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俯瞰南水北调的全景图,丹江口水库是中线工程的源头,京津冀成为受水的最末端。随着中线通水进入倒计时,一泓清水即将北上3000里,途径豫、冀直达京津,润泽干渴的华北地区。
“不敢说万无一失,但我们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说,目前,北京已经具备收水10.5亿立方米的能力,并且设置了多道防线对水质“严防死守”。
为了迎接江水,位于海河流域尾闾的天津,早在2008年就划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水源保护区范围。
同样,河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给《民生周刊》的书面回复直言,虽然配套工程投入约600亿元,投资、占地压力很大,但河北能够保证充分发挥中线工程整体效益。中线工程将使河北4500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受益,30亿立方米的外调水资源更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争议不断,但国字号工程被寄予了太多期盼。京津冀等一众受水省市无一不在筹划着如何借江水弥补发展的致命短板……
通水前,这是一场关于确保供水安全的赛跑。
江水入京津
在丹江口大坝北侧的山坡上,一处门禁严密的院落里,三栋蓝白相间的简易厂房在一片碧绿中毫不起眼。然而,厂房外赫然写着“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北京自来水集团丹江口水库中试基地”,厂房内则放置着密密麻麻的管道和排列整齐的不锈钢过滤柱。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江水进京之前,需要有成熟的汉江水处理工艺,并预防多水源切换出现“水黄”问题。
“北京饮用水源多且复杂,有密云水库和地下水、河北水,马上还有江水。”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说,2008年北京调用河北应急水源时出现了部分地区自来水“水黄”的现象。
他进一步解释说,长期运行的北京自来水管网沉积了一些铁钙为主的矿物质,内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但是江水和现有水源在水质方面有所不同,会打破管网中管垢的酸碱平衡状态,导致内层疏松的铁锈溶入水中,自来水容易出现发黄、变浑。
于是,一项被称为“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研究,纳入了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2009年,丹江口旁的这座“浓缩水厂”随之建立。
为了摸清江水合不合北京供水管线的“胃口”,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将市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供水管网分别截取下来,运到“浓缩水厂”,在现场进行浸泡试验,寻找“对症下药”的水工艺处理方案。
据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分析发现,丹江口水库水硫酸盐和氯化物相对不高,其腐蚀性与北京地表水接近,但高于北京地下水。出现明显“黄水”的管路系统在持续通水的状况下,“黄水”会随时间逐渐减弱,直至稳定。
为使供水管网适应江水,北京市已提前对没有防腐涂层的老旧管网进行了更换,而对不便于更换的地下管道,自来水集团采取了除锈喷涂技术,以便去除掉管网中的沉积物。
“北京中心城区有8800多公里供水管线,平均管龄18年。我们已经改造近2200公里了,也划出了一些风险区进行重点观测。”胡波说道。
目前,虽然丹江口水库与密云水库的水质大体一致,甚至优于密云水库,但北京市水务局还是决定按1:4的搭配比例“兑水”,即南来之水与本地水源进行1:4搭配使用,明年再逐步扩大江水的用水用量。
“先1:4的比例,再逐步平衡,这缘于5年来中试基地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胡波判断道,此番江水入京不会出现大范围水黄现象,但局部水黄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为此,自来水集团正建设应急供水储备中心,具备能够满足50万人一天基本饮水需求的应急供水能力。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虽然只有北京在丹江口建立中试基地,但其他受水城市都可参与,信息协作共享。
天津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副处长方天纵告诉记者,天津也已组织水质监测单位前往丹江口现场取原水水样进行水质监测,掌握原水水质特点。
“近些年来,天津使用过滦河水、黄河水作为供水水源,对于这两种水源的工艺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横向对比引江水、引滦水、引黄水三种水质特点,为引江后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调整提供参考。”
多道防线保水质
