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娲神话的民族叙事形态研究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84238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女娲造人,化生万物,人类繁衍生息。女娲补天,救赎苍生,华夏民族由此肇端。女娲神话,包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文化元素,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本文以华夏民族古老神话“女娲造人”“女娲补天”故事为研究对象,力图阐释出女娲神话故事中蕴含的民族叙事形态。通过考查女娲造人神话,得出“天、地、人”完整存在的意义。通过女娲补天,宇宙秩序得以整顿,故而黄帝等人也能“垂衣裳”而达到秩序化的天下大治,为现实的自然和社会诸层次的秩序化提供了典型。所以,女娲造人补天神话的本相就是:女娲造人,才出现了人类文明,才有了流淌几千年的华夏文明。女娲补天,让天地秩序得以归正,让整个自然界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折射出深刻的生命宇宙论意义。
  【关键词】 女娲补天;神话形态;民族叙事;生命宇宙论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38-02
  关于女娲的传说,千年以来都被华夏儿女口口相传,世代流存于民族记忆之中。女娲娘娘在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出现之前,一直都是中国古代神话的造物女神。
  关于女娲的最早描述,见于《山海经》:“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①《山海经》这句话说有十个神人,名叫女娲之肠,但关于女娲的形貌,并未提及。对此,晋代郭璞予以解:“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②意思是:女娲人首蛇身,一天中可变化七十次,不仅神力通天,而且是当时的主宰神,被视为“帝”。女娲被古人赋予了蛇的身躯,不仅因为蛇是一种神秘的生物,还因为蛇有旺盛的生殖能力,是永恒的生命象征。正因为如此,女娲被认为是创造生命的始祖,更被称为大地之母、创世女神。
  开天辟地时,女娲抟土造人,化生万物,救赎苍生。女娲造人、补天之后,天地不再沉寂,人类繁衍生息,华夏民族由此肇端。女娲因此被称为华夏民族人文先始,福佑社稷之正神。
  一、化育生命——女娲造人
  许多古代学者诸如罗壁、胡宏、陈叔方、赵翼等,都在其著作中提及女娲补天。其实女娲“补天”的前提,关键恰是“女娲造人”;有了人类的生息繁衍,女娲补天才有意义。所以说女娲神话的意义,就蕴藏在这里。
  关于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见于《山海经》: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女娲之肠,后来郭璞给做了注解,说是“女娲之腹”。女娲用其肠子化育出了十个神人,这应该是最早的“以腹化育”的神话形态。
  《淮南子》还记述了女娲与诸神共同创造人类的神话:“黄帝生阴阳,上骈生耳目,桑林生臂手,此女娲所以七十化也。” ③在创造人类时,黄帝创造出了男女两性,上骈创造出了耳目口鼻,桑林创造出了手足四肢。按东汉末高诱注释,女娲为王天下者,由其裙下黄帝、上骈、桑林诸神帮助她造人。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娲”字:“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④三处古籍记载都提及“化”字,“化”就是“化育”“化生”之意。女娲正如同盘古,是化育化生万物的神。女娲化生人神的故事,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神话形态,例如:盘古开天地化身成宇宙万物,女娃化为精卫以填海,鲧复生禹,夸父逐日未果化为邓林,如此等等。
  女娲造人的神话最早可以从《风俗通义》(东汉)中看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剧务,力不暇供,乃引绳絙于泥中,举以为人。” ⑤
  《风俗通义》的女娲神话阐述了人类出现的过程,最开始女娲还是用黄土捏小人儿,后来,女娲为了加快造人的速度,开始用起了工具——藤蔓,藤蔓一挥,把泥土甩成泥点,这些泥点一落地,便化作人类。后来,为了解决人类延续的问题,女娲把那些小人儿分为女人和男人,让青年两性配合起来,叫人们自己去创造后代,于是人类出现在了这天地万物之间。
  从这个神话可以看出来,“女娲造人”神话是我国创世神话史上的一次飞跃,自盘古开天地之后,天地寂寥,而人类就出现在这个世界上了,是生的象征,是天地之子。人类的出现,经历了一个从蒙昧向文明的飞跃。因为天地之间有了人,才出现了人类文明,才有了流淌几千年的华夏文明。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讲,人是女娲用泥土繁衍的,而泥土是大地的表征,大地又是萬物生长之根基,更是人类繁衍生息的怀抱,于是从女娲造人起,天、地、人即为完整意义上的存在了。
  二、关于补天——普照苍生
  女娲补天的神话,植根于每个华夏儿女的民族记忆中。“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爁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苍天补,四极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虫死,颛民生。” ⑥
