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推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合作策略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r123456789dtd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不仅要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同时更加需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需要相互支持和相互配合。
  一、家庭与学校合作中的问题
  (一)家长对家校合作中的家庭教育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容易对孩子溺爱和袒护,对孩子一味的偏袒和迁就。调查指出,一部分的家长对于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在日常生活中也没有对孩子的成长及时关注,与孩子及教师的沟通较少,使家校都慢慢失去了对孩子引导教育的机会和能力。
  (二)学校对于家校合作趋于形式化。在一些地区,教师对于家校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简单的采取“请家长,的办法,并没有分析出现这类问题是应该如何和家长配合引导和教育孩子,而是将家长和孩子一起进行批评教育。也有一些教师,对于学校提出家校合作的要求趋于形式化。比如,有些学校采取“家校联系卡”的办法加强学校和家庭的联系,要求教师将孩子一周的表现写在卡片上,让孩子带回家,请家长填写相关的意见和建议。其实这是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之一,但是一部分教师自己填写卡片,或者给孩子千篇一律的评语。这一做法妨碍了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也切断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的桥梁。
  (三)家校合作的内容与模式的单一性学校采用最普遍的方法就是家长会,每学期考试之后召开家长会就变成了老师的报告会,成了信息的单向传递而不是家长与校方的双向沟通。教师与家长最长谈论的话题就是孩子的成绩,忽视了孩子在德育、美育等方面取得的成绩,而且部分老师只提孩子的问题和缺点,很少提到学生的优点或给予鼓励。
  二、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区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样化的,但是归结为以下的三点:
  (一)历史文化原因。从我国的历史来看,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一直提倡尊师重教,但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不密切,甚至是互不干涉。家长不参与学校的教育,学校也不关注家庭教育,这一传统观念和习俗一直影响着当今家校合作的开展,使其不断出现内容单一,合作断层和频率低下等问题。
  (二)社会因素。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部分家长忙于事业或者为了生计而无法顾全孩子的教育,现在学校周边出现的“小饭桌”就是这一原因的产物。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的希望寄托在学校或者老师身上,而忽视了自己作为父母应尽的职责。其次,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我国一些地区教师的收入水平还很低,教师为了自己的生计而忽视了家校教育的重要性。
  (三)在当今社会屡屡出现侵犯教师合法权益的事件,也影响了家校合作的开展。
  三、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第一,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学校应当充分认识当代家庭教育的巨大功能,把同家庭的教育合作当作一种重要的制度来建立和完善,在学校和各个年级、各个班级建立三级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有学校领导、班主任、家长代表参加的会议,通报和研究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教学等领域的重要事宜,倾听家长对学校或班级工作的意见。每当学校有重大活动或者决策时,可以事先征求家长的意见,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决策。
  第二,当建立机制之后最重要的就是应有计划和制度作保证,否则所有的机制和计划都将是空谈,最终都将流于形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沟通的工作,之所以到位情况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往往没有计划和制度作保证,随意性太强。因此,每年或每学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制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计划,由学校老师具体负责实施。计划要对家庭沟通合作的活动与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力求完善、新颖、务实、可行。与此同时,建立严格的学习、工作、汇报、通报制度,保证家校经常沟通,密切合作,建立家校联系交流平台。
  第三,学校加强家庭教育的指导。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延伸、补充和提高,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到重要的作用。在现实生活中,一部分家长欠缺家庭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不掌握教育孩子的科学方法,仅凭想当然办事;在教育观念上,他们过分注重考分,应该教育的观念必然导致教育方式的误差,他们缺乏对子女的了解,不顾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而适得其反。学校可以组织一些心理学或者教育学方面的讲座,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家长们提高认识,对于学校的同步教育计划有更深入的了解并得到他们的理解和积极配合,才能有效的提高教学效果。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新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小学生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因而,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的编者从五年级下册开始安排文言文,分别是《杨氏之子》和《伯牙绝弦》,六年级下册安排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在教学中只要明确课标要求,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就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文言文,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   一、立足
