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与《魔法师》的创作关联性与差异性分析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8c4us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学界对纳博科夫的作品《洛丽塔》的讨论从未停止。而在《洛丽塔》之前,纳博科夫曾发表过俄文版的作品《魔法师》。该作品在情节、人物创作方面与《洛丽塔》有相似之处,又区别很大。本文拟从作家在两部作品中的写作特点,所处的时代背景、具体创作手法等角度对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以求对两部作品更深刻的理解,窥探纳博科夫文学世界中的一景。
  关键词: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洛丽塔》 《魔法师》
  美国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完成于1954年春季,直到1958年正式出版后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不仅因其细腻精致的文字,精巧的构思布局和深厚的文学底蕴为人称赞,也因其带有色情暗示的描写与乱伦情节颇具争议。作品中,作者煞费苦心的遣词造句、旁征博引,为读者留下一个个“迷局”,引得多方探讨。而在这部作品问世之前,纳氏还有一部用俄文创作的作品——《魔法师》。在故事情节和人物创作上与《洛丽塔》都有几分相似。本文拟对这两部写于不同时期、不同语言的均出自纳博科夫的作品进行分析,追本溯源,条分缕析。
  一 《洛丽塔》与《魔法师》的关联性与差异性分析
  纳博科夫在1958年美国版《洛丽塔》出版时,撰写前言《关于一本叫〈洛丽塔〉的书》中提到写作《洛丽塔》的灵感来源于一篇杂志文章:一只巴黎动物园的猴子在科学家几星期的调教下,创作了一幅描绘囚禁它的铁笼的画作。俄国译者А.Люксембург.在《微暗的火》俄文译本的相关注释中认为纳博科夫的这段话是个托词,人们并没有发现上述提及的研究报道。纳博科夫在该文中提到了上述灵感和《洛丽塔》主题并无直接关系,但却催生了《洛丽塔》的蓝本——题为《魔法师》的三十页左右的小说。这是作者纳博科夫明确表示了《魔法师》与《洛丽塔》的关联。
  《洛丽塔》是以亨伯特的视角叙述故事,叙事手法以主观色彩为主。大量细节描写一句一景,让读者透过亨伯特的眼睛观察这个世界。文中常常出现大段白描式的文字。笔法细腻,强调个人感受,善用排比、比喻、通感等手法,令读者如临其境,随之产生恍如真人的感受。充满了主观和客观,真实与虚构的冲突。
  《洛丽塔》中常常出现亨伯特的心理活动,各种感官刺激。虚实交加的幻想和呓语式的喃喃自语,带有诗与童话一般的美感。小说开头的那段著名的深情告白,作者运用了类似呼号的写作手法,用比喻的方法,深情告白洛丽塔是自己的生命之光,欲望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情感充沛,感情炙热。而后的文字中,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再现细节,刻画不同场景下的洛丽塔。主观印象特点和具体细节展现交织,使得《洛丽塔》全篇笼罩在亦真亦幻的氛围中。
