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根的,应该也是主流的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1980_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档案】
  钱澜,太仓市实验小学校长、党总支书记。先后获得全国信息技术创新管理校长、江苏省中小学优秀党务工作者、苏州市名校长、苏州市教育科研学术带头人等荣誉。“九五”以来,主持了四个省级课题和一个国家级课题的实践研究,领衔的《“草根化”校本研究》荣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一等奖。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十多篇,独立撰写并出版了《平凡与卓越之间》教育文集。
  
  【人物小传】
  每天与她呆在一起,总感觉有一份无形的压力,因为你面对的是一位随时可能向你提出一些你根本没有关心或者根本没有考虑的问题,这种压力促使你必须用与她同步的思维和视角去审视一切。
  每天与她呆在一起,又总有着一份幸福感,这份幸福来自于当你懒惰时,就会有人提醒你,当你无序时,总有人指点你,当你沮丧时,又总有人来鼓励你。紧绷的心弦,只要呆在她的羽翼之下,就有着一种依靠。
  ——摘自一次非正式场合叙谈中一位同伴对钱澜校长的评价
  
  一方面,她很低调,觉得自己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一些事情,有些还没做好,比她杰出的太多太多,要学习和思考的也太多太多,以至于《江苏教育研究》请她做封面人物时,她连连推辞,在责任编辑的多次“劝导”下才答应。另一方面,她总希望把想到的事情做到自己能力范围内的极致,事事都追求“卓越”。
  2003年8月,她重回太仓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昔日知根知底的同伴们表现出的感情喜忧参半,他们期盼着新校长的履任可以给学校带来新的变化,又很担心新校长的新举措会打破原有的平静和平衡,他们期望这个钱澜的“澜”只是一种“微澜”。更有好事者笑言:我们喜欢“钱来”,最好少一些“事来”,于是“来钱不来事”成了大家最大的期盼。
  新官上任并没有带来“三把火”,她在观察和酝酿,直到有一天,她与“草根化”不期而遇:一次会议(中国首届教育科学论坛)、一篇文章(彭钢先生的《校本研究:一种“草根化”教育研究基本规范的论证》)、一个词语(“草根化”)让她怦然心动,压抑许久的激情澎湃而出——2003年12月23日,“草根化”学术沙龙正式成立,孕育良久的“草根化”校本研究以此为起点,生发、蓬勃、蔓延。
  钱澜校长把自己的管理之道概括为“服务”和“激活”,服务是一种态度,激活才是最根本的目的。分管信息化的张勤坚对学校教科研工作颇有微词,她便在适当的时候让张老师分管科研,她的用人理由很简单,因为只有看到不足的人,才更容易也更有可能去修正与改变。事实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正是教科研的熏陶,让张老师逐步成长为一名科研能手,特级教师。她的“服务”并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每每遇到节假日,她总会抽时间去拜访退休老教师,用她的话说,拜访,是一种礼节,更是一次学习;她的服务还常常深入家庭,一次次参加学生家长会,与同事们一起剖析孩子们的发展情况,提出建议……激活的力量就在这一个个看似细枝末节中萌动。
  她爱自己的学校,把学校当作家一样悉心维护;她爱每一个老师,督促他们进行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力求让每个人都蓄积出相当的文化修养,遵循着“有序、有效、有风格”的路径去追寻适切的教学高地;她更爱每一位学生,期望为孩子们提供丰富生动的课程,把他们培养成“有教养的和谐发展的现代小公民”。
  她是一个执着的人,只要觉得是可行的,就会义无反顾,努力排除一切困难;她又是一个有原则、心地坦荡的人,她的原则体现在公私分明,她的坦荡让你觉得在她面前无事不可与之言;她还是一个喜欢交朋友的人,她的朋友遍布各行各业,这些“资源”被她源源不断地引入学校发展的活水之中,成为孩子们“聆听窗外声音”最好的老师;她还是一个多才多艺、兴趣广泛的人,特别喜欢与一群搞摄影的朋友切磋。她说:在镜头中看世界,是另一种风景,当我们在教育领域沉溺太深时,更需要跳出教育看教育。
  她希望自己每天能够进步一点点,因此阅读和反思成为她的日课,她还时不时地会在沙龙、论坛、教师大会上与老师们分享自己的所思所得,“分享”也因此成为太仓市实验小学最自觉也最有生命力的校本学习制度。
  如今,“草根化”三个字,已经深深烙刻在钱澜校长和每一个太仓实小人的心里,成为大家办学和做人的重要力量。2007年8月以来,学校先后托管两所农村小学,“草根化”又成为她构建文化融合视野中城乡学校共同体的重要基础,“草根化”的校本研究方式正不断影响着周边学校,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太仓教育区域高位的均衡发展。成绩优异的父亲在高考前夕染了一场大病,只能成为农村镇小的一位代课教师。当19岁的我走上三尺讲台的时候, 在父亲感召下蛰伏着的“名师”情结一下子涌动起来,带着更多的憧憬,开启了教育人生的旅程。
  2003年仲夏,经过城镇几所小学管理的锤炼后,我又回到了自己曾经工作和奋斗过的太仓市实验小学担任校长、党支部书记,我似乎感觉到自己正在向昔日的梦想靠近。然而在面对以前的同事时,又显得诚惶诚恐:在名校我就能成为名师吗?该如何造就名师呢?怎样才能把这所高起点、高平台的省级实验小学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品位?
