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生正是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也是思维意识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该阶段对中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其树立良好的阅读习惯非常重要。通过阅读课外经典读物,不仅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增长学生的见识,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学生阅读大量的经典读物。本文分析了课外经典诵读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引导初中生开展经典诵读的对策。
【关键词】初中生;成长;经典诵读;对策;知识面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外经典诵读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一)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时期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该时期中学生不仅具有较为旺盛的精力、较高的求知欲,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并且该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内容,提升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内心,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学生更好地反思自我,从而提升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外,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学生能够对不同人物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自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养成深思和内省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课外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智力
课外经典诵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美德、增长学生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都是由学生的感知、思考、推理及反思等心智活动构成的,并且还有阅读兴趣、动机、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因此,课外经典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初中生阅读大量经典读物,能够推动自我超越,并对其心智模式进行改善,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各种资源及信息等进行更好的整合,对于学生后期的成长将会带来十分有利的影响。
(三)课外经典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各行各业都在变动,因此人们也应当不断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生也一样,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初中时期开始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诵读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二、引导初中生开展课外经典诵读的对策
(一)注重榜样的作用
在初中生心中,榜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榜样的作用,并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指导和干预的时候,教师自身也应当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第一,教师自身应当热爱阅读,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的热情感化学生,如此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行为习惯进行模仿,从而更容易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只有教师自身热爱阅读,才能够对学生阅读的甘苦进行深刻体验,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爱上经典诵读;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评比,评选出来阅读积极、效果好的学生,并对其进行荣誉的颁发,比如可以评选出来经典诵读小状元、阅读小棋手、读书小红花等,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局面,并引导学生对评选出来的优秀阅读学生进行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第三,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让家长认识到阅读与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采用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经典诵读,没有兴趣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将课外经典阅读看作是一大乐事,越读兴趣越高,越读越愿意读。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本经典课外读物,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然后选取一节课让大家共同就该书本进行探讨和沟通;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予每一个小组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分别扮演书中的人物角色,选取其中的一段进行模仿和表演。如此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书本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再比如,教师还可以针对于某本书为学生将其与之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对阅读该本书产生较大的期待,如此就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阅读的兴趣。
(三)合理为学生制定阅读任务
初中生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约束力往往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当强制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多少页、多少本等,还可以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背诵经典段落、写心得体会等。如此能够通过教师的适当外部强制,帮助学生过渡到自我的控制强制,久而久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
(四)在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经典诵读,提升学生对课外经典诵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对经典诵读内容进行渗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经典诵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语文教师可以渗透这方面内容,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等进行经典课外读物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时时刻刻学习经典诵读内容,感受经典诵读的意义并主动开展阅读。
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狼》蒲松龄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述狼的精神,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狼图腾》这本书,让学生通过阅读对狼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良好的耐心和毅力,學习狼身上优秀的精神。 而其他科目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升学生钻研精神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推荐《狼图腾》这本书,学生通过看这一书籍,能够提升自身的品质,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五)做好阅读总结和反思
阅读课外经典读物虽然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引导学生养成长期阅读的好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教师下足功夫。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评比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这一方面内容是比较关注的,自己主动开展课外经典阅读是有意义的,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将每一本书的中心思想、作者姓名、简介、观后感等记录下来,并每周对学生的记录内容进行观看和评比,选出记录最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还可以评选出“最佳引荐奖”“最优秀诵读者”等,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收获实实在在的东西,使每一本书都能够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三、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经典诵读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注意把握好度
虽然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成长意义重大,但是教师也应当把握好度,不能过度让学生阅读,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阅读一章,每天阅读一个小时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情况开展阅读,自主控制最多阅读时间,而最少不能少于一个小时。
(二)要合理选择读物
初中生正是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很多深奥的内容是无法理解透彻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推荐读物,尽量为学生推荐通俗易懂的读物,避免推荐高深、难度大的读物。选择合适的读物,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既不会过于费脑也不会觉得无趣,比如《安徒生童话》《红岩》等都是较好的读物。
(三)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前提,假设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是每天强迫学生阅读,势必无法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即便是能够每天完成阅读任务,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无法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对于自身内在修养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而如果学生对阅读有较大的兴趣,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入全面理解其内涵,在阅读之后会主动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束语
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诵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且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爱上经典诵读。本文提出了几个经典诵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杰.浅谈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课堂经纬,2014(3).
[2]梁建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石家庄:河北示范大学,2019(5).