  《洛丽塔》还有一个非常显著的叙事特点:制谜。首先,利用各种细节描写来暗示人物的命运和作者的意图。例如,最后带走洛丽塔的奎尔蒂一直给读者留下的一个悬念。克莱尔·奎尔蒂的英语原名谐音Clearly Quilty,意为“显然有罪”。而在文中的一处法语:“Qu’il’t’y’(让他带你去)与Quilty一语双关,暗示了奎尔蒂将带走洛丽塔。前文《名人录》中克莱尔·奎尔蒂编写的作品,如《小仙女》《爱好闪电的女子》《黑暗时代》《奇异的蘑菇》《父爱》等,暗示了后面情节的发展。与克莱尔·奎尔蒂合作戏剧《小仙女》的薇薇安·达克布鲁姆(Vivian Darkbloom)正是Vladimir Nabokov几个字母的重新组合。类似这样的利用谐音制谜在全书中比比皆是。
  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有大量的引经据典的叙事,不得不让人觉得大有炫耀的意味。他戏仿意大利诗人但丁遇见阿特丽丝的故事,戏仿德国作家歌德的名著《少年维特的烦恼》,戏仿英国诗人罗伯特·布朗宁的韵文戏剧《皮帕经过》,戏仿《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等等,让读者强烈地感受着作家的博学多识,结合他的人生境遇,也不由地感受到作家内心的骄傲与愤懑。而作家在《洛丽塔》中又运用多种语言,这些多语言的运用也使得《洛丽塔》显得更加扑朔迷离,对主人公的多国经历和学者身份有更深刻的认同。
  《魔法师》的创作则有更强烈的后现代主义文字风格,一个疯子似的细腻、精致、梦幻、诡谲。虽然这次叙述的主人公是一个不知名的“他”,可这丝毫没有影响叙事上作家想要展现疯子似的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小说中多次出现主人公内心独白、想象、回忆,和联想场景。与《洛丽塔》相比,《魔法师》甚至更加充满了奇幻诡谲的意象,更多带有邪恶和恐怖的意境:他仰面躺着,眼前渐渐显现出一个独特的形象,他伸出八只手缠住正在微笑的猎获物,伸出触角吸附在她具体而微的裸体上,最后他渐渐消失在黑色烟雾中,只留她在黑暗中,而黑暗布满整个房间,她孤零零的卧室中只剩黑暗。“八只手”象征着“他”将罪恶的魔爪伸向小女孩,企图侵占小女孩的贞洁。“黑暗”象征着小女孩在母亲去世后陷入的苦楚境地。
  与《洛丽塔》相比,《魔法师》只使用了俄语,也没有过多地猜谜制谜,对经典作品的戏仿也较少。但是,如上文所述,《魔法师》中波云诡谲的语言、疯人式的思维逻辑,也体现了纳博科夫独特的叙事风格。
  二 人物创作对比
  《洛丽塔》中的小女孩多洛蕾斯·黑兹与《魔法师》中没有留名的“小姑娘”形象相似又不同。实际上,我们对洛丽塔的感受大部分也都是通过亨伯特之口得知,洛丽塔对于读者来说与《魔法师》中“小姑娘”的形象同样扑朔迷离,充满幻想。
  洛丽塔喜爱装帧艳俗的电影海报,喜爱节奏急促的爵士乐、方形舞,还爱把口香糖嚼来嚼去,然后随便粘在某个地方。所有这些行为,都透露着一种那个时代的美国习气。《魔法师》在写作的时候,作者对美国社会的了解并没有那么丰富,在创作小女孩时也没有办法如《洛丽塔》的色彩那么饱满、浓厚。
  在对待性的问题上。一方面,亨伯特一直强调是洛丽塔最先引诱的他,对他卖弄风情,并且曾将船划到湖中心,与男同学去做“那事”,而洛丽塔视“那事”为玩笑,态度无所谓。另一方面,洛丽塔与亨伯特开始乱伦关系之后,洛丽塔不停地尝试逃离,不停地哭泣。怀疑母亲是被亨伯特杀死,觉得和亨伯特“干着龌龊的勾当,行为举止始终不能像正常人那样”。这些描写构成了洛丽塔丰满的人物形象。描述出了一个处在叛逆期,内心躁动不安又缺乏家庭温暖的女孩的性格特点。在这方面,读者是通过亨伯特来了解洛丽塔,窥探她的内心,而实际上,读者只看到了亨伯特自己的内心。   相比之下,《魔法师》中的小女孩形象十分单薄,女孩出场很少,对其描写也仅限于“他”在观察时对女孩身体部分以及体态描写,对女孩的性格描述全部都是在初见女孩时,通过她的体态外貌进行猜测。这些猜测得出的人物特质与故事情节基本无关,后续故事推进时也再没有“他”与女孩之间的互动。似乎,作家在创作《魔法师》的时候并没有太关心女性角色的特点或思想,而只关注处在矛盾和困惑中的“他”。因此,《魔法师》中的女孩形象并不立体,也不具有普遍性特征。对女主人公的形象始终是一个旁观者的视角观感。