  在远古时代,爆发了一次巨大的灾难,“四极废,九州裂”,大火、洪水、猛兽接踵而至,生灵涂炭,人类遭受了极大的苦痛。这个时候,女娲出现了,炼石来补天,砍鳌撑柱,杀龙救民,积灰塞洪。于是“苍天补,四极正,颛民生”。
  “女娲补天”的原始神话传说,某种意义上,成了天崩地裂、民不聊生的代名词,因为原始先民时期,人类与大自然的博弈,部族与部族之间争夺资源的战争,让先民们有了一种生存焦虑,所以他们创造出了女娲补天的神话,希望自己的部族出现一名英雄,支撑自己的部族延续下去,从这个意义上说,“补天”却有了救民水火、普照苍生的社会学意义。
  创世神话中的灾难神话并不是我国独有,比如希伯来神话“诺亚方舟”也是灾难神话,不过这个灾难是洪水。与我国的洪水神话“大禹治水”异曲同工。但是“补天神话”却是我国所独有。古代先民把女娲补天的缘由归结为共工怒触不周山了,故《淮南子·天文训》中有言:“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⑦《淮南子》只是讲了共工争夺天帝之位,一怒撞击不周山,造成了天塌地裂,洪水滔天的恶果,其中并未提及女娲补天。后来,东汉王充的《论衡》一书提及:“共工与颛顼争为天子,不胜,怒而触不周之山,使天维绝,地柱折。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⑧这样,王充就把女娲补天与共工怒触不周山的故事联系起来了:共工触山,“天维绝,地柱折”,女娲才需补天。   这个故事记录了地震、洪水滔天、火山爆发等一系列毁灭性的自然灾害,包括“补天—正地—治水—杀猛兽”四个环节。可见,女娲补天神话就从维护与毁灭之二元对立,表达了深刻的宇宙论意义,即天地宇宙秩序是不能毁灭的,它必须得到维护。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积芦灰以止淫水等神话因子,犹如社会学因子,包含着极为古朴的原始社会文化元素,反映了我国远古先民的生活状态和原始信仰。
  三、神话即人话——秩序规范
  盘古开天地的神话,其实是晚出于女娲神话的。所以女娲补天便有“创世纪”的意义。引用李道和先生的观点:“女娲补天神话紧密相关的应该是一种可称之为‘天网’或‘天维’的神话观。”⑨如果女娲补天与“天网”神话观相关,那么说明女娲补天神话的隐喻意义即是——正天地之秩序。
  李先生在文章中说道: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其实炼五色石是炼针,炼针是干什么?炼针是用来补天。那么问题就来了,需要用针来补的天是什么天?
  一般说来,中国古代天体观有盖天说、宣夜说和浑天说。关于盖天说较早的说法应该是绳网为盖的天网神话观,而后才是车篷、伞、斗笠为盖的理论。《淮南子》曰:“以天为盖,以地为舆”;曾子曰:“天道曰圆,地道曰方”;老子曰:“天网恢恢”。先哲这诸多说法均表明,天是一张大网。另外,《淮南子·天文训》也谈及“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维绝,地柱折”。所以说,女娲补天神话所补的天,正是被共工破坏了的“天维”,而不是“天柱”。
  女娲炼五色石补苍天,救民水火,使得大地复苏;凶猛的鸟兽都死了,洪水退却,百姓安居。这其实是一个治乱世,复秩序的过程。天地秩序得以归正,让整个自然界井然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所以女娲补天神话的本质是:女娲用由五色石炼就的石针缝补破损以网、衣或维为形式的天宇,使得天正地序。
  四、结语
  女娲不仅是化育生命的母神,更是生天地秩序的正神。因女娲织天衣、补天衣以整顿宇宙秩序,故而黄帝等人也能“垂衣裳”而达到秩序化的天下大治。这一张保证秩序与安全的宇宙之网,使人们的行为受到了规约,彼此之间才有了正常而友善的生活。也正是有“维”的存在,纲纪、经纬成了治国安邦的同义词。
  注释:
  ①②陈成撰:《山海经·大荒西经》,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344页,第345页。
  ③⑥⑦刘文典撰,冯逸、乔华点校:《淮南鸿烈集解》,中华书局1998年版,第575页,第206页,第79页。
  ④许慎撰:《说文解字》,中华书局1978年影印版,第260页。
  ⑤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七十八,《皇王部三》,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365頁。
  ⑧王充撰:《论衡》第二册,中华书局1985年版,第115页。
  ⑨李道和:《女娲补天神话的本相及其宇宙论意义》,《文艺研究》1997年第5期。
  作者简介:
  王芳芳,女,副教授,毕业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任教于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研究方向:跨文化研究。
  任彦,女,管理学硕士,教授,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
其他文献
【摘要】 《动物梦》是美国作家芭芭拉·金索沃的杰作之一,本文从创伤理论出发,探讨小说中霍默的创伤不仅来源于生活的变故,还与身份认同密切相关,同时霍默的身份建构过程反映了创伤治愈这一隐性脉络。霍默本是格雷斯小镇的一员,但却以“外来者”身份存在,群体身份认同存在危机;女儿对霍默存在误解,家庭中霍默的父亲身份受到挑战;女儿归乡陪伴患病的父亲,霍默在与女儿的相处中解除误会,达成了和解,父亲身份得以重构,创
期刊
【摘要】 本文用生态批评视角解读《达摩流浪者》主人公们的行为和思想,分别考察其中呈现的自然生态、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找到发起“背包革命”的来源——自然,探索出一条有可能改变美国社会的革命之路。  【关键词】 流浪者;自然生态;社会生态;精神生态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13-02  一、引言  《达摩流浪者》(
