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我国已有些年头了。许多人对它表现出了高度的热情,他们属于“热情派”;但也有不少人对它不感冒,满腹狐疑,甚至嗤之以鼻,他们大概算是属于“怀疑派”。本人介于“热情派”和“怀疑派”之间。我毫不怀疑计算机进入教学主流的前景,对此我满怀乐观;另一方面,我又对目前我所看到的许多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试验持深深的怀疑态度——其中大多数的是根本计算机辅助教学没有必要的,它们有的是本末倒置,有的是兼收并蓄,模糊教学的重点难点,还有的老师根本不会做课件确堂而皇之用自己的课件在上多媒体课。下面本人将谈谈自己对多媒体教学的几点隐忧。
【关键词】课件;隐忧
1 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学期,也可能是一个学期)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语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很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能说是好处吗?假如这些时间精力花得不值得呢?“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课室上课,一年才上这么一次两次,感觉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效果好”,大多数的多媒体公开课课例,信息量是大的,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点。
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三个小时备的课,现在因为要用多媒体,花了六十个小时去准备,也就是说多投入了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而那节课能好二十倍吗?我们都知道,一节公开课,能比平时好三倍就不得了了,哪怕你花一百个小时去准备。算它效果好三倍吧,投入跟产出折算,二十减三得十七。也就是说,效率降低了十七倍。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不能是这么简单的数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整一个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其它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2 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投影仪也可以不要了,幻灯机录音机录象机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录相机放录相很方便,把带子往机子里一塞就好了,干吗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中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考虑到效率和效益,这时间花的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欢把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多媒体室有实物投影仪的话,这样的转存也是在浪费时间。举个例子。好比说某人要向快餐店订个比萨,打个电话,说一声,电话放下,事情就办妥了。如果那人是个电脑疯子,他非选择上网来订购他的比萨。他得开机,移动鼠标,点鼠标,一步步进入特定的网站,再键入他要的物品名称,然后确定,他这比萨才算是订好了。从这例子我们学到什么?电脑是什么都能做,但不是什么都非得让电脑来做。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工具。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3 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比如《故宫博物院》,如果只是放放课文录象,用录象机就行了。如果要用计算机来演示故宫的建筑构造,那就要跟一般的录象有所不同,调用者要能够通过操纵鼠标或键盘随意进出故宫各处,并且可以即时调出解释说明或相关背景资料或有关诗词歌赋趣闻逸事等等,起码这样,才能是计算机的《故宫博物院》。总之,计算机课件必须至少体现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要用计算机的好。计算机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
4 不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目前的中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看电影”,教师成为“解说员”。
还有,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调查显示,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基层已形成热潮,但却只“热”了教师一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人人赶时髦,难免产生负效应。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盯住多媒体不放,而应该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避免“两张皮”,力求“二合一”。教师要真正懂电脑,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
【关键词】课件;隐忧
1 课件制作缺乏通用性方面的考虑