  男主人公——亨伯特是《洛丽塔》故事的叙述者,也是整个事件的经历者。亨伯特的身世让读者产生自传体的感觉,自然而然地与作家的身世联想,推知亨是作家本人。而纳博科夫本人也非常乐意被人们这样猜测。
  文中对亨伯特的评价是“老派的欧洲人:他接近夏洛特·黑兹的方式彬彬有礼;对“妻子”的话言听计从,有分寸的提出异议;熟识的人态度温和,和洛丽塔的同学也能和平相处。而亨伯特的内心却厌恶一切成熟女性,虽对前妻的出轨感到愤怒,更多的却是一种解脱。为了接近洛丽塔,亨伯特对其母亲是强忍恶心的逢场作戏。在心中无数次嘲弄别人,嘲笑洛丽塔的同学没有洛的灵气。这样矛盾的内心、虚伪的人格使亨伯特形象丰满而真实。
  《魔法师》中的主人公,也是整个故事的中心。“他”在整部小说中并没有名字。有关他的职业也只是模糊交待为“精细严谨”、“收入不菲”。他评价自己并不是一个天性快乐的人,也不善言谈。然而也还算机灵,坚持不懈,能在微弱的关系里讨人喜欢。为了接近女孩,“他”对女孩的母亲假意献爱……所有这些与亨伯特相似又不同。亨伯特与“他”最显著的相似之处就是对十几岁少女的狂恋。文中的亨伯特被设定为患有“情欲增盛”的精神疾病。每一次洛丽塔与他的接触,都能引起亨伯特细致入微的战栗,调动起他每一个感官,仿佛时间静止一般,开启无数童话诗样的联想。
  《洛丽塔》中的“着魔的猎人”与《魔法师》中的“魔法师”也有相似性。《洛丽塔》中洛丽塔要演出的剧目之一就是《着魔的猎人》,洛的老师将剧名说错了,说成了《猎获的魔术师》。再如,洛丽塔和亨伯特下榻的一家重要的旅馆名叫“着魔猎人”。这些细节一方面表达了,亨伯特就像猎人追捕猎物一样,追逐着洛丽塔。另一方面,洛丽塔是可以蛊惑人的精灵。亨伯特是被她蛊惑,着了魔的猎人。同时,亨伯特也是一个对安娜贝尔的回忆幻化成现实(洛丽塔)的魔法师。他被洛丽塔猎获,无法自拔。
  在其他人物的刻画方面,《洛丽塔》与《魔法师》都安排有母亲这个角色,且都设定是寡妇,后又都与男主人公结婚。夏洛特一心一意爱着亨伯特,对自己的女儿却很不用心,甚至有些讨厌。而《魔法师》中的女孩的母亲重病在身,也并不十分积极养育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些嫉妒自己健康的孩子。这似乎是男女主人公能在一起乱伦的唯一因素和条件。这表达了作家始终对亲子关爱与幼儿健康成长必要性的充分肯定。
  《洛丽塔》中一个不容忽视的角色:奎尔蒂。他曾多次在故事发展中暗中出现,最后终于浮出水面。克莱尔·奎尔蒂,谐音意为“显然有罪”。奎尔蒂的情妇,薇薇安·达克布鲁姆(Vivian Darkbloom)是Vladimir Nabokov几个字母的重新组合。亨伯特认为他和自己的亲戚长相相像,又多次玩笑得称其为“兄弟”,要去找“兄弟”报仇。奎尔蒂在躲避追踪时不断变换的假名和引经据典的习惯让我们想起纳博科夫的制谜游戏。可以说,纳博科夫借亨伯特制造了洛丽塔的悲剧,而帮凶奎尔蒂也是纳博科夫的化身。奎尔蒂和薇薇安共同编剧让洛丽塔表演的剧目《着魔的猎人》是暗示纳博科夫借亨伯特,奎尔蒂之手造就的洛丽塔悲剧的人生。也可以说,亨伯特、奎尔蒂、薇薇安就是狡猾的纳博科夫一人!
