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与“话语”的割裂(评论)

来源 :安徽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258q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故事”与“话语”是一组叙事学概念,最早由法国叙事学家托多罗夫提出。“故事”,涉及叙述了什么,包括事件、人物以及背景等。“话语”涉及如何叙述,包括各种叙述形式和技巧。叙事学视野中,叙事虚构作品——包括小說、电影等艺术在内——是相对独立自足的整体。因此,叙事学家在叙述虚构作品内部区分了“故事”与“话语”这组概念,将研究的目光集中于作品本身,对于创作者以及外部影响相对忽视。叙事学由此不免与语境有些脱离。但是专注于文本,也解决了一个广大读者更为关心的问题:这篇小说到底写得好不好?作家对于素材的处理方式在叙事学分析中一览无佘,因此可以直观地分析这种处理方式,是否合适,是否达到了作家预期的效果。
  谢国兵的短篇小说《黑鲤》在“故事”维度中,是颇为吸引人的。小说以名为“黑鲤”的缅甸船员出逃为主线进行叙述。小说的主要叙事眼光集中于“我”,远洋船上的三副,是“黑鲤”的主管。“黑鲤”的伙伴不明原因地长期高烧,在船上引起了恐慌。“黑鲤”为了救助伙伴,不惜多次违反规定,尝试强行带伙伴下船。“我”则负责破坏“黑鲤”的计划。故事最后以船长受其感动,网开一面放其逃跑收尾。
  然而,纵观作家对于素材的处理,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潜力。作者本身就是远洋船长,对于出海途中发生的各种事件自然了然于心。本篇小说,作者意图突破以往创作的模式,着力于人物的描写,以人物带动情节。但是作者对于“黑鲤”的塑造并不成功。作家使用过分直接的形容词来描写“黑鲤”,说其具有“野性而内敛的力量”,描写其内心“有一套自己的规则”。小说开头就讲述“黑鲤”对伙伴大打出手,作家描述其“打得毫不手软、理直气壮”,实际上已经反映出“黑鲤”的无视规则与野性特征,作者不需要在后文中特意点出。汪曾祺在论及人物塑造时认为,“人物的身上没有作者为了外在的目的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人物塑造才算成功。“黑鲤”是一个缅甸船员,缺少现代文明的洗礼,因此保留了人的原始野性。而对于这种野性的挖掘,应该通过作者细致入微的细节与情节描述来达成,而不是作者直接告诉读者。由于作家过早地在文本中使用“野性”、“野性地”等词汇,“黑鲤”的人物形象迅速变得刻板。他在拯救伙伴中表现出可贵的人道主义情怀,却在野性的描述里荡然无存。
  本篇小说的叙事结构也存在瑕疵。小说采用的是倒叙,以“我”在海上追逐“黑鲤”的场景作为引子,回忆“黑鲤”来到船上之后的种种表现。按照小说已经呈现的结构,大致推测作家的意图在于先制造悬疑的开头(“我”为什么要追“黑鲤”),然后逐步建构“黑鲤”的性格,最后读者恍然大悟,感叹“黑鲤”野性的力量。然而,在小说倒叙与正叙即将缝合的关键之处,作家却插入了一段关于“黑鲤”逃跑的原因论述(“黑鲤”是因为伙伴高烧无法得到救治所以试图离开)。至此,作家前文精心布置的悬疑气息戛然而止,而小说实际上还有很大的篇幅。事实上,当读者无法理解“黑鲤”的行为动机之时,才是野性最强的表现时刻。何为野性?就是与主流的文明相异,然而作家迫不及待地为“黑鲤”洗清了“罪过”,让野性的发生,失去了根源。如若这论述能够放在小说的结尾,以“我”的视角轻描淡写地提一笔,效果或许会更好。