  我彷徨,我困惑!
  孕育:与“草根化”结缘
  草根在沃土里孕育着崭新的生命,催发了高远的理想,构建起对未来的美丽憧憬。
  与“草根化”第一次邂逅,是2003年11月8日在苏州举行的“中国首届教育科学论坛”。这是我第一次参加这样高层次的学术交流活动,一场场精彩的学术报告传递给我的是一次次的强烈震撼,我与全国教育科学研究最前沿的思想有了第一次的近距离接触,尤其被彭钢先生的《校本研究:一种“草根化”教育研究基本规范的论证》一文深深吸引,顿觉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以“草根化”校本研究为抓手,不就能培养有思想、有才干、有智慧的名师吗?
  一回到学校,我即刻关注起各种媒体关于“草根化”的相关信息,环保领域和诗歌领域“草根化”发展趋向以及草根民营经济的强劲势头,更坚定了我“草根的,应该也会成为主流”的信念。在我看来,草根有着清醒的自我认知,它知道自己是极为平凡普通的,城里乡间、公园山野满目皆是,所以,并不奢望人们向它投来惊艳的目光,只是默默地坚守着属于自己的土地;草根有着顽强的生命渴望,无论何时何地,始终以一种宽广的胸怀与乐观的情愫去追寻天地的灵气,给点阳光就灿烂,给点雨露就滋润;草根还有深深的穿透力与无限的延展力,不管怎样恶劣的环境,都能冒出头来,烂漫成一片绿意。作为一种形象的比喻,“草根化”的校本研究更多地意味着扎根于教育实践,扎根于学校,扎根于教师的研究。它富有鲜明的“平民性”,使教育科研走向每一位老师,人人都是研究者;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成活的土壤是学校的教育实践,与学校的生存发展,与校长、教师的专业发展紧密相关;还有浓厚的“个性化”色彩,教师可以通过个性化的教育研究,形成自己独特有效的个性化教学。这种基于学校实际的教师自己的真正有活力的科研方式,不仅具有 “共生性”,人人参与,共同发展,更有一种“内生性”,是发自教师内心的自身力量的迸发。
  我精心设计有关教师发展和校本培训的调查问卷,从中了解每位教师自我发展的需求与教育教学的困惑,在此基础上,通过举办沙龙来交流思想、碰撞智慧。2003年12月23日,我和学校行政、骨干教师20多人一起围坐在学校的会议室里,“草根化”学术沙龙正式成立。我得意地谈了举办沙龙的目的、意义和方法,一些老师想不通:草根似乎有点低俗,怎么可以登上教育的大雅之堂?能不能拟一个叫得响的名字?对老师们的不解,我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今,“草根”已成了时髦的语词,但在7年前,这个词以及它所蕴含的意义,并不能完全为我们一线的教师所接受。观念的转变,可以是一个自然而快乐的过程,但有时也是强行扭曲的痛苦的过程。为了保证沙龙的有序有效推进,我和全校教师一起修订“草根化”学术沙龙的章程,并由教代会通过而成为学校的一项科研制度。集体智慧催生的章程,使沙龙特别有生命力,老师们自定主题,自主参与,校园里各种教育信息呈现出多向交流的良好态势。我把工作的重点放在主题的遴选和序列性策划上,同时,对每个沙龙达成的有效信息进行整合提炼,汇编成册,对举办沙龙后形成的优秀研究成果给予表彰与奖励。“草根化”学术沙龙是我引领教师走向“草根化”研究的一个重要载体,更是培训教师对教育科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一条捷径。
  “草根化”校本研究,同时也带来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群体蓬勃,校园中常常有一种无形的向上力量奔涌着。在每天的校园巡视时,我都会带着相机,在快乐地行走间去捕捉师生共读共赏、同做操同运动、同唱一支歌的情景,与我撰写的草根日志一样,这些大量的影像资料也成了学校一步步发展的见证,从中更感受着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写到这里,我的眼前又浮现出可爱、可敬且个性十足的同伴们,他们是学校欣欣向上的草根团队中的排头兵。
  我欣赏教科室主任张勤坚的睿智和执着,他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他对课堂教学入木三分的点评和在学校留言板上数年如一日与家长和社会互动交流的坚守,体现了一个有教育情怀的专业工作者的眼光和功力,他的研究团队多次获得“苏州十佳网络教学团队”的称号。
  我特别欣赏顾燕老师对语文教学本质思考的真知灼见,她带领她的语文研究团队,进行了“不见自我”草根化课堂的研究,恰当定位了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形成了“退退进进,进退自如”的教学风格。
  査人韵老师带领“高数研究团队”,进行了“自主学习、自主建构”的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数学课堂发生了蜕变,细腻、严谨的课堂设计和学生自由灵活的发言构成了她课堂上的独特风景,特别为她感到自豪的是教龄不长,就能和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们同台上课。
  张倩老师的“学生电子成长档案袋”建设探索了一条课内外教育相得益彰、校内外教育有效整合的新路。“档案袋”激活了孩子们自主成长的意识,也激发了孩子们写作的兴趣,她的学生一年所发表的习作就超过90篇。她不厌其烦天天给45位学生回帖的行动,更是让我感动。