  安娜贝尔,纳博科夫戏仿艾伦·坡诗中的抒情对象,暗示了她在亨伯特心中的特殊位置:爱的启蒙教育者,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角色。
  《洛丽塔》中其他相关人物还有亨伯特的前妻,他经历过的妓女,亨伯特的远方亲戚、邻居,洛丽塔的同学,洛丽塔消失后的里塔等等,纳博科夫都不惜笔墨塑造。而在《魔法师》中的人物形象少,且模糊。作者对这个初稿相当不满意,也本没打算出版这个小说。可见当时的作家创作上的不成熟性。在《洛丽塔》中,纳博科夫塑造的人物立体可感,人物形象丰富多彩,也因为作者在美国生活多年,逐渐了解和熟悉了这个国家的文化和社会,作家的阅历增多,也促使小说中人物更具有美国特色。同时随着纳博科夫年岁增大,作品积累,使得其在塑造人物时加入了对时间,空间,记忆,真实,虚幻,艺术创作的理解,更具个人特色。
  三 作品主题对比
  《洛丽塔》的主题是什么,也是纳博科夫为读者留下的一个谜题。作者在《关于一本题为〈洛丽塔〉的书》中提到,自己“没有别的目的,只希望书能尽快脱稿”。不满足的读者从《洛丽塔》中的只言片语寻找蛛丝马迹。亨伯特在喋喋不休的内心独白中表达了对许多事物的看法,涉及昆虫学、网球运动、中产阶级的习气、实用主义的教育方法、家庭生活、政治制度,等等。而《魔法师》因为情节较为简单,篇幅所限,相关的叙述极少。最为人所津津乐道的是《魔法师》和《洛丽塔》都涉及乱伦和性的主题。最初,《洛丽塔》先后遭到四家出版社拒绝,最后有一家出版社将《洛丽塔》视为色情小说出版。然而,《洛丽塔》中并没有十分露骨的充满肉欲的性描写。纳博科夫本人认为真正的色情是“二流的”“商业化的”“所有审美情趣被简单的刺激所取代”。换句话说,纳博科夫在《魔法师》和《洛丽塔》中对“性感少女”身体每一寸细腻的描写,对做爱场景的处理,都如同波德莱尔笔下的恶之花,开出妖媚的花朵。男主人公如痴如醉锲而不舍地对洛丽塔或是无名女孩的情欲,都是源于其病态的审美情趣。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多次向爱伦·坡致敬,因为他们笔下的人物,都为追逐极致的唯美而疯狂。至于问到作品中男主人公的做法是否道德?纳博科夫直截了当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不道德。《洛丽塔》中的亨伯特在与洛丽塔保持乱伦关系的整个过程中担惊受怕,作为证词与供述的全文也诚心悔过,纳博科夫甚至还煞有介事地杜撰了一个小约翰·雷博士为整个记录作序,鞭挞亨伯特的罪行。在《魔法师》中,“他”在开篇的思想活动中表达了对自己犯下罪过的内疚之情。纳博科夫的真正用意并不是宣扬道德、警示世界。他要在这两部作品中展示的东西与道德无关。   另外,有学者从反映社会现实的角度分析《洛丽塔》。纳博科夫将故事的发生背景设定在美国,不可避免地或多或少透露作家本人眼里的美国。虽然这并不一定是纳博科夫写作小说的初衷,但仍然是不可忽略的一个方面。纳博科夫写作《洛丽塔》时,已在美国居住十余年,而他写作《魔法师》时则正值他刚选择迁居美国。二十余年的流亡经历使得纳博科夫已不像那些扎根于俄罗斯的作家那么了解祖国。这时的纳博科夫不能清楚详细地创作出一个稳定的作品时代背景,也使得《魔法师》这部作品处理的十分模糊,体现出作家正处在一个颠沛流离,并不安定的状态。
  四 小结
  《魔法师》与《洛丽塔》,有相似的情节、手法、人物和主题,然而各方面又有诸多不同。
  《魔法师》的故事在男主角得到女孩后戛然而止。男女主角形象单薄、空洞。以男主人公的视角展开故事,时间、空间模糊不清,虚、实界限不明,用诡谲的语言和奇异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疯子眼中的世界,讲述了一段畸恋故事。《洛丽塔》在保留了基本人物和故事结构后拥有更丰富内容,情节更完整,人物形象更立体。作品依然以男主人公为中心展开,讲述了一段不伦关系和主人公为了报仇杀人自我放弃的悲剧。故事中的洛丽塔不再是如《魔法师》中道具般的女孩儿,而是与男主人公充分互动,充满个性,自我意识强,渴望独立,又极具矛盾的特质,对她的描述栩栩如生。《洛丽塔》中其他人物的塑造也可圈可点,各有特点。
  写作方面两篇文章都延续了纳博科夫的后现代主义风格。时间,空间,真实,虚幻相互交错;心理活动,感官感受都能被纳博科夫细腻刻画,有时新奇到诡异。毫无疑问的是,纳博科夫是语言的天才。不同于《魔法师》的是,纳博科夫在《洛丽塔》中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利用文字音节的回环跳跃,编织了一个又一个幽默诙谐、悬念迭生的谜题。纳博科夫还在《洛丽塔》中借人物之笔创作诗歌,妙语迭出。