作者简介:李建平(1973-),汉族,甘肃武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关键词】初中生;成长;经典诵读;对策;知识面
【中图分类号】G624.3 【文献标识码】A
一、课外经典诵读对初中生成长的影响
(一)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世界观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初中时期是学生阅读的黄金时期,该时期中学生不仅具有较为旺盛的精力、较高的求知欲,而且还具有较强的接受能力,并且该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该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让学生阅读更多的经典内容,提升学生的认知,丰富学生的内心,还有助于引发学生的思考,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推动学生更好地反思自我,从而提升自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另外,通过大量的经典诵读,学生能够对不同人物的角色进行分析,从而能够对自身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养成深思和内省的习惯,这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是十分有利的。
(二)课外经典诵读能够增强学生的智力
课外经典诵读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美德、增长学生知识,而且还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一样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即都是由学生的感知、思考、推理及反思等心智活动构成的,并且还有阅读兴趣、动机、态度等各种意向因素的渗透。因此,课外经典阅读不仅能够促进学生心理素养的培养,而且能够锻炼学生的思维,有益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初中生阅读大量经典读物,能够推动自我超越,并对其心智模式进行改善,有效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促进学生对各种资源及信息等进行更好的整合,对于学生后期的成长将会带来十分有利的影响。
(三)课外经典诵读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世界是处于不断变动中的,各行各业都在变动,因此人们也应当不断学习,只有如此才能够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不被时代所抛弃。初中生也一样,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掌握新知识,才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从初中时期开始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诵读的重要意义,并自觉养成每天阅读的习惯,这对于学生培养学习习惯具有重要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
二、引导初中生开展课外经典诵读的对策
(一)注重榜样的作用
在初中生心中,榜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应当认识到榜样的作用,并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在对学生课外经典阅读指导和干预的时候,教师自身也应当注重阅读习惯的培养。第一,教师自身应当热爱阅读,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作用,用自己的热情感化学生,如此学生能够对教师的行为习惯进行模仿,从而更容易开展课外经典诵读。只有教师自身热爱阅读,才能够对学生阅读的甘苦进行深刻体验,并与学生进行心灵沟通,合理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爱上经典诵读;第二,充分发挥学生的榜样作用。教师可以定期对学生的课外经典阅读情况进行分析并做出评比,评选出来阅读积极、效果好的学生,并对其进行荣誉的颁发,比如可以评选出来经典诵读小状元、阅读小棋手、读书小红花等,让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竞争局面,并引导学生对评选出来的优秀阅读学生进行学习,更好地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第三,充分发挥家长的榜样作用。教师可以与学生的家长进行深入沟通,让家长认识到阅读与学习的重要性,并积极为学生树立榜样,学校与家庭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二)采用多样化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学生爱上课外经典诵读,没有兴趣是不行的,因此,教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学生将课外经典阅读看作是一大乐事,越读兴趣越高,越读越愿意读。比如,教师可以选取一本经典课外读物,给予学生一周的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下时间进行阅读,然后选取一节课让大家共同就该书本进行探讨和沟通;还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予每一个小组几分钟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分别扮演书中的人物角色,选取其中的一段进行模仿和表演。如此不仅能够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阅读的兴趣,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对书本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再比如,教师还可以针对于某本书为学生将其与之相关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的时候对阅读该本书产生较大的期待,如此就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升阅读的兴趣。
(三)合理为学生制定阅读任务
初中生还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自控能力和约束力往往较低,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适当强制学生阅读,帮助学生养成更好的阅读习惯。比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学生制定课外阅读任务,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阅读多少页、多少本等,还可以让学生摘抄好词好句、背诵经典段落、写心得体会等。如此能够通过教师的适当外部强制,帮助学生过渡到自我的控制强制,久而久之就能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有效性。
(四)在教学中渗透经典诵读,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经典诵读,提升学生对课外经典诵读的认识,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适当对经典诵读内容进行渗透,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合理选择经典诵读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不仅是语文教师可以渗透这方面内容,其他科目的教师也可以结合实际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情况等进行经典课外读物的渗透,使学生能够时时刻刻学习经典诵读内容,感受经典诵读的意义并主动开展阅读。
比如,语文教师在讲到《狼》蒲松龄这篇文章的时候,可以为学生讲述狼的精神,让学生对狼有一个全面的了解,然后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阅读《狼图腾》这本书,让学生通过阅读对狼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从而树立良好的耐心和毅力,學习狼身上优秀的精神。 而其他科目教师在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提升学生钻研精神的时候,也可以为学生推荐《狼图腾》这本书,学生通过看这一书籍,能够提升自身的品质,树立良好的学习心态,对于学生的长期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五)做好阅读总结和反思
阅读课外经典读物虽然对于学生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但是引导学生养成长期阅读的好习惯并不是那么容易,需要教师下足功夫。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同时,还要定期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并做好评比与分析,让学生能够感觉到教师对这一方面内容是比较关注的,自己主动开展课外经典阅读是有意义的,如此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阅读。
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专门用一个笔记本记录自己的阅读情况,将每一本书的中心思想、作者姓名、简介、观后感等记录下来,并每周对学生的记录内容进行观看和评比,选出记录最好的学生,对其进行表扬和鼓励;还可以评选出“最佳引荐奖”“最优秀诵读者”等,激发学生参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通过阅读收获实实在在的东西,使每一本书都能够发挥最有效的作用。
三、教师引导学生开展课外经典诵读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要注意把握好度
虽然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成长意义重大,但是教师也应当把握好度,不能过度让学生阅读,否则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失去阅读的兴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每天阅读一章,每天阅读一个小时等,让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和情况开展阅读,自主控制最多阅读时间,而最少不能少于一个小时。
(二)要合理选择读物
初中生正是处于思维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的思想还不是十分成熟,很多深奥的内容是无法理解透彻的,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推荐读物,尽量为学生推荐通俗易懂的读物,避免推荐高深、难度大的读物。选择合适的读物,会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既不会过于费脑也不会觉得无趣,比如《安徒生童话》《红岩》等都是较好的读物。
(三)要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良好的阅读兴趣是学生开展阅读的前提,假设教师不注重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是每天强迫学生阅读,势必无法起到良好的阅读效果。学生失去阅读兴趣,即便是能够每天完成阅读任务,也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阅读,无法深入理解阅读内容,对于自身内在修养的提升起不到良好的作用。而如果学生对阅读有较大的兴趣,往往会迫不及待地想要阅读,在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够深入全面理解其内涵,在阅读之后会主动对阅读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的内在修养。因此,教师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结束语
课外经典诵读对于学生的成长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良好的诵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并且對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爱上经典诵读。本文提出了几个经典诵读习惯的培养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更好地引导学生开展经典诵读提供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周杰.浅谈小学生经典阅读指导的现状及对策[J].课堂经纬,2014(3).
[2]梁建阁.小学低年级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以及阅读兴趣的培养策略研究[J].石家庄:河北示范大学,2019(5).
作者简介:李建平(1973-),汉族,甘肃武威,武威第十一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本科,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