通用性是考察课件效率和效益的最重要的标准。许多人制作课件,出发点不是为整体的教学服务,只是为了偶然上公开课的需要。课要好看,要充分显示出“运用了最先进的教学手段”——这就是许多人运用计算机上公开课的心态,为此花很多的时间(可能是半个学期,也可能是一个学期)来制作课件。因为这个课件从一开始就是为了某一节特定的课例而设计的,从一开始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用在别的课上或者不能用在别的老师的课上。这样搞出来的课,大部分都是很好看的。这种课我们最常听到的评语是:课件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课堂气氛很好,信息量很大,效果比传统教学方式好,等等。“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这能说是好处吗?假如这些时间精力花得不值得呢?“课堂气氛很好”,学生不是天天在多媒体课室上课,一年才上这么一次两次,感觉新鲜,又加上是公开课,有那么多的老师来听课,注意力能不集中吗?课堂气氛能不好吗?“信息量大”,“效果好”,大多数的多媒体公开课课例,信息量是大的,这是事实;这个课是花了几十甚至上百个小时的艰辛劳动弄出来的,效果当然会显得好一点。
这就等于效率和效益高了吗?平时用三个小时备的课,现在因为要用多媒体,花了六十个小时去准备,也就是说多投入了二十倍的时间和精力,而那节课能好二十倍吗?我们都知道,一节公开课,能比平时好三倍就不得了了,哪怕你花一百个小时去准备。算它效果好三倍吧,投入跟产出折算,二十减三得十七。也就是说,效率降低了十七倍。当然计算一节课的效益,不能是这么简单的数学运算。但运用了昂贵的先进的工具,效率反而降低了,这一事实却是确凿无疑的。何况,一个人能有多大的精力?整一个学期都在为一节课翻肠倒胃,其它的课肯定打折扣。这对学生、对学校都不是好事。
2 课件制作简单地以计算机代替一切
计算机是功能十分强大的工具,传统的教学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来代替。于是有人觉得有了计算机黑板粉笔也可以不要了,投影仪也可以不要了,幻灯机录音机录象机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里计算机就等于是多媒体的同义词,多媒体课就是用计算机上的课,多媒体课成了独媒体课。
机确实拥有传统教学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让计算机来代替一切吗?录相机放录相很方便,把带子往机子里一塞就好了,干吗非要把录象资料转到计算机中去呢?计算机转存影视文件要花很多时间,考虑到效率和效益,这时间花的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欢把图片转存到计算机中去。多媒体室有实物投影仪的话,这样的转存也是在浪费时间。举个例子。好比说某人要向快餐店订个比萨,打个电话,说一声,电话放下,事情就办妥了。如果那人是个电脑疯子,他非选择上网来订购他的比萨。他得开机,移动鼠标,点鼠标,一步步进入特定的网站,再键入他要的物品名称,然后确定,他这比萨才算是订好了。从这例子我们学到什么?电脑是什么都能做,但不是什么都非得让电脑来做。
当我们在设计课件的时候,一心想着什么环节可以用计算机,那很容易觉得每个环节都可以用计算机。我们的思路应该反过来,应该想着什么地方可以不用计算机,首先把没必要使用计算机的地方确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计算机的地方。计算机应该是能少用就尽量少用,能不用就尽量不用。能用别的工具达到预想的效果,就用别的工具。多媒体不等于独媒体,能把计算机跟其它传统媒体结合得好的课,才是真正好的多媒体课。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图片简单地‘搬’到电脑上,和放幻灯片有什么区别?重形式而轻内容,用电脑玩花样,使多媒体课件看上去像一块块美观漂亮却内容贫乏的黑板报。
3 课件制作不能体现计算机的优势
计算机课件的优势在于超文本功能、人机互动功能和网络功能。目前许多已制作出来的课件,都不能体现这三大功能,都只不过是把图片、影视或文本简单地转换为计算机演示罢了。与其花那么多时间、那么大的精力去把它们制作成计算机课件,还不如直接使用投影录象来得方便省事。比如《故宫博物院》,如果只是放放课文录象,用录象机就行了。如果要用计算机来演示故宫的建筑构造,那就要跟一般的录象有所不同,调用者要能够通过操纵鼠标或键盘随意进出故宫各处,并且可以即时调出解释说明或相关背景资料或有关诗词歌赋趣闻逸事等等,起码这样,才能是计算机的《故宫博物院》。总之,计算机课件必须至少体现上述三大功能的其中之一,如果不能做到这一点,还是不要用计算机的好。计算机要么不用,要用就得用在点子上。
4 不顾实际,忽视条件的是否可行
目前的中国教育,总体上还是相对落后的。除了少数条件较好的地区、学校享有“全方位”的多媒体教学的优厚待遇外,大多数普通的学校,其落后的设施让多媒体根本无用武之地。一般的学校只拥有一两间专用的多媒体教室,如果真的提高了多媒体制作的“普及率”,其结果还是僧多粥少,难逐人愿。
由于客观条件和个人素质等因素的制约,学科教师很少有人能熟练制作多媒体课件,而帮助其制作的专业技术人员又大多对教学内容不熟悉。“熟的不会,会的不熟”,就很难达到内容与效果的最佳结合。教师在讲课中处理不好与多媒体的关系,要么先画面后讲解,要么只顾讲忘了换,造成讲解内容与多媒体画面的不同步。人机“两张皮”,很大程度上使上课变成“看电影”,教师成为“解说员”。
还有,如火如荼的多媒体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评级”“评优”等各项考核,那种“非多媒体(课件)者一票否决”的不平等原则也导致了诸多矛盾和隐患。众多教师心有不乐却也无可奈何。
总而言之,教学情况千差万别,不能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对待,调查显示,当前多媒体教学在基层已形成热潮,但却只“热”了教师一头。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做成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一哄而上,势必带有盲目性。人人赶时髦,难免产生负效应。多媒体不是惟一选择,三言两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为何要费力做成多媒体呢!多媒体终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要正确处理教师与多媒体的关系,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而不能本末倒置,陷入误区。教学要从实际效果出发,眼光不能盯住多媒体不放,而应该提倡“土”、“洋”结合,灵活运用各种手段教学。避免“两张皮”,力求“二合一”。教师要真正懂电脑,在教学内容与形式、人与机的结合上做文章,把着眼点放在结合多媒体手段提高授课能力上。多媒体教学需要从教学实际出发,认真分析教学内容,灵活运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不能一味代之以多媒体,搞教学手段的“一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