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化的坚冰

来源 :民间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侯海勇是下派的扶贫干部,刚来到村里,接待他的村主任老李就告诉他,他的包保对象叫余得江,几年前在工地上打工时出了事故,左腿落下残疾,干活使不上劲儿。老婆是个病秧子,常年卧床。两人只有一个女儿,高中毕业后在工厂里上班,余得江两口子靠种几亩地勉强维持生活。
  侯海勇一听就懂了,这类人缺挣钱的门路,更缺挣钱的心气,只要给他们鼓起劲儿,脱贫并不算难。
  一走进余家,侯海勇就发现情况比他想象得严重。屋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唯一有点活力的是家门口一条瘦瘦的黑狗。见两人来了,瘦狗一个劲儿地摇尾巴。
  第一次登门,侯海勇自掏腰包买了牛奶、食用油什么的,又包了一个红包给余得江躺在里间屋的老婆,可余得江除了口头上客气两声外,表情不咸不淡的。
  气氛有些尴尬,李主任忙笑着说:“老余,这是县里下派的扶贫干部侯领导。”
  侯海勇接话说:“什么領导不领导的,老余,咱们以后就是朋友……”余得江不冷不热地开口:“侯领导,我这人就这样了。我家扶不起来的,你就甭费这个心了。”
  侯海勇急忙赔笑,说:“老余,话可不能这么说,我可是有百分百的信心让你家脱贫的。实际上脱贫并不难……”
  余得江的脸上流露出不耐烦的样子,李主任见状打哈哈说:“老余,人家侯领导可是客人,连口热水也不倒,这可说不过去啊。”
  余得江一听,果然难为情起来,说:“侯领导请坐,我只顾说话,忘了倒水了。”
  侯海勇和李主任坐下来,那边余得江拖着不得力的左腿,一瘸一拐地倒上热水,见余得江走路吃劲,侯海勇想接过水瓶,被李主任悄悄制止住了。
  此时已近中午十一点,余得江说了声:“你们稍坐一下,我马上回来。”
  侯海勇也不知他干什么去,只好坐着喝茶,可一看余得江家的茶杯有点脏,便从包中拿出自个儿的保温杯,一边跟李主任闲聊,一边喝水。
  过了一会儿,余得江回来了,侯海勇拉他坐下,继续跟他沟通:“老余,你赚钱的门路我都给你想好了,你要伺候嫂子,不能出远门。养鱼养鸭都是重体力活,你也吃不消,所以我觉得你可以养羊。种羊由我来提供,养羊的技术我请专家来教你,不难学,建羊圈的钱我来想办法。老余,你还不到五十岁,正年富力强,有了钱,嫂子的病就能治好,人家总不能一辈子跟你受苦吧?还有,别人家女儿出嫁时风风光光的,难道你就忍心你女儿出嫁时什么陪嫁也没有?就不怕女儿在婆家抬不起头?你往后就不想抱着小外孙乐享天伦?”
  侯海勇这些话全是掏心窝子话,没有一句官腔,滚烫滚烫,余得江的眼睛湿润了,好久没人跟他说这些知疼知热的话了……他想了想,插了一句话:“那,羊养大后往哪儿销?”
  侯海勇和李主任对视一眼,都兴奋起来,有门!
  侯海勇说:“你说到关键处了。我至少有两个朋友开大酒店,不瞒你说,在我来这之前就跟他们讨过主意了,他们两人当场表了态,以后酒店用羊全找我,怕你不放心,合同我都带来了,价格随行就市,你余得江养多少,他们收多少。看,只要你在合同上签个字,就成了。我也签上字,如果羊养大后他们反悔,我就给你担保。我撂一句狠话,我姓侯的就是天天吃羊肉,也得把你的羊给卖完!”
  李主任也激动起来,一拍胸脯:“老余,我虽是个乡里人,但也认识几个当老板的朋友,羊养大了,销路算我一份!”
  余得江哽咽起来,小声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我听你们的。”
  气氛一下子融洽起来,正谈着,一位大婶走进了余得江家的厨房,手上拎着一些鱼啊肉的,厨房里随即响起了刀跟砧板碰撞的声音。
  侯海勇问:“老余,这是什么意思?”
  余得江脸红红的,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请邻居大婶来烧顿便饭,你们一定要留下……”
  侯海勇直摇头:“老余,你的心意我领了,可饭不能吃,我们是有纪律的。到扶贫对象家吃饭,这要是传出去,我还要不要脸了?”
  话音刚落,侯海勇感觉腿忽然被人踢了一下,是李主任,可李主任脸上却若无其事。侯海勇忙打住话头,余得江脸上有些僵,笑着说:“只不过一顿饭,也没有什么好吃好喝的,再说谁会传出去?”
