可企及的梦想。然而,风险仍然潜藏在投资者周围,择人而噬。
  编者按
  曾经,为收藏或投资艺术品花钱是少数人的权利,是小众的圈子;现在,艺术品的收藏和投资开始进入大众领域,对城市里每一个中产阶层人士来说都变得触手可及。而随着艺术品金融产品的诞生,随着艺术品被打包到了基金池,甚至被份额化,投资艺术这件事,正在成为如今最为火热的市场之一。
  今天,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世界第二,人均GDP处于4千多美元的水平,物质文明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要,“陶冶情操”、追求精神上的满足感已经提上越来越多人生活的议事日程。在这一时代背景下,在房地产和股票投资处于低迷的时期,另一个投资品市场正在进入人们的视野,这就是艺术品投资市场。
  艺术品投资被认为是世界上效益最好的三大投资产业项目(金融、房地产、艺术品投资)之一。根据全球艺术品市场著名研究机构法国艺术品价值公司的统计指出,从2010年开始,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艺术品拍卖市场。2010年,中国艺术品市场总体的规模是1700亿元人民币,2011年,中国艺术品市场交易总额达到2100亿元。
  疯狂的数字背后,正在凸显另一个事实:艺术品正在成为资本的最新猎物。在中国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引领风骚的不再是传统的行家,而是呼风唤雨的金融资本。以银行、信托、基金为代表的金融资本纷纷介入艺术领域,各种艺术品理财产品及基于艺术品的金融产品频频问世、层出不穷。这是资本的天然逻辑:大量的市场需求,让艺术与金融走到了一起,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艺术品金融。艺术品金融产品的诞生为许多原本没法直接投资艺术品的人提供了投资机会,因而成为一种有可能实现双赢的资本模式。中国艺术品的金融化时代也就此开启,2010年也因此被以一种泛滥的套路,被业内描述为“艺术金融的创世纪元年”。
  艺术品与金融的快速结合,源于我国投资市场的宽度无法满足投资者的巨大需求。股票、债券、房地产、期货几乎构成了投资工具的主体。艺术品具有超地域的征服性和流通性,且具有唯一性和限量性,此外,其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在于艺术品具有时间价值。在这种情形下,艺术品金融“破茧而出”。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与艺术品相关的投资具有另外一层独特的吸引力——由于投资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将取决于个人的艺术修养,这无疑把赚钱和修身变成了一个一而二、二而一的过程,这显然比单纯的炒股炒房更能提供精神满足感。
  但不能忽视的是,在一种新的资本模式或投资工具出现时,投资者往往容易沉醉于它的获利能力,而忽略了它背后隐藏的风险,这不禁让人想起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艺术品金融产品为每一个渴望投资艺术的“门外汉”提供了登堂入室的机会,但潜藏的风险依然暗流涌动,提醒每一个持币观望者仍需保持警惕,三思而后行。
  直接买艺术品水太深?那就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吧
  买一幅画自己炒,还是让专业团队帮你炒:投资艺术品与艺术品金融的区别
  通常我们直接投资于艺术品的行为,指的是在一定时期内购买艺术品,经营艺术商业等交易以期带来经济收入。艺术品投资的对象主要包括绘画作品、书法篆刻作品、雕塑雕刻作品、艺术摄影作品瓷器古玩作品等实物资产。而对于很多普通玩家来说,直接出钱买一张画是一件很考手艺的事情,绝大多数人缺乏必要的艺术修养以及毒辣的眼光,因此投资艺术品长期以来都是一个相当专业因而小众的领域。在这种情况下,艺术品金融产品的出现,为有意于投资艺术品的买家提供了一条新的现实可行的渠道。
  艺术品金融产品就是借助于金融机构的专业操作,投资者可通过购买艺术品金融化后的资产获得投资报酬,这些艺术品金融产品主要包括艺术品投资基金、艺术品证券、艺术品按揭和抵押券等,并且投资者在持有这些产品期间可以获得相应的金融服务。而所谓的金融产品,根据金融学的定义,是指各种具有经济价值,可进行公开交易或兑现的非实物资产。所以,艺术品和艺术金融产品的重要区别就是实物资产与非实物资产(金融资产)的区分。
  我们可以打一个比方,艺术品同艺术金融产品以及艺术金融服务的关系,就好像树根同树干和树枝的关系,艺术品是“树根”,艺术金融产品以及艺术金融服务都是这个“树根”生发出来的。
  艺术金融产品的优势:摊薄成本,降低门槛,分散风险
  而直接投资艺术品和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之间,更为重要的区别在于——相比于直接投资艺术品,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其背后专业的金融服务团队以及其他买家,将为投资者分担和降低投资风险。
  艺术品的直接投资是很专业的一件事,它涉及保管、保险、鉴定、评估等数道程序,具有“三高”之称——高门槛、高成本、高风险。很多人即使有足够的钱,也未必有能力调配整合各方的专业资源进行投资。因此,市场上许多金融产品就成为投资者借以分享艺术品市场投资的中介物,其具有以下独特的优势:
  首先资金门槛相应降低,比如信托公司是100万元的客户门槛,民生银行则是50万元的投资门槛。根据专业人士的建议,艺术品投资最好占到可投资资产总额的15%,那么投资者可支配的资产总额在250万元以上,就可以把艺术品投资作为资产配置的选择之一。其次,凭借机构优势,银行和信托通常是以很低的价格拿到标的物,这也相对降低了高档艺术品的投资门槛。再者,艺术品金融模式可以集合投资,把很多人的钱集合起来,资金规模一大就能够投资更多的艺术品,也就起到了风险分散的效果。同时通过专业管理,让专业人士负责投资,给那些受限于资金规模和专业能力的人,提供了一个投资艺术品的机会。
  像理财一样打理艺术品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有哪些主要形式
  艺术品金融化的本质是试图为投资者提供一种投资工具。严格来讲,“艺术品+金融”并不是金融本身的创新,而是金融的对象创新而已,是现有金融手段在艺术品上的运用。到目前为止,艺术品衍生的金融产品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银行理财产品
  如2007年6月,民生银行推出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该产品为非保本浮动收益型,投资期限为2年,预期年收益率为0%-18%,最低投资金额必须达到100万元,并且要以10万元的整数倍递增。它开创了银行业金融机构涉足艺术品投资的先河,艺术与金融的关联度进一步加强。
  民生银行不少高管对艺术品情有独钟,有的甚至自己就搞些收藏,同时因为银行有销售渠道,开发艺术品理财产品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所以顺利发行。即使运作过程中遭遇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该产品两年后到期的收益率还是达到了25%左右,收益相当可观。
  但是,银行艺术品理财产品在银行产品里收益虽然相对其他产品高一些,风险却是最大的,而且其周期为1年半,从艺术品投资的角度看,周期并不是最理想的。同时投资者投资这款产品获得的艺术附加价值并不高,因为它与投资其他理财产品本质上的区别并不大,对于投资者而言,只不过是一个名头而已,这恐怕是他们不愿意购买这一产品的一大原因。
  2、艺术品租赁
  2007年,北京一家美术馆推出了一项“艺术品租赁”业务。客户只要按规定支付租金,就可以从美术馆里租走作品,用于放置家里、办公场所或会议现场等。
  这一业务的性质类似于银行存贷业务,对于发起的画廊主体而言,有金融的成分在里面,它巧妙利用了艺术家资源和某些需求开发了这一业务。但这个模式的缺陷也很明显:其一是艺术品定价问题。艺术品的定价主要由画廊决定,客户难以判断价格高低;其二,艺术品租赁需求并不能成为一种常态,而只是一种临时需要。这个特点决定了这个模式或许可以做下去,但空间会很有限。
  3、艺术品按揭
  针对投资者购买艺术品时的融资需求,2009年6月,中菲金融担保公司在国内推出首个当代书画金融按揭服务。该服务针对价值10万元以上的书画艺术品,只为拍卖公司的拍品提供按揭,预付总额的50%,还贷期限为1年,按银行当日利率计算按揭利息;按揭所购的拍品,在未还清贷款余额之前,暂时由拍卖公司保管。
  由于当代字画在艺术品投资中,更趋向于大众化,因此,书画按揭的金融服务一经推出,引发了普通工薪阶层的投资欲望,也为艺术品市场进入消费时代提供了资金支持。同时,由于金融业的介入,将担保、按揭理念引入艺术品投资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拍品的真实性得到了有效保证。比如,一年内,如买家对拍品的真伪表示质疑,经拍品公司验证,可无条件全额退款,保障了客户利益。而且,买家可以自行决定是否需要对其所购拍品进行担保和按揭,担保费是贷款额的2.5%。按揭服务为客户分担了资金压力,呈现出双赢的局面,将会推动更多金融企业与艺术品投资者进入这一领域。
  4、艺术品质押
  2010年7月28日,收藏界呼吁已久的艺术品质押贷款终于浮出水面:中国民生银行、福建运通担保公司和福建省民间艺术馆联合推出了一项新的融资业务——寿山石质押贷款。在该业务中,福建省民间艺术馆作为福建省物价局唯一认定的寿山石价格评估机构,为“寿山石质押贷款”提供专业保障;福建运通担保公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降低银行的放款风险;民生银行结合新推出的“商贷通”产品,衍生出“寿山石质押贷款”业务,为借款人提供资金支持。收藏者(借款人)将寿山石藏品质押给银行以后,藏品的所有权并没有改变,收藏者可较为方便地获得一笔流动资金,以便在其它领域里投资受益。
  业内人士指出,艺术品能够作为银行质押物的话,对于银行也大有裨益。艺术品的强大升值潜力已是事实,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银行的风险。
  但是,在进行该业务时,银行首先要对资产进行估值,而对艺术品估值要求有法律承认的鉴定体系和身份证明资料作为保证,目前国内的艺术市场还做不到这一点。仅艺术品来源这一项,在金融机构估值的评分体系里至少占5%的比例,而我国在一个缺少可靠真实的流通记录的艺术品市场里,很难让银行放心。
  5、艺术品期权
  2009年招商银行私人银行推出了一项名为“艺术鉴赏计划”,类似金融里的“套期保值”。其做法是,客户与银行签订协议,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如其选定的艺术品升值,则客户仍可以按之前约定的价格购买该作品。客户只要交一部分保证金就可以把画作拿回家,一年以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其性质有点类似期权概念。