  王斌老师开发的主题活动深受学生喜爱,学生的探究合作意识、研究能力明显提高,2010年他的教学成果超过了以往十年的总和,尤其是上课时的那份自信和灵动,能够感染每一个听课的教师和学生。
  ……
  我感觉到周围的世界越来越精彩,而我的“财富”也越来越丰富。我把学习经历看成自己的财富,我把成长经历看成自己的财富,我把“草根化”的行走方式看成自己的财富,我的教育主张是财富,我对教育坚韧、质朴的追求是财富……做“草根化”校本研究的过程就是我积累财富的过程。在不断的实践与思考中,在一次次凝炼与提升中,我的教育文集《平凡与卓越》也付梓印刷。
  我骄傲!我自豪!
  蔓延:草根文化的跨校融合
  决心不可阻拦,意志不会泯灭。草根的精神就是满怀豪情,唱响绿色的生命之歌,前进、前进!它们在深土中建设了一个又一个新家。
  “草根化”校本研究结出了丰硕的成果,“坚韧、质朴、灵动、舒展”的草根精神逐渐成为学校“草根文化”的核心。2007年8月,太仓市教育局提出让城区优质学校托管农村相对薄弱学校,我校率先成为试点这项改革的学校。在城乡一体与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在自我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引领,帮助弱势学校快速发展,是一种托付,更是一种使命。我欣然接受了这项挑战性的托管任务。
  第一年,我和行政团队提倡强势推进,派出强有力的骨干教师团队,输出我校的草根精神,输出“草根化”管理理念,输出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帮助农村学校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托管成效迅速、显著,但是这也挫伤了被托管学校行政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一些教师私下议论,觉得有一种伊拉克被美国接管的感觉,缺少了自主发展的自由。为此,从第二年起,我们调整策略,从文化融合的视角考虑托管工作。不同的学校,必定会带来不同的文化碰撞。这种碰撞,不是一种文化代替另一种文化,而是基于文化融合前提下的教育管理、教学实践、教师发展和学生成长等多方面的互助、沟通和实践。我们必须尊重各自学校原有的文化特质,互相学习,逐渐融入新的文化元素,构建共同的素质教育的主流价值观。
  2008年8月,由我主持的《文化融合视野中的学校共同体建设个案研究》正式立项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为顺利开展一系列研究,我一边搜集全国范围内托管学校方面的经验,一边深入农村学校进行调查研究,寻找制约农村学校发展的瓶颈。我从学术研究的高度撰写托管论文,将感性的管理工作上升为理性的思考。我们托管团队成功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学习型共同体、任务性共同体和研究型共同体,创生了三校文化融合的主要途径,建构五环主题式跨校研修活动和城乡学生跨校一日体验课程,探索出一条可资借鉴的区域教育托管模式。如今用托管方式促进农村小学全面快速发展已经写进了《太仓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岁月如歌,蓦然回首,几年来在教育科研的大道上深一脚浅一脚,让我感慨良多。科研成就了我的梦想,科研激发了我一个个新的憧憬。我期盼自己不断有更深的教育理解和更有效的作为,拥有丰富的教育经历和美好的人生体验;我期盼每一位教师拥有“坚韧、质朴、和谐、舒展”的草根精神,孕育着生命、孕育着力量;我期盼每个班级都有鲜明的特色,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切的教育;我期盼每位学生都是大地上蓬勃的小草,沐浴着阳光和雨露,快乐成长,获得精神的挺立和个性的张扬。我将努力携手太仓实验小学的老师们,为办一所氤氲着独特的“草根文化”的理想学校一路思考,一路前行。
  草根的最终追求:
  染绿我们的世界,染绿我们的事业,
  染绿我们的校园,染绿我们的情怀,
  染绿我们千千万万的童心。
  (钱澜,太仓市实验小学,225400)
其他文献
宜兴市从2002年秋季开始课程改革实验,综合实践活动成为必修课程编入课表。我被赶鸭子上架,在負责我市教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兼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当时自己虽然对综合实践活动这门课程是两眼一抹黑,但也很乐意地接受了这项工作,这是因为,在新课程理论的学习过程中,自身对综合实践活动比较关注,也比较有兴趣。几年来,课程的常态有效实施始终成为教研工作永不言弃的基本目标,教学研究成为教研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市的
摘要:社会在发展,教育应同步,学校是教育的社会单元细胞,发展教育须发展学校。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发展学生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学校实施教育的核心是课程,实施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发展教师是发展学生的前提和保证。学校发展重在建设校本课程及其教研制度文化,为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教育发展;新课改;学生;教师;学校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