  叙事结构层面还存在一个小问题,作家疏于把握好作家与文本的关系,以致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话语”层面作家要考虑的是如何叙述“故事”,但不意味着作家要直接来到情节之中。小说的叙事视角是“我”,船上的船员,事件的亲历者。但是小说在倒叙结束的时候,加入了一句“这样就出现了文章开头时的情节”,此句直接破坏了小说整体的叙事结构。第一人称的“我”在任何隋况下都不会完成如此的表述。作家的形象在此略显喧宾夺主,读者阅读至此,猛然意识到在“我”的叙事者之外,还有真实的作家在操控这一切。小说的真实感完全丧失了。事实上此句话若是能够直接去掉,倒叙与正叙之间的缝合,本身是非常合理的。
  前文提及,小说的“故事”层面,即情节是比较吸引人的。但是在人物的塑造层面,尚可商榷。“我”的叙事视角,是作家在创作时非常成功的选择。疑问在于,是否有必要对“我”也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黑鲤”第一次逃跑被抓后,被关在密室里,而后再次逃脱。“黑鲤”如何从密室逃脱,是小说中的疑点之一。作家将“我”处理成帮助他逃脱的人。小说结尾“黑鲤”的彻底逃脱,也是“我”协助的。作家还通过“我”的言语,表达船长与公司不是对“黑鲤”的伙伴置之不理,反而是“大伤脑筋”。这类描写似乎有些多余,甚至让人觉得“黑鲤”是无理取闹。毕竟小说的目的在于塑造“黑鲤”的人物形象,“我”其实仅仅充当叙事者即可,不要与叙述的对象有太多的距离感。
  概而言之,《黑鲤》小说在“话语”层面,即如何叙述以“黑鲤”为主的素材时,部分考虑尚可斟酌。作家在描述人物,推进情节发展以及人物的设置方面,都含有太多自己不合时宜的介入,以致于没有能够“贴近人物来写”,小说的“故事”与“话语”不免显得割裂。小说创作聚焦于人物,将人物视为小说的核心是非常不错的想法,但是在创作方式的选择与使用层面,作家还可以更多构思,让小说的“话语”与“故事”完美相衬。
其他文献
最后一日  折弯了的管弦乐  多像你吃过了吗的庸俗问候。  这种低俗的想象  在平时  多不好意思说出来。  如果这最后一日,还不说  难道要等明年说吗  今天不说  这一年简直就是一个空白。  因此在今天  在文字洁癖盛行的一年里  在最后一日  说出——  折弯了的管弦乐  真像一次庸俗的问候或隔夜饱嗝  然后我安心地睡去  再在深渊里复出,痛快地记下  比秒射更荒谬的一次口语高潮  大海上 
期刊
自鲁迅在《摩罗诗力说》和《文化偏至论》两文中提出,将“立人”的思想,主张以“尊个性而张精神”和“重独立而爱自繇”作为新文学发展的核心开始已有百年的时间,而中国文学在这一时期也拥有了新的书写对象,建立了新的文学表现形式,形成了新的文学价值观,构建了新的审美原则。  在鲁迅的作品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文化运动对“人”和“妇女”等一系列问题的发现,例如下文首先要谈的《伤逝》,就是在该时期易卜生有关社会问题
期刊
镜子  做旧了的生活,提醒我每天要看一下镜子  从貌似另一个人的脸上  提炼一生的不安。痛楚的人  时常微笑,从镜子上空  摘下安慰的花环  多年之后,我已经舍弃了对镜自照  脸上有斑点、黑痣,皱纹逐年累加  头发掉了很多  用帽子遮掩。活着是世上最大的镜面  不仅是我,众生都在其间  顾盼、轻蔑,相互当作看不见  而我清醒,每一张脸,都有相像之处  不是额头和嘴角  就是眉毛、鼻子和眼  至于我