  在《洛丽塔》中,作家还不忘借亨伯特之口戏仿了许多西方艺术家的作品和生平轶事,展现美国社会的一些侧面。从这一点上说,纳博科夫对于美国的了解已经远胜过对自己祖国俄罗斯的认识。作者并无意借作品讨论社会道德标准问题,只是通过作品充分展现他的文字功底和创作才能。这种境界在创作《魔法师》时是没有的。《洛丽塔》的诞生晚于《魔法师》,虽然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不同点更多。相信作家在创作《洛丽塔》时的心境同写作《魔法师》时,具有很大的差别,这也值得我们继续思考研究。
  注:本文系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Praat辅助的俄语语音语调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ВладимирНабоков.Лолита.Окниге,оглавленной“Лолита”[OL]http://www.lib.ru/NABOKOW/lolita.txt
  [2] Владимир Набоков,ЛОЛИТА[OL].http://www.lib.ru/NABOKOW/lolita.txt
  [3] http://www.lib.ru/NABOKOW/wolshbn.txt
  [4] Sayeau Michael.Love at a Distance(Bloomism):The Chance Encounter and the Democratization of Modernist Style[J].
  James Joyce Quarterly( 2 ),2007,pp.247-261.
  [5] Eric Naiman.A Filthy Look at Shakespeare's Lolita[J].Comparative Literature(1),2006.
  [6] Special Article Section:Lo at 50[J].Nabokov Studies(9),2005.
  [7] 陈悙、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主万译:《洛丽塔》,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年版。
  [9]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金绍禹译:《魔法师》,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10] 李莹:《2000年以后国内外关于〈洛丽塔〉的研究综述》,《世界文学评论》(高教版),2013年第5期。
  [11] 李小均:《纳博科夫研究——那双眼睛,那个微笑》,复旦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5年。
  [12] 于晓丹:《〈洛丽塔〉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外国文学》,1995年第1期。
  (代霄彦,中国石油大学文学院讲师;郑慧莹,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级在读研究生)
其他文献
摘要张艺谋导演从1988年拍摄第一部影片《红高梁》至今一共拍摄了15部影片,其中以巩俐为女主角的一共有6部之多,巩俐是张艺谋电影中当之无愧的“谋女郎”。在这些影片中,巩俐成功塑造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女性形象。本文以巩俐饰演的影片为例,总结归纳巩俐在张艺谋导演电影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并剖析这些女性形象背后所蕴涵的人格美、人性美、内在美等震撼人心的内在力量。  关键词:敢爱敢恨真实的生命抗争担当  自从有
期刊
摘要中国壮族和英国民族民歌在爱情主题上都存在超越时空的『共同想象』这使得二者的比较研究有了可比性但是双方在哲学历史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这种『共同想象』必然是同中有异以认知诗学和比较文学理论分析差异背后的文化根源和文学规律在民俗学和译介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认知模型可比性认知模型建构原则应用价值  中国壮族民歌和英国民歌分别是中国壮族典籍和英国诗歌发展的杰出成
期刊