“有一个人,她永远占据在你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你愿意用自己的一生去爱她;有一种爱,它让你肆意地索取、享用,却不要你任何回报……这个人,叫‘母亲’,这种爱,叫‘母爱’。让我们感谢我们的母亲,感谢她给予我们的生命,感谢她给予我们深深的母爱,感谢她给予我们的启蒙教育!”——2005年11月18日,太仓市朱棣文小学,苏州市小学语文学科带头人顾桂荣老师在上《月光启蒙》,课的结束语真情洋溢,生动感人,给上课的学
摘要:以“角色”理论之形成为借鉴,研究课堂教学,概括课堂教学“体验”理论——在引导学生发展的过程中,师生共生体验是课堂教学的必然现象和本质,研究教学体验是课堂教学研究的主要任务;建设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内容包括课程教材分析、课堂教学实录和教学体验分析。  关键词:戏剧表演;“角色”理论;课堂教学;教学体验;课程与教学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
课题组 未来十年江苏人口发展与生源变化研究报告  郭志明 追求教学管理的理想境界  金松武 以文化人,转师成士  申晓月 胡中锋 以教师培训迁移为基准的教师培训效果  吕建国 杨敏芬 基于有效教学的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建设  吴良根 中小学教师开展自我研究的方法与途径  张菊荣 课堂教学中的“核心任务”:有效教学的视角  周信东 “教学目标”再认识  岳定权 学生缄默知识:发展机制
在江阴市祝塘中心小学,每个学生都会唱这样一首歌:“我们是新一代的雏鹰,自我保护常记在心。勤学习,讲卫生,健身心,护权益,遵纪守法不畏强权,明辨是非,维护公德,遇到危险镇静机智,敢于斗争积极自救……”这首凝聚了集体智慧的《自护之歌》,并不只是在学校的大会小会上唱唱了事,而是真正融进了学生的内心深处,并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一言一行。  祝塘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深厚的文化积淀,再加上地处得改革开放风气
教学时间:2002年4月  教学地点:吴江市盛泽镇第二中心小学  教学年级:三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分合的方法和策略。  方法、过程:方法:游戏法;过程:合——分——分合——展评——拓展。  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形象智能,亲近几何形体,初步形成“分合”的造型观。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游戏  1.教师出示一张圆形的卡纸,邀请同学们一起做一个魔术:这是一张什么
一篇课文,两种境界,在“变”与“不变”之间,她演绎出了那份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美丽与精彩;在肯定与否定之中,她实现了自己教育格式塔的重建与超越。听周婷老师的课,是一种高雅的享受:享受着她温润圆转的声音,如清风拂面,细雨润花;享受着她真挚自然的师生对话,如高山流水,灵动率真;享受着她精致的课堂架构,如漫步山林,曲径通幽;享受着她精湛的教学艺术,如啜饮甘露,回味无穷。  一、字词开道——不偏不倚解真义  
我校地处江南古镇、温泉之乡汤山,和其它农村初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相似。由于历史原因,城乡教育资源配置失衡,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拆迁富裕起来的农民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部分优秀中青年教师和部分优秀生源向东山城区和南京市区流动,学校运转出现恶性循环,教学质量低迷不振,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如何提升农村教育的质量,如何提升农村初中自我发展力,刻不容缓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经过三年多的思考与
摘要:“五环三步”教学研模式是基于校本实践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科研模式。“五环”,即备课、演课、上课、评课、反思;“三步”,即课前预习——课内探究——课后实践。该模式遵循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强调“五环”与“三步”的有机融合,旨在构建高效课堂,引领教师的专业成长。  关键词:教育科研模式,“五环三步”;教学研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