  艺术品期权从产品设计初衷来看,是想留住客户或者想把客户往艺术品上引,表面上给投资者提供了投资艺术品的机会,但产品设计上却是存在问题的,最明显的一点是,未来艺术品升值还是贬值?我们知道艺术品具有惟一性,衡量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是极为困难的,即便说从市场机制上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操作起来颇费周折。因此,这款产品对投资者的吸引力在于只需支付一定保证金,但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者的疑虑。
  6、艺术品投资基金
  在众多艺术品金融产品中,最受关注、最被看好的无疑是艺术品投资基金。与其他投资基金一样,艺术品投资基金也是一种投资工具,它把众多投资人的资金汇聚起来,由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运作,通过多种艺术品类组合的投资,最终实现收益的目的。作为一个让高净值人群投资接触艺术品的新渠道,艺术品投资基金为那些想介入艺术品市场的人构建了一个了解、投资艺术品的平台。
  2005年,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来自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收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2008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中,该画以6193万港元成交。标志着国内艺术基金正式投入运作,同时被视为艺术品投资与金融资本对接的开端。近两年,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开设了艺术品理财专区,更有私募基金、信托推出名目繁多的艺术基金。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市场公开的艺术品基金,包括中艺达晨、德美艺嘉等十多家。
  虽然艺术市场的种种交易模式与金融规则越走越近,但此类标的物的特殊属性始终让它承担着比一般投资多一倍的风险。而在楼市、股市日益疲软的情况下,再大的风险似乎也敌不过基金公司给出的高预期收益率。而拍卖和协议转让的退出方式难免让艺术基金在退出机制上显得薄弱,而与处于监管地位、整个发行过程中有监管机构存在的信托相比,私募基金由于在操作过程中监督机构的缺失,风险l生也相对更大。   7、艺术品信托
  这是迄今为止,艺术品金融化过程中使用得最广的一种方式。其做法是由信托公司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之后聘请专业的艺术品投资顾问进行投资。
  2010年6月18日,国投信托有限公司携手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分行共同推出国内首款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投信托·盛世宝藏l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该产品计划募集资金规模4650万元,期限为18个月,信托资金主要用于购买数名著名画家知名画作的收益权。标志着国内信托机构正式介入艺术品投资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的艺术品信托计划,其核算日将根据信托财产的现金流等情况确定,可能出现信托受益人最终获得分配的信托财产,少于其所交付的信托资金,甚至受益人最终获得分配的信托财产为零的风险。同时,信托公司对管理、运用和处分信托财产产生的盈亏,不提供任何承诺。
  8、艺术品“股票”
  2009年7月1日,国内首家艺术品产权交易所——北京华彬艺术品产权交易所揭牌成立,这标志着艺术品可成为拆分的“股票”,开启了艺术品证券化的新征程。
  所谓艺术品“股票”,就是把艺术品的总价平均分成若干份,投资者可以像投资股票一样按份交易(也即通常所说的份额化交易)。例如,一件书画作品的市场价格为2000万元,把它分为2000万份份额,每份原始价格为1元,假设投资人以每份1元的市场价格购买了5000份份额,当他以每份1.5元的市场价格卖出全部份额时,不计佣金可以获利2500元;如果价格下跌,他以每份0.5元的市场价格卖出全部份额时,就会亏损2500元。
  艺术品份额化金融交易的最大特点是降低了普通投资者的门槛,扩大了艺术品的投资者范围,也相对缩短了艺术品的投资周期,使得艺术品投资成为大众化的投资方式,但短期投机炒作的风险也大大地增加了。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试图让艺术品成为像股票一样进行自由买卖,注定这种模式不会成功。这种模式的设计逻辑初衷是由投资者对艺术品进行定价,但事实是,艺术品的价值由愿意支付价格的那—方决定,而不是由大家预期的份额价格决定。投资者手里的份额最后只会演变成为一种游戏的筹码,谁都愿意自己手中的份额价格高,所以艺术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高到不可思议的程度。这种模式存在无法逾越的缺陷。
  9、“首付+保函”式
  2012年5月份,一家经营艺术品的公司在北京推出了“首付+保函”的业务模式。其做法是,投资者如果想得到指定艺术家的作品,在该公司取得确认后,再与投资者签署艺术品订购协议,投资者只需支付10%首付款和3%的手续费。投资者拿到作品以后有几个选择:一是委托公司进行代售,无需支付剩余90%的款项,公司按升值部分收取10%佣金;二是选择持有,支付完剩余90%价款后,公司出具防伪证书,并承诺三年后回购;三是退订,退回首付款。
