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思想方法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llipop79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与人类认识自然历史一样漫长,是随着人类社会的生活、生产活动而自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现在看起来很自然的一些数学概念(如无理数、对数、复数、负数等),历史上却经历漫长的过程才被接受,它们是许多学者前仆后继、辛勤耕耘的结果。 数学史记载了这门学科发生、发展的过程,展现了其深刻的内涵和完美形式与背后激动人心的灵感、睿智的思想及孜孜不倦的探究精神。但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也存在这样与那样的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索与解决。
  一、目前高中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教师宁愿无限重复,也不愿积极探讨教学技巧。虽然新课改的精神触动了多数的高中数学教学主动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理念,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年长的顽固教师,始终不愿改变自己一直以来的教学理念,他们认为自己沿用了数十年的教学经验已经培育了一届又一届优秀的高中学生,桃李满天下的教学成果充分证明自己总结的教学理念具有现实意义。即使一个人的观念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彻底颠覆,我们也不能忽视传统教学理念的丰硕教学成果,但是新课改也是为了促进我国教育迈上新的台阶,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还是应该积极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改变过去不断重复的授课方式,积极探讨新的有效教学技巧。
  二、高中数学教学具体方法
  1。让现代科学技术走进高中数学课堂。高效的课堂一直是教师追求的教学目标,也是新课改下素质教育的主要要求。高效的课堂不仅可以让教师的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还会让学生达到轻松愉快的学习体会。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不少高中数学已经采用了多媒体教学的方式,以便更直观、更有趣地向学生呈现教师的教学内容。因此,现代科学技术走进高中数学课堂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划时代的意义。如立体几何的教学,传统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师只能在黑板上给大家呈现出立体几何的某一个侧面,然后让大家根据平面几何凭空想象立体的模样,而采用多媒体的技术完全可以在高中数学课堂给学生呈现具体的立体形象,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三维空间。从这个简单的教学案例,我们不难看出现代科学技术走进高中数学课堂,会让很多教学内容变得简單易懂,甚至让很多教学技巧从无到有。
  2。让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走进高中数学课堂主要是指教师营造一种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氛围,从而让学生拥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解题习惯。如高中教材里数列知识的学习,虽然说数列在高中数学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但是多数高中数学教师对数列的教学内容只停留在表面,很少教师真正引领学生感受数列知识的博大精深、总结数列之间的内在规律,导致学生在解决数列问题时很难注意到解题的灵活性,常常犯一些低级错误。同时,创设符合教学的情境,可以给学生一种更真切的学习体验,因为在一种轻松真实的氛围下,学生的注意力会更集中到教师的讲课内容上,从而在课堂上对教师传授的知识更容易理解,在课后对教师讲解的原理更容易消化吸收。
  3。积极创新的思维模式走进高中数学学习过程。数学教学的目的并是不简单地教会学生一些数学原理和计算方法,而是为了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所以让积极创新的思维模式走进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是达到数学教学最终目的的一种有效教学方法。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培养出一个优秀的习惯,当学生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已经形成了科学的思维,那么头脑里自然会产生某种主动、有效的解决方法,由此可见教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是培养学生优秀的解题习惯的关键一步。
  三、让师生和谐的关系走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注重学生的心理教育,而师生之间和谐的关系是教师了解学生心理和个性的基础,也是教师开启素质教育教学模式的基本保证。和谐的师生关系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效果不仅表现在学生成绩的提高上,还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的沟通。譬如教师可以运用在课堂上设问和提问的方式来与学生沟通,设问的沟通方式还可以用来开启新的课堂,这样不但可以在设问中复习上一节课内容,同时还可以巧妙地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这种顺理成章地将两节课内容衔接的设问方式,将给学生形成整体的概念,启发学生主动建立知识体系。除此之外课上适当地提问也是一种很有效果的方式,因为不定时的提问不仅可以引导大家对讲课内容的思考,还会时不时地提醒学生要集中注意力。
  四、结语
  在数学的学习中我们不仅要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一些数学的思想方法,教师可以借助现代科学技术在自主探究式的课堂氛围下跟学生有效沟通,从而在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下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创新的思维模式,最终让学生在愉快的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数学思想方法。