  侯海勇说:“即使没人传出去,我心能安吗?”
  侯海勇又被李主任踢了一脚,再看余得江脸上就有些讪讪了,这时他老婆喊他倒水,他便转身进了房间。李主任急忙探过头来,小声责怪道:“侯领导,人再穷也是有自尊的,你光说扶贫对象什么的,伤着他了。再说不就是一顿便饭吗?你先吃呗,吃过后再悄悄给他钱不就行了?”
  侯海勇恍然大悟,难怪李主任一再踢自个儿,他也太不会说话了。这时余得江从房里倒完水出来了,这一出来人可就变了样,脸上冷冷的,先前的热情像是凭空抽去了不少,侯海勇再跟他商讨养羊的事,他就有点心不在焉了。
  气氛尴尬起来,好在邻居大婶端上了饭菜,侯海勇忙谢了几声,那菜也无非就是红烧肉、煮鱼,以及两样蔬菜。
  三人埋头吃饭,侯海勇没话找话,可气氛还是没有先前融洽。侯海勇只夹蔬菜吃,之所以不吃鱼和肉,说实话一是瞧不上邻居大婶的手艺,几样菜端出来就引不起他的食欲,还有就是,他心里嫌余得江家的厨房脏。
  余得江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点,说道:“侯领导,你倒是吃肉啊。”说着话伸手搛起一大块肉,放到侯海勇碗里。侯海勇一惊,现在就不仅是嫌肉不可口了,更嫌余得江用他自个儿的筷子搛肉过来,便本能地一躲,“啪”的一声,肉掉在了地上。
  一直卧在门口的瘦狗警觉地跑过来,张嘴就要吃,被余得江一脚踢在身上,狗“汪汪”叫着跑开了。
  这下气氛更僵了。好容易吃完饭,李主任说:“老余,今天让你破费了,我们先回去,下一步的事儿有空再细商量。”
  余得江嘴里哼了两声,把两人送到门口便不送了。两人走出几步远,估计余得江听不到了,李主任忽然叹口气,说:“侯领导,我又要多嘴了,你不该让那块肉的。”
  侯海勇一愣,李主任又说:“现在这日子,甭说你们城里人吃肉已不算是稀罕事了,在我们农村同样也是,但对余得江来说可就不容易了,他家哪里买得起肉哟。我估摸着,就这顿饭还是他跟邻居大婶借的钱。还有,先前你不用他家的杯子喝水,我认为也不妥。”
  侯海勇心里也隐隐觉得不妥,又听说起茶杯,把头一拍,说:“我把保温杯忘在老余家了。”
  两人当即回头,刚走进门,一下子呆住了:余得江正把那块掉在地上的肉放在嘴边吹着,是在吹去沾在上面的灰,然后就往嘴里放。
  侯海勇心尖一疼,忽然大叫一声:“老余,别动!”
  老余一惊,手停在唇边,侯海勇抢步上前,一把抢过肉,扔进自己嘴里,一边大嚼一边笑着说:“这块肉是我的。嗯,好香!”
  他又一把端起余得江先前给他倒的水,一口干了,说:“真渴,好甜的水!”
  李主任笑了,再看老余,原先僵着的脸慢慢舒展开来,也笑了。侯海勇也笑出了声,他知道,余得江心里的坚冰终于融化了。
其他文献
在江西宜春市万载县的湘鄂赣革命纪念馆的展厅里,一枚“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湘鄂赣省苏维埃执行委员会”公章,被陈列在中央展柜最醒目的位置。此印章为银质圆形,直径10厘米,周长31厘米,边高1.7厘米,刻有20个隶书字(繁体)。内圈铸有地球、斧头、镰刀、稻穗、五星所组合的圆形图案。印章通体闪着银质光泽,字迹图案清晰。  此印章1994年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是该馆的镇馆之宝。鲜为人知的是,这枚印证着湘鄂赣边
期刊
那年,有三个人远渡重洋,在日本相遇。由于志同道合,他们成为朋友,租住在同一间房中。每日,三人一起读书、写文章,谈论着时事。这三个人,后来成为民国大家。他们是陈独秀、章士钊和苏曼殊。  三个人在一块儿研究学问,得逢知己,可也有发愁的时候:他们经济拮据。  一次,三个人断了炊,肚子饿得咕咕叫,前胸贴住后背,到处翻找也没找出吃的东西。三人互相望望,从各自身上看到经济来源:天气已渐渐变暖,外衣显得多余。陈
期刊