  “首付+保函”模式有点艺术品期权的痕迹,但摒弃了艺术品期权的缺点,比艺术品期权更进一步,它给投资者提供更多的选择余地。但是这个模式仍然有它无法解决的难点,投资者怎么去选择艺术家和艺术品?虽然这款产品的主体可以提供咨询服务,但投资者能完全相信吗,这里面就没有风险吗?因此,这款产品要取得成功必须是建立在投资者对艺术品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否则,它仍然走不远。
  艺术品金融产品的运作模式:读懂关键点——它怎样产生收益,怎样进行交易
  那么,这些产品是运作实现其收益的?我们由以下两个例子对其进行了解。
  1、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流程
  潍坊银行推出的艺术品质押贷款融资业务执行不同于一般流动资金贷款的授信工作机制,总行指定一家支行具体经办此项业务,总行成立艺术品质押贷款审查委员会5人联审(实行全票通过制),实施与常规流动资金贷款不同的贷款调查、审查与审批流程其基本流程分为七步:
  截至2011年9月,潍坊银行艺术品质押贷款业务规模达到1291元,质押的艺术品评估价值2898万元,贷款折扣率平均为质押物评估价值的44.2%,贷款期限均为12个月,贷款利率为同档期贷款基准利率上浮50%,即月利率为0.66375%。而且尚无不良发生,实现了银行与艺术品融资主体的双赢,有效促进了文化产业的繁荣与发展。
  2、艺术品份额化交易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模式比较系统化,在交易所上市之前经历严格的审核程序,交易信息公开、透明。艺术品上市进行份额化交易的流程如下:
  第一步,艺术品需由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真伪鉴定,这必然需要合格的艺术品鉴定人才。在赝品横行的艺术品市场,对艺术品真伪的鉴定至关重要,是后面几步的基础所在。
  第二步,由专业估值机构对艺术品进行估值,对艺术品的正确估值有助于提高艺术品的市场竞价,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从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对艺术品的合理估值需要具备丰富艺术品相关知识的估值人才。
  第三步,对艺术品的保险,用以保证艺术品的价值、交易和展出的安全。艺术品市场引入保险是抵抗赝品的有力武器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对艺术品真伪的鉴别,促进了艺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可以说,艺术品保险是初次专业机构鉴定后的二次保险,从而大大提高了艺术品真伪辨别的准确度。
  第四步,以上三步只是对艺术品市场投资的安全检验,当艺术品满足金融化条件时,随之而来的这一步便是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资产。专业的艺术品信托机构的任务是将艺术品转化为金融资产以及对艺术品金融资产进行信用评级,此步为开展艺术品金融资产份额化交易的基础条件,也是艺术品金融化进程的重要一步。
  第五步,对艺术品金融资产进行份额拆分,即份额化。具体来讲,比如某艺术品价值是2000万元,将其拆分为2000万份,每一份额价值是1元,投资者可以购买任何份额数,也可以将这一过程称为权益拆分,是由艺术品持有人、发行承销商、交易所三方协商而将艺术品金融资产拆分为若干等份。
  第六步,艺术品金融资产经权益拆分后,进入交易所进行份额化交易,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网上发行,那么普通投资者可以通过交易系统进行份额申购,未申购完的份额由承销机构消化。需要注意的是,这时进行交易的是艺术品份额,而并不是作为标的物的艺术品本身。而份额标的物,则处于保险机构的托管之中。   艺术品份额化交易降低了投资门槛,增加了艺术品交易的灵活性,艺术品在上市之前会经过严格的鉴定、评估、保管、保险、展示和公证等规范化的流程,极大地保护了投资者的利益,降低了投资风险。同时投资者购买艺术品份额是在交易所进行的,因此每日艺术品份额交易的历史状况、变动情况等各种信息将会记录在案,投资者可在网上公开查询参阅,以便进行投资参考,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
  艺术品金融的投资案例:有喜悦。也有泡沫
  1、艺术品金融市场的成功案例
  2005年来自西安的“蓝马克”艺术基金以50万美元收购刘小东的《十八罗汉》组画,此举标志着国内艺术基金正式投入运作,同时被视为艺术品投资与金融资本对接的开端。
  两年后,民生银行推出高端理财产品——非凡理财“艺术品投资计划”1号产品。
  几乎同时,国投信托携手保利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建银北京分行推出了国内首款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国投信托·盛世宝藏1号保利艺术品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不久之后,北京华彬艺术品产权交易平台揭牌成立,为将来把艺术品切割成“股票”上市交易提供了可行性。
  09年6月,中菲金融担保公司推出当代书画金融按揭服务。
  还是09年6月,招商银行正式启动私人银行艺术赏鉴计划,标志着艺术与金融的对接得到进一步“磨合”。
  在银行、基金等大举进军艺术品投资的同时,弘业股份、张江高科、电广传媒等上市公司也纷纷涉足艺术品投资,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此后,艺术品金融市场一发不可收。行至今年,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进入艺术品市场,艺术与金融相继撞击出一系列的火花:艺术银行、艺术基金、艺术按揭、艺术抵押、艺术品产权交易等层出不穷。