摘要侗族琵琶歌是中国民间传统音乐的典型代表,在现代化的冲击下侗族琵琶歌乐师不断进行着调整和选择,给民间音乐的发展带来了一些启示。本文以此为例,通过分析侗族琵琶歌的艺术价值及其发展现状,思考民间音乐及“乐人”在当下新环境中所遇到的问题,并针对民间音乐的传承和保护提出建议。  关键词:侗族琵琶歌民间音乐现代性保护  中国民间传统音乐历史悠久,发展源远流长,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和内容,展现了泱泱大国厚重的
期刊
摘要玄妙语言是正确解读印论的难点印论具有后起性其玄妙语言的生成既是在古代文论书论画论中玄妙语言影响下的产物也是文论书论画论中玄妙语言的延续印论中的玄妙语言起步晚而终结早在明朝出现高峰之后很快衰落  关键词印论玄妙玄妙语言  一  中国古代印学理论起源较晚,早出的文论、书论、画论中的玄妙语言直接影响和带动了印论玄妙语言的生成,印论中的玄妙语言是文论、书论、画论中的玄妙语言的延
期刊
摘要景观雕塑是城市标志和象征载体,成为城市展现独特风格的一张名片。景观雕塑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个性魅力,并与城市环境、建筑空间、旅游景区等因素紧密相连。在鄱阳湖经济区发展进程中,应当从规划和布局上统筹安排,注意发掘能够表现城镇特色的雕塑题材,使其成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助推器。  关键词:鄱阳湖景观雕塑形态星子县  一景观雕塑的艺术形态及其特点  景观雕塑是现代城市公共空间中的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贵州茶叶包装存在的问题,从图案运用、色彩定位、字体设计、造型与材料运用等方面,提出利用本土民族艺术资源进行包装设计,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贵州茶叶品牌,推动贵州茶业文化和旅游业发展,传承贵州少数民族文化。  关键词:贵州茶叶包装设计民族艺术  贵州茶叶又称“黔茶”,黔茶是贵州特色旅游商品之一,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省份,不同的民族体现不同的地域特色。在贵州,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原生态
期刊
绪论  白先勇先生是台湾著名小说家,以其《台北人》《纽约客》等一系列小说闻名于世。他的作品一直以来受到各界评论家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他作品中渗透出的浓浓乡愁,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白先勇的《台北人》以历史沧桑为经,文化乡愁为纬,书写了沉重的人生悲歌、文化悲歌。他的小说始终以“怀”和“愁”作为两条主线。“愁”既有“背负民族分裂的小乡愁”又有“背负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矛盾相冲突的大乡愁”,他抓住一个细节向人
期刊
摘要 弗兰克·麦考特的小说常被归类为成长小说,但其故事中对孤独、焦虑、死亡有大量描写。本文从这三方面入手,依托荒诞小说的理论架构,分析麦考特小说的荒诞主题,试图为作品诠释提出新视角。  关键词:弗兰克·麦考特小说 荒诞主题  普利策文学奖作家弗兰克·麦考特的自传三部曲《安琪拉的灰烬》(下文简称《安》)、《就是这儿》(下文简称《就》)、《教书匠》,分别讲述作家从一个爱尔兰无知少年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
期刊
摘要 作为越战文学的重要代表作家之一,蒂姆·奥布莱恩的著作颇丰,他的后现代写作技巧,对真实和虚构的模糊以及对越战士兵心路历程的探究为他赢得了广泛赞誉。然而,从后殖民批评的视域出发,我们得以从新的角度解读美国士兵的英雄形象,发现作品中隐藏的殖民意识,进而揭示帝国主义强权政治及文化帝国主义的影响,最终使大家认识到重塑民族身份,抵抗霸权文化侵略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越战小说 后殖民主义批评 英雄幻象
期刊
摘要 詹姆斯·沃勒小说《廊桥遗梦》中因“桥”开始的爱情,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男主人公罗伯特·金凯那孤独远游客的形象,也深深留在了读者的心里。这是作者在社会的诸多压抑下,欲望得不到满足时塑造出的一个人物。他外在的形象,西部牛仔的内涵,逆反归真的性格引发人们对现实社会进行思考,找回人类最纯真、最美好的部分。  关键词:《廊桥遗梦》 罗伯特·金凯 叛逆灵魂 解读  美国作家詹姆斯·沃勒的小说《廊桥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