其他文献
一、教材分析  《时间像小马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书小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钟滴答》第三课题,这是一首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形象生动地模仿时钟“嘀嗒”走动的声音,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和“由近到远”的声音变化,体验和表现声音的渐强、渐弱,提高学生的节奏感。通过歌曲的学唱,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遵守时间。  二、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时间像小马车》,认识渐强符号和减弱符号感受小马车“由远到近
期刊
记得冰心曾说:“对孩子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就不能抽象。孩子们爱祖国、爱人民总是从身边感受到的,如爱自己的教室、校园,爱自己的父母和老师……。”作为一位班主任,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地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  一、身教重于言教,建立良好的家教“行为场”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2.理解深刻的主题,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激情。  3.培养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能力。  二、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感受诗人的浓浓的思乡之情。  三、教学难点  对诗中四种意境的把握,体会诗歌的旋律美和精巧构思。  四、教学手段  朗读、讨论、探析、练习。  五、教学设想  诗是最精练的语言艺术,它用最少的字句
期刊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不断生成发展的过程,具有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这一理念落实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时刻关注教学过程中可变因素的动态发展,智慧性预设一切教学活动,促使教学活动及教学效果的生成。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教师如何在智慧性预设的基础上,针对教学实际,动态调整,巧妙生成有效的数学课堂。  一、调整预设,动态生成  (一)抓住
期刊
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很多人也深刻的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该从何做起才能更有效?大家都知道,家庭、学校、社会对学生都有监护的责任和义务,但我认为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重中之重。这里我就几个真实的案例证明我的观点。  案例一:“老师,你别见我妈,她就是个泼妇
期刊
在经历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活,我的教育观随着新课改的思想在渐渐地转变了。我切身体会到好心态、好习惯比高分数更重要,更宝贵。深感教育下一代,不光是老师的责任,家长的教育同样不可忽视,家长的教育更为重要。  在现代学校教育中,一般把分数作为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标准,因此,老师、家长都比较重视分数。很多家长对分数看得很重,忽略了正确切实的教育引导,与孩子分析错题原因却草率认为:“孩子都会,我领他都练过,就
期刊
2017年全国将大范围再次进行高考改革,英语首当其中被改为一年两考,改革是对背后无数英语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累的呼声的回应,更是对英语人文教育的呼唤。通过我多年初高中英语课的实践,我发现起始年级的启蒙教育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几乎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很多学生因为刚开始没有打好基础,到九年级就完全放弃了对英语的学习,对提高英语科成绩失去了兴趣,造成很多教师对此都扼腕叹息但却又苦于无回天之力。高中生即使具备良
期刊
班主任缺乏良好的教学效能感和班级管理监控能力,在教学中存在着较多的无效行为或无关行为,不能根据教学情境的变化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行为。而从我校现有的师资配备来看,班主任占一定比例,他们的成长和成才将直接影响新课标的实施,直接影响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基于以上几方面的思考,我们提出了“班主任成长成才研究”的实验课题,摸索培养途径,探讨成长策略,研究成才措施,使班主任尽快地成长成才,以适应新课程为教
期刊
“温馨教室”的创建旨在使教室变得个性化,变得充满趣味,变得真正符合学生的需要;让教室变得色调明朗,美观整洁,正如一句话所说的—— “景美则心旷,心旷则神怡,神怡则智清,智清则学佳。”一个净化了的环境,会使人的心灵美化,并激起一种奋发向上的自尊自爱的意识。  从这几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感受到温馨教室的创建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营造了融洽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尤其是在对待学生的各种问题时,我总是努力寻求
期刊
有人说,能把工作当成享受的人是幸福的。那我要说让学习语文的学生享受语文,这样的学生也一定是幸福的。让学生享受语文,就是让学生享受语文中语言的优美;享受语文中参与的乐趣;享受语文中习作的快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本身就是愉快的精神旅游,不仅可以使人智慧,而且可以使人享受温馨。所以,在我的语文教学中,我总是时时处处让学生尽情地享受语文。  一、突现教材之精美,让学生在美读中享受  语文课本中每篇课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