  据不完全统计,2011年上半年国内市场公开的艺术基金,包括中艺达晨、德美艺嘉、邦文投资等已有十多家艺术品投资基金。最早涉足艺术品投资基金领域的邦文投资成立于2007年,其余多数为2010年成立。尽管目前整个艺术基金的数量不太大,增长幅度却十分惊人。业内人士估计,公开发行的艺术基金规模在2011年内大致增长20亿元人民币左右,而到2012,则可能达到50亿至70亿元人民币的规模。这些艺术基金的投资对象,基本以近现代书画与中国当代艺术(油画、雕塑)为主要目标。
  作为信托市场近年来逐渐崛起的新品种,艺术品在一片争议与热炒中越做越大。据用益信托的数据,2011年艺术品信托发行规模为55亿元,而2010年发行规模仅为7.5亿元,同比增长633%。2012年第一季度,国内共发行艺术品信托产品13款,资金总规模达18.14亿元。目前,艺术品信托有的是浮动收益类型,即看涨未来的艺术品市场,收益较高但也需承担一定的风险;有的是固定收益类型,以质押担保的方式操作,安全性较高,但收益相对低一些。
  2、失败案例
  在繁荣的艺术品金融市场背后,其高收益必然带来高风险,发行的艺术品金融产品也有失败的案例,投资者需要引以为戒提高警惕。
  国外方面,金融业与艺术联姻由来已久,曾经发生过多起以投资失败告终的惨案,但很少被人提及。从1989年至1991年,巴黎国家银行投资2200万美元,购买了16幅法国及意大利的绘画及素描作品。在7年之后,该银行出售了这套投资组合的艺术品,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品最终的成交总额比购买时还少了800万美元。此外,纽约大通银行发行了一只价值为3亿美元的艺术品基金,摩根建富投资集团发售过一只2500万美元的艺术品投资基金,日本ItomanMortgage corporation曾投资5.2亿美元购买了7300件包括雷诺阿等西方现代主义及印象派的绘画作品,而这3家公司的投资基金都严重亏损。
  相对于西方艺术品市场,中国艺术品市场起步较晚,不够成熟且发展太快,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些问题,甚至产生泡沫。
  2011年年初,天津文交所的艺术品交易着实火了一把,《黄河咆哮》曾创下18个交易日较之发行价上涨1870%的记录。然而之后的跌势就没有停止过。截至9月16日,该画作份额价格只有3.38元,而其上市开盘价高达7.47元。高位套牢的资金数亿元。
  老份额让人寒心,新份额也不给力。7月,天津文交所又一次新发行了“荷风千秋”、“翡翠龙璧”、“生命百合”、“翡翠珠链”4件艺术品份额。以发售底价计算,这4件艺术品发行总市值接近1.5亿元。不过,此次上市的杨飞云油画组合“生命百合”和珠宝玉器“翡翠珠链”,却给投资者来了个措手不及,上市全部跌破发行价,创下文交所开张以来的新记录。有分析认为,投资者每中一签最大亏损可达8.1万余元。
  倘若只是首日表现不佳,或许投资者还抱有一丝幻想和信心,但接下来的情况依然不能让人乐观“荷风千秋”和“翡翠龙璧”连续10天跌停;7月底上市的“生命百合”和“翡翠珠链”多日来一直在发行价下方运行,这意味着7月份参与申购的投资者绝大多数被套。
  2012年5月,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发布公告,已经发售的6档艺术品产权交易项目全部下线,所有的资金原路返还投资者。
  我适合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吗?如果你自认过于保守,还是免了吧
  1、中等收益高端客户青睐艺术品投资
  招商银行最近发布的《2011中国私人财富报告》称,通过调研分析发现,中国70%的高净值人士倾向于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获得中等收益,同比增加约10%;同时倾向高风险高收益和倾向低风险低收益的人群占比均有所下降。
  当前,招商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信银行等采取了与专业艺术机构合作,参与艺术品拍卖,推出艺术品投资计划理财产品,私人银行艺术鉴赏计划等不同方式来增加客户投资选择。而某欧资银行私人银行中国区高层则表示,可以考虑丰富艺术品基金、艺术信托、艺术银行服务等模式,实现金融和艺术的联姻,就如同市场上已经出现的红酒基金、红酒指数投资等。
  2、保守型投资者不宜参与
  “不仅仅是谨慎,而应该是非常谨慎,对于那些保守型的投资者更应该坚决避开。”中信银行的丁志毅分析说,艺术品信托理财产品与普通理财产品不同,只适合一小部分投资者,一定要有相关专业知识的客户,因为这些都是变相融资的形式,风险依旧存在,务必对投资标的有所了解。因为目前国内缺乏公认的权威机构对艺术品的真假进行鉴别,艺术品估值体系的欠缺也增加了金融机构对艺术品资产定价的难度。此外,由于缺乏对艺术品持有人、艺术品交易人等信息进行统一登记的信息平台,也缺乏对艺术品市场统一管理的监管机构,使得交易主体很难排除拍卖不保真、交易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风险。   “即使要购买这些产品,投资者也要警惕投机心态,不能只看到它吸引人眼球的‘预期收益率’,更要多方位观察。”丁志毅力建议,对产品的投资对象、专业能力、运作模式和风险控制机制等做全面的考察和评估。同时,在运作模式上,投资者也要弄清楚金融机构是否能保证本金的安全。
  圈钱圈钱,不要被人把钱圈了
  下手之前,你必须了解的艺术品金融市场风险
  艺术品金融成了圈钱工具
  艺术品金融化本应是将金融资本引入艺术品市场,使投资艺术品的门槛降低,为广大投资者提供一个好的投资平台和机会,却成了许多人的圈钱工具。主要有以下几招:
  招数一:以艺术品投资之名,行融资之实。这一做法指许多企业将艺术品作为抵押,通过信托或银行贷款,为其他项目融资。这样,企业在继续拥有艺术品享受保值增值的服务时,也为其他项目融资去创造更多的收益。
  招数二:充分利用拍卖资金的付款周期。有的拍卖公司对于大客户,可以“分几年期付款”。融资企业拍下艺术品后,可能钱还没有支付,就将变成了艺术品信托,融到了钱,然后打时间差,把钱用于其他项目。
  招数三:拍而不买,通过虚拍藏品,以达到融资的目的。拍下艺术品后,以艺术品为抵押进行融资,但融到钱后,根本就不支付拍卖款,而是将钱用于其他项目。
  招数四:利用拍卖市场不透明的交易机制,通过“左手倒右手”的虚假拍卖抬高艺术品价格。投资于艺术品金融产品不能忽视的风险
  任何形式的资本化运营都是风险与收益并存,高盈利的背后往往伴随着高风险,艺术品投资金融化自然不例外。尤其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本的介入也还处在摸索阶段,其风险往往更大。
  1、宏观层面的双重风险
  (1)市场风险
  金融化使艺术品市场的长期效益迅速转移到金融行业,也就是说艺术品市场的收益是一个长期的收益,但是金融化把长期收益压缩在很短的时间内,提前透支,会破坏艺术品市场的生态环境,危及艺术品的创新与消费。
  (2)文化风险。
  文化产业金融化对文化艺术符号价值的透支,不仅无助于文化创新积淀,也容易导致背离文化艺术价值的衍生危机。
  2、艺术品自身的双重风险
  (1)艺术品真伪风险
  对于艺术品真伪与否,没有机构可以保证100%为真。由于当前没有公认的艺术品鉴定权威机构和缺乏专业的艺术品鉴定人才,加之赝品与真品的相似度极高,对艺术品的真假鉴定存在着极大的困难。目前艺术品市场造假的情况比较严重,有些赝品甚至可以瞒过专业人士的眼睛,一旦已经上市交易的艺术品被确认为赝品,那么将一文不值,投资人将损失惨重。
  (2)艺术品估值难的风险
  艺术品的估值问题是阻碍艺术品金融化进程的一个方面因素,国内艺术品评价体系存在不可量化性,艺术品不是一个标准化的产品,具有很多无形的价值,这些无形的价值很难用统一的标准去衡量,再加上估值者之间因鉴赏角度和艺术理念的差异,可能会对同一艺术品产生不同的估值结果,从而对艺术品很难作出统一的价值评估。另外,提供估值服务的专业机构匮乏,这方面的估值人才也相当缺少。
  3、艺术品金融市场的四重风险
  (1)交易市场炒作风险
  艺术品金融交易不以拥有实际作品为基础,投资者进行的是虚拟交易,因此一些“不为拥有,只为升值”的投机心理使得市场中存在着游资、庄家等的炒作风险,一旦投机资金进入交易市场,一幅艺术价值不高的作品就会被炒得很高,如果散户贸然跟进,很容易被深度套牢。
  (2)系统性风险
  艺术品金融化交易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主要是艺术品资产化为产品之前,其拍卖价格出现了反常的大幅上升,而艺术品资产的定价以此为依据,这必然增加了市场的价格泡沫。投资者兑现的是最终市场价格,而市场价格是通过交易形成的,这并不代表市场的真实价格,因此就存在巨大的价格泡沫风险。
  (3)缺少特定的法律法规和监管机构
  首先,目前我国对艺术品金融化交易过程中的鉴定、估值、信托、保险等环节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做出规范,法律的缺失易导致黑幕交易,严重阻碍其健康发展。其次,缺少专门的监管机构,使得交易主体很难排除交易过程中的不保真、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风险。
  (4)操作风险
  由于监管者潜在缺位,市场操作风险也极易发生。艺术品金融产品如何定价、如何切分份额,就有人为做局的空间。在交易过程中,电子盘口的后台交易数据在技术上更易被人为修改、操纵,可能对投资人利益造成潜在伤害。投资艺术品金融产品,我该怎样控制风险
  首先,投资者应该利用多种途径了解交易品种信息,以避免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投资风险。比如从书本、网站、博物馆、美术馆等各种渠道来学习艺术品相关知识,多向真正懂得鉴定的人请教,培养自己对艺术珍品的美学价值判断力,逐步了解艺术品市场的投资特性和风险程度。其次,在投资交易过程中,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增强对风险的控制:
  1、基于投资原则的风险控制策略——必须避免的魔鬼法则
  (1)避免“羊群效应”,不盲目从流
  艺术品金融投资不能盲从于市场热门,要有独立的分析判断能力。一朝泡沫破灭,浮华尽散,大家这才发现在狂热的市场气氛下,获利的只是领头羊,其余跟风的都成了牺牲者。
  (2)避免“贪心不足”
  艺术品金融的投资也要避免贪婪——知足常乐,在别人恐惧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惧。说起来容易,但贪婪一有机会便会像魔鬼一样侵蚀着每个人的理智,使得我们无法冷静分析,在合理的的区间卖出标的。
  (3)避免“追涨杀跌”
  现在“追涨杀跌”几乎已认定为操作中的恶习。但现实操作中,艺术品投资者往往很难避免“追涨杀跌”。怎么样既抓住方向又能在第一时间进场,并且很好的控制风险成为关键问题。控制的关键不在于行情判断的合理与否,而在于资金管理。
  2、基于制度保障的风险控制策略——读懂最重要的指数