期刊
校长是学校管理者之一,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一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面对二十一世纪我国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时代的呼唤需要校长应具有以下条件。  一、校长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  校长政治思想素质的高低是办好一所学校的根本,在素质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主要是指校长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作风。校长的政治思想素质是衡量校长是否合格的重要标准。新形势要求校长在当前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要
期刊
自从平川区教育局组织部分校长和骨干教师到河南南阳西峡县“取经”后,要求全区所有学校和教师学习和推广运用“三疑三探”教学模式。学校随后开论坛,设讲座,组织“三疑三探”的观摩课,全面展开“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试讲课。学校确定的重点推广老师已经有模有样地开讲了,听课的老师积极性也很高。部分老师在学习和摸索的基础上,已经开始尝试运用这种新颖的教学模式,学校也通过不同的方式展示学习先进教学模式的成果。  最
期刊
爱是教育管理的核心理念,它是施教与受教之间的桥梁,成为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育质量的基石。  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的教育只是生硬死板的机械行为,直接影响受教者的道德认知,导致教育失败。爱是教师的天职。在爱的作用下,优秀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才能彻底发挥作用。如果学生得不到真诚的关爱,会逐渐拉大与教师的距离,屏蔽自己的真实想法,沟通交流困难重重,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无法激活,教育效果大大折扣。爱
期刊
有统计结果表明,在参与问卷调查的教师中有近60%的教师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心理问题。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敏感、失眠、精神萎靡等,严重的已经发展到心理扭曲变态,甚至犯罪或自杀。造成教师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来自于教师的工作强度和职业压力。  教师心理问题的存在,不仅压抑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大大降低其工作效率,同时也会直接威胁到教师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我认为,作为一名教
期刊
【案例】:《我喜欢》是台湾女作家张晓风的一篇散文,作者以女性独特的细腻的视角,诗一般清新的语言,向我们敞开心扉,描述了自己喜欢的景物与事物,并说明了喜欢的理由。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教材要求孩子们说出自己对自然、对事物、对生活独特的感受与理解,培养审美与欣赏能力,并仿写课文。虽说已是五年级,但我班还是有一些孩子对作文又爱又怕。写起作文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对仿写亦是如此。怎么办呢?  上课铃响了,
期刊
通过对当前中职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成因的调查分析,心理健康问题确实是一个刻不容缓,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最近几年,从事职业教育的老师们,尤其是班主任普遍感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认为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1.学校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积极引导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助于学生系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日常必要的心理、情绪调节技术与技能。课程应包含心理健康养护的理论部分和实践
期刊
孩子长到三岁,一般都要步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这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是个体社会化迈出的最关键一步。我们常常看到这一步有的幼儿迈的很顺利,有的幼儿却走的磕磕绊绊,要经历一段相对困难的适应期,哭闹着拽住爸妈不让离开,没过几天怎么也不肯去幼儿园,变得闷闷不乐,不爱吃饭,晚上做恶梦……让一些年轻的父母忙前忙后,心生顾虑,爷爷奶奶忧心重重,瞻前顾后。作为幼儿园老师,如何着手去组织、管理几十个个体差异
期刊
学生真正获得了时间和空间,才能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有可能是自主学习。学习要靠学,不能只靠听。要让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不给学生阅读、思考、实验、练习、发问、发表见解的机会是不行的。某项新知识的构建,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机会、有可能去阅读思考、实验、练习、发问、倾听他人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给学生机会,也是给教师自己机会。这就要求,教学设计要杜绝满堂灌,使学生无法思考和发问。国际学习科学
期刊
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和思考,对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问题做浅显的阐述。  一、学生团队精神培养的必要性  团队精神是指一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坚毅奋斗到底的精神。研究发现,从小没有培养好团队精神,长大以后即使天天培训,效果也并不是很理想。因为人的思想是从小造就的,小时候如果没有注意到,长大以后再重新培养团队精神其实是很困难的。  团队精神是一种生活中的教育和规范,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