期刊
残雪是什么雪?  预示冬天即将结束,还有诸多的消融和生长。  残雪的《家访》《卖废报纸》等都写到了她的慢慢长大,还有成长的过程。真是一组好散文。你读,我们都坐在石墩上听——那一瓣一瓣落下的花呵!  还有《雾中的牛》,俞胜说,四十年的时光也像是一道浓雾,而正在把这浓雾吹得渐渐消散的唯有思念。  思念的力量这么神奇?  思念是火,可以燎原,也可以是水,能把所有的升腾覆盖和压抑。这是作家给我们的一点暗示
期刊
我第一次读到以缅甸人为主人公的小说是这篇《黑鲤》。在这篇小说中,我得以结识一位缅甸籍的汉子。  以廓大的海面、高远的天幕为背景,作者在他的调色板上调出鲜亮逼人的色彩,灰色、粉色、红色、淡青色,配以灯塔的永恒之光,太阳的“入侵式彩染”,这油画般浓郁、凝重的色调,涂抹出来的海域风光,令人大饱眼福。让我想起邓刚的《迷人的海》,“蓝色的海,黄色的岸。他像一个酱褐色的海参,慢慢地爬着,从冷如冰窖的海水里,爬
期刊
你们要找到王强。  坐在沙发上的父亲开口说。两栋楼宇的缝隙问挤过来的太阳光,越过窗口,把房间一分为二:一半光明,一半昏暗。父亲恰好坐在明暗分界线上,坐成一幅毕加索的抽象画。我看着父亲一半明朗一半晦暗的脸,对他说,行李、干粮都准备好了,明天就出发。父亲偏转头看我,整张脸陷入晦暗。我从裤兜里掏出皮夹,打开里层,抽出一张窄窄的暗黄色的火车票,在父亲眼前摇了摇,说,你看,车票都买好了。父亲接过车票迎着光去
期刊
1985年时,我刚好十岁,生活在一个叫洞山洼的小村子里。村子背靠着资源丰富的舜耕山,山上肥关的青草壮实了我们的牛羊,绵延的松林提供了一日三餐的燃料,自然生成的石头因为是极坚固的造房材料而充裕了叔叔大爷们的腰包,当然,这些都是大人眼中依山而居的好处。于我一个正处于对外界事物产生浓厚兴趣年龄的孩子而言,山的重要之处在于,我可以站在它的顶上眺望北面的城市。一年之中,也有几次可以跟着大人翻过山头去城里的机
期刊
布谷声中夏令新  立夏已过,小满将至。门前的枇杷由青转黄,屋后的蜀葵高过人头,这些都是让人愉悦的事。  这时节最愉悦的事情,还是去浦溪河边听布谷鸟的歌吟。  布谷鸟就是大杜鹃。今年第一声布谷鸟鸣是立夏那天听到的,彼时我正步行于上班途中,马路上车来车往,对面是施工中的工地,我的耳朵却敏感地捕捉到高处回荡的钟声——布谷、布谷……两声一度,清晰而有穿透力。  真好啊,又听到一年的布谷鸟鸣。  停下来,仔
期刊
三月的一个傍晚,母亲送来两罐新腌制的小黄瓜。  玻璃罐用超市的塑料袋装着,盖子的边缘渗出一些淡黄的汁渍。我在打扫厨房,顺手将罐子放在厨房的一角,下面垫了一张废報纸。  她略显局促地换上一次性拖鞋,小心地踮着脚走过我刚擦完的地板,犹豫着要不要在沙发上坐下来。我告诉她冰箱里有水果,要喝茶的话茶罐在电视旁边的小柜子里,然后下楼取快递。  再回到家的时候,她已经将厨房收拾好了。倒掉了水池里的残渣,把滤干水
期刊
那张蛛网结在院墙与房屋的拐角。院墙是石头砌成,一块突兀的石片刚好就在网的上方,如此,就很好地起到了遮蔽风雨的作用。有时我想,一只蜘蛛的智慧并不比人差多少,露营,孤独地等待,只要微弱的风声通过纤细的网线传来,再通过肢节传递到中枢神经,它知道,一定是有猎物撞了上来,接下来就是一番激烈的博弈,蜘蛛往往是胜者,将对手密密麻麻捆缚在白如尸袋的丝囊中。  这是一座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老屋,院墙也是,有些石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