  在股票市场上,参与交易的各方往往把股票价格指数看作判断市场行情的尺度,在艺术品市场上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指数可以作为判断市场行情的尺度?答案是肯定的,比如梅摩指数。   1988年,时任美国纽约大学金融学副教授的梅建平和他的同事——运营管理学教授迈克尔-摩西,共同创立了梅摩艺术品指数(简称梅摩指数)。梅建平从金融角度出发,把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类型来研究。他以经济学模型为基础,运用摩西收集的300年来世界著名拍卖行的艺术品拍卖数据,建立了分析艺术品市场走势的数学模型,即梅摩指数。梅摩指数通过跟踪同一件艺术品的重复交易记录来构建,基于科学的结构与精密的计算,因此能够很好地反映了艺术作品的市场走势,根据同一件艺术品买卖的价格差,就可以计算出一段时间的投资回报率,为投资者提供了较为全面系统、客观可靠的信息。
  3、基于技术手段的风险控制策略——分散投资
  艺术品金融化降低了资金门槛,投资者在投资时就可以把资金分散投资于多种艺术品金融产品上,因为一旦一类艺术品不景气时另一种艺术品的收益可能会上升,这样各种艺术家作品的收益和风险在相互抵消后,仍然能获得更好的投资收益。实行分散投资的意义就在于降低投资风险,保证投资者收益的稳定性。
  成功的“朋友”,失败的“墨海”
  《汪国新·朋友》——首个艺术品资产包
  (一)发行情况
  2011年所4月18日成都文交发行了第一个艺术品资产包——著名艺术家汪国新先生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汪国新·朋友》,受到众多投资者追捧。到4月25日,短短6个工作日就发售完毕。
  该资产包总价值5000万元,被分割为5000份,每份1万元。会员投资者认购下限为1份,认购上限为300份。成都文交所投资总监李洋介绍,其中40%份额由艺术家本人和组包方持有,剩余60%由成都文交所向会员发售。该艺术品资产存续周期为3年,3年期满后,资产将以拍卖形式退出,拍卖所得收益优先向成都文交所注册会员投资人受偿。在此期间,艺术品份额还可在成都文交所会员间进行转让,会员可通过买卖及时获得利润。
  为防止艺术品份额被市场爆炒,成都文交所对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转让价格涨跌幅设定限制,连续两周内涨跌幅度不超过20%,三周累积涨跌幅度不超过20%。此外,原始份额发售成功之日后第20个工作日,资产权益份额中可转让份额才能开始转让;而资产权益份额进行二次转让,必须在一周后才能进行。
  此次《汪国新·朋友》诗书画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的上市发行,创下三个全国第一:中国第一个集诗词、书法、绘画为一体的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中国目前为止第一个最大规模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成都文交所上市发行的第一个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
  (二)投资收益情况
  2011年6月22日,《汪国新·朋友》首次开盘,由于买单多,而卖单少,因此,一开盘就以20%的涨幅封住涨停,全天仅成交了4手。
  艺术包上市半年多来,受到持续追捧,1万元的发行价单位在7月27日的价格一度飙升H16387元。
  “半年来价格虽然有起伏,但始终高于发行价,总体来说收益还是很不错的。”投资者卢可璨是第一批“吃螃蟹”的,“半年多赚了50%左右。我陆陆续续卖了一部分,一万‘股份’以15000-16000元成交。现在还留了十几万份,打算等下个价格高点再出手。”
  (三)风险情况
  据了解,普通的投资者很少关注艺术品市场的行情,也不知道这些艺术品究竟值多少钱,所以买进卖出基本是凭感觉,并不太清楚某一价位购买的风险会有多大。
  对此王小峰总监表示:“如何去伪存真也是困扰艺术品交易市场多年的问题,很多人想购买艺术品却苦于不懂鉴别,份额艺术品的鉴定由发行方组织10人专家团队完成,我们只选择在世艺术家的作品,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资风险。”
  中国艺术品市场研究院副院长西沐则指出,“刚开始的时候,投机资本并不一定懂得价值的建构,更多是在利润预期下的快进快出,但随着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发展与成熟,艺术资本会不断走向发现价值、实现价值之路。”
  《冰雪墨海》——首款发售失败的艺术品份额。
  2011年9月19日,成都文交所发布公告称,《冰雪墨海》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认购额未符合《成都文化产权交易所当代艺术品资产权益份额发售与转让规则(暂行)》中发售成功的要求,发售失败,相关退款事宜即日开始办理。
  这款名为《冰雪墨海》的艺术品份额是一个资产包,该份额产品的发售说明显示:于志学的7幅国画作品共计319.15平尺,评估价为15.8-17.1万元,平尺,组包方以15.8万元进行组包,总价值5042.57万元;张柱堂书法作品15幅,共计208.99平方尺,估价为2.9-3.2万元/平尺,组包方以低于评估价值底限的7000元进行组价即以每平尺2.2万元进行组价,总价值459.77万元。《冰雪墨海》艺术品资产包总价值5502.3万元人民币,以5500万元人民币组价,价格为1万元/份,其中艺术品持有人持有1100万,组包方次优1100万,发售份额为3300万。
  截至9月16日发售期满,已经发售的可流通份额未达到可流通份额的80%,即发售未满2640万,而组包方不愿包销余下份额,因此发售失败。究其原因,一是此次发售的资产包资金量较大,而在同一时期成都文交所还推出了另一个资金量较小的资产包《复澄壶》,分流了一部分资金;二是定价过高;三是成都文交所的艺术品份额并没有电子交易系统,而是网上挂牌交易。
  市场发售情况