“用水的底线是保安全,水质就是底线。”孙国升的观点基本代表了受访人士的看法。记者采访发现,东线治污压力在先,京津冀等受水省市对中线来水质量可谓心有余悸。
据了解,目前南水北调水质监测责任有着一定的责任分工。以北京为例,大体分为三段:京外段监测,主要由环保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流域委员会、各省市等负责;京内段干线监测,主要由北京市环保局、南水北调办负责;进入水厂直至用户的检测,主要由北京市水务局、卫计委和自来水集团负责。
2010年,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专门组建了水质监测中心。
“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在距离北京34公里的河北省易县七里庄,我们设立了水质监测的‘前哨站’。”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工程师袁博宇说道。
此外,北京构筑了“三道防线”并建设相应的水质监测预警设施。
第一道防线:当河北来水水质出现问题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问题水“不进京”;第二道防线: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问题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问题水“不进城”;第三道防线:当水厂取水口前水质发现问题时,停止取水,问题水“不进厂”。
事实上,问题水进京后的处理将极为棘手。曾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调水运行管理中心工作的靖立玲早在2011年就公开撰文称:“受污染的水一旦进入输水管道,清除难度很大,还会造成大量的水体浪费;一旦进入自来水厂甚至会引发大面积停水的危险。”
袁博宇也将第一道防线比作京城护水的“南大门”。“第一道防线最为重要,江水自此进入地下管涵后,基本就杜绝了人为污染,所以关口一定要前移。” 他进一步介绍,通水后,南水北调北京段将采用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移动监测等3种方式,检测沿线及配套工程34个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09项指标。“现在,我们的监测能力是53项,争取年内达到80项,两年内达到109项。”
“如果让老百姓感觉到水质变差了,那说明我们的工作缺失了。”实际上,自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成立以来,关于水质的焦灼就没有停止过。至今,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出动应急监测近300次,累计取样1400站次,取得水质监测数据近30万个。
“水质监测在风口浪尖上,社会关注度很高。”袁博宇透露,未来监测室会设置开放日、科普讲座、增加第三方监测等。
相较于北京的紧张,有着30年引滦入津经验的天津则稍显淡定。
“2008年以来,天津先后实施了两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为迎接江水做了更好的准备。”天津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工程师赵岩告诉《民生周刊》,目前,天津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供水预案体系。
其中涉及《天津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市高峰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城市饮用水源地(于桥水库)蓝藻爆发水厂应急实施预案》以及全市各主要供水单位应急预案。
“南水北调通水后,长江水将作为一种外调水源纳入该体系中。”赵岩说。
担忧仍在
近日,天津市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经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区域内不存在农药、印染、化工等排污企业。
2008年7月,天津率先划定了天津境内干线一级保护区范围为2.7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范围为7.23平方公里。
“天津划定比较早,而且沿线没有什么污染源,基本上是农用地。”天津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建管处副处长陈绍强说道,天津境内干线长24公里,主要涉及北辰、西青等区县。
孙国升透露,北京境内干线保护区范围已经划定,不久将公布。但为了保护南水北调工程,2011年2月北京就颁布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办法》。