期刊
【摘要】 鲁迅先生在创作散文诗剧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究和尝试,也在这一领域收获了杰出的成果。散文诗剧是一种非常新颖独特的文体,结构上自由灵活,借助跨文体创作的方式,把散文诗和戏剧进行有效整合,无疑赋予了作品更加深刻的内涵与更高的魅力。鲁迅先生创作的散文诗剧为后世确定了基本范式,为优秀作家的成长发展提供了动力。我们在对鲁迅先生散文诗剧进行实际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从不同角度出发,有效继承和发扬鲁迅散文诗剧
期刊
【摘要】 霍桑是19世纪前半期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牧师的黑纱》是霍桑最具代表性的短篇小说之一。他用简短的笔墨描写了胡珀牧师小心谨慎但却被恐惧和孤独包围的一生。本文着重分析该作品深刻而独特的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霍桑写作的艺术技巧。  【关键词】 霍桑;黑纱;内涵;技巧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11-02  《牧师
期刊
【摘要】 先秦时期的岭南地区处于部落联盟或者军事民主阶段,其文化水平较为落后,岭南文学的发展也一直停滞不前,就连文字的产生和发展在秦始皇平百越之前也仅处于萌芽阶段,所以岭南本土原始文学在很长一段时间是以歌谣为主,这些岭南歌谣透露出岭南民众的民族性格。  【关键词】 岭南;百越;歌谣;民族性格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
期刊
【摘要】 《忘情》是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小说集《公开的秘密》中的开篇之作,展现了一战与二战期间图书馆女管理员路易莎的情感纠葛。从创伤理论分析,《忘情》中路易莎的感情变化实际上是一次面对创伤、重建自我的过程。  【关键词】 创伤理论;精神分析;女性写作  【中图分类号】I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0-0020-03  一、序言  加拿大
期刊
【摘要】 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实行全面改革,从而构建了一种市场经济体制和按劳分配方式一起并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分配制度。这种分配制度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国民的精神消费、物质消费得到很大提升。由于我国的资源分布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地方区域的差异和制度发展没有达到统一,导致了我国国民经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国民在现阶段的收入分配差距越来越大。直接影响了我国的政治、文化
期刊
【摘要】 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加速了文化的全球化,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已经逐渐走入世界,汉学热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析和研究带来了积极的作用,既拓展了学术研究的空间,也颠覆中国传统文学的观念。在汉学热的影响下,不仅社会群体的思想价值出现复古态势,就连当代文学的分析和欣赏也出现新的格局。本文在汉学热的背景下,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分析,一来阐述汉学热与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联系,二来阐述汉学热对中国现代文学分析的重要
期刊
【摘要】 在人和人的交往中,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交流手段。语言经历了久远的发展阶段,经历了一些变化,传承至今大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在英语文学领域中,借助英语语言进行文学创作和交流,通过英语语言来描绘所处的社会现实情况,表达自身对社会现实的感慨和思考,从而让读者达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地步,引导大众对社会加以思考。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英语文学的发展情况,然后从五个方面论述了英语文学中语言艺术的魅力所在,
期刊
【摘要】 荀子认为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君主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治理国家,君主必须通过授权,依靠各级臣工的协助才能治国安邦。荀子同样觉察到君主在授权问题上的主要思想障碍是害怕大权旁落,危及自身的统治。为了化解君主授权带来的风险,荀子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荀子认为君主必须合理授权,把握住重要权力,认真考察人才,恰当使用人才,合理监督、考核臣工。荀子的这一思想对当今的领导干部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