  2011年4月至11月底,成都文交所开始推出艺术品份额化交易业务,目前发行成功的有《汪国兴·朋友》、《翰墨长安》、《记忆》、《蜀风雅韵·张自启》、《复澄壶》等8个艺术品份额资产包,向社会募集资金超2亿元。
其他文献
杰出的作品不在其表现为何物,而在于人们透过表现之物,是否可以读到艺术家的内心……  6月13日,20世纪大艺术家李可染先生的《万山红遍》以1.8亿元起拍,最终以2.9325亿元成交,并再次刷新个人成交记录。一时间,人们对此议论纷纷,《万山红遍》因何天价成交?  不可否认,《万山红遍》有其独到之处。但同一题材的作品有数幅之多,其价值理应大打折扣才是。诸如此类的“谜团”困惑着艺术爱好者、收藏者和研究者
期刊
1 李旭利案于6月12日开庭改由上海一中院审理  在经过多次变更之后,投资界大佬李旭利一案的开庭时间再次敲定。根据上海法院网最新披露的信息,6月12日9时30分,李旭利案将在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第七法庭开庭审理。在这份案号为(2012)沪一中刑初字第114号的案件中,李旭利被起诉的案由为涉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  2 阳光私募遭“洗牌”危机债券型私募应运而生  阳光私募在过去几年的迅速膨胀后,去
期刊
新茶产量少、老茶存量少成主因  “经过5年的沉淀,2012年,普洱茶不会再回到2007年的“疯狂”,这也是普洱茶消费逐步走向理性、价值逐步回归的表现。”  面对时隔5年之后的普洱茶价格飙升,一些茶商开始担心:2007年的‘杯具’会否再现?  2006年大量资金的疯狂涌入,让原本价值百元的普洱茶被炒高数倍,泡沫越吹越大,生产厂家在不断的恶性竞争中迎来2007年底的寒冬乍起,普洱茶价格一溃千里,有人血
期刊
是“2007杯具”再现,还是投资良机?  编者按:  “平生足未践思茅,普洱名茶是至交。炼字未安吟苦处,一杯清洌助推敲。”当茶马古道与丝绸之路交织汇合,中国茶就开始弥漫着历史的书卷气。只有上等的普洱茶才能越陈越香,如今一些人购买普洱茶的第一目的,已经由最初的饮茶作诗,饮茶祛闷,转为炒茶抬价了。  早在2007年,普洱茶就经历了一场价格疯涨和泡沫破裂的变局,当时很多投资者手中积压的普洱茶价值高达百万
期刊
随着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永乐、北京匡时等结束春拍,2012春拍高潮已告一段落,相比于2011年春拍的火热市场,2012春拍的市场表现就略显疲软:艺术品上拍数量、成交数量均有所下降。值得一提的是,一些之前名不见经传的拍卖行还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从此表看来,2012年成交率相对较高的福建东南拍卖、朔方国际拍卖、北京艺融拍卖等成交率都相对较高。
期刊
中国的住房拥有率是多少?这或许是近期众多国人争论的焦点。近日,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与《小康》杂志联合发布《中国居住小康指数》报告,公布了此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居住小康指数”之“中国城市居民居住情况调查”情况。  据悉,此次调查涉及4个一线城市、2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和8个重点城市,共计40个城市。报告显示,有21.4%的受访者表示没有买房,65.4%的受访者拥有
期刊
与林丽不同,本刊记者的另一位采访对象王远就没有那么幸运了,他恰好就是在2007年遭受的普洱荼“滑铁卢”中的投资者中的一员,对于那段炒茶经历,他自然刻骨铭心。  2007年,原本做木材生意的王远,听朋友说炒普洱茶利润丰厚,回报快,就斥资500万,以10000元/件(一件普洱有84饼)的价格,买入500件大益普洱茶。“当时身边所有人都说价格还会继续涨,没想到说崩盘就崩盘了”。刚以12000元/件卖出两
期刊
那一年的疯狂:涨幅甚至超过同期股票涨幅  回顾2007年普洱茶暴跌,让市场措手不及。  据业内人士介绍,从2006年开始,普洱茶的价格就一路走高,特别到了2007年的前四个月。普洱茶的均价上涨了三至四倍,个别品种上涨了几十倍,甚至超过了当时股市的同期涨幅,当时,也有不少厂家通过炒作普洱茶所获得了比炒股还丰厚的利润,最火的时候,像7572跟7542(普洱茶规格)都是2万多块,现在9千多块,价格下降了
期刊
“据佛典记载,伏虎罗汉是十八罗汉中的第十八位,即弥勒尊者,它的身份是由乾隆皇帝与三世章嘉呼图克图若必多吉钦定的。之所以称为伏虎罗汉,是因为传说中弥勒尊者所住的寺庙外经常有猛虎因为缺少食物而长哮不止,尊者便将自己的饭食分给这只老虎,久而久之此虎便被尊者降服,还常和尊者一起玩耍,伏虎罗汉由此得名。”6月22日,在成都送仙桥古玩市场藏玉阁馆内,雷邦先生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尊玉质洁白、温润通透、磨光圆润、做工
期刊
林丽可是业内非常资深的普洱茶炒家。说她资深,是因为她炒茶的时间已有5年了。她告诉本刊记者,虽然她每次炒茶的数额都不大,但是在炒茶的过程中也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以下是本刊记者在与她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的故事。  初次炒茶赚3万  我第一次炒茶的经历到现在都记忆犹新。2007年下半年,我的一位专业从事普洱茶经营、销售的朋友因为囤货较多,亏损较大,希望将一批价值6万元的勐库普洱,以4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我。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