晚宴上,秦玲玲一袭紫色的晚礼服,端庄优雅,风光无限。她刚刚从国外归来,进入这家大型医疗器械公司协助父亲的管理工作,成为年轻的CEO。父亲很高兴,特意安排了这场接风晚宴,介绍她给公司里的人认识。  其实秦玲玲并不喜欢这样的应酬,她在国外大学毕业后,便开始周游世界,自由散漫惯了。现在父亲的身体不太好,作为唯一的女儿,她责无旁贷,必须回国挑起这副重担。秦玲玲好不容易抽出身来,想到阳台上透透气,远远地看见
期刊
据清宫野史记载,乾隆晚期,宫廷遵亁隆的旨意欲物色一位眼力颇好的古陶瓷掌眼人,御旨一下,各地荐者如云,经过层层筛选,送到京城的尚有百余人,而最后只要一人,怎么辦?说是亁隆帝早成竹在胸,已悄悄命督窑官秘密仿制了一件宣德青花指日高升炉,炉身上的龙纹和海水纹仿得和真品几乎一样,青花发色也十分类似。于是,亁隆又命下官在库房里挑选30件宣窑青花真品,将仿的一件混入其中。随后召集那百余名各州府选送上来的鉴瓷“专
期刊
清朝的时候,满人管饺子叫饽饽,煮饺子就叫煮饽饽。大年间,皇宫里第一锅饺子要供堂子。满人信萨满教,堂子就是供萨满神的地方。据说萨满神吃素,第一锅饺子必须是素馅的。其实供了也白供,这些饽饽都被太监拿走做了大酱,卖给进宫办事的达官贵人。  第二鍋是宫里人自己吃。在西太后当家的年代,每年大年三十,她得领着皇后和众嫔妃们一起包饺子,说是捏住小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能胡说八道。当然,说是亲自动手,实际上还是由太
期刊
嘉慶年间,广东有个著名的海盗头子郭婆带,他性格豪放,艺勇超群,又讲义气,故能一呼百应,被誉为“绿林魁首”。  有意思的是,虽然身为海盗头子,郭婆带却嗜书如命,他在海盗船里收藏了几百种奇书,平日不出去打劫时,常抱着一本书看到深夜。他喜欢读书的同时,也爱屋及乌,喜欢上了读书人。倘若在海上遇到文人学士,他总是吩咐手下不要为难对方;遇到囊中羞涩的寒士,他还会慷慨解囊,资助对方。  郭婆带还在船头高挂一副对
期刊
朱元璋是第一个有“对联天子”之称的皇帝,他喜欢对对联,曾提倡家家户户贴春联,还常常微服私访,同黎民百姓对上几联。一天,他在南京走街串巷,看到一家酒店旁边有个秀才以书作枕躺在石椅上,就推醒他说:“老夫有一下联需对上联,对出后请先生饮酒。”秀才一听有酒喝,顿时抛却了被打扰的不快,连忙说:“老先生请讲。”朱元璋望着秀才当枕头的书,吟出:  枕耽典籍,与许多圣贤并头。  秀才一听,觉得这老头儿气度不凡。见
期刊
小時候朱元璋给地主放牛。由于从小没文化,他当了皇帝之后依旧用白话发布圣旨,一时之间竟然引领了“白话文运动”。  有一次,某群岛有倭寇来犯,地方官吏问咋办,朱元璋一道圣旨说:“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告诉百姓们,准备好刀子,这帮家伙来了,杀了再说。钦此!”中国的封建帝制实在漫长,浩如烟海的圣旨大多千篇一律,如此简洁扼要的圣旨恐怕只有他才能想得出来。  选自《幽默与笑话》
期刊
南北朝时期的南宋都城建康,住着一个讨饭的乞丐,名叫李道儿。自从12岁时死了爹就流落在街头,如今已经20岁了。  最近京城里都在传言,消失了10年的绿髯夜叉又出现了,夜叉们三五成群地守在黑暗里,专门抓晚上出门的人,抓到后先吸血,再吃肉,一个大活人不到一会儿就被他们嚼得连骨头都不剩。人们都吓得晚上不敢出门,而最倒霉的还是无家可归的乞丐,接连不断有人失踪,李道儿开始还不在乎,自从相熟的王七不见了,他心里
期刊
桃花坞的桃叶疯长的时候,孤寡老人王老太病了。病其实并不严重,但王老太八十四岁了,觉得自己肯定不行了,任由镇里来的医生磨破嘴皮子,就是不肯配合治疗。  医生实在没辙,找到村委会妇女主任李花香。李花香常去照顾王老太,跟王老太关系亲近,听了情况说:“王老太肯定有心事,否则不会这样,这些天她对你说了什么没有?”  医生说:“王老太反复念叨,‘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个去。老桃树快死了,我也要死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