据他介绍,北京干线保护区划定范围没有更早公布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北京干线基本上走地下暗涵,暗涵上面的土地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对百姓限制使用并不是永久征地。所以,北京这一段的管理是全线管理难度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采访中,受水区对于江水监测、保护的重重措施,多位受访专家都表示了肯定。但是,部分专家认为保护之外,担忧仍在。首当其冲地即的是涵养地下水过程中是否会引发新的污染?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贾绍凤认为,南水北调来水对生态的影响应该进行专门研究、跟踪。江水对生态的有利影响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地下水位回升过高、过快,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2011年,贾绍凤带着团队对受水区垃圾场地下水污染进行调研,结果并不乐观。他说,北京已是垃圾围城,而以前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建造并不规范,防渗等达不到标准,垃圾渗漏液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南水北调后地下水位上升,垃圾渗漏液污染会更加严重。如果地下水位回升达到垃圾填埋场,那么垃圾里的有毒物质更可能渗入地下水,将造成新的污染。
“这只是一个例子。华北地区已经干渴很久了,地下漏斗也已经形成很久了。江水来了会带来什么影响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观察。”贾绍凤说。
(实习生杨玉玲对本文亦有贡献)
“不敢说万无一失,但我们做了最充分的准备。”北京市南水北调办公室主任孙国升说,目前,北京已经具备收水10.5亿立方米的能力,并且设置了多道防线对水质“严防死守”。
为了迎接江水,位于海河流域尾闾的天津,早在2008年就划定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水源保护区范围。
同样,河北省南水北调办公室给《民生周刊》的书面回复直言,虽然配套工程投入约600亿元,投资、占地压力很大,但河北能够保证充分发挥中线工程整体效益。中线工程将使河北4500万人直接或者间接受益,30亿立方米的外调水资源更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记者采访了解到,虽然争议不断,但国字号工程被寄予了太多期盼。京津冀等一众受水省市无一不在筹划着如何借江水弥补发展的致命短板……
通水前,这是一场关于确保供水安全的赛跑。
江水入京津
在丹江口大坝北侧的山坡上,一处门禁严密的院落里,三栋蓝白相间的简易厂房在一片碧绿中毫不起眼。然而,厂房外赫然写着“国家重大科技水专项北京自来水集团丹江口水库中试基地”,厂房内则放置着密密麻麻的管道和排列整齐的不锈钢过滤柱。
北京市自来水集团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告诉《民生周刊》记者,江水进京之前,需要有成熟的汉江水处理工艺,并预防多水源切换出现“水黄”问题。
“北京饮用水源多且复杂,有密云水库和地下水、河北水,马上还有江水。”北京市水务局供水处处长胡波说,2008年北京调用河北应急水源时出现了部分地区自来水“水黄”的现象。
他进一步解释说,长期运行的北京自来水管网沉积了一些铁钙为主的矿物质,内壁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结构。但是江水和现有水源在水质方面有所不同,会打破管网中管垢的酸碱平衡状态,导致内层疏松的铁锈溶入水中,自来水容易出现发黄、变浑。
于是,一项被称为“南水北调受水区饮用水安全保障共性技术研究与示范”的课题研究,纳入了国家“十一五”重大水专项。2009年,丹江口旁的这座“浓缩水厂”随之建立。
为了摸清江水合不合北京供水管线的“胃口”,北京市自来水集团将市区不同年代、不同地区、不同材质的供水管网分别截取下来,运到“浓缩水厂”,在现场进行浸泡试验,寻找“对症下药”的水工艺处理方案。
据水质监测中心负责人介绍,分析发现,丹江口水库水硫酸盐和氯化物相对不高,其腐蚀性与北京地表水接近,但高于北京地下水。出现明显“黄水”的管路系统在持续通水的状况下,“黄水”会随时间逐渐减弱,直至稳定。
为使供水管网适应江水,北京市已提前对没有防腐涂层的老旧管网进行了更换,而对不便于更换的地下管道,自来水集团采取了除锈喷涂技术,以便去除掉管网中的沉积物。
“北京中心城区有8800多公里供水管线,平均管龄18年。我们已经改造近2200公里了,也划出了一些风险区进行重点观测。”胡波说道。
目前,虽然丹江口水库与密云水库的水质大体一致,甚至优于密云水库,但北京市水务局还是决定按1:4的搭配比例“兑水”,即南来之水与本地水源进行1:4搭配使用,明年再逐步扩大江水的用水用量。
“先1:4的比例,再逐步平衡,这缘于5年来中试基地积累的大量原始数据。”胡波判断道,此番江水入京不会出现大范围水黄现象,但局部水黄现象并不能完全避免。为此,自来水集团正建设应急供水储备中心,具备能够满足50万人一天基本饮水需求的应急供水能力。
据《民生周刊》记者了解,虽然只有北京在丹江口建立中试基地,但其他受水城市都可参与,信息协作共享。
天津市水务局水土保持处副处长方天纵告诉记者,天津也已组织水质监测单位前往丹江口现场取原水水样进行水质监测,掌握原水水质特点。
“近些年来,天津使用过滦河水、黄河水作为供水水源,对于这两种水源的工艺处理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在,正在组织有关专家横向对比引江水、引滦水、引黄水三种水质特点,为引江后水厂的水处理工艺调整提供参考。”
多道防线保水质
“用水的底线是保安全,水质就是底线。”孙国升的观点基本代表了受访人士的看法。记者采访发现,东线治污压力在先,京津冀等受水省市对中线来水质量可谓心有余悸。
据了解,目前南水北调水质监测责任有着一定的责任分工。以北京为例,大体分为三段:京外段监测,主要由环保部、国务院南水北调办、流域委员会、各省市等负责;京内段干线监测,主要由北京市环保局、南水北调办负责;进入水厂直至用户的检测,主要由北京市水务局、卫计委和自来水集团负责。
2010年,北京市南水北调办专门组建了水质监测中心。
“针对上游渠道可能发生的突发性污染事件,在距离北京34公里的河北省易县七里庄,我们设立了水质监测的‘前哨站’。”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工程师袁博宇说道。
此外,北京构筑了“三道防线”并建设相应的水质监测预警设施。
第一道防线:当河北来水水质出现问题时,关闭总干渠北拒马河暗渠进口节制闸,开启退水闸,将来水排入拒马河内,问题水“不进京”;第二道防线:当永定河以西水质突发问题时,关闭永定河倒虹吸进口闸,将来水排入滞洪水库或永定河,问题水“不进城”;第三道防线:当水厂取水口前水质发现问题时,停止取水,问题水“不进厂”。
事实上,问题水进京后的处理将极为棘手。曾在北京市南水北调办调水运行管理中心工作的靖立玲早在2011年就公开撰文称:“受污染的水一旦进入输水管道,清除难度很大,还会造成大量的水体浪费;一旦进入自来水厂甚至会引发大面积停水的危险。”
袁博宇也将第一道防线比作京城护水的“南大门”。“第一道防线最为重要,江水自此进入地下管涵后,基本就杜绝了人为污染,所以关口一定要前移。” 他进一步介绍,通水后,南水北调北京段将采用实验室监测、自动监测、应急移动监测等3种方式,检测沿线及配套工程34个断面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109项指标。“现在,我们的监测能力是53项,争取年内达到80项,两年内达到109项。”
“如果让老百姓感觉到水质变差了,那说明我们的工作缺失了。”实际上,自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成立以来,关于水质的焦灼就没有停止过。至今,北京市南水北调办水质监测中心出动应急监测近300次,累计取样1400站次,取得水质监测数据近30万个。
“水质监测在风口浪尖上,社会关注度很高。”袁博宇透露,未来监测室会设置开放日、科普讲座、增加第三方监测等。
相较于北京的紧张,有着30年引滦入津经验的天津则稍显淡定。
“2008年以来,天津先后实施了两轮水环境综合治理,为迎接江水做了更好的准备。”天津市水务局水资源处工程师赵岩告诉《民生周刊》,目前,天津市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供水预案体系。
其中涉及《天津市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市高峰供水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天津城市饮用水源地(于桥水库)蓝藻爆发水厂应急实施预案》以及全市各主要供水单位应急预案。
“南水北调通水后,长江水将作为一种外调水源纳入该体系中。”赵岩说。
担忧仍在
近日,天津市环保部门组织开展了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干线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经查,南水北调中线天津区域内不存在农药、印染、化工等排污企业。
2008年7月,天津率先划定了天津境内干线一级保护区范围为2.73平方公里,二级保护区范围为7.23平方公里。
“天津划定比较早,而且沿线没有什么污染源,基本上是农用地。”天津市南水北调办公室建管处副处长陈绍强说道,天津境内干线长24公里,主要涉及北辰、西青等区县。
孙国升透露,北京境内干线保护区范围已经划定,不久将公布。但为了保护南水北调工程,2011年2月北京就颁布了《北京市南水北调工程保护办法》。
据他介绍,北京干线保护区划定范围没有更早公布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北京干线基本上走地下暗涵,暗涵上面的土地性质没有改变,只是对百姓限制使用并不是永久征地。所以,北京这一段的管理是全线管理难度最大的,也是独一无二的。”
采访中,受水区对于江水监测、保护的重重措施,多位受访专家都表示了肯定。但是,部分专家认为保护之外,担忧仍在。首当其冲地即的是涵养地下水过程中是否会引发新的污染?
中国科学院水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贾绍凤认为,南水北调来水对生态的影响应该进行专门研究、跟踪。江水对生态的有利影响毋庸置疑,但是如果地下水位回升过高、过快,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问题。
2011年,贾绍凤带着团队对受水区垃圾场地下水污染进行调研,结果并不乐观。他说,北京已是垃圾围城,而以前大部分垃圾填埋场的设计建造并不规范,防渗等达不到标准,垃圾渗漏液会对地下水造成污染。南水北调后地下水位上升,垃圾渗漏液污染会更加严重。如果地下水位回升达到垃圾填埋场,那么垃圾里的有毒物质更可能渗入地下水,将造成新的污染。
“这只是一个例子。华北地区已经干渴很久了,地下漏斗也已经形成很久了。江水来了会带来什么影响需要一个更长的时间观察。”贾绍凤说。
(实习生杨玉玲对本文亦有贡献)